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1
- 格式:doc
- 大小:241.62 KB
- 文档页数:5
小升初衔接分班模拟题一、填空。
(16 分,每空 1 分)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0000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横线上的数读作)。
其中河北省年均调水量配额为三十四亿七千万立方米(横线上的数写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2、直线上A点表示的数是(),B点表示的数写成小数是(),C点表示的数写成分数是()。
3、分数8a的分数单位是(),当a 等于()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4、如下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0.5 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寒暑表中通常有两个刻度——摄氏度和华氏度,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摄氏度×95+32=华氏度。
当5 摄氏度时,华氏度的值是();当摄氏度的值是()时,华氏度的值等于50。
6、赵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 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 分钟,他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步行的速度比是()。
7、把一个高 6.28 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8、按照下面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下一个数应是(),第n 个数是()。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每题 2 分)1、一根铁丝截成了两段,第一段长37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端铁丝的长度比较()A、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2、数a 大于0 而小于1,那么把a、a2 、2 、1a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a<a2<1aB、a<1a<a2C、1a<a<a2D、a2<a<1a3、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左面看到()。
A、 B 、 C 、 D 、无法确定4、一次小测验,甲的成绩是85 分,比乙的成绩低9 分,比丙的成绩高 3 分。
那么他们三人的平均成绩是()分。
A、91 B 、87 C 、82 D 、945、从2、3、5、7 这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和是()的可能性最大。
选择题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
A. 5
B. 7
C. 12(正确答案)
D. 9
下列哪个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A. 等边三角形
B. 正方形(正确答案)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小明有10本书,他给了小红3本后,还剩下几本?
A. 5本
B. 6本
C. 7本(正确答案)
D. 8本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 2和3
B. 4和5
C. 0.5和2(正确答案)
D. 6和7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
A. 他在比赛中一马当先,最后却输了。
(错误用法)
B. 他对这个问题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答案。
(正确答案)
C. 他做事情总是画蛇添足,让人头疼。
(错误用法,语境不符)
D. 他说话总是夸夸其谈,让人不信。
(错误用法,含贬义)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分数与小数转换是正确的?
A. 1/4 = 0.2
B. 3/5 = 0.7(正确答案,但为干扰项风格,实际此选项描述准确)
C. 2/3 = 0.5
D. 5/8 = 0.6
下列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直辖市?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正确答案)
D. 重庆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词语关系是正确的类比关系?
A. 猫:老鼠-猎人:狮子
B. 医生:病人-教师:学生(正确答案)
C. 春天:花朵-秋天:树叶(不完全对应)
D. 飞机:天空-火车:轨道(关系性质不同)
在数轴上,点A表示-3,点B表示2,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A. 6
B. 5(正确答案)
C. 4
D. 3。
小升初分班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1.著名的数学家斯蒂芬巴纳赫于1945年8月31日去世,他在世时的某年的年龄恰好是该年份的算术平方根(该年的年份是他该年年龄的平方数).则他出生的年份是_____ ,他去世时的年龄是______ .【答案】1892年;53岁。
【解】首先找出在小于1945,大于1845的完全平方数,有1936=442,1849=432,显然只有1936符合实际,所以斯蒂芬巴纳赫在1936年为44岁.那么他出生的年份为1936-44=1892年.他去世的年龄为1945-1892=53岁.【提示】要点是:确定范围,另外要注意的“潜台词”:年份与相应年龄对应,则有年份-年龄=出生年份。
2.某小学即将开运动会,一共有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要有___ 人报名参加运动会,才能保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同学报名参加的比赛项目相同.【答案】46【解】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有=45种不同的报名方法.那么,由抽屉原理知为45+1=46人报名时满足题意.3.如图,ABCD是矩形,BC=6cm,AB=10cm,AC和BD是对角线,图中的阴影部分以CD为轴旋转一周,则阴影部分扫过的立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π=3.14)【答案】565.2立方厘米【解】设三角形BOC以CD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的体积是S,S等于高为10厘米,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的体积减去2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减去2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
即:S= ×62×10×π-2××32×5×π=90π,2S=180π=565.2(立方厘米)【提示】S也可以看做一个高为5厘米,上、下底面半径是3、6厘米的圆台的体积减去一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
4.如图,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由A,B,C,D四个点所构成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均为整数,若这些线段的长度的积为10500,则线段AB的长度是______。
小升初衔接分班模拟题一、填空。
(16分,每空1分)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 60000000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横线上的数读作 )。
其中河北省年均调水量配额为三十四亿七千万立方米(横线上的数写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2、直线上A 点表示的数是( ),B 点表示的数写成小数是( ), C 点表示的数写成分数是( )。
3、分数a8的分数单位是( ),当a 等于(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4、如下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0.5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寒暑表中通常有两个刻度——摄氏度和华氏度,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摄氏度×59+32=华氏度。
当5摄氏度时,华氏度的值是( );当摄氏度的值是( )时,华氏度的值等于50。
6、赵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步行的速度比是( )。
7、把一个高6.28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积 是( )平方厘米。
8、按照下面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下一个数应是( ),第n 个数是( )。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每题2分)1、一根铁丝截成了两段,第一段长37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端铁丝的长度比较( )A 、第一段长B 、第二段长C 、一样长D 、无法比较 2、数a 大于0而小于1,那么把a 、a 2、a1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a <a 2<a 1 B 、 a <a 1<a 2 C 、 a 1<a <a 2 D 、a 2<a <a13、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左面看到( )。
A 、B 、C 、D 、无法确定4、一次小测验,甲的成绩是85分,比乙的成绩低9分,比丙的成绩高3分。
重点中学小升初入学模拟试题及分析一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有写着数字2、5、8的卡片各10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7张,这7张卡片的和可能等于( )。
A 、21B 、25C 、29D 、58答案:C(2)某开发商按照分期付款的形式售房。
张明家购买了一套现价为12万元的新房,购房时需首付(第一年)款3万元,从第二年起,以后每年应付房款5000元,与上一年剩余欠款的利息之和。
已知剩余欠款的年利率为0.4%,第( )年张明家需要交房款5200元。
A 、7B 、8C 、9D 、10 答案D(3)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两个骑车人从相差500米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
甲从A 地出发,每分钟行使600米,乙从B 地出发,每分钟行使500米。
经过( )分钟两人相距2500米。
A 、1182 B 、1191 C 、20D 、30解:A 、B 、C 、D考虑二人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那么应该需要(2500+500)÷(600+500)=1182二人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背向而行,那么应该需要(2500-500)÷(600+500)=1191二人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同向而行,分别为(2500+500)÷(600-500)=30(2500-500)÷(600-500)=20(4)若干名战士排成8列长方形的队列,若增加120人或减少120人都能组成一个新的正方形队列,那么,原有战士()人。
A 、904B 、136C 、240D 、360解:A 、B此题反推一下即可。
所以选择A 、B(5)一个三位数,它的反序数也是一个三位数,用这个三位数减去它的反序数得到的差不为0,而且是4的倍数。
那么,这样的三位数有()个。
A 、2B 、30C 、60D 、50答案:D这个三位数与它的反序数除以四的余数应该相等,不妨设这个三位数是ABC,则它的反序数为CBA。
于是有ABC-CBA=4的倍数,即100A+10B+C-(100C+10B +C)=4的倍数,整理得99(A-C)=4的倍数,即可知A -C是4的倍数即可,但是不能使这两个三位数的差为0,所以分别有5,1;6,2;7,3;8,4;9,5四组。
小升初分班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1.著名的数学家斯蒂芬∙巴纳赫于1945年8月31日去世,他在世时的某年的年龄恰好是该年份的算术平方根(该年的年份是他该年年龄的平方数).则他出生的年份是 _____ ,他去世时的年龄是 ______ .【答案】1892年;53岁。
【解】首先找出在小于1945,大于1845的完全平方数,有1936=442,1849=432,显然只有1936符合实际,所以斯蒂芬∙巴纳赫在1936年为44岁.那么他出生的年份为1936-44=1892年.他去世的年龄为1945-1892=53岁.【提示】要点是:确定范围,另外要注意的“潜台词”:年份与相应年龄对应,则有年份-年龄=出生年份。
2.某小学即将开运动会,一共有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要有 ___ 人报名参加运动会,才能保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同学报名参加的比赛项目相同.【答案】46【解】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有210C=45种不同的报名方法.那么,由抽屉原理知为 45+1=46人报名时满足题意.3.如图,ABCD是矩形,BC=6cm,AB=10cm,AC和BD是对角线,图中的阴影部分以CD为轴旋转一周,则阴影部分扫过的立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π=3.14)【答案】565.2立方厘米【解】设三角形BOC以CD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的体积是S,S等于高为10厘米,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的体积减去2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减去2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
即:S=13×62×10×π-2×13×32×5×π=90π,2S=180π=565.2(立方厘米)【提示】S也可以看做一个高为5厘米,上、下底面半径是3、6厘米的圆台的体积减去一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
4.如图,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由A,B,C,D四个点所构成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均为整数,若这些线段的长度的积为10500,则线段AB的长度是。
【答案】5【解】由A,B,C,D四个点所构成的线段有:AB,AC,AD,BC,BD和CD,由于点B是线段AD的中点,可以设线段AB和BD的长是x,AD=2x,因此在乘积中一定有x3。
对10500做质因数分解:10500=22×3×53×7,所以,x=5,AB×BD×AD=53×2,AC×BC×CD=2×3×7,所以,AC=7,BC=2,CD=3,AD=10.5.甲乙两地相距60公里,自行车和摩托车同时从甲地驶向乙地.摩托车比自行车早到4小时,已知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则摩托车的速度是 ______ .【答案】30公里/小时【解】记摩托车到达乙地所需时间为“1”,则自行车所需时间为“3”,有4小时对应“3”-“1”=“2”,所以摩托车到乙地所需时间为4÷2=2小时.摩托车的速度为60÷2=30公里/小时.【提示】这是最本质的行程中比例关系的应用,注意份数对应思想。
6. 一辆汽车把货物从城市运往山区,往返共用了20小时,去时所用时间是回来的1.5倍,去时每小时比回来时慢12公里.这辆汽车往返共行驶了 _____ 公里.【答案】576【解】记去时时间为“1.5”,那么回来的时间为“1”.所以回来时间为20÷(1.5+1)=8小时,则去时时间为1.5×8=12小时.根据反比关系,往返时间比为1.5︰1=3︰2,则往返速度为2:3,按比例分配,知道去的速度为12÷(3-2)×2=24(千米)所以往返路程为24×12×2=576(千米)。
7. 有70个数排成一排,除两头两个数外,每个数的3倍恰好等于它两边两个数之和.已知前两个数是0和1,则最后一个数除以6的余数是 ______ .【答案】4【解】显然我们只关系除以6的余数,有0,1,3,2,3,1,0,5,3,,3,5,0,1,3,……有从第1数开始,每12个数对于6的余数一循环,因为70÷12=5……10,所以第70个数除以6的余数为循环中的第10个数,即4.【提示】找规律,原始数据的生成也是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8.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自然数。
第一个同学说:“这个数是2的倍数。
”第二个同学说:“这个数是3的倍数。
”第三个同学说:“这个数是4的倍数。
”……第十四个同学说:“这个数是15的倍数。
”最后,老师说:“在所有14个陈述中,只有两个连续的陈述是错误的。
”老师写出的最小的自然数是。
【答案】60060【解】2,3,4,5,6,7的2倍是4,6,8,10,12,14,如果这个数不是2,3,4,5,6,7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不是4,6,8,10,12,14的倍数,错误的陈述不是连续的,与题意不符。
所以这个数是2,3,4,5,6,7的倍数。
由此推知,这个数也是(2×5=)10,(3×4=)12,(2×7)14,(3×5=)15的倍数。
在剩下的8,9,11,13中,只有8和9是连续的,所以这个数不是8和9的倍数。
2,3,4,5,6,7,10,11,12,,13,14,15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7×11×13=60060。
16.小王和小李平时酷爱打牌,而且推理能力都很强。
一天,他们和华教授围着桌子打牌,华教授给他们出了道推理题。
华教授从桌子上抽取了如下18张扑克牌:红桃A,Q,4 黑桃J,8,4,2,7,3,5草花K,Q,9,4,6,lO 方块A,9华教授从这18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小王,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小李。
然后,华教授问小王和小李,“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断出这张牌是什么牌吗?小王:“我不知道这张牌。
”小李:“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小王:“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小李:“我也知道了。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答案】方块9。
【解】小王知道这张牌的点数,小王说:“我不知道这张牌”,说明这张牌的点数只能是A,Q,4,9中的一个,因为其它的点数都只有一张牌。
如果这张牌的点数不是A,Q,4,9,那么小王就知道这张牌了,因为A,Q,4,9以外的点数全部在黑桃与草花中,如果这张牌是黑桃或草花,小王就有可能知道这张牌,所以小李说:“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说明这张牌的花色是红桃或方块。
现在的问题集中在红桃和方块的5张牌上。
因为小王知道这张牌的点数,小王说:“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说明这张牌的点数不是A,否则小王还是判断不出是红桃A还是方块A。
因为小李知道这张牌的花色,小李说:“我也知道了”,说明这张牌是方块9。
否则,花色是红桃的话,小李判断不出是红桃Q还是红桃4。
【提示】在逻辑推理中,要注意一个命题真时指向一个结论,而其逆命题也是明确的结论。
10.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每次取出2个数,要使它们的和大于100,则共有 _____ 种取法. 【答案】2500【解】设选有a、b两个数,且a<b,当a为1时,b只能为100,1种取法;当a 为2时,b 可以为99、100,2种取法;当a 为3时,b 可以为98、99、100,3种取法;当a 为4时,b 可以为97、98、99、100,4种取法;当a 为5时,b 可以为96、97、98、99、100,5种取法;…… …… ……当a 为50时,b 可以为51、52、53、…、99、100,50种取法;当a 为51时,b 可以为52、53、…、99、100,49种取法;当a 为52时,b 可以为53、…、99、100,48种取法;…… …… ……当a 为99时,b 可以为100,1种取法.所以共有1+2+3+4+5+…+49+50+49+48+…+2+1=502=2500种取法.【拓展】从1-100中,取两个不同的数,使其和是9的倍数,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解】从除以9的余数考虑,可知两个不同的数除以9的余数之和为9。
通过计算,易知除以9余1的有12种,余数为2-8的为11种,余数为0的有11种,但其中有11个不满足题意:如9+9、18+18……,要减掉11。
而余数为1的是12种,多了11种。
这样,可以看成,1-100种,每个数都对应11种情况。
11×100÷2=550种。
除以2是因为1+8和8+1是相同的情况。
14. 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积等于10,则这样的三位数的个数是 _____ 个.【答案】6【解】 因为10=2×5,所以这些三位数只能由1、2、5组成,于是共有33P =6个.12. 下图中有五个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中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50,其中A 7=25,A 1+A 2+A 3+A 4=74,A 9+A 3+A 5+A 10=76,那么A 2与A 5的和是多少?153A A 4A 9A 2A A 6A A 108A 7A【答案】25【解】 有A 1+A 2+A 8=50,A 9+A 2+A 3=50,A 4+A 3+A 5=50,A 10+A 5+A 6=50,A 7+A 8+A 6=50,于是有A 1+A 2+A 8+A 9+A 2+A 3+A 4+A 3+A 5+A 10+A 5+A 6+A 7+A 8+A 6=250,即(A 1+A 2+A 3+A 4)+(A 9+A 3+A 5+A 10)+A 2+A 5+2A 6+2A 8+ A 7=250.有74+76+A 2+A 5+2(A 6+A 8) + A 7=250,而三角形A 6A 7A 8中有A 6+A 7+A 8=50,其中A 7=25,所以A 6+A 8=50-25=25.那么有A 2+A 5=250-74-76-50-25=25.【提示】上面的推导完全正确,但我们缺乏方向感和总体把握性。
其实,我们看到这样的数阵,第一感觉是看到这里5个50并不表示10个数之和,而是这10个数再加上内圈5个数的和。
这一点是最明显的感觉,也是重要的等量关系。
再“看问题定方向”,要求第2个数和第5个数的和,说明跟内圈另外三个数有关系,而其中第6个数和第8个数的和是50-25=25,再看第3个数,在加两条直线第1、2、3、4个数和第9、3、5、10个数时,重复算到第3个数,好戏开演:74+76+50+25+第2个数+第5个数=50×5所以 第2个数+第5个数=2513.下面有三组数 (1)312,1.5,6112 (2)0.7,1.55 (3)43,219,1.6,2038 从每组数中取出一个数,把取出的三个数相乘,那么所有不同取法的三个数乘积的和是多少?【答案】720【铺垫】在一个6×5的方格中,最上面一行依次填写0、1、3、5、7、9;在最左一列依次填写0、2、4、6、8,其余每个格子中的数字等于与他同一行中最左边的数字与同一列中最上面的数字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