英语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本,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和积极的态度中去探索英语的魅力。
(2)回应正向情感:及时表扬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英语。
(3)多角度认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多角度去认识和体验英语,从学习情景中发掘英语科学技能,增强学生知识积累和素养的厚度。
(4)转变负态度:在面对学习英语的困难时,老师要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改变学生负态度,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海洋当中。
(5)搭建学习桥梁:老师应该在运用各种策略、资源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英语技能和思维技巧,搭建一座学习桥梁,让学生有一个健康、有效地英语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老
师能够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教学中,那么学生能够很容易掌握英语,受益长久。
英语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对策王运河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产生心理压力,并对英语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产生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认真深入地对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积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探索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压力;原因;对策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感到学习比较困难,并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也会制约着整个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实我们知道,初学一种陌生的语言,对于成人来说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更别说是学生了。
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感到英语比较难学,而教师也觉得英语比较难教。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认真对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英语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一)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当前,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极为薄弱,严重影响着英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实际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比统计的数据更为糟糕,不仅在简单的语音语法上基础极差,而且在英语基础知识方面也是漏洞百出。
(二)学生心理恐惧学习英语学生在心理上恐惧学习英语,是英语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关键原因之一。
然而,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心理恐惧的真正原因,主要就是由于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三)学生学习信心严重不足学生学习信心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实际上,因为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了极为沉重的心理负担与压力,必然使得了相当多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自信心。
(四)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由于受到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部分英语老师存在赶教学进度的情况,而不去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因而使得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大打折扣。
小学英语教学中焦虑心理初探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对未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恐惧感。
有焦虑情绪的人,往往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种种不利的负性猜测,结果造成紧张、不安和恐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放松呢?一、英语课堂中出现的焦虑英语课堂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大量操练听、说、读、写等技能练习,并不断对学生加以测试。
加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地位,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的氛围。
有时教师并不太严厉的批评往往也会加剧学生焦虑的程度。
那么,如何防止或消除学生课堂焦虑情绪的产生呢?教师要精心备课,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比如,seasons 这篇课文主要要求学生学会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往往会对这个句型反复操练,假如在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前提下贸然问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非常着急,因为他们很难说出喜欢的原因。
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难度。
先让学生了解一年中有几个季节,how many seasons can you see?thereare four.教师继续问:what ar ethey?学生会回答:they are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此时关键要开始学习四个季节的一些知识和人们在各季节喜欢做什么,因为这也是句型中提到的why的答案。
所以,我会告诉学生:spring comes inmarch,it’s warm,the trees and the flowers turn green,people usually go on an outing and fly kites.summer comes in june,it’s hot.the days get longer and the nights get shorter.people usuallygo swimming,eat watermelons and ice-creams.autumn comes in september,it’s cool,people usually go to the farm and pick apples.winter comes in december,it’s cold.the day gets shorter and the night gets longer.people can go skating and skiing.当我把这些知识点和学生一起交流时,学生也会慢慢地了解四季的特点,加上让学生复述,那么在这一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回答我一开始的问题,相信学生在回答时会轻松很多,也不会产生太多的焦虑情绪,同时这个知识点中我加下划线的地方还是平时练习中经常要做的完形填空题,也能加强学生对语法的巩固。
试论英语教学中如何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研究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英语教学;排除;心理;障碍教育心理学认为: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学会排除学习中的障碍,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障碍;一种是心理障碍。
比起知识障碍来,心理障碍更为严重,更可怕,所以要排除学习上的知识障碍,必须先排除心理障碍。
例如:厌学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畏难心理等。
一、培养自信,克服自卑心理美国作家爱默森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智力固然是个重要因素,但学生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对自己具有信心不能忽视。
老师的评价决定着学生自己的估价。
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给学生这样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你能赶上×××同学”,“你会获得成功的”,培养学生自信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作法。
一是让学生体会成就感。
例如:检查单词从不搞突然袭击,在规定时间五分钟或十分钟内记多少个单词,每次抽两名同学上黑板听写,其它同学两人一组或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马上看到自己的成绩,有一种成就感,越学越有信心。
二是采取激励措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出现知识遗忘,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应该避免说“我讲过一百遍了,还搞不懂”。
恩格斯说得好:“无论从哪一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深受老师关爱并经常得到老师夸奖的学生,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学习成绩就上升得快,而且善于言谈,富于创造精神。
相反,那些时常受到老师批评、训斥的学生,学习往往每况愈下,甚至形成孤僻的性格。
三是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培养学生自信心。
考试不理想时,有的学生很沮丧,这时他们更需要帮助和鼓励。
我们可以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引导学生摆脱分数的困扰,增强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能力的信心。
浅谈中学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因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科的实用性。
英语学科中有大量的单词和语法,比较的复杂让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时,英语学科教学的启蒙十分重要。
要让学生对英语学科有正确的认知,因此本文通过对英语学科中存在的厌学心理进行分析,从而为英语学科的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科;心理障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途径对于新一代的学生来说,英语学科的教学是较为新颖的也就是陌生的,不像学习汉语一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这就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利于学习的不良心理,尤其是一些教学条件落后的地区,英语学科教学的开展不具备科学性,所以让学生反感不利于今后更好的引导。
英语作为一门广泛应用的语言文字,在现代生产、工作和交流中占比重,所以提升英语学科的教学效率是十分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英语学习,更好的提升自己更方面的能力。
一、英语学科让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实原因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其英语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英语的启蒙教学对学生来说影响终身。
因为英语学科中涉及大量的语法基础知识和单词的基础,都是靠逐步的积累完成的,通过中学学习阶段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在今后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动力。
但是要十分注意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影响,这对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都是有害的。
总结而言是有一定的现实原因的,从家庭、社会、教师以及学生自身都有很多不可抗力因素的。
而初中学校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知,即使出现问题,也要及时的沟通,把不好的影响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对于英语学科来说,是很多学生的一大痛点,从开始接触到后续学习,会呈现出两种趋势。
一种是有的同学感觉越学越轻松,逐步提升自己英语水平。
另外一种是越学越没有兴趣,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这是两个方面的表现,对于第二种来说心理障碍的产生和英语学科本身的构造体系有一定的关系。
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心理学与英语教学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对心理学知识进行了解和深入研究。
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英语教育。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它和其他学科一样,时时处处渗透着心理学。
一堂高质、高量、高效的课,犹如教师在书写一篇优秀的文章。
其中,教学环节的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的巧妙设计,教学手段的恰当使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无不体现着心理学的应用。
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善用心理学因素是广大教师一直坚持不懈进行研究的课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心理学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深有体会。
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切实关注以下几方面心理学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并正确引导学生避免消极因素的干扰,变消极为积极,推动英语学习。
一、情感心理因素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表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
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充满热情,乐于学习。
那么,英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情感呢?这要求教师必须实施情感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要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在备课时。
除了要明确教学内容的要点、重点,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疑点外,还要对教学内容中作者和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进行透彻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备情感性方面的教学内容时,必须使自己首先被情感所打动、感染。
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情感传染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其次,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言语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要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言语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一线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职业中学,英语教师往往会体会到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
这种变化,实际上是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
如何防止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作为教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运用教育心理的原理,研究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即有的放矢的对学生的心行为精心矫正,消除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才能搞好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生存在着哪些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呢?1.存在矛盾心理: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由于他们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学好但怕吃苦的矛盾心理。
2.存在怕羞心理:有的同学怕读错,怕讲错,因而不愿意开口;有的学生学习上有问题,羞于向老师提问,久而久之,造成知识脱节,学习上困难重重。
3.存在畏惧心理: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生会碰到许多困难,如果缺乏刻苦攻读,认真钻研的精神,全凭一时的热情学习,一旦遇到困难,后考试受挫,就会退阵下来,灰心丧气,便萌发放弃学习外语的念头。
4.存在自卑心理:由于学习基础差,个人的智力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效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时甚至还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形成自卑心理。
5.存在逆反心理:由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缺乏了解和关心,不尊重学生自尊心或者由于教师不能公正的处理某些事情造成学生心理创伤,使他们对老师有恐惧,厌恶感,并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反抗态度,由此转而对外语产生“反感”。
6.存在着骄傲的心理:比较简单,兴趣又高,故而成绩比较好,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产生骄傲轻视的心理。
当难度不断加大,成绩不大理想,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时有“失宠”之感,失去了学习兴趣。
下面着重谈谈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组织和进行教学的体会。
一.尊爱学生,创设情感氛围尊重热爱学生是消除学生情感障碍的前提。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英语新课程改革凸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同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所谓“发展心智”,本人认为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着力解决涉及的一些心理学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一些同学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已逐渐引起了老师的密切关注。
如果能了解学生心理,就能从学生的言谈举止“破译”学生的心理密码,想学生之所想,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强烈共鸣,距离就会缩小,也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英语学习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形式1、学习动机的缺失学习动机(1earning motivation)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过程或动力。
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的一个目标,又是达到学习目标和成就的手段。
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并不是智力水平低的学生,而是些缺少兴趣、信心,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
这一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丢失了学习动机,将自己置身于英语学习之外。
2、自卑心理的作怪由于某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努力不够,看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上与别人的差距,就会缺乏信心,过分夸大自己的不足和学习困难,而且总觉得英语学习没有头绪,付出的劳动和成绩的提高没有正比关系。
更主要的是一次次考试的失败。
虽然教师会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开导,但面对家庭的压力,面对同学间的相互比较、竞争,这些学生会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下,也就是“心理迷惘期”。
出现心理迷惘期是十分正常的,一般来讲,最后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的迷惘期相对较长,导致英语学习的脱节。
英语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中,汉语做为一种中介心理现象始终是存在的。
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必须有意识的运用汉语中介心理这一原理,才能使英语教学效率得到科学化的最大提高。
诸如英语词的概念与其物质外壳的关系,有与汉语现象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如“一张书桌”的组词的汉译英a desk,这是典型的英汉两种语言现象相一致的,学生学这类组词无多大困难。
但在语词所表达的概念与外壳英语两种语言现象不一致时,如“一袋大米”,学生往往容易犯a bag rice这样的错误,又如把“不久”译成no long,“前几天”译成before some day。
至于“一本英语书”用a而不用an,“几本书”用book而未加s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汉语中介心理的障碍现象。
在句子结构上,英汉现象一致的英汉翻译干扰不大,但在不一致时,这种中介心理干扰就大了。
如“这不是书”,“书在桌子”上就容易译作“This isn’t book”“Book on desk”之类。
汉语词序定冠词和系词等尽被“忽略”,这说明作为语言模式已基本固定的中小学生习惯了汉语观念,处处都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急需英语教师的点示和启发。
从科研的角度看,学习英语实质上,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进而才能建立新的联系系统的心理过程。
一、语感心理问题
有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语感,其实不然。
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要遇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外语语感的强弱,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感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He works hard。
”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仍然忘了加“s”,可问到这项语法规则,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
但一运用,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
又如:“We saw a bear dancing on the stage。
”有的学生可以马上在脑海里出现一幅有趣的图画,一只熊在舞台上扭来扭去地舞蹈,从而形象鲜明地铭记这个句子,而有的同学则要老师讲解一番“see sb doing sth”的语法分析才能明白,并且记忆也不深刻,这就是语感心理成熟的程度差异造成的。
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二、迁移心理问题
迁移的基本条件,是不同技能是否具有共同的因素。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先行
学习(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往往影响后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如技能等),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心理素质,是英语教改中的重要课题。
如果先行学习对于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
在英语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的迁移,认识迁移是有条件的,有规律可循的,对促进学生正迁移心理的形成和防止负迁移的发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这样,学习英语,在对待与汉语语言现象相一致或虽不尽一致而未超出习惯允许范围的英语语言,应充分利用其正迁移,在对与汉语语言现象不一致的地方,包括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的英语语言,应设法防止负迁移,以期收到防患于未然之功效。
因此,如何把汉语的熟练迁移到英语学习,迁移的成效水准是随着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呈现不同水准而言,所以做为英语教师,要想让学生把英语学好,应该把重视与学好汉语同步进行。
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汉语基础好,揭示英语内在联系就比较顺利,产生错误也比较有规律,纠正起来就十分容易。
除此之处,利用先行学过的英文知识促进后续学习的迁移也是相当重要的。
这两种迁移相互结合必然对学生英语学习起到极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