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你知道是哪个吗
- 格式:docx
- 大小:37.40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单元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教案【探究思考】: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依靠什么制度来实现和保障的呢?1、列举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并举例说明,分析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时空坐标】【回顾旧知】:1、列举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并举例说明,分析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意义。
方式:⑴战争:征服、平叛,如打败匈奴;平定准格尔部叛乱⑵并存:和亲、会盟。
如秦明修长城抵御匈奴和蒙古;汉初和唐朝与匈奴和吐蕃的和亲。
⑶归属:加强管理①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首领,明清册封藏族领袖;②设官职和机构管理,如中央的典客、鸿胪寺、理藩院;③地方上的军政机构,如都护府;羁縻性质的机构,如都督府、都司、卫所、土司;办事大臣。
④移民屯田,开发边疆:如汉朝屯戍政策⑤互市贸易⑥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①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疆域,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促进了边疆开发,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③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概念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的一项政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探究思考】2、结合教材和史料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呢?①历史经验:历史上历代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和政策,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②国情条件: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力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现实需要:旧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备受剥削、歧视和压迫。
不④党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展示大量图片和史料信息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解答所提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检测参考答案:110:AAAAACA B C C11.原因: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①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①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民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①吸取历史教训和总结历史经验。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岗位:成绩: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1、全国最早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2、在中国自治地方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5、当代民族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征: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6、我国矿产资源最丰富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7、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居住地域广、混居程度高。
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64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A)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A、1983年B、1982年C、1985年2、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C)。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4、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C)A、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5、(A)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民族团结C、民族平等6、“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A)。
”A、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B、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也相互离不开C、汉族离不开维吾尔族7、“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A、优美的牧场B、青色的城C、日光之城D、平坦的地方8、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 D)年3月5日,从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1978年起,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日的3月5日改为12月11日,与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A、1952B、1957C、1956D、19589、“三月三”是具有(C)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
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壮族D、蒙古族10、每年的(C)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三千孤儿入内蒙心得体会三千孤儿入内蒙心得体会(篇1)蒙族同胞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同胞间互帮互助的民族大义。
这种大义,超越了血缘和民族的阻隔,共同汇聚成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纯真的亲情。
20__ 年 3 月 5 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故事。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与民族间相互交融、互帮互助的美丽佳话,是各族人民在困难面前团结友爱的生动实践。
上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许多弃婴被送到上海的保育院,随着弃婴的日益增多,物资供应不上,孩子们营养严重缺乏,数千名孤儿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恩来总理在同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商议后,作出了孤儿入内蒙的重大决定。
那段时期共有 3000 多名孤儿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内蒙古,来到草原额吉(蒙语:母亲)的怀抱。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在那背后蕴含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谊。
孩子们到达内蒙古后首先被送到了各地新建的保育站,暂时由保育员照顾,在适应草原的环境、调养身体后,再由牧民领养。
当时,只有19 岁的四子王旗保育站保育员都贵玛成了28 名孤儿共同的额吉。
作为一名未婚姑娘,为了照顾孩子们,换尿布、喂奶粉……什么都得从头学起,忙碌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孩子们早已不是刚来时的面黄肌瘦。
一年多后,这些孩子们一个个都健健康康地到了领养家庭。
为表彰她的卓越贡献,2023 年9 月,授予都贵玛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时至今日,她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在推动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进程中,诉说着草原额吉的历史佳话。
在那背后蕴含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民族大爱。
那个时期,草原牧民们的生活也不宽裕,唯一可以解释的便是那不带任何色彩、发自内心的爱。
当被问到你领养哪一个时,张凤仙看到被安置在学校里的六个孩子,她不加思索地答道:全都要!在那个困难时期,六个孩子的吃穿用度成为了摆在她面前的头等大事。
第二部分新疆“三史”知识竞赛题1、199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关于语言文字颁布了什么条例?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设置了什么机构,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答:西域都护府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什么时间成立?答:1955年9月30日4、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了哪里?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三股势力”是指什么?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6、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答:在内蒙古7、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在什么时间建立的?答:1947年8、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什么文件中被正式确定?答:《共同纲领》9、640年唐朝在西域设置管理西域的机构是什么?在现今什么地方?答:安西都护府;吉木萨尔县10、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是什么?民族团结11、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多少个自治区和多少个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答: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我们党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概括为什么?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3、景教何时传入新疆的?答:公元6世纪14、新疆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建在什么地方?答:阿图什15、新疆有多少个跨国民族?答:9个,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16、清朝从东北集体调防新疆的少数民族是?答:锡伯族和达斡尔族17、什么是民族问题?答:民族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或矛盾问题。
18、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十六字要诀是?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19、通过什么条约清朝政府收回伊犁的?答:《中俄伊犁条约》20、什么时间新疆建省的?答:1884年11月21、新疆首任巡抚是谁?答:刘锦棠22、革命党人在新疆策动伊犁起义成功的时间是什么?答:1912年1月7日23、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4、1936年盛世才推行的六大政策是什么?答: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25、佛教首先传入新疆的什么地方?答:和田地区26、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时候、由谁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答:胡锦涛,于2003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提出的。
内蒙古⾃治区变得风景更好,经济增长更快,各族⼈民更⾃信。
内蒙古成功地实践着民族区域⾃治制度。
风光⽆限、意⽓风发的内蒙古正屹然卓⽴祖国北疆,向世⼈证明:民族区域⾃治——这⼀具有鲜明中国特⾊的中国民族问题解决模式获得了巨⼤的成功。
为共和国⾃豪 民族团结铺锦绣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资源、政策等不同⾓度探寻内蒙古经济“跑得最快”的原因。
但只有⾛近内蒙古的⼈,才会感受内蒙古发展中那最能打动⼈⼼的内核——民族团结。
内蒙古⾃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虎说,正是70多年来创造性地坚决贯彻执⾏党的民族区域⾃治制度,带来了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团结奋⽃、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局⾯,为内蒙古腾飞奠定了坚实的跳板。
内蒙古⼈民不会忘记,在第⼀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内蒙古安排了包钢、包头⼀机、包头⼆机等⼀批重⼤⼯业项⽬,⼀举奠定了内蒙古⼯业的基础。
来⾃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边疆,战风沙,⽃严寒,吹响了开发内蒙古的号⾓。
多少年来,⽆数的当代“昭君”,将智慧、汗⽔,将青春和⼦孙献给了草原,为内蒙古插上腾飞的翅膀。
内蒙古⼈民由衷感谢,国家多年来致⼒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内蒙古成为全国既享有西部⼤开发,⼜享受振兴东北等⽼⼯业基地的扶持政策的地区。
内蒙古的发展历程,是⼀部草原⼈民与全国各族⼈民同呼吸、共命运、⼼连⼼的光辉篇章。
在建设包钢、开发⽩云鄂博铁矿时,在内蒙古⾃治区党委政府的耐⼼⼯作下,蒙古族群众向着神圣的敖包⼭久久祭拜后,让开了施⼯的⼤道。
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东归祖国的⼟尔扈特蒙古族后裔,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承受⽣活⽣产中遇到的⽆数困难,⼏次搬离故⼟,让出⼤⽚草原,让出⽔源地,成就了中华⼉⼥的飞天梦想。
⼈们难以忘怀,上世纪五⼗年代末期和六⼗年代初期,华东⼀些地区的⼉童因缺少⾷品⽽难以⽣存,蒙古族牧民以草原般宽⼴的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国家的孩⼦”。
在那个严重困难时期,内蒙古把当时的⾷物和的药品都优先保证这些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这种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国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向基本政治制度。
1984年5月3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
实行自治的民族达到45个,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自治地方的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以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一道,列为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2001年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成立)2.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是1947年5月1日成立的( );最早建立的自治州是1950年11月24日成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 复习资料
注: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我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它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我国最晚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从1947年至今,我国只有五个民族自治地方。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世界和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普遍存在、情况复杂。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宗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深远,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2020广西美丽中国知识竞赛答题一、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防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地保障了国家安全。
常说的“两弹一星”是指(A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B.原子弹、中子弹、人造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D.中子弹、氢弹、人造卫星2. 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宣布,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更名并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使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被命名为( C)。
A.毛泽东号B. 北京号C.辽宁号D.延安号3.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 A)。
A.1958年3月5日B.1960年5月1日C.1955年4月15日D.1949年10月1日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C )。
A.和平发展道路B.韬光养晦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B)。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C.两个文明,两手抓D.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制度“五基本”6.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具体是指( D)。
A.思想自信、道路自信、政策自信B.思想自信、方向自信、制度自信C.理论自信、方向自信、政策自信D.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7.“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是(D )。
A.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先争优B.团结和谐、爱岗敬业、开放包容、创新争先C.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D.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开发、创新争先8.毛南族人民的花竹帽除了在生产生活中发挥遮阳挡雨的功能外,还具有一项特有的作用是(B )。
A.祭祀冠帽B.爱情信物C.锅盖D.装饰品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崇左、( D)两个市物流中心“4+2”所辖行政区域组成。
A.柳州B.贵港C.梧州D.玉林10.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是指: ( D)。
2020年7月JuL ,2020北部湾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BU GULF UNIVERSITY第35卷第7期Vo ..35 No.7DOI : 10. 19703/j. bbgu. 2096-7276. 2020. 07. 0006./地区2建中华67体意:的政策研>—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分析许雅斐1,卜路平1,李功平2,程族桁2(1.北部湾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钦州535011; 2.北部湾大学 教育学院,广西 钦州535011)[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与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统一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提供了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党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经济上实行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在思想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此来铸建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76(2020)07-0006-06近代中国民生问题非常严重,大部分中国人过着困苦的生活。
他们连年遭受天灾、人祸、内乱和捐税等重重摧残,终年不得温饱。
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更加严重,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时期,对各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实行残暴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经济上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在思 想上无端践踏和肆意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使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经济上毫无保障、思想上毫无自由,濒临绝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 能够更好地铸建和提升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制定并实施了 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族政策。
一、政治:“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试题1.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于(A )。
A.1947年5月1日 B.1949年5月1日 C.1950年5月1日 D.1957年5月1日2.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首府位于(C )。
A.绥远 B.归化 C.乌兰浩特 D.呼和浩特3.(A )4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自治区首府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A.1954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6年4.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 C)。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5.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公里,边境线长(B )公里。
A.3400 B.4200 C.4500 D.48006.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 C)省区,外与蒙古和俄罗斯接壤。
A.六个B.七个C.八个D.九个7.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D )为主。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8.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 B)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
A.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寒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山高原气候9.截止到201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 A)种。
A.17 B.18 C.19 D.2010.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可利用草场面积6818万公顷,居全国( A)位。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1.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累计勘查估算资源总量8249.65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3950.41亿吨,居全国( A)位。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12.内蒙古自治区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
(B )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
A.霍林河矿区B.白云鄂博矿山C.扎赉诺尔矿区D.平庄矿区13.内蒙古大小河流千余条,主要河流有黄河、( C)、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
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
新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也是全国5个自治区中唯一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全的自治地方。
自治区成立后,在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制定自治法规、完善地方立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以后,仍延续过去的省建制。
当时,对于新疆将采用何种政治体制,如何处理与国家的关系问题等方面有过一番争论,少部分人甚至提出仿苏联实行“联邦制”,希望在新疆成立“共和国”。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以及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意见,对这些错误主张进行了批评,要求在新疆以各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据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发展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
省人民政府在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的同时,迅速开展民主改革运动,改造省以下的各级旧政权,废除封建王公制度、千百户长制度和保甲制度,建立人民的城乡基层政权。
在全疆进行普选,选出了乡、县、市、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逐渐完成新旧政权的交替,稳定了新疆的社会秩序。
有计划地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0年全疆仅有少数民族干部3000名。
到1955年自治区成立之时,全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已达到4.6万名。
新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了“慎重稳进”的方针,由小到大逐步建立起多种民族区域自治地区。
民族区域自治先从维吾尔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始筹建。
1953年11月,从乡一级开始试点,成立了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自治区(乡级)人民政府,以后相继成立了县级、州级自治单位。
1955年9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撤销新疆省建制、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议案》。
题目: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西藏自治区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解析
D
1947年5月,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9日。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召开,会议决定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第一个得以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对内蒙古自治区予以确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民族大团结》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
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3.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________、自治县;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自治区成立;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_______、广西、宁夏、________五个民族自治区。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5.为促进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_____________战略。
二、选择题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
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A.接受国家统一领导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C.成立民族自治机关D.自我管理民族事务3.目前全国已经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有()A.10个B.5个C.6个D.8个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是()A.xxB.xxC.xxD.xx5.“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的修通起到的作用不包括()A.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D.彻底消除了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新中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你知道是哪个吗?
新中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你知道是哪个吗?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位于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是我们国家中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大陆8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
内蒙古资源非常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
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为,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草原牧区。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辖9个地级市和3个盟(地级行政区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
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
清代将较早内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将后来陆续归附的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不设札萨克的察哈尔、唐努乌梁海等部称为内属蒙
古。
“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出“内蒙古”一词。
(这里札萨克是官名,蒙古语是“
执政
官”的意思)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景点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
如有成吉思汗陵,呼伦贝尔草原,额济纳胡杨林,阿尔山天池等众多的旅游地。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公园主要展示了十多种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有冰川地貌、花岗岩地貌、火山地貌、泉类地貌、峡谷地貌、湖泊景观、河流景观、湿地景观、典型矿床及采矿遗迹景观和沙地景观,能够让普通人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地质地貌
景观,具有典型的地学意义。
呼伦贝尔草原: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有“牧草王国”之称。
尤其7、8
月间大草原牧草茂盛,适合在大草原腹地骑马、垂钓,或在西
部的呼伦湖上泛舟。
成吉思汗陵:
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中国的4A 级旅游景点,草原历史文化圣地。
由三座相连的蒙古包为主体,陈列了成吉思汗一生
相关的物件。
阿尔山:
位于阿尔山市兴安盟,自然景观有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天池、石塘林、松叶
湖、鹿鸣湖、玫瑰峰、摩天岭、杜鹃湖、好森沟等。
本文作者:旅游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