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7课剪纸苏少版共13张
- 格式:ppt
- 大小:15.46 MB
- 文档页数:13
第17课剪纸(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剪纸的发展历史、艺术风格、审美心理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2、剪纸朴素的美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不仅美化了生活,而且为现代生活工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重点了解我国剪纸的发展历史、艺术风格、审美心理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广泛应用
难点
较熟练的掌握工具,体验纸的平凡与神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化教室、贴上剪纸作品。
(师生共同创设)
二、介绍剪纸作品的来源。
(展示介绍相结合)
三、谈谈你对剪纸的感受。
(组、班口语交流)
综合交流对剪纸的认识。
四、欣赏探究、了解剪纸历史
1、直观展示或创设氛围(选择各历史时期、各地域、各民族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欣赏介绍)
2、多媒体拓宽知识(通过网站或计算机储存的大量的剪纸作品、资料介绍、人机互动对话,增大信息量)
3、查资料探究学习(通过自查资料、互动交流、加深对剪纸的认识)
4、观察生活:剪纸的应用(课前布置,学中交流)
五、直观示范,感悟剪纸的方法
1、展示剪纸过程。
2、学生观摩,掌握制作程序(组内交流,教师检查)
3、自学程序,加深认识。
实践体验,掌握剪纸方法
六、同学互助互学,逐步掌握剪纸方法。
七、互动展评,交流感受
1.可以说出对剪纸的感受。
2.对自己的剪纸作品优、缺点的认识。
3.互动点评。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7课剪纸(一)》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剪纸(一)》是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技法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为载体,通过剪纸作品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剪纸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材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剪纸技巧,提升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在剪纸方面可能缺乏经验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技法,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剪出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示范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剪纸作品,直观地展示剪纸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剪纸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制作过程,示范剪纸作品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3.学生练习:分组合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4.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总结剪纸创作的优点和不足。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剪纸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基本技法:2.制作过程:(1)选择题材(2)设计图案(3)动手制作(4)展示评价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7课剪纸(一)》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剪纸(一)》是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以剪纸艺术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的剪纸文化,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和创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剪纸作品图片,以及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剪纸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如国画、书法等,对剪纸艺术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对剪纸的技巧和创作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和基本技巧,能够运用剪纸方法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掌握剪纸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培养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剪纸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灵活运用剪纸技巧,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特色的剪纸作品。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剪纸作品,提供剪纸材料的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剪纸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教学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剪纸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3.剪纸技巧讲解: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进行示范。
4.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动手实践剪纸创作。
5.创作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
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剪纸(一)》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上《剪纸》(一)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剪纸的历史、、流派、方法、符号和古代人、现代人对剪纸的应用等相关知识。
2. 了解剪纸和刻纸都叫剪纸,其基本方法分阴剪、阳剪、综合剪。
3. 了解剪纸的最大特点是相连和镂空。
在了解剪纸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感受剪纸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剪纸基本方法的学习,进行对折剪或随意剪,创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团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剪纸的乐趣,运用学到的剪纸技法进行创作,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剪纸的历史、流派、方法、符号和古代人、现代人对剪纸的应用等相关知识。
懂得剪纸和刻纸都叫剪纸,最大特点是相连和镂空。
教学难点:运用剪纸的基本方法剪出1-2张体现剪纸特点、剪纸元素的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