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平板玻璃生产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6.75 MB
- 文档页数:32
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与改进标题: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与改进摘要: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是目前全球平板玻璃生产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玻璃质量、生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1.引言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作为主要生产平板玻璃的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工艺的发展和改进,使得平板玻璃在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改进措施。
2.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2.1 初期发展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最早于1959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问世。
这种工艺通过将玻璃原料熔化后,缓慢地倾倒在锡液上,使其均匀浮在上面,并在熔融状态下冷却固化,从而得到均匀平整的玻璃板。
2.2 技术进步随着对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深入研究,工艺不断进步。
通过改进熔融炉设计、提高玻璃熔化温度控制的精度以及优化锡液浴等措施,使得玻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还引入了在线涂层、印刷和划痕抗性等新技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玻璃板属性的需求。
3.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改进3.1 玻璃质量改进为了提高玻璃的质量,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
例如,优化熔融炉和冷却系统,以提高玻璃的均匀性和厚度控制精度。
改进锡液浴和过渡区域加热系统,以减少浮璃上的气泡和其他缺陷。
此外,还利用高效的涂层和印刷技术,提高玻璃的光学性能和抗划伤性能。
3.2 生产效率改进为了提升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的生产效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被引入。
例如,提高熔融炉的燃烧效率和熔化速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生产周期。
改善玻璃束带自动控制系统,提高玻璃的产量和质量稳定性。
此外,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工人操作和监控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3.3 环境友好改进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浮法平板玻璃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浮法联合车间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窑头料仓的混合料经两台斜毯式投料机推入熔窑,熔窑以重油为燃料烧油将配合料熔化成玻璃液,再经澄清均化、冷却后通过玻璃液流入锡槽成型。
在流道上没有安全闸板和调节闸板。
并没有板宽流量控制装道。
玻璃液在锡液面上自摊平,展开,再经机械拉引挡边和接边机的控制,形成所需要的玻璃带,然后被拉引出锡槽,经过渡辊合,进入退火窑。
为避免锡液氧化,锡槽内空间充满氮氢保护气体。
进入退火窑的玻璃带在退火窑内,严格按照制定的退火温度曲线进行退火,使玻璃的残余应力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出退火窑的玻璃带随即进入冷端。
玻璃带在冷端经过切割掰断,加速分离、掰边、纵掰纵分后,通过斜坡道,并经吹风清扫,然后进入分片线,人工取片装箱包装堆垛成品由叉车送人成品库。
在冷端机组中,预留了洗涤干燥,缺陷自动检测、喷粉和中片自动取板装箱堆垛设备的位置。
生产线上设有紧急落板、掰边、欠板落板三个落板装置。
使型不合格板不进入切割区。
使掰不合格的板不进入装箱堆垛区。
经破碎和搅碎的碎玻璃通过1#胶带输送机由生产线后部向前部输送,送到2#胶带机上运至退火切裁工段厂房外侧的3#胶带输送机上。
正常生产时,3#胶带输送机顺转将碎玻璃送入4#胶带输送机,经提升机进入窑头碎玻璃仓仓内碎玻璃由电振给料机送出经电子秤称量。
然后撒到配合料胶带输送机上送窑头料仓。
生产不正常时过多的碎玻璃由3#胶带输送机逆转送入碎玻璃堆场。
分片处和成品库产生的少量碎玻璃由人工运送到碎玻璃堆场。
堆场的碎玻璃由装载车运到碎玻璃地坑处经破碎后由提升机进入室外碎玻璃储仓。
使用埋单仓下电振给料机送入4#胶带输送机送往窑头碎玻璃仓使用。
熔窑燃油各项指标参数:熔制温度曲线;液面高度投料速度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锡槽玻璃成型温度曲线;玻璃液流量;拉引速度;玻璃带宽度和厚度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退火窑玻璃带退火温度曲线和冷却速度,各项指标参数由中央控制.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是平板玻璃生产中最先进的生产工艺,而玻璃熔窑是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中重要的热工设备,其能耗占生产线总能耗的 70%以上。
玻璃生产工艺种类
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食品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材料。
玻璃的生产工艺种类较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玻璃生产工艺。
1. 熔融法:熔融法是最常见的玻璃生产工艺,其原理是将石英砂、石灰石和碱金属碳酸盐等原料混合后,加热至1500℃以上,使其熔化成液态玻璃。
然后,将液态玻璃注入玻璃成型机中,通过挤压、拉伸或喷射等方式形成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2. 浮法:浮法是生产平板玻璃的主要工艺。
它是将玻璃熔液在锡液表面浮起,慢慢冷却凝固成连续长带,然后通过加热和冷却等工艺进行修整,最终得到平整、光滑的玻璃板。
这种工艺生产的玻璃板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3. 吹制法:吹制法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如瓶子、杯子等。
工艺过程是先在一根玻璃管上端吹一个气囊,然后用工具逐渐拉长并形成所需的形状,最后通过快速冷却使其凝固成固体玻璃。
4. 冷却法:冷却法是用于产生特殊玻璃效果的一种工艺。
在玻璃造型结束后,将玻璃制品放入冷却设备中,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和温度变化,使得玻璃内部和表面产生不对称的应力分布,从而形成具有特殊纹理、模糊或不透明的效果。
5. 激光法:激光法是一种新兴的玻璃加工工艺,主要用于玻璃雕刻和精细加工。
通过激光束的高能浓度照射,可以在玻璃表
面或内部形成微小的坑洞、刻痕或图案,使玻璃具有更多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玻璃的生产工艺种类繁多且不断创新发展,不同的工艺能够满足各种玻璃制品的需求,并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玻璃产品给人们使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玻璃生产工艺出现。
筒述浮法平板玻璃工艺流程-回复浮法平板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玻璃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方面。
它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熔化、成型、退火和检测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浮法平板玻璃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材料准备浮法平板玻璃的原材料主要有石英砂、纳碱石灰等。
首先,将这些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粉碎和筛分处理,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纯度。
准备好的原材料将被称为“痘痘料”。
第二步:熔化熔化是制造浮法平板玻璃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痘痘料放入一座大型焊炉中,并逐渐加热到约1500摄氏度的温度,使痘痘料熔化成玻璃液。
随后,通过控制炉膛的温度和加热时间,以及通过底部控制玻璃液的流动速度,确保玻璃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第三步:成型在熔化完成后,玻璃液将流入一个称为浮融槽的巨大池中。
浮融槽的底部涂有锡,使得玻璃液能够在上面浮动,形成匀厚的玻璃带。
然后,通过调整浮融槽和玻璃液的温度,控制玻璃带的宽度、厚度和平整度。
第四步:退火在成型后,玻璃带还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退火是将玻璃带在高温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以使内部应力得到释放,强化玻璃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这里的高温可以达到约600-650摄氏度,并且延续几小时以上,具体的退火工艺会根据玻璃的种类和规格而有所不同。
第五步:检测最后一步是对制成的平板玻璃进行质量检测。
这一步通常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检测标准,才能保证所制造的玻璃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并投入市场。
总结:浮法平板玻璃的制造工艺流程可以简化为原材料准备、熔化、成型、退火和检测。
这些步骤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会影响玻璃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参数和操作,并不断提升工艺技术,以保证所生产的玻璃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论述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
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玻璃制造工艺,它是通过将玻璃原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在熔融的锡池上浮动,形成一块平整的玻璃板。
这种工艺具有高效、高质、低成本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电子、汽车等领域。
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浮法成型、冷却、切割、加工等。
首先,将玻璃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助熔剂、氧化剂等辅助材料,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熔化状态。
接着,将熔融的玻璃液体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浮法池中,池内液体温度保持在1000℃左右,玻璃液体在池内浮动,逐渐形成一块平整的玻璃板。
在浮法过程中,玻璃板的厚度、宽度、长度等参数可以通过调整浮法池的深度、速度、温度等参数来控制。
浮法完成后,玻璃板进入冷却区域,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温度,使玻璃板逐渐降温,达到稳定状态。
最后,将玻璃板切割成所需尺寸,并进行加工处理,如磨边、钻孔、喷砂等。
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的优点在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等。
同时,该工艺还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厚度、尺寸、形状的玻璃板。
此外,该工艺还可以通过控制玻璃板的成分、颜色、透明度等参数,生产出不同用途的玻璃产品,如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家具玻璃等。
平板玻璃浮法成型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玻璃制造工艺,它具有高效、
高质、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多样化的玻璃产品。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介绍
浮法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平板玻璃,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相对于传统的窑火熔玻璃和拉丝法制玻璃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优质的玻璃产品。
下面将对浮法玻璃生产工艺进行介绍。
第一步:原料制备
一般使用的原料是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锰砂、钛白粉等,这些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和混合,在高温下融化成澄清的玻璃液体。
第二步:玻璃液制备
将原料按配方要求投入到电炉中,电炉装置内的电极会产生高温将原料熔化后,制成玻璃液体。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配料比例,保证制出的玻璃精细均匀。
第三步:浮法成型
制成的玻璃液体通过浮法成型机的分级分段(包括上料槽、预加热、热工反应等工艺环节),在玻璃液表面留下一层平稳且均匀的玻璃液面,这个液面逐步进入热辐射区域,逐渐冷却固化。
这个过程中快速冷却的玻璃表面逐渐形成了叫做玻璃带的、均匀的结晶体,而下面则保持了较好的热量贮存。
热辐射区域的温度和工艺条件,会真正成为玻璃质量的保证要素。
第四步:玻璃切割和淬火
将固化的玻璃板取出后,经过切割和淬火处理,成为不同尺寸和要求的玻璃单板。
这个过程是为了保证玻璃产品强度和硬度的稳定性,使其更加耐久和安全。
总结起来,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是一种实现自动制造的先进技术,它大大缩短了玻璃生产周期、提高了玻璃板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为社会制造了更多的价值和美好构建。
浮法玻璃原理浮法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平板玻璃制造工艺,其原理是通过将玻璃原料在高温下熔化,然后在液体锡表面上浮动,逐渐冷却固化而成。
这种制造工艺可以生产出平整、透明、无气泡的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浮法玻璃的原理及其制造过程。
首先,浮法玻璃的制造原理是基于玻璃的熔化和冷却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将玻璃原料混合后置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熔化,使其成为粘稠的玻璃液体。
然后,将玻璃液体倾倒在液态锡表面上,由于液态锡的密度比玻璃液体大,玻璃液体在液态锡表面上会迅速展开并形成平整的玻璃带。
在液态锡表面上,玻璃带逐渐冷却固化,形成连续的平板玻璃。
其次,浮法玻璃制造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玻璃液体的厚度和温度。
在浮法成形过程中,通过控制玻璃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液态锡的温度,使玻璃带的厚度得以控制,从而获得不同厚度的玻璃产品。
同时,通过控制玻璃液体的温度,可以影响玻璃带的冷却速度,进而影响玻璃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浮法玻璃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玻璃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在玻璃带冷却固化后,需要经过精密的加工和抛光,以确保玻璃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
这一过程对于玻璃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玻璃的透明度和外观质量。
总的来说,浮法玻璃制造工艺是一种高效、精密的玻璃生产工艺,其原理基于玻璃的熔化和冷却过程。
通过精确控制玻璃液体的厚度、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生产出高质量、平整的玻璃产品。
浮法玻璃在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综上所述,浮法玻璃制造工艺的原理清晰明了,其制造过程精密而复杂。
通过对玻璃液体和液态锡的控制,以及对玻璃表面的加工和抛光,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平板玻璃产品。
浮法玻璃的广泛应用离不开这一高效而精密的制造工艺,为现代建筑和工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持。
第一章、浮法玻璃一、浮法玻璃(Float glass)的生产目前平板玻璃的成型工艺主要有浮法、垂直引上法、压延法等,采用各种成型方法生产出来的玻璃统称为平板玻璃,资料表明我国生产的平板玻璃中浮法玻璃占据比率为83%以上,其中优质浮法玻璃约为10%,浮法玻璃已成为平板玻璃中最主要的部分。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在1959年由英国皮尔金顿爵士发明,因玻璃在金属锡液上漂浮(Float)成型而得名。
该工艺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平板玻璃成型工艺,采用浮法工艺生产的玻璃具有平整度好、光学变形小、杂质缺陷少、板宽可控、生产周期长、生产率高等特点。
1.浮法玻璃的生产流程浮法玻璃和普通平板玻璃一样,都是Na-Ca-Si系玻璃,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O等(71.5—72.5%)、CaO(8.0—9.0%)、Na21)浮法玻璃原材料包括生料与熟料。
生料:硅砂、长石、石灰石、白云石、纯碱、澄清剂(芒硝)、还原剂(碳粉)、着色剂等;熟料:碎玻璃。
绿色、蓝色等着色玻璃颜色主要因为在玻璃原材料中加入着色剂而形成,着色剂一般为铁粉(绿色)、钴粉、氧化铜、氧化铬等。
2)浮法玻璃的生产:将配料完毕的原材料在熔窑中熔化为玻璃液后,玻璃液流入锡槽中并在自身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摊开成为向前缓慢移动的双面平整和平行的连续玻璃带,降到一定温度后,在拉边机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板宽和厚度,该玻璃带经拉引辊进入退火窑进行退火,退火完毕后便成了浮法玻璃。
2.我司浮法玻璃的生产优势1.设备情况:我司现共有六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投入生产(深圳两条,广州两条,成都2条),设备分别从法国、德国、比利时、芬兰和美国引进,生产厚度为0.55-22mm 优质浮法玻璃,年总产量约100万吨,其中0.55-1.1mm超薄浮法玻璃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跻身于当今世界能够生产超薄浮法玻璃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之列。
1)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控制采用德国西门子提供的DCS控制系统,将三大热工设备的生产过程连成整体。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平板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建筑行业的特种玻璃制品。
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玻璃熔制、玻璃成型和玻璃加工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石英砂、碱金属氢氧化物和钠云母等原材料。
这些原料经过筛选和混合后,进入熔窑炉。
接下来是玻璃熔制阶段。
在熔窑炉内,原料经过高温加热,逐渐熔化并混合在一起。
熔融状态的玻璃在炉内形成液带,然后通过液带的运动,进入玻璃成型阶段。
玻璃成型阶段包括浮法成型和熔胎法成型两种方式。
浮法成型是将熔融的玻璃液均匀倾倒到一条液池上,使玻璃液在液池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然后由薄膜悬浮在液池上。
薄膜逐渐冷却,形成平整的玻璃板。
熔胎法成型是将熔融的玻璃液倒入金属模具中,通过模具的形状来使玻璃液得到成型,冷却后取出成型的玻璃板。
玻璃成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艺处理。
首先是玻璃退火,即将成型的玻璃板放入退火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这一步可以消除玻璃内部的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稳定性。
然后是精加工,包括涂覆、切割、打磨、抛光等工艺步骤,使玻璃板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最后,玻璃产品经过质检合格后,可以进行包装和发货。
包装方式通常采用纸箱包装,保护玻璃板不受外部冲击和损坏。
发货时,需要注意运输过程中的保护和包装的牢固性。
以上就是平板玻璃生产工艺的主要流程。
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需要高温熔化、精密成型和精细加工等环节,要求工艺设备的稳定性和制造工艺的精确性,以确保玻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避免对生产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平板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生产工艺流程对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
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平板玻璃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淬火处
理和检验包装四个主要步骤。
在原料准备阶段,主要是将硅砂、石灰石、碳酸钠等原料按照
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送入窑炉中熔化。
熔化成型阶段,将熔化后的
玻璃液通过浮法工艺或辊压工艺成型,然后经过冷却和切割,形成
所需尺寸的平板玻璃。
接下来是淬火处理阶段,将切割好的平板玻璃送入淬火炉中进
行快速冷却,以增强玻璃的强度和耐热性能。
最后是检验包装阶段,对淬火后的平板玻璃进行表面质量检验、尺寸检验等,合格产品进
行包装存放。
除了以上主要工艺流程外,平板玻璃的生产还涉及到能源消耗、环保排放等问题。
在熔化成型阶段,需要大量的燃料和电力,同时
会产生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能源节
约和环保措施,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另外,平板玻璃的生产还需要严格控制原料配比、生产工艺参
数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在淬火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冷却速
度和温度梯度,以避免产生内应力和热应力,影响玻璃的性能。
总的来说,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而严谨,需要各个环
节紧密配合,严格控制质量,注重能源节约和环保。
只有这样,才
能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平板玻璃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以上就是关于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流程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
帮助。
平板玻璃生产及浮法工艺生产平板显示玻璃的介绍平板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的特种玻璃,它具有高透明度、高耐热性、高耐磨性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而浮法工艺是目前生产平板显示玻璃最常用的工艺,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平板玻璃的生产过程及浮法工艺的原理。
一、平板玻璃的生产过程1.原料选择与准备:平板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碳酸钠和石灰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研磨、混合、过筛等工艺得到一定粒度的混合料。
2.熔化:将混合料加入玻璃熔炉中,在高温下熔化成熔体。
在熔融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漂白剂、硼、硅等其他化学物质,以调整玻璃的成分和性能。
3.罐体和成型:熔融的玻璃由玻璃熔窗流入到罐体中,然后通过领货辊慢慢地流出,形成一个平整的玻璃带。
接着,将玻璃带压入具有预定厚度的间隙中,在机械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玻璃带会逐渐形成平整的玻璃板。
4.冷却:新形成的玻璃板从成型工区进入冷却工区,在冷却过程中,玻璃板逐渐降温,使其变得坚硬且稳定。
5.切割和打磨:经过冷却后的玻璃板经过切割机器的切割,得到符合产品尺寸要求的平板玻璃。
接着,通过打磨、抛光等工艺,对平板玻璃进行精细处理。
6.检验和包装:对成品平板玻璃进行外观质量、尺寸和性能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
二、浮法工艺的原理浮法工艺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将玻璃熔体浮在液态的锡之上,得到平整玻璃板的工艺。
其具体原理如下:1.玻璃熔体特性:玻璃熔体具有高度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使其可以在液态的锡面上形成一层平整的玻璃带。
2.锡浮法池:在浮法池内,先将一层约200毫米厚的液态锡倒入池中,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水平控制下。
液态锡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可以使玻璃带在其上平均浮动。
3.浮法过程:将熔化的玻璃带从玻璃熔窗流入到锡液池中,通过速度控制装置控制玻璃带的速度。
在锡液中,玻璃熔体部分沉降,而上表面受到锡液的浮力,形成一层平整、光滑的玻璃带,然后慢慢地流出浮法池。
溢流法和浮法工艺一、溢流法工艺溢流法是一种古老且成熟的玻璃制造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玻璃制品的生产。
其核心原理是将配合料放入一个熔炉中,在高温下熔化成玻璃液,然后通过溢流口将玻璃液引入到下一个工序。
1. 生产流程溢流法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配合料的制备、熔化、澄清、均化、冷却和溢流。
首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混合,然后在高温下熔化成玻璃液。
熔化过程中,玻璃液需要经过充分的澄清和均化,以确保其质量。
冷却后,玻璃液通过溢流口流出,进入下游的加工工序。
2. 技术细节溢流法的技术关键是控制熔化温度、澄清时间和溢流口的压力。
熔化温度过高会导致玻璃液成分不均,过低则会导致配合料无法完全熔化。
澄清时间过短会导致玻璃内部杂质多,过长则会导致玻璃性质不稳定。
溢流口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玻璃液的流量和稳定性。
3. 优势与应用溢流法的优点在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同时,由于其工艺成熟,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玻璃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领域。
二、浮法工艺浮法是一种先进的玻璃制造工艺,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平板玻璃的生产方式。
浮法工艺的核心在于将玻璃液摊铺在冷却的金属带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玻璃带,然后进行冷却和硬化。
1. 生产流程浮法工艺的生产流程包括配合料的制备、熔化、澄清、均化、锡槽成形和冷却。
与溢流法不同的是,浮法工艺在熔化后需要将玻璃液注入一个充满锡的熔融金属带上,使玻璃液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摊铺成一层薄玻璃。
然后通过金属带的冷却作用,使玻璃带硬化。
2. 技术细节浮法工艺的关键技术在于锡槽的温度和压力控制、玻璃带的厚度和均匀度控制以及金属带的冷却速度控制。
锡槽的温度和压力对玻璃液的摊铺和成形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玻璃带的品质。
玻璃带的厚度和均匀度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它要求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金属带的冷却速度对玻璃带的硬化速度和内部结构有着显著影响。
3. 优势与应用浮法工艺的优势在于能够连续、高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平板玻璃,尤其适合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