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6诚实守信共创和谐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0
中考道法诚信知识点总结一、诚信的概念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缺乏诚信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损失,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和道德风尚,因此,诚信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中考道德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诚信的内涵1.守信守信是指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不轻易改变主意或违背诺言。
在与他人交往和合作中要知道自己的承诺,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不轻易变卦,确保言行一致,让他人对自己获得信任感。
2.尊重信誉信誉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声誉和信用,建立良好的信誉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人际交往和职业生涯中,要维护自己的信誉,不做损害他人利益或自身形象的事情,做到言行一致、守信用、信誉良好。
3.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指言行真实、不欺骗他人,高举诚信的旗帜。
在交往中应当坦诚待人,不言而谎,不欺瞒他人,保持真实、正直、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人讲真话、做实事。
4.不做欺骗行为诚信最忌讳欺瞒欺骗行为,不管是对待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应当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不以任何理由对他人进行欺瞒或欺骗。
即便因为个人利益或避免麻烦,也绝不应当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5.守规矩守规矩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只有遵守规矩,才能保持社会秩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1.诚实守信在生活中,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诚实守信包括言行一致、讲真话、守信用、信守承诺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负责任负责任是指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不推卸责任。
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对他人的利益负责。
3.重视诚信重视诚信是指把诚信放在首位,以诚信为本,做一切事情都要考虑诚信的影响。
只有重视诚信,才能避免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实现共同富裕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 确立的原因: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我国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分配中要注意的问题: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4.正确理解共同富裕: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X 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现阶段共同富裕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5. 为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免除农业税等。
6. 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要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个人,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考考点梳理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的分配制度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X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5.四个尊重的方针内容是什么?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
诚信的知识点政治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诚信的知识点政治,一起来看看吧。
诚信的知识点政治1、诚信的含义:即诚实守信。
①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②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说话算数,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诚信的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诚实与守信的关系:(1)诚实和守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2)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4、诚信的意义:(1)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2)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诚实守信是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
(5)诚实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
重信守诺是企业成功的法宝。
5、诚信缺失的表现有哪些:制假售假、虚假广告、拖欠工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东西不还、不守时、不守约。
面对这些不诚信行为,我们应该批评、纠正、起诉。
6、不讲诚信的危害:(1)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2)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 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7.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恪守信用。
与人为善,出于公心,永不自欺。
(2)正确理解诚信原则,按照诚信原则的要求去做。
(3)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
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
(4)实事求是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说谎,不欺骗他人;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5)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如①不说谎,不欺骗他人;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③学习上做到考试不舞弊,不抄袭他人作业等。
诚实守信共创和谐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1)什么是诚信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含义: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4)不诚信的危害:①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②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5)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1)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不要轻易许诺: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
我们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要学会拒绝;一旦有所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兑现。
(4)做人无大事、小事: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
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3.诚信守则(1)诚实与信任的关系: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
实事求是是诚信的根本。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①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诚信做人到永远》初中政治知识点1、为什么要讲诚信?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③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④为人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⑤一个人不讲诚信,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⑥失信于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对他人的不尊重⑦失信于人甚至会对他人、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
2、什么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誉、守信义。
3、诚信的核心是:善4、诚信做人的核心是:践约守信5、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6、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7、诚实与信任的关系:诚实与信任是一棵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是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8、“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指人在理智的状况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事。
10、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1)坚持实事求是,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2)在涉及到利益冲突时,诚信实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让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11、如何处理对人诚实与尊重隐私的关系?(1)“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2)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
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
(3)当二者发生冲突地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中考热点专题诚信1.什么是诚信?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诚信守则对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教材)(1)含义:①“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
②“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3)诚信守则的基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的冲突中,站在法律一边。
2.做人为什么要讲诚信?(教材)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②坚持诚信,就会赢得信任。
不讲诚信,就会失信于人,产生信任危机,难以在社会立足。
3.诚信做人,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实话实说吗?(变式提问:“善意的谎言”违背了诚信的原则吗?为什么?)(教材)诚信的核心是善。
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我们需要隐瞒事情的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的原则。
4.我国有关部门为什么高度重视诚信制度建设?(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加强诚信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5.构建诚信社会,社会各方面应该怎样做?(变式提问:怎样重塑诚信风尚?)⑴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完善的诚信惩戒机制。
⑵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治各种不诚信行为,让不诚信者得不偿失。
⑶社会:大力开展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⑷学校: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诚信做人。
⑸家庭:父母及长辈要加强对晚辈的诚信教育,以身作则,做晚辈的诚信榜样。
⑹青少年:恪守诚信美德,不说假话,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对事负责,真诚待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等,勇于同各种不讲诚信的行为做斗争。
诚实守信共创和谐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1)什么是诚信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含义: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4)不诚信的危害:①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②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5)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1)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不要轻易许诺: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
我们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要学会拒绝;一旦有所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兑现。
(4)做人无大事、小事: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
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3.诚信守则(1)诚实与信任的关系: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
实事求是是诚信的根本。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①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③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④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4.诚信的智慧(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2)诚实与隐私的关系: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
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3)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
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
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4)诚信的核心是善。
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二、中考考点梳理1. 什么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 诚信的基础是什么?尊重客观事实。
3.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 为什么要讲诚信?(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2)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3)诚实是信任的基础,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5、当前社会中诚信缺失有哪些表现?学校: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撒谎。
社会:虚假广告、假货劣货、偷税漏税。
6、坚持诚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2)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7、诚信的核心是什么?诚信的核心是善。
8、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1)慎重许诺,认真践诺。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3)恪守诚信的品德。
9、建立诚信档案的意义是什么?能减少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诚信的重要性【例1】(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自去年以来,社会诚信建设的步伐再度加快,在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和奖罚联动机制启动,向各种失信行为说不;在上海,由于个人信用问题在公考门外的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在海南,三亚市看展诚信经营活动,坚决打击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加快社会诚信建设()①可以让人们在选择诚信时更有底气,对社会信用的前景更有信心②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③能够杜绝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等失信现象与违法行为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信用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考点:对诚信的认识【点睛】这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首先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然后再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在考试中可以节省时间。
【举一反三】1.一家钟表店在营销一种新品牌时,贴出了“该表走的不太准,24小时慢两秒,请大家在购买时慎重考虑!”的“揭短”广告。
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这告诉我们①做生意关键靠有创意的广告②诚信是财富,是竞争力③只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才能赢得市场④诚信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
材料说明诚信是一种竞争力,①的说法错误,创意的广告有利于商品的销售,但不是广告不是生意兴隆的关键。
排除此项应选D。
考点:诚信做人到永远2.教育部表示,对于考试不诚信、违纪作弊的考生,将严肃处理,并将其违纪事实记入考生诚信电子档案。
这是因为()①诚信是品行、责任、声誉、魅力②诚信是资本、有形财富、竞争力③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④诚信是良好的政府形象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考点:诚信做人到永远3.《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A.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B.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C.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D.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礼记》中的这句话说明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诚信做人到永远类型二、做诚信的人【例2】“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这一古语说明()①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②承诺是金③既然做出了承诺,就要努力兑现承诺④不信守承诺是违法行为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信守承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明,我们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其中④观点错误,不守承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一定是违法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信守承诺【点睛】做一个诚信的人,就要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坚持诚信守则,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诚信做人到永远。
这部分内容在中考时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举一反三】1.医生往往不把实情告诉患有重病的人,安慰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已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医生对患有重病的人隐瞒病情的行为是 ( )A.缺乏医德的表现B.诚实的人不说“谎”C.善意的”谎言”D.不讲诚信的表现【答案】C考点:诚信的智慧2.做诚实的人,必须做到对事负责。
下列不属于对事负责的具体表现的是A.知错就改 B.考试作弊 C.认真值日 D.履行诺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负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
根据教材知识,知错就改,是勇担过错的表现,是负责任的行为;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不负责任的;认真值日,是对集体负责的表现;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所以ACD是负责任的行为,B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诚信3.2016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诚信建设国家行动的战略推进之年,为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有关“大力发掘、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的具体要求,第五届诚信中国节于4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之所以在全社会倡导诚信建设,是因为①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②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是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器③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④诚信可以解决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问题.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考点:诚信的重要性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①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②诚信与个人隐私,二者不可兼顾③为人诚信,才能得到社会认可④为了个人前程,可以弄虚作假A.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①③【答案】D考点:诚信2.2016年5月至8月,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布了昆山45家失信老赖企业名单,企业失信往往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这告诉企业A.诚信是资本、财富、竞争力B.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C.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D.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生产企业必须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
由题文描述得知,失信老赖企业往往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说明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观点A符合题意;观点B、C、D均与题无关,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考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3.2016年10月14日上午,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依法对17家在包子制作中添加含铝泡打粉(我国法律明令禁止)一案进行集中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十多个被告人分别被判3—9个月的刑期或拘役,并处罚金3000—9000元。
这一食品安全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社会诚信的关注,重塑诚信社会刻不容缓。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B.诚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可靠保证C.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观点,B说法错误,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