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文复习教案 (1)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2. 分析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
4. 学会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词汇的复习: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用法和变化。
2. 文言句式的复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3.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段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注意词义、句式和语境的转换。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典型文言文句式和词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段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问题。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正确性和书写规范性。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
4. 翻译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复习资料:提供系统的文言文学习材料,包括课文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参考译文:提供标准译文,供学生参考和对照。
4. 练习纸和笔:用于学生做练习和记录重点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重点词汇。
2.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段落,理解文意。
3. 翻译练习: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言文中的疑难问题。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与练习。
3. 选取适合初中生程度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划分句子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等。
3. 示范:选取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示范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给定的文言文,划分行句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3. 利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用于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文言文实例和教学PPT。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2、明确古诗文在中考中的比重、分布及一般题型;3、明确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的基本知识点及古诗文的解题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文的翻译方法;(掌握正确译法方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做好简答题及赏析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当中不少人的语文成绩不太乐观,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的问题在于同学们对学习语文没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学好语文,先要对语文有兴趣,而要对语文有兴趣就要先明了为何学习语文。
巴金先生在《灯》中有一句名言:“我们不是光靠吃米活着。
”意思是我们需要精神。
语文给你的,不只是精神家园的守护,还是生命质量的拓展。
我们追求的是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宽度?套用网络流行的说法就是想活数量还是活质量?现当代朦胧诗人舒婷有一句话: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
去年暑假我去北京登长城,听到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小伙子第一次爬上长城,面对看起来壮丽的景色情致大发,“啊,长城——”(你能猜到下一句吗?)“咋就这么长!”一些电视剧中最让人受不了的句式是“我好喜欢好喜欢你!我好想好想你!”的“好好”句式,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爱情的美好,真是苍白无力。
再看我们文学里如何描绘爱情的美好,表达相思的句子: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时,莫倚楼……所以,学好古诗文将来用处大着呢。
二、古诗文在中考中的地位及比重:在2009年广州市中考题中,古诗文分布于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的“古诗文默写”(10分)、“解析字词”(5分)及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的首位,占16分(其中古文阅读占10分,古诗阅读占6分)。
(共31分,占总分的1/5)三、主要题型:在中考题中,古诗文的题型主要有:1、填空题;A、默写填空。
这类题型属于传统的默写式填空,只要能背诵原诗文,就会解答这类题。
B、理解式空。
这类题型,考生仅能背诵诗文是不行的。
要理解全诗,弄懂每句诗文的意思,然后根据提示语来确定该填写什么。
中考古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2)理解并分析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特殊句式;(3)领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3)学会运用现代文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2. 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的分析;3. 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4. 经典古文的阅读与赏析;5. 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2)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的分析;(3)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2. 难点:(1)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2)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的判断与运用;(3)对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3.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异同,深入理解文章主旨;4.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文言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运用;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检验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古文,了解文本内容;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3. 自主学习: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5.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异同,深入理解文章主旨;6.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文言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运用;7.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检验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9.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0. 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3.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步骤4.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5. 经典文言文篇目的解析和欣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包括断句、理解实虚词、推断句意等。
3. 实践:让学生翻译一段简短的文言文,指导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
4. 分析: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举例讲解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5. 欣赏:选取一篇经典文言文篇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理解文意并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在翻译练习中的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辅导书2. 经典文言文篇目及其注释3. 翻译练习题库4.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翻译一篇较长的文言文,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
2. 角色扮演:选取一篇含有对话的文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朗读和表演,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作文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可以是简短的日记或故事,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翻译方法。
2. 逐步引导:从简单的文言文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逐渐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课堂讨论的表现。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直观的认识。
2. 教授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3. 教授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转换等,并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加以实践。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和中考真题。
2.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参考资料。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题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组织文言文阅读角,提供丰富的文言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3. 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文言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八、教学实践1. 安排定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文言文阅读,如家庭作业、阅读笔记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
3. 组织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初三古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三古文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初三学生在古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对古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古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
2. 引导学生分析古文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部分。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复习资料:包括古文课文和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古文朗读或古文片段,引起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2. 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古文的了解和感受。
二、复习古文基础知识(15分钟)1. 复习古文的基本语法,包括句子成分、动词、名词等。
2. 复习古文的常见词汇和词义,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
3. 复习古文的常见句式和修辞手法,如倒装、比喻等。
三、分析古文的文化背景和意义(20分钟)1. 选择一篇适合初三学生的古文课文,介绍其背景和作者。
2. 分析古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古文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四、解读古文和鉴赏(25分钟)1. 选择一篇古文课文,逐句解读和分析其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2. 提问学生关于古文的理解和解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美,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古文的独特魅力。
五、练习和巩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古文的相关练习。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并解读一篇古文课文,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教学效果的改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古文课文以及其他古文作品,提高古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组织古文朗诵比赛或古文演讲活动,培养学生对古文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来学校进行古文讲座,拓宽学生对古文的知识和理解。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复习(一)教学类型:复习课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引语: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
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第一课时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1.通假字辨析。
(板书)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还如:A.甚矣,汝之不B.河曲智叟C.寡助之至,亲戚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
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学生答(略)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一厝朔东③ 百废具兴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⑤将军身被坚执锐⑥为天下唱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教师点拨:【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复习教案一、导语设计初中阶段在我们的教材中共有45课是文言、古诗词,其中有35课是精读篇目。
在这些篇目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每一课都令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美。
今天着眼于中考,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
二、中考文言文的分量文言文在中考中占多大的分值呢?09、10年中考,文言文、古诗词单独设题,即试卷的第一大题,分别为14分和16分。
而11年中考试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满眼尽是文言、古诗词!你们原来的语文老师刘芳老师是一个工作的有心人,听说她在去年中考刚一结束时就让大家做了11年的中考试卷,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11年的中考试卷带给每一个考生的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典文化的学习之旅。
我统计了一下,11年在54分的阅读题中,考查同学们文言、古诗词记诵积累的有12分,直接或间接考查文言、古诗词的题目共38分。
那么,在国人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XX年中考中,文言、古诗词会占多大的分值呢?我不是命题者,我没有能力给大家一个数据精确的回答!但是我敢肯定的说:分值一定不会少!三、研试题析考点明题型在中考语文命题说明中,考查文言、古诗词的共有这样4个考点:1、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
2、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
3、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4、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这4个考点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在我们的试卷当中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透过以往的中考试题自己来分析分析。
昨天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是老师将09、10、11年商洛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古诗词试题集合在一块儿,供大家给排队来了。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思考一下:中考中文言、古诗词部分老师会出什么题?老师会考我们什么?四、文言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的翻译明白了中考中文言、古诗词考什么出什么题,下一步我们就要有的放矢,逐个击破。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知识,提高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古文知识,能够分析和解读古文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文实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古文虚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3. 古文句式: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句式,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4. 古文阅读: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整理好复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古文文本。
2. 课堂讲解:(1)古文实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实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实词的用法。
(2)古文虚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虚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虚词的用法。
(3)古文句式: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句式,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句式的结构。
(4)古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文本,通过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进行解答。
4. 课后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古文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
3. 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古文,多积累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通用9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2、复习重点篇目,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3、赏析精彩片断,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回归教材,复习重点篇目。
教学难点:认识文言文的价值功能,提高认识中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对于学习孔子曾有诸多论述,有两句话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让我这个远方来的朋友和大家一起,通过复习文言文单元快乐一回吧!(课堂调查)你喜欢文言文吗?为什么?(略)二、文言文具有认识功能——文化价值(饱含深情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地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
这座由“文言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
有人说掌握了祖国语言就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了解了哪些文化知识呢?(提问,引导学生复习回顾)⒈作家作品:贾谊、杜牧——取同一段历史,各有侧重,借古讽今之中显示真知灼见。
司马迁——如椽巨笔,写下“史家之绝唱,不韵之离骚”,其高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辉映千古。
魏征——于殷殷规劝中寄寓深刻的忧患意识。
还有“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运用互文、铺陈的手法、酣畅淋漓之中抒发人生感慨。
⒉文体:赋体、说、序文、《史记》的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⒊文化常识:《鸿门宴》中的座次排列——东向至尊,南向次尊,西向侍座,北向陪座。
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中的隐士文化——清高自守、厌弃官场、随遇而安、诗酒消忧、躬耕自养、乐天知命。
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艺术⒋重点字词句(以后专题复习)小结:学习文言文就如同在同学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大道,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汲取。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2. 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风格。
3.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4.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知识讲解:词汇、语法、句式等。
2. 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3. 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与实践。
4.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3. 篇目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篇目,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风格。
4. 翻译练习: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并进行翻译实践。
5. 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文言文基本知识。
2. 完成课后文言文翻译练习。
3. 阅读一篇文言文,并进行鉴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练习和阅读鉴赏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文言文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力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4.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言文,增强对文言文语感的理解。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翻译和解析文言文。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
2. 演示法:教师通过朗读和表演,展示文言文的语调和情感。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句,提高古诗文默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古诗文名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中学生应掌握的古诗文名句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记忆。
2. 难点:理解古诗文名句的含义及背景,提高默写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练习法: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及时纠正错误。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默写训练:让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古诗文名句,提高默写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默写作品,对学生的默写准确性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程度和背景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2. 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如古诗文的译文、作者的介绍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和讲解古诗文名句。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名句。
2. 第二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名句。
3. 第三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名句。
4. 第四课时:讲解和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名句。
5. 第五课时:综合复习所有古诗文名句,进行默写训练和评价。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初三古诗词、文言文复习教案水滴石穿法------wycong——初三古、文言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达到互相交流经验的目的。
2、帮助学生掌握识记必背古诗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达到知识迁移的作用。
4、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5、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文言文阅读。
教学重点:1、古诗词、文言文的识记。
2、文言文字、词、句的掌握。
3、古诗词、文言文名句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度:1、引用古诗词、文言文名句写片段。
2、引导学生互评片段作文,并推荐好作品展示教学课时:1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一、内容导入:同学们,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听课的语文老师,感谢他们百忙中抽空亲临指导。
今天,我们为老师们上一节古诗文复习的展示课,就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将我们平时如何利用点滴时间进行有效复习古诗词、文言文的做法展示给老师们看,以达到互相交流复习方法的目的。
二、展示一:“每日一测”:1、投影出小测的内容,学生拿出平时用的小测本开始每日一测。
内容:(1)默写《雁门太守行》(2)翻译文言文句子,并解释句中加带括号的字。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每日一测”的内容一般在小测的前一天由语文科代表布置复习的范围,默写的诗词是指定的,具体到是哪一首,还点出翻译的句子出自的课文。
目的是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复习古诗词、文言文,让学生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和熟读初中阶段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并默写。
小测起到检查和督促作用。
小测时间安排在语文课或语文早读课的前5——10分钟内。
)2、小测时间到,由小组长把小测本收起并放在讲台。
(小测后由老师和小组长共同完成批改和补测工作,补测工作一定落实,这体现老师对每日一测的重视。
所以挑选的小组长必须是认真肯干,负责心强,有一定威信的同学。
)三、展示二:点古诗词、文言文背诵:1、内容:语文第九册(上、下)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课文(不同阶段,背诵范围不同。
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郝军)三、文言文阅读(加“▲”号的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文言文。
)七上▲1、《论语》六则[知识点储备]①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有弟子三千,著名者七十二人。
他修订了现今流传的《春秋》。
②《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③“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有关学习方法的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都是有关学习态度的。
⑤课文中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善而从。
2、《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期行》《乘船》3、《伤仲永》王安石4、《木兰诗》《乐府诗集》[知识点储备]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此句为排比句,表现木兰出征前忙碌地准备用品的情景,也烘托出了战争的紧迫气氛。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
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本句为排比句,写出木兰返乡亲人迎接的场面。
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比喻做结,巧妙解答了木兰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
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扑朔迷离)5、《卖油翁》欧阳修(熟能生巧)▲6、《三峡》郦道元[知识点储备]①《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
《水经注》是郦道元根据魏晋人所著的一部地理书《水经》而编成的,是古代水利地理学的一部重要文献。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突出了夏天水流湍急的特点。
(奔放美)④春冬(清悠美)⑤晴初霜旦(秋)(凄婉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戴震难师》段玉裁8、《陌上桑》乐府诗集七下1、《黔之驴》柳宗元[知识点储备]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2、《陋室铭》刘禹锡[知识点储备]①本文是一篇座右铭,用以自警。
②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在龙则灵。
”隐喻陋室逐步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惟吾德馨”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外环境之雅,用“谈笑有鸿儒,住来无白丁”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调素琴,阅金经”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何陋之有”予以强调,表达出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3、《爱莲说》周敦颐[知识点储备]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突出了莲的高洁可爱。
②《爱莲说》以花喻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菊象征隐居避世的人,牡丹象征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莲象征品行高洁的君子。
4、《口技》林嗣环5、《强项令》范晔[知识点储备]①本文选自《后汉书·酷吏传》。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经传体史书。
②《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6、《包拯》脱脱[知识点储备]成语:妇孺皆知、笑比河清。
7、《岳飞》毕沅[知识点储备]成语:秋毫无犯。
8、《列子》二则《杞人忧天》[知识点储备]成语:废寝忘食。
《杨布打狗》八上▲1、《小石潭记》柳宗元[知识点储备]①“从小丘西行百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可称为“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突出小石潭的怪。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突出水之清。
“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突出鱼之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既写出了环境的悄怆又写出了心灵的凄怆。
▲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知识点储备]①苏轼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方面也负盛名。
他的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豪放派,与婉约派并立。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词人运用比喻描绘出月色的清朗空明。
③作者借赏月聊以自慰,其中“闲人”两字便体现了作者的不甘心。
3、《游恒山记》徐霞客[知识点储备]①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并作了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
《徐霞客游记》系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②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
4、《满井游记》袁宏道[知识点储备]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②“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④“麦田浅鬣寸许。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知识点储备]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最后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观点。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曹刿论战》《左传》[知识点储备]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③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7、《干将莫邪》干宝[知识点储备]干宝是我国志怪小说的创始人,他的《搜神记》就是一部志怪小说。
8、《劳山道士》蒲松龄[知识点储备]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精华特色融为一体。
八下▲1、《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知识点储备]①《战国策》是一部先秦的历史文献,是一部国别史。
②成语:门庭若市③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细柳营》司马迁[知识点储备]①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包含十二本记、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典故:周亚夫军细柳。
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
3、《古文二则》司马光[知识点储备]①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所著《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孙权劝学》①成语: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祖逖北伐》①成语: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
4、《公输》《墨子》(班门弄斧)[知识点储备]①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
▲5、《桃花源记》陶渊明[知识点储备]①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为靖节先生。
散文《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较为著名。
②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
③“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本句以优美的景物描写桃花林,突出神秘的气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本部分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桃花源内一派平和的景象,描写和叙述相结合,展现桃花源的美好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⑤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落英缤纷、怡然自得。
▲6、《岳阳楼记》范仲淹[知识点储备]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两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②本文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③成语: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④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7、《醉翁亭记》欧阳修[知识点储备]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点:一、山水之乐,是因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
③成语:峰回路转、其乐无穷、觥筹交错、水落石出。
8、《湖心亭看雪》张岱[知识点储备]①“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九上1、《秋水》《庄子》[知识点储备]①庄子,名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②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2、《愚公移山》《列子》[知识点储备]①成语:大智若愚。
3、《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知识点储备]①成语:讳疾忌医、防微杜渐。
4、《捕蛇者说》柳宗元[知识点储备]①全文主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论语》十则[知识点储备]①成语: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6、《鱼我所欲也》《孟子》[知识点储备]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作者以比喻引出“舍生取义”这个全篇的中心论点。
②相关名人名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