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ASS说明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4
日期:2007/03/13 版本:1.6[手冊使用說明]1. 指令說明為了方便您的閱讀,本使用手冊將簡化較冗長的描述句,例如:『滑鼠移至虛擬教室虛擬教室虛擬教室的選項,點選選單中的課程類別管理課程類別管理課程類別管理後,再按下新增類別新增類別新增類別以新增另一課程類別。
』簡化為:『虛擬教室 > 課程類別管理 > 新增類別』2. 內容編排章節名稱概述 第一章、i-Share 使用者系統平台本章介紹登入i-Share 企業入口網站後,會員專區的使用環境和各項功能說明。
第二章、虛擬教室 本章介紹i-Share 的應用服務 – 虛擬教室使用環境,並說明教師和學員如何使用各項功能進行教學活動。
第三章、互動討論室 本章介紹i-Share 的應用服務 – 互動討論室的使用環境,並說明主講人和與會者如何使用各項功能進行會議溝通。
第四章、影音廣播站 本章介紹i-Share 的應用服務 – 影音廣播站的使用環境,並說明主持人和與會者如何使用各項功能進行教學活動。
第五章、使用疑難排解本章依i-Share 系統平台和各應用功能分類收錄常見的使用疑難,提供您需要時查閱解決方式及各項客服資源。
第一章第一章、、 I-SHARE 使用者系統平台 (1)1. i-Share 會員專區說明 (1)1.1. 首頁操作環境 (1)1.2. 輔助功能區說明 (3)1.3. 最新節目清單列表 (5)1.4. 討論區 – 版主 (6)1.4.1. 分類討論版 (6)1.4.2. 最新討論主題 (9)1.5. 討論區 – 一般使用者 (11)1.5.1. 分類討論版 (11)1.5.2. 最新討論主題 (14)1.6. 檔案中心 (15)1.6.1. 檔案管理 (15)1.6.2. 檔案下載 (17)1.7. 網站訊息 (2)1.7.1. 最新消息 (2)1.7.2. 系統公告 (2)2. 教師功能說明 (4)2.1. 虛擬教室 (4)2.1.1. 同步即時課程管理 (4)2.1.2. 課程錄影檔管理 (12)2.1.3. 同步即時課程收視 (15)2.1.4. 課程錄影檔收視 (17)2.2. 互動討論室 (19)2.2.1. 同步即時會議管理 (19)2.2.2. 錄影會議管理 (27)2.2.3. 同步即時會議收視 (31)2.2.4. 錄影會議收視 (33)2.3. 影音廣播站 (34)2.3.1. 同步即時節目管理 (34)2.3.2. 錄影節目管理 (40)3. 學員功能說明 (44)3.1. 虛擬教室 (44)3.1.1. 同步即時課程收視 (44)3.1.2. 課程錄影檔收視 (45)3.2.1. 同步即時會議收視 (47)3.2.2. 錄影會議收視 (48)3.3. 影音廣播站 (50)3.3.1. 同步即時節目收視 (50)3.3.2. 錄影節目收視 (51)第二章第二章、、 虛擬教室 (1)1. 教師功能說明 (1)1.1. 操作環境介紹 (1)1.2. 控制工具列功能說明 (3)1.2.1. 同步即時課程廣播 (3)1.2.2. 影音裝置進階設定 (4)1.3. 視訊影像 / 參加成員列表區功能說明 (6)1.3.1. 視訊影像 (6)1.3.2. 瀏覽參加成員列表 (6)1.3.3. 耳機麥克風音量控制 (7)1.4. 教學呈現區功能說明 (8)1.4.1. 文件 (8)1.4.2. 白板 (9)1.4.3. 桌面共享 (12)1.4.4. 問卷 / 練習 (14)1.4.5. 視訊影像 (16)1.4.6. 文件管理 (17)1.5. 文字互動 / 課程資訊區功能說明 (21)1.5.1. 文字聊天室 (21)1.5.2. 課程資訊 (23)1.6. 影音互動功能說明 (24)1.6.1. 會談邀請 (24)1.6.2. 指定課程主講人 (25)1.6.3. 分組討論 (26)1.6.4. 群組管理 (28)2. 學員功能說明 (35)2.1. 操作環境介紹 (35)2.2. 控制工具列功能說明 (37)2.2.1. 影音裝置進階設定 (37)2.3. 視訊影像 / 參加成員列表區功能說明 (38)2.3.2. 瀏覽參加成員列表 (38)2.3.3. 耳機麥克風音量控制 (39)2.4. 教學呈現區功能說明 (40)2.4.1. 文件 (40)2.4.2. 白板 (42)2.4.3. 桌面共享 (44)2.4.4. 問卷 / 練習 (46)2.4.5. 視訊影像 (47)2.4.6. 文件管理 (47)2.5. 文字互動 / 課程資訊區功能說明 (51)2.5.1. 文字聊天室 (51)2.5.2. 課程資訊 (52)2.6. 影音互動功能說明 (53)2.6.1. 會談邀請 (53)2.6.2. 擔任課程主講人 (53)2.6.3. 分組討論 (55)3. 錄影檔收視 (57)第三章第三章、、互動討論室.................................................................................1 1. 主講人功能說明 (1)1.1.操作環境介紹.......................................................................................................................1 1.2.控制工具列功能說明...........................................................................................................3 1.2.1.同步即時會議廣播..........................................................................................................3 1.2.2.舉手發言..........................................................................................................................4 1.2.3.同步畫面指引..................................................................................................................4 1.2.4.影音裝置進階設定..........................................................................................................5 1.2.5.浮動式文字聊天室..........................................................................................................5 1.3.會議呈現區功能說明...........................................................................................................8 1.3.1.文件..................................................................................................................................8 1.3.2.白板................................................................................................................................10 1.3.3.桌面共享........................................................................................................................13 1.3.4.問卷................................................................................................................................18 1.3.5.文件管理........................................................................................................................20 1.4.影音互動功能說明.............................................................................................................25 1.4.1.影音設定功能................................................................................................................25 1.4.2.與會者權限管理............................................................................................................26 1.4.3.與會者影像管理 (28)2.學員功能說明..........................................................................................................................33 2.1.操作環境介紹.....................................................................................................................33 2.2.控制工具列功能說明.........................................................................................................35 2.2.1.舉手發言........................................................................................................................35 2.2.2.同步畫面指引................................................................................................................35 2.2.3.影音裝置進階設定........................................................................................................35 2.2.4.浮動式文字聊天室........................................................................................................36 2.3.會議呈現區功能說明.........................................................................................................38 2.3.1.文件................................................................................................................................38 2.3.2.白板................................................................................................................................40 2.3.3.桌面共享........................................................................................................................43 2.3.4.問卷................................................................................................................................46 2.3.5.文件管理........................................................................................................................47 2.4.影音互動功能說明.............................................................................................................52 2.4.1.影音設定功能................................................................................................................52 2.4.2.瀏覽參加成員列表........................................................................................................53 2.4.3.與會者的會議權限........................................................................................................53 2.4.4.與會者影像管理............................................................................................................57 2.4.5.瀏覽會議基本資訊........................................................................................................60 3. 錄影檔收視 (61)第四章第四章、、 影音廣播站 (1)1. 主講人功能說明 (1)1.1.操作環境介紹.......................................................................................................................1 1.2.控制工具列功能說明...........................................................................................................2 1.2.1.同步即時節目廣播..........................................................................................................2 1.2.2.影音裝置進階設定..........................................................................................................3 1.3.節目呈現區功能說明...........................................................................................................4 1.3.1.文件教材..........................................................................................................................4 1.3.2.文件管理..........................................................................................................................4 1.4.教材目錄 / 節目資訊..........................................................................................................8 1.4.1.教材目錄..........................................................................................................................8 1.4.2.節目資訊..........................................................................................................................8 1.5.視訊影像.............................................................................................................................10 1.5.1. 影像上傳品質 / 麥克風音量設定. (10)2. 學員功能說明 (11)2.2. 切換收視模式 (12)2.3. 主持人影像區 (13)3. 錄影檔收視 (14)第四章第四章、、 使用疑難排解 (1)1. 常見問題 (1)1.1. 個人電腦個人電腦設備問題設備問題 (1)1.2. 系統登入問題 (5)1.3. 影像與聲音問題 (7)1.4. 系統連線問題 (11)1.5. 影音廣播站問題 (13)1.6. 錄影檔問題 (14)第一章第一章、、 i-Share 使用者系統平台1. i-Share 會員專區會員專區說明說明1.1. 首頁操作環境進入i-Share 企業網站首頁後,請於會員登入區中輸入您的帳號及密碼,並按下「登入」鍵,,會員資料查核無誤後,即可成功登入i-Share 企業網站會員專區。
价值万元的微信开发教程二一、响应式设计1、未来网页流行趋势●随着3G、4G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上网。
●移动设备正超过桌面设备,成为访问互联网的最常见终端。
于是,网页设计师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在不同大小的设备上呈现同样的网页?2、早期的解决方案●手机的屏幕比较小,宽度通常在600像素以下;PC的屏幕宽度,一般都在1000像素以上(目前主流宽度是1366×768),有的还达到了2000像素。
同样的内容,要在大小迥异的屏幕上,都呈现出满意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网站的解决方法,是为不同的设备提供不同的网页,比如专门提供一个mobile版本,或者iPhone / iPad版本。
这样做固然保证了效果,但是比较麻烦,同时要维护好几个版本,而且如果一个网站有多个portal(入口),会大大增加架构设计的复杂度。
wml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这种现状,不需要在单独学习WML,还是要通过DIV+CSS完成不同设备的布局以及开发工作。
3、解决方案●于是,很早就有人设想,能不能"一次设计,普遍适用",让同一张网页自动适应不同大小的屏幕,根据屏幕宽度,自动调整布局(layout)?2010年,Ethan Marcotte提出了"自适应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这个名词,指可以自动识别屏幕宽度、并做出相应调整的网页设计。
他制作了一个范例,里面是《福尔摩斯历险记》六个主人公的头像。
如果屏幕宽度大于1300像素,则6张图片并排在一行。
二、响应式开发步骤扩展CSS:CSS禅意花园(国外)设计思路:做之前先思考通过画图方式来设计不同设备的显示效果1)viewport在head标签添加meta标签的view属性,实现设备自检●<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上面这行代码的意思是,面积的100%。
“iClass – 云端互动教学云端互动教学平台平台”教师使用指南版本版本:: T-1.2-ZHCN 日期日期:: 2013年7月1 进入iClass教师使用平台 (3)2 教师账号注册 (3)3 教师登录 (3)4 创立课程,课题和活动 (4)4.1 建立新课程 (4)4.2 建立一个新的课题 (5)4.3 创立一个新的活动 (6)4.3.1 创立“画图”活动 (7)4.3.2 创立“文字”的活动 (10)4.3.3 创立“选择题”活动 (12)4.3.4 创立一个“电子书”的活动 (14)4.3.5 创立一个“网页浏览器”的活动 (16)5 演示模式 (18)5.1.1 “绘画”和“电子书”的演示模式 (21)5.1.2 “文字”活动的演示模式 (22)5.1.3 “选择题”的演示模式 (23)6 课程界面的功能介绍 (26)6.1 课程界面顶部菜单栏 (26)6.1.1 “修改”按钮 (26)6.1.2 “课程密码”按钮 (28)6.1.3 “教师模式/学生模式”按钮 (28)6.1.4 “课题排序”按钮 (29)6.2 课题界面的顶部菜单 (29)6.2.1 “添加”按钮 (30)6.2.2 “显示/隐藏”按钮 (30)6.2.3 “排序”按钮 (31)1进入iClass教师使用平台iClass 教师使用平台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应用。
我们的使用平台链接如下:http://portal.iclass.hk/由于这个使用平台的开发基于HTML5, 因此推荐使用如下支持HTML5的浏览器:Molliza Firefox 4.0 或以上[Windows, Linux, Mac OS]所以版本的Google Chrome [Windows, Linux, Mac OS, Android]所有版本的Safari [Mac OS]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9.0 或以上[Windows]为了能正常显示界面内容, 推荐使用的投影屏幕尺寸为1024 x 768 像素。
我们先来给出一个java程序源码:================================================================= import java.io.*;public class ByteWrit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private final String CR = "\r\n";public void writeBytes(File in, File out) throws IOException{InputStream is = new FileInputStream(in);FileWriter fw = new FileWriter(out);int i;int count = 0;String byteStr;while((i=is.read())!=-1){byteStr = Integer.toHexString(i).toUpperCase();if(byteStr.length()==1)byteStr = "0" + byteStr;fw.write(byteStr+" ");count++;if(count%16==0)fw.write(CR);}fw.flush();}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new ByteWriter().writeBytes(new File(args[0]), new File(args[1]));}}编译ByteWriter.java文件,生成ByteWriter.class文件如下(十六进制字节码):CA FE BA BE 00 00 00 31 00 58 0A 00 19 00 2B 0800 2C 09 00 14 00 2D 07 00 2E 0A 00 04 00 2F 0700 30 0A 00 06 00 2F 0A 00 31 00 32 0A 00 33 0034 0A 00 35 00 36 0A 00 35 00 37 07 00 38 0A 000C 00 2B 08 00 39 0A 00 0C 00 3A 0A 00 0C 00 3B08 00 3C 0A 00 06 00 3D 0A 00 06 00 3E 07 00 3F0A 00 14 00 2B 07 00 40 0A 00 16 00 41 0A 00 1400 42 07 00 43 07 00 44 01 00 02 43 52 01 00 12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67 3B 01 00 0D 43 6F 6E 73 74 61 6E 74 56 61 6C 75 65 01 00 06 3C 69 6E 69 74 3E 01 00 03 28 29 56 01 00 04 43 6F 64 65 01 00 0F 4C 69 6E 65 4E 75 6D 62 65 72 54 61 62 6C 65 01 00 0A 77 72 69 74 65 42 79 74 65 73 01 00 1F 28 4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3B 4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3B 29 56 01 00 0A 45 78 63 65 70 74 69 6F 6E 73 07 00 45 01 00 04 6D 61 69 6E 01 00 16 28 5B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 29 56 07 00 46 01 00 0A 53 6F 75 72 63 65 46 69 6C 65 01 00 0F 42 79 74 65 57 72 69 74 65 72 2E 6A 61 76 61 0C 00 1E 00 1F 01 00 02 0D 0A 0C 00 1B 00 1C 01 00 17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49 6E 70 75 74 53 74 72 65 61 6D 0C 00 1E 00 47 01 00 12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57 72 69 74 65 72 07 00 48 0C 00 49 00 4A 07 00 4B 0C 00 4C 00 4D 07 00 4E 0C 00 4F 00 50 0C 00 51 00 4A 01 00 17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42 75 69 6C 64 65 72 01 00 01 30 0C 00 52 00 53 0C 00 54 00 50 01 00 01 20 0C 00 55 00 56 0C 00 57 00 1F 01 00 0A 42 79 74 65 57 72 69 74 65 72 01 00 0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0C 00 1E 00 56 0C 00 22 00 23 01 00 10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4F 62 6A 65 63 74 01 00 14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53 65 72 69 61 6C 69 7A 61 62 6C 65 01 00 13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9 4F 45 78 63 65 70 74 69 6F 6E 01 00 13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45 78 63 65 70 74 69 6F 6E 01 00 11 28 4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3B 29 56 01 00 13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9 6E 70 75 74 53 74 72 65 61 6D 01 00 04 72 65 61 64 01 00 03 28 29 49 01 00 11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49 6E 74 65 67 65 72 01 00 0B 74 6F 48 65 78 53 74 72 69 6E 67 01 00 15 28 49 29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 01 00 10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01 00 0B 74 6F 55 70 70 65 72 43 61 73 65 01 00 14 28 29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 01 00 06 6C 65 6E 67 74 68 01 00 06 61 70 70 65 6E 64 01 00 2D 28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 29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42 75 69 6C 64 65 72 3B 01 00 08 74 6F 53 74 7269 6E 67 01 00 05 77 72 69 74 65 01 00 15 28 4C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3B 29 56 01 00 05 66 6C 75 73 68 00 21 00 14 0019 00 01 00 1A 00 01 00 12 00 1B 00 1C 00 01 001D 00 00 00 02 00 02 00 03 00 01 00 1E 00 1F 0001 00 20 00 00 00 27 00 02 00 01 00 00 00 0B 2AB7 00 01 2A 12 02 B5 00 03 B1 00 00 00 01 00 2100 00 00 0A 00 02 00 00 00 03 00 04 00 05 00 0100 22 00 23 00 02 00 20 00 00 00 C6 00 03 00 0800 00 00 7E BB 00 04 59 2B B7 00 05 4E BB 00 0659 2C B7 00 07 3A 04 03 36 06 2D B6 00 08 59 3605 02 9F 00 5A 15 05 B8 00 09 B6 00 0A 3A 07 1907 B6 00 0B 04 A0 00 19 BB 00 0C 59 B7 00 0D 120E B6 00 0F 19 07 B6 00 0F B6 00 10 3A 07 19 04BB 00 0C 59 B7 00 0D 19 07 B6 00 0F 12 11 B6 000F B6 00 10 B6 00 12 84 06 01 15 06 10 10 70 9AFF AB 19 04 12 02 B6 00 12 A7 FF A1 19 04 B6 0013 B1 00 00 00 01 00 21 00 00 00 36 00 0D 00 0000 08 00 09 00 09 00 13 00 0B 00 16 00 0D 00 2100 0E 00 2B 00 0F 00 34 00 10 00 4A 00 11 00 6300 12 00 66 00 13 00 6E 00 14 00 78 00 16 00 7D00 17 00 24 00 00 00 04 00 01 00 25 00 09 00 2600 27 00 02 00 20 00 00 00 3B 00 06 00 01 00 0000 1F BB 00 14 59 B7 00 15 BB 00 16 59 2A 03 32B7 00 17 BB 00 16 59 2A 04 32 B7 00 17 B6 00 18B1 00 00 00 01 00 21 00 00 00 0A 00 02 00 00 001A 00 1E 00 1B 00 24 00 00 00 04 00 01 00 28 0001 00 29 00 00 00 02 00 2A下面我们来详细说明这些字节码的结构:CA FE BA BE:魔法数,每个正确的Java 类文件都是以此开头的00 00 00 31:版本信息,V49.0(前两个字节是minor version,后两个字节是major version)00 58:常量池元素个数加1,即有87个常量接下来是Constant pool信息0A 00 19 00 2B:0A, 代表method引用,00 19,method所属类为索引在25的class定义,00 2B,method的方法签名定义为索引在43的NameAndType定义08 00 2C:08,代表String引用,00 2C,String引用指向索引在44的字符串常量09 00 14 00 2D:09,代表field引用,00 14,field所属类为索引在20的class定义,00 2D,field的名称类型定义为索引在45的NameAndType定义07 00 2E:07,代表class定义,00 2E,class名称为索引在46的字符串常量0A 00 04 00 2F:所属类:java/io/FileInputStream;方法签名定义:"<init>":(Ljava/io/File;)V 07 00 30:class名称:java/io/FileWriter0A 00 06 00 2F:所属类:java/io/FileWriter;方法签名定义:"<init>":(Ljava/io/File;)V0A 00 31 00 32:所属类:java/io/InputStream;方法签名定义:read:()I0A 00 33 00 34:所属类:java/lang/Integer;方法签名定义:toHexString:(I)Ljava/lang/String; 0A 00 35 00 36:所属类:java/lang/String;方法签名定义:toUpperCase:()Ljava /lang/String; 0A 00 35 00 37:所属类:java/lang/String;方法签名定义:length:()I07 00 38:class名称:java/lang/StringBuilder0A 00 0C 00 2B:所属类:java/lang/StringBuilder;方法签名定义:"<init>":()V08 00 39:指向常量“0”0A 00 0C 00 3A:所属类:java/lang/StringBuilder;方法签名定义:append:(Ljav 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0A 00 0C 00 3B:所属类:java/lang/StringBuilder;方法签名定义:toString:()Ljava/lang/String;08 00 3C:指向常量“\u0020”0A 00 06 00 3D:所属类:java/io/FileWriter;方法签名定义:write:(Ljava/lang/String; )V0A 00 06 00 3E:所属类:java/io/FileWriter;方法签名定义:flush:()V07 00 3F:class名称:ByteWriter0A 00 14 00 2B:所属类:ByteWriter;方法签名定义:"<init>":()V07 00 40:class名称:java/io/File0A 00 16 00 41:所属类:java/io/File;方法签名定义:"<init>":(Ljava/lang/String;)V0A 00 14 00 42:所属类:ByteWriter;方法签名定义:writeBytes:(Ljava/io/File;Ljava/io/File;)V 07 00 43:class名称:java/lang/Object07 00 44:class名称:java/io/Serializable01 00 02 43 52:01,代表UTF-8编码的常量,00 02,长度为2,43 52,“CR”01 00 12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Ljava/lang/String;”01 00 0D 43 6F 6E 73 74 61 6E 74 56 61 6C 75 65:“ConstantValue”01 00 06 3C 69 6E 69 74 3E:“<init>”01 00 03 28 29 56:“()V”01 00 04 43 6F 64 65:“Code”01 00 0F 4C 69 6E 65 4E 75 6D 62 65 72 54 61 62 6C 65:“LineNumberTable”01 00 0A 77 72 69 74 65 42 79 74 65 73:“writeBytes”01 00 1F 28 4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3B 4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3B 29 56:“(Ljava/io/File;Ljava/io/File;)V”01 00 0A 45 78 63 65 70 74 69 6F 6E 73:“Exceptions”07 00 45:class名称:java/io/IOException01 00 04 6D 61 69 6E:“main”01 00 16 28 5B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 29 56:“([Ljava/lang/String;)V”07 00 46:class名称:java/lang/Exception01 00 0A 53 6F 75 72 63 65 46 69 6C 65:SourceFile01 00 0F 42 79 74 65 57 72 69 74 65 72 2E 6A 61 76 61:ByteWriter.java0C 00 1E 00 1F:0C,代表NameAndType定义,00 1E,Name定义为索引在30的字符串常量,00 1F,Type定义为索引在31的字符串常量01 00 02 0D 0A:“\r\n”0C 00 1B 00 1C:Name:“CR”Type:“Ljava/lang/String;”01 00 17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49 6E 70 75 74 53 74 72 65 61 6D:“java/io/FileInputStream”0C 00 1E 00 47:Name:“<init>”Type:“(Ljava/io/File;)V”01 00 12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57 72 69 74 65 72:“java/io/FileWriter”07 00 48:class名称:java/io/InputStream0C 00 49 00 4A:Name:“read”Type:“()I”07 00 4B:class名称:java/lang/Integer0C 00 4C 00 4D:Name:“toHexString”Type:“(I)Ljava/lang/String;”07 00 4E:class名称:java/lang/String0C 00 4F 00 50:Name:“toUpperCase”Type:“()Ljava/lang/String;”0C 00 51 00 4A:Name:“length”Type:“()I”01 00 17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42 75 69 6C 64 65 72:“java/lang/StringBuilder”01 00 01 30:“0”0C 00 52 00 53:Name:“append”Type:“(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0C 00 54 00 50:Name:“toString”Type:“()Ljava/lang/String;”01 00 01 20:“\u0020”0C 00 55 00 56:Name:“write”Type:“(Ljava/lang/String;)V”0C 00 57 00 1F:Name:“flush”Type:“()V”01 00 0A 42 79 74 65 57 72 69 74 65 72:“ByteWriter”01 00 0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java/io/File”0C 00 1E 00 56:Name:“<init>”Type:“(Ljava/lang/String;)V”0C 00 22 00 23:Name:“writeBytes”Type:“(Ljava/io/File;Ljava/io/File;)V”01 00 10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4F 62 6A 65 63 74:“java/lang/Object”01 00 14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53 65 72 69 61 6C 69 7A 61 62 6C 65:“java/io/Serializable”01 00 13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9 4F 45 78 63 65 70 74 69 6F 6E:“java/io/IOException”01 00 13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45 78 63 65 70 74 69 6F 6E:“java/lang/Exception”01 00 11 28 4C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6 69 6C 65 3B 29 56:“(Ljava/io/File;)V”01 00 13 6A 61 76 61 2F 69 6F 2F 49 6E 70 75 74 53 74 72 65 61 6D:“java/io/InputStream”01 00 04 72 65 61 64:“read”01 00 03 28 29 49:“()I”01 00 11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49 6E 74 65 67 65 72:“java/lang/Integer”01 00 0B 74 6F 48 65 78 53 74 72 69 6E 67:“toHexString”01 00 15 28 49 29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I)Ljava/lang/String;”01 00 10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java/lang/String”01 00 0B 74 6F 55 70 70 65 72 43 61 73 65:“toUpperCase”01 00 14 28 29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Ljava/lang/String;”01 00 06 6C 65 6E 67 74 68:“length”01 00 06 61 70 70 65 6E 64:“append”01 00 2D 28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 29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42 75 69 6C 64 65 72 3B:“(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01 00 08 74 6F 53 74 72 69 6E 67:“toString”01 00 05 77 72 69 74 65:“write”01 00 15 28 4C 6A 61 76 61 2F 6C 61 6E 67 2F 53 74 72 69 6E 67 3B 29 56:“(Ljava/lang/String;)V”01 00 05 66 6C 75 73 68:“flush”到此常量池定义结束,接下来:00 21:该类的访问权限标志。
【3、⽤函数控制弹出窗⼝】下⾯是⼀个完整的代码。
...任意的页⾯内容...这⾥定义了⼀个函数openwin(),函数内容就是打开⼀个窗⼝。
在调⽤它之前没有任何⽤途。
怎么调⽤呢?⽅法⼀: 浏览器读页⾯时弹出窗⼝;⽅法⼆: 浏览器离开页⾯时弹出窗⼝;⽅法三:⽤⼀个连接调⽤:注意:使⽤的"#"是虚连接。
⽅法四:⽤⼀个按钮调⽤:value="打开窗⼝">【4、同时弹出2个窗⼝】对源代码稍微改动⼀下:为避免弹出的2个窗⼝覆盖,⽤top和left控制⼀下弹出的位置不要相互覆盖即可。
最后⽤上⾯说过的四种⽅法调⽤即可。
注意:2个窗⼝的name(newwindows和newwindow2)不要相同,或者⼲脆全部为空。
ok?【5、主窗⼝打开⽂件1.htm,同时弹出⼩窗⼝page.html】如下代码加⼊主窗⼝区:加⼊区:即可。
【6、弹出的窗⼝之定时关闭控制】下⾯我们再对弹出的窗⼝进⾏⼀些控制,效果就更好了。
如果我们再将⼀⼩段代码加⼊弹出的页⾯(注意是加⼊到page.html的html中,可不是主页⾯中,否则...),让它10秒后⾃动关闭是不是更酷了?⾸先,将如下代码加⼊page.html⽂件的区:function closeit(){settimeout("self.close()",10000) //毫秒}然后,再⽤这⼀句话代替page.html中原有的这⼀句就可以了。
(这⼀句话千万不要忘记写啊!这⼀句的作⽤是调⽤关闭窗⼝的代码,10秒钟后就⾃⾏关闭该窗⼝。
)【7、在弹出窗⼝中加上⼀个关闭按钮】οnclick='window.close()'>呵呵,现在更加完美了!【8、内包含的弹出窗⼝-⼀个页⾯两个窗⼝】上⾯的例⼦都包含两个窗⼝,⼀个是主窗⼝,另⼀个是弹出的⼩窗⼝。
通过下⾯的例⼦,你可以在⼀个页⾯内完成上⾯的效果。
function openwin(){openwindow=window.open("", "newwin", "height=250,width=250,toolbar=no,scrollbars="+scroll+",menubar=no");//写成⼀⾏openwindow.document.write("例⼦")openwindow.document.write("bgcolor=#ffffff>")openwindow.document.write("hello!")openwindow.document.write("new window opened!")openwindow.document.write("")openwindow.document.write("")openwindow.document.close()}value="打开窗⼝">看看openwindow.document.write()⾥⾯的代码不就是标准的html吗?只要按照格式写更多的⾏即可。
I-Lab软件使用手册B2.1版北京海洋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Itek)目录1介绍 (1)1.1软件介绍 (3)1.2关于手册 (3)2规格及支持 (3)2.1技术支持 (3)2.2测试规格 (3)2.3全系产品指标 (5)3安装及测试 (6)3.1安装软件 (6)3.2启动软件 (7)3.3选择测试方法 (7)3.4设置参数 (7)3.5开始测试 (8)4分析保存 (8)4.1测试结果分析 (8)4.2保存 (10)4.3打开 (10)1介绍1.1软件介绍北京海洋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洋仪器)推出恒电参数仪专用PC测试软件I-Lab软件实现复杂的直流电化学测试方案应用,可以为许多材料提供电化学性质分析测试。
测定结果可用I-V、E-T、I-T作图表示出来。
I-Lab软件可以在Windows XP或Windows 7及以上版本系统下运行。
I-Lab是恒电参数仪最新的电化学测试控制软件,可使用户在几分钟之内启动测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只需要几步设置即可开始测量,测试结果数据图形等,可将数据存储于PC硬盘、U盘,用于非测试时在软件环境下进行深入分析。
I-Lab软件可以设置电化学参数并配备图形显示,数据记录和自动辅助测量等功能。
1.2关于手册第一部分软件功能及安装环境简介。
第二部分阐述了系统硬件/软件的特性,显示与每个系统相关的标准技术。
第三部分描述了如何启动软件安装完成后,并演示是多么容易开始使用I-Lab执行测试过程。
第四部分阐述了软件对于测试结果的分析、保存、脱机状态下打开数据分析等功能。
2规格及支持2.1技术支持海洋仪器的应用研究人员将在客户购买设备和软件后持续的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应用程序的支持,和各种有用信息的形式应用案例,技术讲解,和培训材料。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或在软件的菜单中选择帮助,并选择“访问我们的网站。
”2.2测试规格I-Lab软件由6个主要测试方法组成,每个测试方法包含独特技术和分析工具。
IAC-IM6-KitLinux用户手册版本号V2.02014年11月浙江启扬智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QIYANG TECHNOLOGY Co., LtdCopyright Reserv有任何技术问题或需要帮助,请联系:*********************** 第2页 共19页 购买产品,请联系销售:********************更多信息请访问: 目 录版本说明 ........................................................................................................................................... 3 前言................................................................................................................................................... 4 一、准备工作 ................................................................................................................................... 5 二、烧写Linux 系统镜像 ............................................................................................................... 6 三、功能说明与测试 ....................................................................................................................... 6 四、安装交叉编译器 ....................................................................................................................... 6 五、编译测试源码 ........................................................................................................................... 8 六、编译U-Boot ............................................................................................................................ 10 七、编译内核 ................................................................................................................................. 12 八、 应用程序的开发 ................................................................................................................... 15 九、 添加应用程序到文件系统 ................................................................................................... 16 九、结束语 . (18)有任何技术问题或需要帮助,请联系:*********************** 第3页 共19页 购买产品,请联系销售:********************更多信息请访问: 版本说明有任何技术问题或需要帮助,请联系:*********************** 第4页 共19页 购买产品,请联系销售:********************更多信息请访问: 前言欢迎使用浙江启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IAC-IMX6-KIT ,本产品Linux 部分包含4份手册:《IAC-IMX6-KIT Linux 用户手册.pdf 》 《IAC-IMX6-KIT 硬件说明手册.pdf 》《IAC-IMX6-KIT Linux 功能说明与测试手册.pdf 》 《IAC-IMX6-KIT Linux 系统镜像烧写手册.pdf 》硬件相关部分可以参考《IAC-IMX6-KIT 硬件说明手册.pdf 》主板测试可以参考《IAC-IMX6-KIT Linux 功能说明与测试手册.pdf 》 镜像烧写参考《IAC-IMX6-KIT 系统镜像烧写手册.pdf 》本手册主要介绍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源代码以及应用例程的编译。
非接触式智能卡编程器 • 3150ACCESS flexibility.iCLASS® CP400 卡编程器用于将门禁数据、个人识别号 (PIN) 代码以及用户数据现场编程到 HID iCLASS 卡中。
它允许将 HID 感应格式、键盘 PIN 代码和用户数据字段直接编程到 iCLASS 非接触式智能卡中。
这样,在系统内增加新持卡者时,系统管理员即可根据需要存储空白卡和编程卡。
为确保格式和卡片的安全性,必须提供 iCLASS 卡编程器许可证。
iCLASS CP400 卡编程器还允许最终用户通过创建唯一的、特定于地点的验证密钥,将自己的系统升级至最高安全级别,以避免来自任何其他位置或来源的卡片由包括 26 位韦根格式的系统识别。
iCLASS CP400 卡编程器包括桌面读卡器/写卡器、附带编程软件和文件的 CD-ROM、个性化磁盘、通用电源以及串行电缆。
其他功能:w 在卡片中存储 PIN 代码,用于和本地 PIN 验证配置的 iCLASS RK40 和 RWK400 键盘读卡器配合使用。
w在卡片(稍后可由本编程器读取)上编制四个 16 字符用户数据字段的程序。
w创建特定于地点、高度安全的验证密钥(同时编程到读卡器和卡片中)。
w创建读卡器配置卡,以便将新的验证密钥编程到读卡器中,并且更改其他读卡器的工作参数。
w读取任何 iCLASS 卡(验证密钥预先存储于编程器中)。
w使用 PVC 卡片打印机在卡片上直接打印卡号,或在标准 Avery 标签上打印卡号。
w在个人计算机中维护安全的加密数据库。
w根据单个客户进行个性化设置(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使用专属格式)。
ACCESS experience.HID CP400 iCLASS ® 卡编程器提供下列功能:新建卡片配置文件(批量编程处理的模板) • 创建配置文件名称 • 选择格式• 选择安全模式 - 标准模式或高级模式• 选择卡上 PIN 类型 -“无”类型和“用户”类型 • 预先定义、随机、连续(带有起始编号) • 输入地点代码、起始 ID 编号 • 输入待编程处理的数量编制卡片配置文件 • 选择配置文件名称• 对于每张卡片,您可输入 - PIN (如果用户已定义) - 密码- 用户数据字段 1-4(16 字符)编制单张卡片编制用户字段(对于之前编程的卡片)编制忽略卡片(对于某些卡片编程失败的配置文件)读取卡片(编程器仅在已知密钥的情况下才能读取之前经过编程的卡)打印卡片或标记库存 • 创建卡片编号前缀 • 在卡片上定位卡片编号• 选择标签尺寸(1"x2-5/8" 或 1/2"x1-3/4")打印配置文件的交叉参考报告新增用户(闲置、操作员、管理员)配置卡管理器(创建密钥和读卡器配置卡)iCLASS 读卡器/写卡器可通过扬声器和发光条提供视听反馈。
class文件解读第一部分 class文件结构及解析1、Class文件结构class文件是java虚拟机指定的二进制文件,扩展名为.class,一个类在编译后被编译器编译为一个class文件。
class文件是一种独立于平台的文件,class文件的格式由Java虚拟机规范指定,class 文件结构由字节码、常量池、类型描述符、字段、方法等构成。
Class文件的结构如下:1)magic number:Class文件的前4个字节,它的值是0xCAFEBABE,表示当前文件是一个有效的Java class文件。
2)次版本号:Class文件共有两个版本号,major_version和minor_version,表示Class文件的Java虚拟机支持的版本。
3)常量池:常量池是Class文件中最大的构件,用于保存常量,比如类名、方法名、字段名和字符串值等,在类加载期间,类的相关信息都是从常量池中提取的。
4)修饰符:Class文件的修饰符,用于描述类的访问权限、是否为抽象类等信息。
5)类名:Class文件中类的名称,在常量池中由一个索引指向它的名字。
6)超类:Class文件中超类的名称,在常量池中由一个索引指向它的名字。
7)接口:Class文件中实现的接口列表,在常量池中由一个索引指向每个接口的名字。
8)字段:Class文件中所定义的字段,它由字段名、类型和访问修饰符等信息构成。
9)方法:Class文件中定义的方法,它由方法名、参数列表、返回类型和字节码等信息构成。
10)属性:Class文件中提供的其他附加信息,包括代码版本、类的注释和类的异常处理器等信息2、Class文件解析Class文件解析就是读取class文件,将各个部分的字节码解码成可读的java源码,可以用来查看源代码,调试程序,反编译class 文件等,重要的工具包括:jad、Javap等。
3、Jad反编译器Jad是一个著名的反编译器,它可以把class文件反编译成源代码,即把class文件的字节码解码为可读的java源码,可以用来查看源代码,调试程序,反编译class文件等,jad反编译类文件稍显复杂,但是能够得到准确的源代码,是一款非常有用的反编译工具,Jad反编译器还支持Windows、Linux等多个平台,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安装jad,下载文件并解压。
iconify使用方法Iconify使用方法什么是Iconify?Iconify是一个开源的图标库,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矢量图标,可以用于网页和应用程序开发。
使用Iconify可以简化图标的使用和管理,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图标选择。
安装Iconify1.在你的项目中安装Iconify,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安装:–使用npm安装:npm install @iconify/iconify–使用CDN安装:<script src="2.引入Iconify库,将以下代码片段添加到你的HTML文件中:<script src="path/to/"></script>使用Iconify图标1.首先,在你的HTML页面中创建一个图标容器:<span class="iconify" data-icon="bi:heart-fill"></span>2.在CSS文件中,添加样式来设置图标容器的大小和颜色:.iconify {width: 24px;height: 24px;color: #ff0000;}3.刷新页面,你将看到一个红色的心形图标。
更改图标Iconify提供了丰富的图标库,你可以通过更改data-icon属性的值来切换图标。
<span class="iconify" data-icon="clarity:star-line"> </span>刷新页面后,你将看到一个星形的图标。
调整图标大小和颜色1.调整图标大小:<span class="iconify" data-icon="bi:heart-fill" style="font-size: 48px;"></span>将图标的font-size属性设置为48px,刷新页面后,你将看到一个48像素大小的心形图标。
智龙开发板手册——基于龙芯1C的嵌入式开发板版本历史版本日期备注V1.02015-05-30基于智龙V1.0,创建手册V2.02015-10-21结合智龙开发者的经验和龙芯官方1C300B开发板手册编写目录1硬件篇 (7)1.1龙芯1C芯片介绍 (8)1.2智龙开发板介绍 (9)1.3智龙开发板硬件接口 (13)SDRAM控制器 (15)SRAM/NOR FLASH控制器 (15)NAND控制器 (15)时钟发生器 (18)I2S控制器 (19)AC97控制器 (19)LCD控制器 (19)Camera接口 (19)MAC控制器 (19)USB2.0控制器 (20)SPI控制器 (20)I2C控制器 (20)UART控制器 (20)GPIO (21)PWM控制器 (21)RTC (21)CAN控制器 (22)SDIO控制器 (22)ADC控制器 (22)1.4串口调试连接 (22)1.5eJtag调试系统 (27)1.6Flash烧写PMON引导系统 (28)1.7Flash烧写linux系统(附带跑马灯实验) (32)2软件篇 (42)2.2Linux内核裁剪和配置 (44)2.2.1安装图形化配置工具Ncurses (44)2.2.2运行图形化配置界面 (45)2.2.3编译Linux内核 (46)2.2.4开发板各模块驱动源码 (46)2.3配置内核各模块驱动 (48)2.3.1配置网卡驱动 (48)2.3.2配置NFS支持 (51)2.3.3配置UBIFS支持 (54)2.3.4配置串口驱动 (57)2.3.5配置LCD驱动 (59)2.3.6配置按键驱动 (61)2.3.7配置SD卡驱动 (63)2.3.8配置U盘驱动 (65)2.3.9配置USB鼠标和键盘驱动 (68)2.3.10配置USB OTG驱动 (72)2.3.11配置音频驱动 (74)2.3.12配置RTC驱动 (76)2.3.13配置PWM驱动 (78)2.3.14配置红外驱动 (81)2.3.15配置CAN总线驱动 (82)2.3.16配置SPI控制器驱动 (85)2.3.17配置I2C控制器驱动 (87)2.3.18配置ADC驱动 (89)2.3.19配置GPIO驱动 (90)2.3.20配置看门狗驱动 (92)2.3.21配置中星微zc301USB摄像头驱动 (93)2.4Linux、PMON、Rootfs镜像制作 (96)2.5Linux系统的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99)2.5.2新建Ubuntu虚拟机 (101)2.5.3安装Ubuntu系统 (109)2.5.4备份恢复Ubuntu虚拟机 (119)2.6使用Ubuntu12.04 (122)2.6.1Ubuntu终端 (122)2.6.2设置Ubuntu虚拟机网络 (124)2.6.3安装VMware Tools (129)2.6.4更新Ubuntu软件包列表 (131)2.6.5设置Windows和Ubuntu的共享文件夹 (131)2.6.6安装配置minicom串口工具 (133)2.6.7安装配置TFTP服务器 (142)2.6.8安装配置NFS服务器 (146)2.6.9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149)2.7PMON的配置和编译 (150)2.7.1安装依赖库和编译工具 (150)1连网在线安装 (150)2使用源码包安装 (150)2.7.2配置PMON (152)1配置系统启动方式 (152)2配置串口 (152)2.7.3编译PMON (153)2.8基于linux的根文件系统 (153)2.8.1创建文件系统目录 (153)2.8.2创建系统配置文件 (153)2.8.3拷贝库文件 (156)2.9制作根文件系统镜像 (157)2.9.1安装镜像文件制作工具 (157)2.9.2制作根文件系统镜像文件 (160)2.10基于linux的网络配置 (161)2.11基于linux的交叉编译Helloworld (164)2.12基于linux的Python移植 (170)2.13基于linux的PWM控制LED (171)2.14RT-Thread实时系统移植 (177)2.14基于RTT编写PWM驱动 (177)2.15基于RTT的LED和按键的控制 (177)3应用篇 (177)3.1龙芯wifi小车 (177)3.2英国智龙摩尔电码播放器 (178)3.3俄罗斯方块 (195)3.4智龙连接物联网平台智城云 (200)3.5智龙连接微信公众号 (200)3.63D打印机主板 (200)附录 (200)龙芯1C引脚复用表 (200)Linux常用命令 (200)PMON命令 (200)1硬件篇主要介绍龙芯1C芯片以及智龙开发板相关硬件设计图龙芯1C300A图智龙V2.0开发板1.1龙芯1C芯片介绍龙芯1C300(以下简称1C)芯片是基于LS232处理器核的高性价比单芯片系统,可应用于指纹生物识别、物联传感等领域。
Technology Basics White Paper 技术基础白皮书i C L ASS®iCLASS®是HID Global公司在美国研发的基于RFID 13.56MHz—可读写平台上的一种技术,所制造产品均符合ISO国际标准。
iCLASS®的产品系列包括各种容量大小、不同分割扇区的多款IC非接触式智能卡片,还包括适合多种应用场所的读卡器。
iCLASS®——ISO标准iCLASS®技术是基于ISO 15693的13.56MHz读/写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同时也符合其它多种ISO国际标准(如:ISO 14443 Type A、ISO 14443 Type B),由此可见,iCLASS®的技术对于各标准的兼容性相当强。
备注:1、MIFARE®技术只符合ISO 14443 Type A标准2、ISO标准简述及对比见附录13、iCLASS®于ISO标准的兼容性见附录2表iCLASS®——安全性iCLASS®采用64位的动态验证密钥,同时iCLASS®技术特有的HASH加密算法更进一步保障设备通讯的安全可靠性。
读卡器和智能卡需要匹配的密钥才能工作。
智能卡与读卡器之间的所有射频数据传输均采用安全的HASH算法进行加密。
密钥管理系统降低了数据被窃或智能卡被复制的风险。
iCLASS®所有智能卡出厂时都配有唯一的、各不相同的密钥,读卡器亦配有兼容的密钥。
所有密钥皆源于HID 标准传输密钥。
虽然带有标准密钥的智能卡和读卡器可以互换,但这些密钥是非常安全的,只需采用iCLASS® Elite格式排序,即可制出不可复制的唯一智能卡。
可以从工厂选购带有站点专用的定制密钥的智能卡和读卡器,也可以使用iCLASS®CP400 编程器创建站点专用密钥数据库和读卡器配置卡,用以在现场重新设置智能卡和读卡器的密钥。
用户还可以利用编程器通过DES 或三重DES 加密来保护数据。
专用密钥的安全级别最高,利用这些密钥,智能卡和读卡器可以唯一地与个别站点或客户相匹配,无法互换。
现国内使用普及的MIFARE 1卡所使用的是NXP公司Philips MIFARE®Classic MF1芯片组,其只是采用48位静态的加密方式,据近年消息称,MIFARE 1卡芯片的加密算法已被破解,安全问题受严峻考验,众多用户只能自行新建加密算法,以保证自身所使用MIFARE 1卡片数据的相对安全。
关于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制造商NXP公司称其下MIFARE® DESFire MF3芯片组的问世,可以替代MIFARE® ClassicMF1的产品线,但于国内的应用案例少之又少。
iCLASS®——相互认证相互认证是基于密钥加密通讯系统的通用惯例。
简单的说,卡和读卡器需要确认对方是否匹配密钥,读卡器要知道持卡人是否合法,卡要知道读卡器是否授权读它的信息。
如果卡和读卡器之间简单的传输密钥,只要是精通技术的人都可以将接收器的频率调谐到和读卡器的频率一样,这样就可以捕获信息,从而制作自己的智能卡,获得非法进出。
卡和读卡器都包含有复杂的加密算法,加密算法能够打乱传输的数据,使它们变得难以理解. 为了防止“黑客”反编译算法,卡和读卡器还包含有随机数产生器,卡和读卡器都将随机数作为算法的输入。
如果你多次读相同的卡,每次传输的数据也不尽相同。
每张卡都包含有唯一的序列号,用来加密存储在卡上的密钥,使每张卡的密钥都是唯一的。
iCLASS®——防冲撞iCLASS®读卡器不停的以13.56MHz的频率小范围信号覆盖,当有iCLASS®卡片进入读卡器覆盖范围后被激活,同时以“明码”的方式发送序列号。
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其它iCLASS®卡片也进入信号覆盖范围,读卡器用第一张被读取的iCLASS®卡片序列号屏蔽其它卡片,只选择第一张卡片做校验。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防冲撞”。
iCLASS®——节约智能卡空间容量传统的MIFARE 1卡无法实现多类信息同一区段写入,扇区段划分过于死板,严重浪费智能卡芯片的存储空间。
iCLASS®支持多类信息同区段的连续写入,有效利用智能卡剩余的储存空间。
iCLASS®——系统兼容性iCLASS®读卡器有多种通讯格式,于一卡通系统的应用,多采用标准的Wiegand 26通讯格式,与传统类的门禁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梯控制系统、考勤系统、访客系统、包括消费系统均兼容。
如与特殊Wiegand通讯格式的系统连接,iCLASS®也可通过刷配置卡这样简单的操作方式,实现对最高达Wiegand 40通讯格式系统的支持。
iCLASS®——HID的品牌服务体系iCLASS®卡片的安全级别通过HID公司是可以定制的,共分六个级别:Level 1 –标准安全:HID iCLASS®产生单一的标准密钥,并装载进每个读卡器,不管是用还是不用。
用每张iCLASS®卡的序列号、标准密钥被多样化,来创建标准安全凭证卡。
所有iCLASS®标准安全凭证卡只能兼容于iCLASS®标准读卡器。
Level 2 –高安全的“Elite”:HID iCLASS®创建一个或二个用户自定义的密钥,并把它们加载到自定义的读卡器里。
通过用户自定义密钥产生的矩阵和凭证卡序列号,将密钥多样化。
这些通过用户自定义的iCLASS®凭证卡只能在被同样自定义的iCLASS®读卡器上工作。
Level 3 –现场编程器:将标准安全密钥或高安全现场要求的指定密钥编程输入iCLASS®凭证卡。
密钥在现场产生,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经常变更。
应用前面所有的Hash算法,再加上传统的加密算法。
Level 4 –串行协议开发者:密钥由开发者产生、加载和管理。
HID 的密钥通过通讯端口是不能被使用的,在已经编程的凭证卡上,除了HID应用区域,开发者可以存取其他所有的应用区域。
Level 5 –OEM 开发者:经过挑选的OEM商将会得到一些必要的工具,用来开发自己的软件包以代替现场编程器。
HID iCLASS®将为OEM客户创建OEM密钥,但是为了使用现货供应商那里的标准安全密钥读卡器,也允许他们编程标准安全密钥。
OEM客户必须使用定制的读卡器编程标准安全密钥。
Level 6 –自定义:一些经过挑选的客户将有机会递交自定义固件的规范说明。
能够实现客户指定的安全算法。
HID iCLASS®帮助研究,开发部决定可行性、NRE费用和执行进度。
iCLASS®不同于MIFARE®只由NXP公司提供芯片技术,而由众多制造商制成智能卡成品,众家生产流水线不同,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最后售后体系也难保完善。
HID公司为iCLASS®整合一切品牌资源,标准一致,在非人为原因而造成设备折损的前提下,承诺智能卡及读卡器类产品终身保修(除生物识别类产品)。
附录1:ISO 标准简述及对比1. ISO 14443协议是定义“接近耦合”非接触智能卡,专门针对于10CM 以下的非接触技术。
这种近距离非接触的方式非常适合于需要大量信息数据传输的金融交易。
Type A 采用改进的Miller 编码方式,调制深度为100%的ASK 信号;Type B 则采用NRZ 编码方式,调制深度为10%的ASK 信号。
ISO14443B 较ISO14443A 加密系数比较高,用于电子身份证,国内的第二代身份证使用的就是ISO 14443 Type B 的协议标准。
备注:ASK 是指用电压的振幅来判别高、低电平,即“1”与“0”,100%的ASK 信号传输会出现间断的情况,而10%的ASK 信号虽然避免传输间断现象,但极易出现判别高、低电平混乱的情况。
2. ISO 15693协议是定义“附近耦合”非接触智能卡,专门针对于1米以下稍长距离的非接触技术。
这种距离规格更适合应用于相对有读卡距离要求的门禁系统。
虽然,ISO 15693协议的数据传输速度为26.6kbps ,远小于ISO 14443协议的106 k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但对于通讯数据量极小的门禁系统而言,无疑没有太大影响。
附录2表:iCLASS ® 关于ISO 标准兼容性 ISO标准卡片兼容性读卡器R10/R30/R40/RK40 RW300/RW400RWK400/RWKL550 RWKB575FIPS201 R10A Transit I S O 15693 只读卡片CSN 2K&16K 2K&16K Infineon MyD™TI Tag-ItPhilips I Code ® Infineon MyD™ TI Tag-ItPhilips I Code ® 读卡 2K&16K 2K&16K 2K&16K 2K&16K 写卡2K&16K 2K&16K 2K&16K 2K&16K I S O 14443A 只读卡片CSN Philips MIFARE UltraLight DESFire™ Philips MIFARE UltraLight DESFire™ 不支持 不支持 读卡 不支持 不支持 DESFire™ 不支持 写卡不支持 不支持 DESFire™ 不支持 I S O 14443B 只读卡片CSN 2K&16K 2K&16K 2K&16K 2K&16K 读卡 2K&16K 2K&16K 2K&16K 2K&16K 写卡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