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 格式:docx
- 大小:17.18 KB
- 文档页数:5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的狼牙山,曾演出过震惊中外的悲壮的一幕:我八路军五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与广大干部,群众突围,把上万名日伪军拖到棋盘索绝壁之上,胜利完成了阻击手任务,五壮士打完最后一颗手榴弹,飞身跳下绝壁……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我国伟大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赵一曼、江竹筠等等。
他们有的面对敌人的威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有的为了夺取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勇于献身;有的心中装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有的胸怀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的事业。
他们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编辑出版了这套"英雄故事丛书",把这些著名的英模人物介绍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
狼牙山五壮士,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达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时间:2017-04-18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点击:223291次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军事专家:“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史载有据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涌现出的一个英雄的战斗群体。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在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历史文献中,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其所属第1军分区当年所作的反“扫荡”战役总结、年度工作总结、战斗详报,以及《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等所刊登的有关通讯报道等,都有明确的记载。
狼牙山五壮士,图源网络。
(一)《解放日报》的相关报道。
1941年10月7日,《解放日报》第三版以“毙敌百余弹药耗尽七勇士坠崖殉国”为标题,报道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在狼牙山战斗的简要经过及几位勇士跳崖殉国的情况:“【新华社晋察冀五日电】边区我八路军在反‘扫荡’激战中,许多指战员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上月廿五日,涞源敌二千余,分兵六路向东南方面狼牙山猛扑,南至山脚,我预埋地雷轰然爆炸,敌兵数十血肉横飞,敌又集中全力,向突出之山头围攻。
我守军六人在某班长领导下,为掩护主力安全转移,力战强敌,敌以炽密炮火向山顶轰击,我英勇的七勇士屹然不动,一俟敌兵自四面袭来,彼等则以手榴弹向敌猛掷,继续战至午后,终因弹药消耗殆尽,众寡不敌。
我七勇士乃将机步枪破坏,从容坠崖身死。
后敌兵到达山峰,睹我军之英勇,无不惊骇,丧失斗志,即仓惶窜回。
”(二)《晋察冀军区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的相关记载。
1941年10月18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与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联名发出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
同年10月23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抗敌三日刊》(第318期)刊载了这一训令。
训令中写道:“九月二十五日敌寇二千余,分数路围攻狼牙山(涞源东南),一部五百余向我最高山头阵地围攻,在山腰触发我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予〔预〕埋棋盘沟之地雷,当[即]毙伤敌四十余名。
后该连以第六班掩护主力转移,英勇战士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在班长马保林(按:应为马宝玉,下同)同志(党的小组长)领导下,以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固守阵地,与敌激战五小时。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极端困难的相持阶段,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
狼牙山,是我一分区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是守卫晋察冀根据地的东大门,是敌人进攻我根据地不可逾越的屏障。
它既是我一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常驻地区,又是我军抗击敌人的极好战场。
为了巩固我抗日根据地,粉碎敌人的扫荡和封锁、分割、蚕食,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我一分区部队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从1940年春开始,对狼牙山地区进行人工改造,开辟了隐蔽通道,构筑了掩体工事,设置了各种障碍。
新开辟的三条环形小道,把神仙桥、阎王鼻子、通天凳等险峻隘口,变成了我们有路可行、敌人望之却步的要卡。
在电话通讯联络上,我们还创造了飞线,将电话线架设在敌人不易发现的、不易攀登的山峰顶上,把所有高山都互相连接起来,保证了部队指挥畅达,顺利自如地对付敌人。
我军还在狼牙山上修筑了很多战备仓库。
日寇视狼牙山根据地为眼中钉,1941年秋,调集重兵,对其进行铁壁合围。
1941年9月23日拂晓,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乙兵团,由定兴、方顺桥附近分三路纵队西进,对易县北娄山附近的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指挥的部队开始了围攻。
24日清晨,2500多名日军在日本侵略军山地指挥官高见的率领下,兵分九路,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张牙舞爪地向北娄山西部的狼牙山扑去,汉奸赵玉昆也耀武扬威地率领着伪军包围了狼牙山。
此时狼牙山上除了邱蔚率领的一团外,还有易县、定兴、徐水和满城4个县的游击队和党政机关人员以及狼牙山周围村庄的群众两万多人。
当时一分区司令部驻扎水泉山南面的张家庄。
杨成武司令员从多方面报来的情况分析、判断,25日敌人对狼牙山将发动更为猛烈的进攻,我军一团不能在狼牙山上继续与数倍于我的日军决战,必须从狼牙山突围,并掩护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
为了避免损失,杨成武司令员命令在狼牙山西南的岭西、上下隘刹、东西武家庄子一带的三团和二十团向管头至甘河一带敌军佯攻,吸引敌军主力南下,给被困在狼牙山的军民闪出突破口,掩护机关和群众安全突围。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内容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狼牙山五壮士(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2015年9月1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京宣布将重拍《狼牙山五壮士》,将启用高科技航拍特技、数字和3D技术,把影片拍成更适合现代观众和青少年口味的经典之作。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狼牙山五壮士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军人主要成就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人物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目录1人物生平2主要事迹3人物纪念4事件争论5强制执行人物生平马宝玉【1920年-194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
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
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革命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
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更加旺盛。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原文及赏析这篇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狼牙山五壮士的简介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
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狼牙山五壮士的小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战时期的故事。
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狼牙山五壮士的小故事,喜欢的不要错过哦!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
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找出感动语句,批注感受
一、导入(略)
1、可直接、或图片或视频
2、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读完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故事中有五位壮士。
师:你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那对于壮士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勇敢的,像英雄一样的人,就是壮士。
师:这是你的理解。
我们看,壮士这个词在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课件出示解释)大家看一看,哪一个义项适合于课文中的这个词语?生齐:第一个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通过刚才读题目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狼牙山。
师:你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
(板画狼牙山)在狼牙山上,这五位义气豪情的壮士,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师:请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轻地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生自由读文。
2、师:刚才同学们读书读得很认真,请同学们看到书上的生字,
你认为哪个字是我们平时容易读错的,容易写错的难以区分的?
生回答:如:葛吼崎岖坠眺
(学生说一个。
老师板书一个,并问问同学们,你是怎么记住他的?完了,老师再补充学生没有讲到的重点字,生字挑几个将就好)
3、师:生字学完了。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词语是你难以理解的?
师:学生读完后指导读“晋察冀根据地”并解释晋察冀的大概位置,晋察冀是这个根据地的名字,读的时候要连贯。
师:放在句子中大家在读一读。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师:接下来,同学们,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是你难以理解的?
生回答:如“斩钉截铁”
师:大家请看“斩钉截铁”这个词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生: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说话办事坚决果断。
师:那你能不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出示文中带“斩钉截铁”的句子)
生大声朗读。
(三个左右词语就好了,其余可以再将课文的时候穿插讲,不一定全部词语都要讲)
4、在一起读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讲了一件什么事
情?
5、师:谁来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
师:是呀,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接着交代了经过,最后告诉我们故事的结果,这就是按事情发展顺序。
谁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你把故事的起因交代得很具体,故事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只是中间的过程,说得不够清楚。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起因?
生:第一自然段。
师: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生:七连六班的五这战士接受了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
师:那我们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板书)
师: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结果呢?
生:第6——9自然段。
师:这个结果,我们也用四个字概括为——跳下悬崖(板书)
师:中间的段落写的就是这个故事的经过。
请大家默读课文2——5自然段,按照课文的顺序,试着用四个字来填一填。
(给中间部分加小标题)
生按要求学习。
师:(指着黑板)从接受任务,到跳下悬崖,五壮士是怎样做的?他们先做了什么?
生:诱敌上山(教师相应的板书)
师:接着又怎样做的?
生:引上绝路(教师相应板书)
师:最后呢?
生:歼灭敌人。
师:在哪歼灭敌人的?把地点说出来就更清楚了。
生:在顶峰歼灭敌人。
师:所以我们可以概括为——顶峰歼敌。
6、师:结合着板书,谁再来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讲了在1941年,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接受了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他们先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又把敌人引上绝路,在顶峰歼灭了一部分的敌人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师:你表达的真清楚。
像这样,把课文的每一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以后我们在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加小标题的方法。
三、再读,指导批注阅读。
1、师:在课文的叙述中,一定有深深打动你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五位壮士跳下悬崖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刚刚20岁,多么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啊!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到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生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
2、汇报
生:让我感动的句子是第二自然段。
(生读文)我的批注是:从这段的描写中,我能体会到他们对敌人深深地仇恨。
师:你抓住了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进行批注,这是我们批注的一个内容。
谁接着说。
生: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部分(生读文)他们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了我。
师:你也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批注。
谁接着说
生:让我感动的是第三自然段“斩钉截铁”这个词语,他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能这样的坚决果断,令人感动。
师:你抓住了关键词语进行了批注,这也是批注的一个内容。
同学们,老师在阅读课文时,也进行了批注,我批注的是一个问题: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称他们为五位战士,从第四自然段开始称他们为五位壮士,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质疑也是一种批注。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再读读课文,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整理自己的批注,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进一步体会五位壮士的壮举、壮言、壮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