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49
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 抑制剂) 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TZDs、α- 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DPP-4 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 GLP-l 的分解而增加 GLP-l 浓度,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双胍类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TZDs 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α- 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 2 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
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包括口服药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
在 2 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变化不大。
因此,随着 2 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性逐渐增大。
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的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目前,临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
双胍类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 2 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使HbA1c 下降 1%~2% 并可使体重下降。
在 UKPDS 试验中,二甲双胍还被显示可减少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反应,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危险性。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及药学分析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药物疗法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是常用的胰岛素类药物,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本文将对这两种胰岛素的疗效进行对比,并进行药学分析。
首先,了解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的基本特点是必要的。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类药物,它可以持续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对餐后的血糖控制效果良好。
门冬胰岛素30是一种中效胰岛素类药物,它具有较快的作用起始时间和相对较短的持续时间。
接下来,对这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
研究表明,甘精胰岛素在长时间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的风险。
它能提供稳定的胰岛素供应,使得血糖的波动减少到最低。
然而,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时间较长,需要进行较为准确的剂量调整,以避免血糖过低的情况发生。
相比之下,门冬胰岛素30的作用起始时间较快,可以更快地控制血糖。
它的波动性较小,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血糖控制。
然而,由于其作用时间较短,可能需要在餐前或餐后进一步补充胰岛素,以确保全天的血糖控制。
此外,药物的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经验表明它们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安全的。
然而,个体差异存在,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胰岛素过敏、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和监测。
在药学分析方面,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具有不同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甘精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后,发挥长效作用,进入血液后能够形成活性胰岛素,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来降低血糖。
门冬胰岛素30则需要在皮下注射后先形成胰岛素晶体,然后再逐渐释放出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在选择具体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需求、耐受性和合并症等因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导言: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为了规范和提高我国T2DM的防治工作,中国糖尿病学会于2017年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案。
定义和诊断:指南明确了T2DM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结果。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高血压等,还可以根据随机血糖来进行诊断。
预防和干预:指南强调了T2DM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糖耐量受损(IGT)和糖尿病前期(IFG)患者,密切关注饮食结构、体重管理和合理运动,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在干预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运动锻炼,同时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药物治疗:对于确诊的T2DM患者,指南提供了药物治疗的方案。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等药物。
根据个体的情况和疗效评估,医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并定期进行疗效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防治:指南还强调了T2DM的并发症的防治。
长期高血糖对人体多个脏器和系统产生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和心血管系统。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监测、神经系统评估,并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个体化管理:指南还强调了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每个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病情和生活方式,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应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计划。
结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防治方案。
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约有4.61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其中口服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口服药物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它们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一、格列齐特缓释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格列齐特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胰岛素分泌增加剂。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格列齐特可选择性地与胰岛β细胞上的ATP敏感钾通道结合,从而引起钙离子内流,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格列齐特还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率,降低血糖水平。
在临床应用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患者可口服一定剂量的格列齐特缓释片,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身体情况来确定剂量,建议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瑞格列奈是另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属于DPP-4抑制剂。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抑制葡萄糖激素的释放,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瑞格列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对其他酶或激素几乎无影响,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三、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都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它们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们之间在治疗效果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据临床研究表明,瑞格列奈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方面较为突出,尤其是在餐后血糖的抑制效果上更为明显;而格列齐特缓释片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肝糖原分解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和药物来维持血糖水平。
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其中常用的两种药物。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一、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格列齐特,可以通过抑制DPP-4酶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研究表明,格列齐特缓释片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一项关于格列齐特缓释片的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在治疗过程中较少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格列齐特缓释片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少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大多为轻度不良反应,如头痛、胃肠道不适等。
格列齐特缓释片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并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二、瑞格列奈瑞格列奈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成分为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可以通过激活肠道GLP-1受体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瑞格列奈还可以延缓胃肠道排空,减少餐后血糖升高,从而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瑞格列奈还具有减重的作用。
研究表明,使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减轻体重,这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瑞格列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尤其适用于伴有肥胖的患者。
三、两种药物的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都是口服降糖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但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在降糖效果上,瑞格列奈在降低餐后血糖和减轻体重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而格列齐特缓释片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较为突出。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治疗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两种常用的口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效果。
本文结合临床研究结果比较了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以及长期效果评估。
研究发现,格列齐特缓释片在降低血糖、保护胰岛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瑞格列奈则在降低体重、改善血脂等方面效果更显著。
未来,结合两种药物可能能够实现更好的个性化治疗。
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均有一定效果,但因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作出选择。
【关键词】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瑞格列奈,效果,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安全性,长期效果评估,临床应用,前景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而导致血糖升高。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慢性病负担。
目前,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这两种药物都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展。
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在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结果、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可能会不同。
本文旨在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并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建议。
深入了解这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结果,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在治疗效果、安全性和长期疗效等方面的差异,以探讨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征。
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而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两种常用的口服药物。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格列齐特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 降低血糖水平多项研究表明,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
长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患者的高血糖发作。
2. 减轻胰岛素抵抗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血糖水平。
3. 减少并发症风险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瑞格列奈的治疗效果瑞格列奈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1. 提高胰岛素分泌瑞格列奈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释放,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效果的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都是2型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物,它们在治疗效果上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1. 作用机制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而瑞格列奈是一种DPP-4抑制剂,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减少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的病因分析及新的治疗方式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由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在发达国家已经列第3位(心脑血管和癌症之后),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伴随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而导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疾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
结合临床实践,陈述了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的形成因素,并根据其病因提出了新的治疗措施。
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症状出现时,往往发病已有较长时间(可达数年~10余年)。
有部份患者始终无症状,在常规体检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
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有下列典型症状。
口渴、多饮、多尿:症状都较轻,喝水增多较为常见,但增多程度不大,多尿在老年人常被误认为是前列腺病、尿路感染、尿失禁等而被忽视。
食欲改变:进食明显增加的患者,血糖较难控制,已控制者又会明显升高。
老年患者多食症状往往不明显,甚至可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
体重改变和疲乏:2型糖尿病以肥胖多见,但长期和重症患者,可出现明显消瘦。
患者感到疲乏,虚弱无力。
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在血糖控制、尿糖消失、进食增加的情况下,体重反而增加。
皮肤瘙痒:外阴瘙痒,是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引起,常见于女阴部。
脱水以后皮肤干燥,也可出现皮肤瘙痒,但较少见。
反应性低血糖:2型糖尿病可在长时间内,以反复低血糖为主要表现,常导致误诊。
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但在餐后4~5小时,因为胰岛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而出现低血糖症状。
患者有饥饿感、出冷汗、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心跳加快,并可有行为改变,严重时出现昏迷。
2型糖尿病的形成因素分析对于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成因,过去人们所熟知的仅有胰岛β细胞的分泌缺陷、肝糖原输出增加和肌肉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这三方面。
我们则认为,事实上除了这三个方面外,还有更多的组织器官参与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4.28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而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病率持续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
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其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这两种药物都是胰岛素增敏剂,能够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水平。
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在药理作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有所不同。
有必要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及副作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的药理作用,分析两种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机制及影响;2. 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的疗效,包括降血糖效果、控制血糖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3. 研究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其安全性和耐受性;4. 分析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及潜在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进一步完善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2. 正文2.1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药理作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其主要成分为格列齐特,通过增加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降低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常用的口服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水平。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1.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二甲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表明,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体重增加,并且对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格列齐特缓释片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内脏脂肪,改善血管功能,从而减少心血管风险。
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患者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通常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
瑞格列奈还可以减少肝脏糖异生,减少内脏脂肪,改善胰岛素表观抵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临床应用中,瑞格列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联合使用,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3. 两种药物的优缺点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格列齐特缓释片作用于肝脏,通过抑制糖异生和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具有降低心血管风险和减轻体重的优点,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和消化道不适的副作用。
瑞格列奈作用于肌肉细胞,通过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降低血糖,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和对体重的减轻,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和水肿的副作用。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物。
格列齐特缓释片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并发症风险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于长期控制血糖和改善心血管风险的患者。
瑞格列奈适用于较重症糖尿病患者,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适合于需要强效降糖和保护心血管的患者。
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按作用机理分类,主要有: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2.磺酰脲类(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
3.双胍类。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阿卡波糖);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奥恬苹(米格列醇,))。
5.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吡格列酮(艾汀片)、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
6.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诺和龙、普瑞丁)、(2)那格列奈(唐力、唐瑞)、(3)米格列奈)。
7.中成药七大类品种。
1.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 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类新药。
该类药物与体内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谢紊乱,与此同时,这一类药物在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对肾脏的保护方面也显示了作用。
最先开发成功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
在药效较低、严重不良反应及肝毒性的影响下,这些药物逐渐被淘汰或撤市。
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有日本武田的吡格列酮,葛兰素史克的马来酸罗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特点是能明显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实现对血糖的长期控制,以此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由于其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因此具有延缓糖尿病进展的潜力。
在这一巨大的应用前景的影响下,国外对噻唑烷二酮系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远未停止,正待上市的药物有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法格列酮(Farglitazar)和日本武田制药研制的达格列酮(Darglitazoan)。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大类,2003年占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比重为3.5 3%,2004年为4.08%,2005年增长到4.52%。
国产罗格列酮对原研药攻势甚猛。
罗格列酮是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上市的品种, 1999年5月25日经FDA审核后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Avandia”、“安糖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