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购买性支出
- 格式:ppt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37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职业培训教育网 职业人的网上家园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三章第一节讲义2
购买性支出
2.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例题1·单选题】(2011年)投资乘数反映的是( )。
A.投资与收入的关系
B.基础投资与产业规模的关系
C.原始投资与后续投资的关系
D.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答疑编号50255603010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对投资乘数的理解。
投资乘数的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同边际储蓄倾向呈反向变化。
【例题2·多选题】政府投资具有的特点是( )。
A.强调投资的经济效益
B.财力雄厚
C.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D.可以从事经济效益一般,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
E.可以投资大型项目
[答疑编号502556030107]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强调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不属于政府投资具有的特点。
【例题3·多选题】(2007年)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主要有( )。
A.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B.资本—产出比率最大化标准
C.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D.就业创造标准
E.资本—技术最大化标准
[答疑编号502556030108]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主要有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和就业创造标准。
(二)基础设施投资
1.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主题讨论:购买性支出“购买什么”?所谓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前者如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者如各级政府的公共投资支出。
一、谁来购买?要搞清楚购买性支出购买什么?先要搞清楚谁来购买。
财政支出是政府花出去的,构成政府的是政府各部门,因此财政支出由政府各部门花出去。
政府各部门是购买的主体。
要了解政府部门支出、购买的情况,就要了解政府的部门预算。
二、部门预算第三章学习单元2里介绍了查阅我国政府部门预算的方式,下图是我国财政部2018年部门预算(决算)的一部分。
从上图来看,除“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外,其他支出都属于购买性支出,其中“工资福利支出”属于购买劳务,“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都属于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但是前者不形成资产,后者要形成资产。
三、政府消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1)政府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和私人消费不同,私人消费主要是用于私人目的,政府消费通常是为了公共目的,所以政府消费支出也称为公共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是指财政为满足公共需要用于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主要包括:(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立法活动、一般行政管理和外交事务;(2)公共秩序与安全支出,指对司法、警察、消防和监督等机构的拨款;(3)国防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武装力量;(4)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对于“政府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消费性质稍有争议,有观点认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虽然不会形成有形的资产,但是会提高人的素质,会形成人力资产。
公共消费支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共消费支出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第二,就其本质来说,公共消费支出满足的是纯公共需要,这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
(2)政府投资支出。
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也不一样,私人投资更多取决于投资项目的盈利预期,政府投资因为资金来源的成本低(税收)以及政府的属性(非营利性组织),政府投资更多涉足具有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导论:1.社会公共需要I.概念:是指提供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经营外部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II.范围:完全的社会公共需要(政治职能);准社会公共需要(社会职能);视同社会公共需要(经济职能)2.公共物品I.概念:为整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消费、共同受益的特殊物品或服务。
II.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III.私人物品通过市场价格竞争机制提供,公共物品通过政府提供。
3.财政I.概念: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的经济活动。
II.特征:分配主体:国家或政府。
分配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分配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国家主体性是最本质的内涵和特征)4.公共财政I.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和财政运行机制。
(与市场经济对应的特有的)II.特征:弥补市场失灵;公平;非营利性;法制化。
第一章:财政的职能1.资源I.概念: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投入物,也称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II.基本特征:稀缺。
2.资源配置I.概念:即资源的组合,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
II.目的: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
III.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失灵的表现: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外溢性)、自然垄断。
IV.政府干预手段:(1)行政手段:公共管制,制定公共物品价格。
(2)经济手段: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3.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I.概念: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资源合理化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动态过程。
II.内容(范围):(1)直接分配。
(2)宏观调节(地区之间→合理的地区生产力布局;产业→合理的产业结构;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合理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提供结构;政府内部→合理的资本品与消费品供应结构)III.机制或手段:(1)财政收入手段:税收、利润上缴、国债。
公共财政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公共产品的特征:一是公共产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一一就是可以由多人共同消费,而不影响其效用。
二是公共产品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一一就是无法将任何人排除在受益的行列之外。
此外,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不可分割性。
它还具有外部性特征。
3、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该职能具体表现在:一是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是调整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使之符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二是在政府部门内部配置资源,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政府职能的变化,通过财政对自身支出结构的调整,将财政资金分别用于满足各种社会公共需要,如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以及经济正常运行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对非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的调控。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税收、财政补贴以及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差距,以达到分配公平的目标。
该职能的实现方式有四种:一是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二是规范工资制度。
三是加强税收调节。
四是通过转移性支付,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财政分配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要实现财政的稳定功能,必须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其中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第二章、公共财政支出1.公共财政支出:是国家将集中起来的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
2.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提供公共秩序产品,主要包括行政司法和国防,外交等内容。
这一支出内容体现的是政府的传统政治职能提供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内容。
第三章练习题一、术语解释1、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3、经常性支出4、资本性支出5、财政支出增长率6、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7、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8、瓦格纳法则二、填空1、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和。
3、转移性支出主要有:、和。
4、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
5、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和。
6、资本支出的补偿方式:和。
7、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占GDP(或GNP)的比重和 GDP (或GNP)的比重。
8、瓦格纳法则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提出的。
9、瓦格纳法则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和。
10、政府职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和。
三、判断1、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地,而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
3、购买性支出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4、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而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5、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
6、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7、资本性支出可以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
8、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由原来的平衡表体系转变为新的核算体系,财政支出分类也采用新的分类方法9、在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财政年度中,财政收入的量与财政支出的量是不相等的,通常的情况是前者大于后者。
10、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参与GDP分配过程的活动,财政支出反映的则是财政在GDP使用过程的活动。
四、不定项选择1、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A BC D2、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可以分为哪几种。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职业培训教育网职业人的网上家园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三章第一节讲义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特点: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
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
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有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等。
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例题·单选题】(2007年)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来看,社会消费支出绝对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A.不断扩张B.不断萎缩C.先扩张,到一定阶段停滞D.先扩张,后停滞,最后萎缩[答疑编号50255603010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一、行政管理费与国防费支出(一)行政管理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
掌握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内容: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
人员经费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
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
从世界各国的一般情况看,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
【例题1·多选题】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
A.国家安全支出B.司法检察支出C.外交支出D.国防事业费E.高等教育支出[答疑编号502556030102]『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查支出和外交支出。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职能一、单项选择:1、C2、D3、D4、C5、B6、D7、D8、D9、10、B11、B 12、A 13、B 14、B 15、B 16、D二、多项选择:1、A2、ABE3、BD4、ABCDE5、BA6、ABDE7、ABE8、BCE三、判断题:1、╳2、╳3、╳4、╳5、√6、╳四、名词解释:1、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
2、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的财政定位。
3、是由国家机关或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4、是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五、简答题:1、答:(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共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2、答:(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3、答:公共产品是由国家机关或政府等公共部门所提供的。
4、答:(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 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5、答:(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6、答:(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扩张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
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2、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3、公共支出规模扩张(1)公共支出增长:需求角度的解释政府活动扩张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发展阶段增长理论(2)公共支出增长:供给角度的解释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垄断理论二、公共支出规模控制1、预算监管制度2 、零基预算制度3 、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
三、公共支出结构分析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1、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2、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如用于道路、办公楼建设的支出,用于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支出。
案例一案例名称:广东省的预算透明度有多高?——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案例来源:根据《南方日报》2003年1月16日及《钱江晚报》2009年10月25日的报道编写案例内容:预算透明度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知情权对政务公开的要求,直接产生对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要求。
200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预算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并提出了政府预算财政透明度的四项基本要求:对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与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为了推动各成员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相关经验,发表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和《财政透明度问卷》。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第一节购买性支出概述一、购买性支出的内涵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作为一般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对社会资源直接配置和消耗的份额,大体包括政府用于国防、治安、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公共保健、环境治理等日常政务所需的消费性支出和用于经济调控所需的公共投资性支出。
二、购买性支出的经济效应(一)购买性支出直接介入资源配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购买性支出规模的扩张和结构调整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引起社会资源流向变化和资源配置调整,导致社会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组合,从而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购买性支出在资源的使用方面具有排他性。
这种挤出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其规模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二)购买性支出直接引起市场供需对比状态的变化,影响生产和就业规模政府购买性支出会刺激私人投资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和就业人数增加,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在各部门、各企业的相互刺激和推动下,购买性支出的增加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导致一系列企业的生产和劳动力就业有较为普遍的增长;相反,购买性支出规模的缩小会使企业的生产规模最终也缩小,就业率也会降低。
(三)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刺激、扩展作用间接影响收入分配在一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如果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高,就表明该国政府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的影响力度越大。
购买性支出成为各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特别是反经济周期的手段。
三、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一)购买性支出的规模购买性支出的规模可以用购买性支出的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来衡量。
从不同国家的同一历史时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购买性支出的总量越多。
从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来看,受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和推动,购买性支出的绝对规模也会相应变化。
衡量购买性支出的相对数指标有两个:一是购买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