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试卷】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50 KB
- 文档页数:16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11月月考试题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RNA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中含有mRAN、tRNA和rRNA B.某些RNA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功能C.RNA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D. 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B.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3.取同一个白萝卜,切出若干个长度为5cm的萝卜条,平均分为四组,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甘油溶液、KNO3溶液和清水中,测得萝卜条长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KNO3溶液A.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仍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蔗糖溶液中萝卜细胞液的吸水力先增大然后保持稳定C.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可能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D.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膜上运输这两种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相同4.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B.研究蝾螈细胞核的功能实验中,将其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需要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做对照组D.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的实验中,甲组用锡帽罩住尖端,乙组去掉尖端5. 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波峰中学高三年级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7页。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P —31 Cl—35。
5 K—39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
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盐B.火碱C.草木灰D.胆矾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Z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X 和Z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B .R 、W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2种以上C .RY 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D .R 、Y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9.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图A 装置制取少量CO 2气体B .图B 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C .用图C 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 3D .装置D 可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10.向1L 含0.3molNaAlO 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 2)增大,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n (CO 2)/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A0 c (Na +)〉c(AlO 2-)〉c (OH -)〉c (H +) B0.1 c(Na +)>c(AlO 2-)〉c (CO 32-)>c(OH -)〉c(H +) C 0.2c (Na +)〉c (HCO 3-)>c(CO 32-)〉c (OH -)〉c(H +) 40. (2008·江苏,6C) ( ) B A C DD0。
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份月考调研考试高三英语试题命题人:樊建辛成霞石京京杨小青晋晓康审核人:樊建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使用时间:2016年8月第I卷(选择题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helping to do housework now?A. Jack.B. Alice.C. Neither of them.2.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On the first floor.B. On the second floor.C. On the third floor.3. How will the man travel to London?A. By car.B. By coach.C. By train.4. What will the man do first?A. Pack his luggage.B. Phone the travel agent.C. Plan the trip.5. When will the plane to Milan leave?A. At 7:15.B. At 8:15.C. At 9:15.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2017-2018学年7.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400℃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的“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发生一系列反应,浓硫酸主要体现吸水性和酸性B.“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与C60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蔗糖的水解产物之一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与银氨溶液反应D.焦糖烯是一种新型的烯烃,其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装置说明反应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制取大量的CO2气体C.用图3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9.下列有机物只有四种同分异构体的是A.分子式为C4H10烷烃的二氯取代物B.分子式为C3H9N的有机物,其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C.乙苯的二氯取代物D.分子式为C4H8的有机物10.以氨作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含有O2-)燃料电池,具有全固态结构、能量效率高、环保等特点,另外氨气含氢量高,不含碳,易液化,方便运输和贮存,是很好的氢源载体。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B.固体氧化物作为电池工作的电解质,其作用便于电子在电池内移动C. 电池工作时,在接触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D.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电极a流向电极b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1. 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ANB.标准状况下,1L戊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5/22. 4AC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为0. 1mol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 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1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已知:高铁酸钾常见制备方法之一是湿法制备:在一定条件下,Fe(NO3)3与Na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7. 下列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其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8. 海洋中的珊瑚虫经如下反应形成石灰石外壳,进而形成珊瑚: Ca 2+ + 2HCO 3- CaCO 3 + H 2O + CO 2。
与珊瑚虫共生的藻类会消耗海洋中的CO 2。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加剧干扰了珊瑚虫的生长,甚至致其死亡。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共生藻类消耗CO 2,有利于珊瑚的形成 B. 海洋中CO 2浓度升高,抑制了珊瑚的形成C. 温度升高会增大CO 2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抑制了珊瑚的形成D. 将CO 2转化为甲醇等化工原料,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9. 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
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 Al 、Ga 均处于IIIA 族B. Ga 2O 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 3C. Ga(OH)3可与NaOH 反应生成NaGaO 2D. 酸性:Al(OH)3 > Ga(OH)3 10.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3NO 2 + H 2O === 2HNO 3 + NO B. 用Fe 2(SO 4)3做净水剂:Fe 3+ + 3H 2OFe(OH)3 + 3H +C. 水垢中的CaSO 4用Na 2CO 3溶液处理:Ca 2++ CO 32-=== CaCO 3 ↓D. 向5 mL 0.1 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5滴浓硫酸,溶液橙色变深: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2H+11. 生物材料衍生物2,5-呋喃二甲酸()可以替代化石燃料衍生物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合成材料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成PEF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 PEF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构简式为D. 通过红外光谱法测定PEF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12. 实验:①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0.015 mol·L-1 KSCN溶液各1 mL混合得到红色溶液a,均分溶液a置于b、c两支试管中;②向b中滴加3滴饱和FeCl3溶液,溶液颜色加深;③再向上述b溶液中滴加3滴1 mol·L-1 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且出现浑浊;④向c中逐渐滴加1mol·L-1 KSCN溶液2 mL,溶液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份月考调研考试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2分)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里强调的是A.商纣不得人心而武王以德定天下B.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D.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2.《礼记·王制》中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是A.聚族而居,体现尊卑有序B.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C.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D.天人合一,提倡尊天亲民3.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夫泛驾之马,足斥(tuo)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意在通过制度A.扩大人才的选拔B.培养个人的修养C.加强对官吏的监察D.神化治人之“术”4.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这反映了A.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B.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C.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5.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6.余秋雨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主张远征,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中华文明不主张远征的原因不包括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B.传统文化的影响C.中央集权的形成D.封闭的大陆环境7.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
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A. 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B. 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C.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D.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8.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表述正确的是A. 西汉通过设置司隶校尉分化相权B. 唐朝设御史台监督相权C. 明太祖废丞相建内阁制D. 其主体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9. “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份月考调研考试高三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1}M =,集合2{|0}N x x x =+=,则集合M N U 等于( ) A .0 B .{}0 C .φ D .{}1,0,1-2、设全集{|0}U x R x =∈≥,函数()f x =M ,则U C M 为 A .{}(10,)0+∞U B .(10,)+∞ C .(0,10) D .(0,10] 3、在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一组是( ) (A )xxy y ==,1 (B )1,112-=+⨯-=x y x x y (C )55,x y x y == (D )2)(|,|x y x y == 4、有下列四个命题:(1)“若0xy >,则,x y 同正、或同负”的逆命题; (2)“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3)“若1m ≤,则220x x m -+=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 (4)“若A B B =I ,则A B ⊆”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A .⑴⑵ B .⑵⑶ C .⑶⑷ D .⑴⑵⑶ 5、函数x xx y +=的图象是( )AB C D6、“221x y +≤”是“x y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且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2x y = B .xey -= C .x x y sin -= D .x y -=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x R ∃∈,使得sin cos 2x x += (B )(0,)x π∀∈,有sin cos x x > (C )x R ∃∈,使得22x x +=- (D )(0,)x ∀∈+∞,有1xe x >+9、设命题p :2210ax ax ++>的解集是实数集R ;命题q :01a <<,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设,0>a 若关于x 的不等式()∞+∈≥+,在04x xax 恒成立,则a 的最小值为( ). A .4B .2C .16D .111、已知函数()2f x x x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是偶函数,递增区间是(0,)+∞B .()f x 是奇函数,递增区间是(1,1)-C .()f x 是奇函数,递增区间是(,1)-∞-D .()f x 是偶函数,递减区间是(,1)-∞-12、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R ,2)1(=-f ,对任意R x ∈,其导函数满足2)(>'x f ,则不等式42)(+>x x f 的解集为( )(A )(1-,1)(B )(1-,+∞) (C )(∞-,1-)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分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55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糖类不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B.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都为主动运输C.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细胞中即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的结构的组成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但糖类也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就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A项错误;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的方式不一定为主动运输,如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的钠离子内流为协助扩散,B项错误;水是生命之源,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在细胞中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结合水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C项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mRNA参与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项正确;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翻译的模板是mRNA,B项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 项正确;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没有发生变性,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 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蛋白。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a 2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能表示2-丁烯的是()A. B.CH 3CH CHCH3C. D.H::::::H2.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3-甲基-1,3-丁二烯B.2-羟基戊烷C.CH3CH(C2H5)CH2CH2CH32-乙基戊烷D.CH3CH(NH2)CH2COOH3-氨基丁酸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饱和烷烃B.该烃的名称是3-甲基-5-乙基庚烷C.该烃与2,5-二甲基-3-乙基己烷互为同系物D.该烃的一氯取代产物共有8种4.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图所示装置。
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A.水B.NaOH溶液C.CCl4D.NaI溶液5.对盆栽鲜花施用S-诱抗素制剂可以保持鲜花盛开。
对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6.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1,3-丁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④⑤⑧D.③④⑤⑦⑧7.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不正确的是()A.沸点:乙烷>戊烷>2-甲基丁烷B.同分异构体种类数:戊烷<戊烯C.密度:苯<水<1,1,2,2-四溴乙烷D.点燃时火焰明亮程度:乙烯>乙烷8.从柑橘中可炼制出有机物,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4B.常温下呈液态,难溶于水C.它属于芳香烃D.1 mol该物质与1 mol HCl加成所得产物有2种9.按C2H5Br CH2CH2CH2Cl—CH2Cl CH2CHCl的路线制聚氯乙烯,不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取代反应D.加聚反应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CH2CHCH(CH3)CH2CH3和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B.表示苯,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乙烯相同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D.CH2Cl2是纯净物,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形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11.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为。
波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8月份调研考试高三化学试题命题人:张永罡审核人:李月英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l:27 Fe:56 O:16 H:1 C:12 N:14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取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3.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C.水溶液的成分相同 D.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同的盐4.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5.下表为某轻质纯碱产品说明书:A.化学名B.性状 C.化学式D.用途6.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7.(2016·济南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A.只有①④B.只有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④8.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B.当0<V(HCl)<10 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10.下列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 D.全对11.(2016·合肥质检)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13.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14.(2016·绍兴一中质量诊断)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 溶液,各向其中加入1 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15.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16.(2016·开封二模)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 mol·L-1 HCl B.4 mol·L-1 HNO3 C.8 mol·L-1 NaOH D.18 mol·L-1 H2SO4 17.下列操作可得纯净Al2O3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蒸干并灼烧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过滤并灼烧C.向AlCl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AlO2溶液后,蒸干并灼烧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并灼烧18.下列操作所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Cl3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去掉水分,可得纯净的Al(OH)3固体C.把铝块与适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可得AlCl3固体D.把AlCl3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可得Al2O3固体19.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Al,但不能溶解Fe,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Na+、SO2-4、Cl-、S2-C.NH+4、Mg2+、SO2-4、NO-3 D.H+、K+、Cl-、Na+20.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Cl3 D.Al2O32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abc(“→”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22100 mL 0.3 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 mL;再加入0.2 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用去350 mL NaOH溶液。
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A.0.005 mol B.0.01 mol C.0.025 mol D.0.03 mol23.将铝粉与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三等份。
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②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③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1=V 3>V 2B .V 2>V 1=V 3C .V 1=V 2>V 3D .V 1>V 3>V 224.将物质X 逐渐加入(或通入)Y 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 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符合图示情况的是( )第II 卷(非选择题,52分)25.(6分)(1)写出CO 2和Na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判断SO 2和Na 2O 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无法断定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装置中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认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选填序号)________。
A .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 ,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B .将C 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C .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 .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26.(5分)Na 2CO 3的制取方法及综合实验探究(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HCl①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氨碱法),而不先通CO2再通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生产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写出沉淀池中、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用CO2和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制取5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①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7分)某实验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
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到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