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67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优势。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统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新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和发展优势。
3. 我国主要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1. 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优势。
四、教学难点:1.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比较分析。
2. 我国主要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案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优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主要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异同。
4. 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工业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工业区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传统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新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发展优势。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主要传统工业区(如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新工业区(如深圳、苏州等)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发展特点。
4. 比较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异同,总结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发展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区发展的未来趋势。
七、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 讨论如何促进我国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文知识点解析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1)发展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2)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3)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4)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经济开始衰落。
2.案例活动3:德国鲁尔区全析提示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部门为传统工业,工业规模为大型工业企业,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读课本图4.9“德国鲁尔区”和课本图4.10“鲁尔煤田剖面示意图”,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1)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全析提示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①便捷的水陆交通区内有完整的国内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拥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
②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是优质煤田,煤炭所含的灰分和硫分都低,发热量高,煤炭地质储量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
③离法国铁矿区近④充沛的水源⑤广阔的市场优越。
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中间”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西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要道。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便于工业区内以及与欧洲共同体成员间的贸易往来。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也是消费中心,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城镇集聚区,形成了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著名的工业城市,同时,它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要点提炼鲁尔区的市场包括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鲁尔区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氮肥工业、建材工业等。
高二地理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A.丰富的铁矿B.丰富的煤矿C.充足的的水源D.便利的水陆交通【答案】A【解析】美国东北工业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鲁尔工业区缺乏铁矿资源;而两工业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东北工业区临近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鲁尔工业区临近莱茵河,水源都丰富;两工业区都有铁路和公路,且东北工业区临海和五大湖,鲁尔工业区有莱茵河和运河,所以两地水陆交通都便利。
故选A。
【2】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答案】D【解析】鲁尔工业区主要以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主,重点发展了煤炭和钢铁工业等,工业结构单一,所以应减少煤炭和钢铁工业的部门的数量;但是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因污染严重,所以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故选D。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2.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左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右图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 ________。
(3)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高一地理教案: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分布。
2.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析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分布。
2.教学难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工业区位因素,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工业区有不同的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分布。
三、课堂讲解1.传统工业区a.概念:传统工业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形成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工业企业集群。
b.特点:规模较大,产业链完整,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以重工业为主。
c.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
2.新兴工业区a.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在新技术、新产业、新市场的推动下,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工业企业集群。
b.特点:规模较小,以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企业之间联系相对松散。
c.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四、案例分析1.以我国某传统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2.以我国某新兴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形成原因、发展优势及未来趋势。
第二课时一、课堂讲解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a.自然因素:地理位置、资源、气候等。
b.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c.政策因素: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
2.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形成原因a.传统工业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劳动力充足、产业链完整。
b.新兴工业区: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二、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区的发展与转型升级?三、课堂小结2.强调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