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酸肾病与中草药的合理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4.48 MB
- 文档页数:48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发表者:冯少尊28469人已访问看了何莲医师的"药物性肾损害"一文中"木通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即"马兜铃酸肾病",想补充:什么中草药中含马兜铃酸成分.服用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AA)的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
????? 常见的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和中成药1.? 含AA的中草药很多,应用范围广,包括关木通、广防已、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木防己、细辛、天仙藤、寻骨风、威灵仙等;这些药中的AA含量详见表6-1-1。
表6-1-1? 中草药中马兜铃酸含量(%).中草药???马兜铃含量???中草药???马兜铃含量???中草药???马兜铃含量关木通???4.0106???寻骨风???0.03007???广防己???0.0068厚朴???0.0018???马兜铃???0.063???细辛???0.0014耳聋丸???0.0437???天仙藤???0.0026???青木香???0.00087冠心苏合丸???0.0323???龙胆泻肝丸???0.0219???管南香???0.25背蛇生???0.011???分清五淋丸???0.0337???妇科分清丸???0.02192.常用的含AA的中成药:①含关木通中成药:甘露消毒丸(每100克成药中含关木通6克)[4]、灵龙感冒胶囊、耳聋丸、金砂五淋丸、白益镇惊丸、前列回春胶囊、透骨镇风丸(丹)、阿胶生化膏、复肾宁片、跌打丸(片)、连翘败毒丸(膏、片)、清淋冲剂、小儿金丹片、小儿导赤片、壮骨酒、障翳散、消风止痒颗粒、复明片、妇科分清丸、咽炎含片、活血理伤丸、分清五淋丸、五粒回春丸、安阳精制膏、济生橘核丸、通便清火丸、清胃丸、济坤丸、生乳片、大黄清胃丸、太和妙龄丸、清血内消丸、导赤丸、五粒回春丸,等。
②含青木香中成药:双香排石颗粒、冠心苏合丸、冠心苏合滴丸、冠心苏合胶囊、纯阳正气丸、养阴降压胶囊、舒肝理气丸、胃炎康冲剂、胃药胶囊、心无忧片、风痛丸、十香返生丸、康妇软膏、绿雪胶囊、绿雪、三余神曲、关节镇痛膏,等。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说起马兜铃酸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这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成分,其实马兜铃酸是一种会对人体肾脏造成极大伤害的物质成分,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马兜铃酸有所了解。
并且马兜铃酸大多数时候都存在于一些马兜铃植物中,在一些中药材中也含有马兜铃酸。
所以有哪些常见的中药材中含有马兜铃酸呢?马兜铃酸是什么?马兜铃酸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植物中所含的共同成份,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马兜铃属植物中。
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因不同成分、剂量、用药时间、性别、个体敏感性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肾脏损害。
马兜铃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有氧化应激作用,可导致肾小管坏死,或肾间质变性如萎缩、纤维化,最终可发展为急、慢性肾衰竭。
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害不可逆!在肾脏病领域,我们有一种病叫做马兜铃酸肾病,就是在一些中药比如青木香、马兜铃等中含有的马兜铃酸造成的。
这些中药如果摄入一定的量,是不分体质,对任何人都会造成肾脏损伤,而且这种马兜铃酸肾病绝大多数都是不可逆转的,一旦造成损害没有办法恢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中国是使用中药的大国,特别是广东人对中医非常推崇,吃中药的人也非常多,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和错误,但我们在食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警惕里面有没有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哪些中药含有马兜铃酸?目前研究发现,马兜铃科植物在世界有200余种,中国有40多种。
其中马兜铃科的中药材主要包括: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等常用中药材也含有马兜铃酸。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包括中成药如朱砂莲胶囊、冠心苏合丸等,可能有几十上百种仍在国内使用,由于其用药范围之广,因此在中国禁用此类药物的可能性不大。
中药伤肾也保肾作者:赵进喜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4年第04期55岁的刘先生,性格比较急躁,5年前,因工作紧张,出现头晕、眼红、烦躁、失眠、便秘等症状,测血压稍高一些,当时有医生说他有“肝火”,所以开始服用龙胆泻肝丸,症状很快改善。
其后每遇再有“肝火”,他就自行购买龙胆泻肝丸,就这样间断服用两年后,出现了神疲力乏、腰膝酸软、食欲减退等。
到医院一检查,血清肌酐升高,医生认为这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刘先生听了很紧张,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患上了慢性肾功能不全?所以他来请我们中医诊治。
我们结合病史和用药情况,初步分析认为,刘先生所患是马兜铃酸肾病,是因为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造成了肾脏损害。
肾损害——马兜铃酸肾病过去曾被误称“中草药肾病”,现在称为马兜铃酸肾病,主要是指不合理应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及其相关产品所引起的肾脏损害。
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主要是马兜铃科的植物。
如用于治疗气管炎、高血压的马兜铃,用于美容消斑的马兜铃根——青木香(不同于普通的木香),用于利尿通淋的关木通,用于利尿消肿的广防己(又称木防己),用于利水消胀的天仙藤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毒性。
龙胆泻肝丸内含木通,古方原为白木通,而现代人普遍以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代替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所以大量应用、长期应用、不对症应用,都可能导致马兜铃酸肾病。
实际上,除了龙胆泻肝丸以外,气管炎丸含有马兜铃,冠心苏合丸含有青木香,排石冲剂含有关木通,不合理应用也常可以导致肾脏损害。
应当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应该注意的是,中草药肾毒性近年来颇有被“热炒”的倾向,有人公然否定中医药治疗肾病,甚至有人说大枣、冬虫夏草、蜂蜜都有肾毒性。
其实,所谓“中草药肾毒性”的发生,除了与应用某些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发生肾毒性以外,更与医者或患者应用中药不当有密切的关系。
如龙胆泻肝丸能清泄肝火,怎么能长期大量服用?古方苏合香丸本是治疗昏厥的急救之药,怎么能作为冠心病的治疗用药长期服用?肾保护——疗效确切至于中医药保护肾功能,其作用已经为国内外多家中心所证实。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概述一、案例名称含马兜铃酸中成药引起肾衰竭等不良反应案例二、案例基本情况1.案例主题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英国、美国、中国相继发生病人因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引起肾衰竭的不良反应,如何看待中药毒性?2.结合章节中药炮制技术第二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3.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药毒性;教导学生对专业一定要抱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要认真做好炮制工作。
4.案例意义使同学们深入了解炮制不当对人们的危害,教育学生认真负责对待患者,对待自己的工作,把好质量的每一道关。
不逐利,严格遵守制药卫生的规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负有使命感。
三、案例解析1.教学思路以中药炮制可以降低获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讲解为切入点,引入马兜铃酸肾病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从而进行思政教育。
2.教学设计与实施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中药在给人们治病疗伤的同时,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一些倡导中药现代化要走西方道路的人士,借“马兜铃”事件盲目夸大中药的毒性作用,是及其错误的。
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如何使用,是否经过炮制。
马兜铃是需要用蜂蜜进行炮制才能使用的,服用剂量也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国外把含马兜铃的中药当作茶喝,用以减肥,并且长期服用,所用的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也没有按中国中药传统加工炮制方法进行炮制,自然会出问题。
中药有毒不完全在药,而在医,在于医生如何使用。
向学生介绍本次事件的缘由,通过一些图片、数据和患者案例使学生对本次事件的影响加深印象。
发布作业,使每位同学参与讨论,教师评分并点评总结。
3.教学效果及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对本案例印象较深,通过作业来看,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全面,深刻,具有创新性,具有新时代大学生的风貌。
结果显示,采用案例引入,学生深入分析,图片数据等手段加深印象,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性,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整体效果较好。
四、案例反思1.创新点把案例分析,做到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对反面案例的教训吸取的更深刻。
【关键词】肾病马兜铃酸中医药马兜铃酸(aritolochic acid,aa)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酸科马兜铃属植物中所含有的共同成分,主要含有aa ⅰ和aa ⅱ,此外还有少量的aaⅲ。
含有aa的中草药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
应用最广泛的是关木通和广防己。
许多中成药中因含有上述成分造成肾损伤,国内外学者称其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
本文就中医药治疗 aan概况介绍如下。
1 中药注射剂治疗aan胡晓颖[1]等用丹酚酸b(salb)干预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实验研究表明,salb对马兜铃酸肾小管间质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
张东成[2]等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表明肾康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肾功能状况,延缓轻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杨晓春[3]等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caan的可能机制是通过抗氧化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降低血黏度等,从而对肾脏起到一定程度保护作用。
2 中药单味药治疗aan高智[4]等探讨百令胶囊治疗caan的疗效,并用泼尼松做对照,结果发现百令胶囊能够明显延缓caan患者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而泼尼松不能够控制caan患者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证实百令胶囊可有效改善损伤的肾小管功能,抑制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
赵怡蕊[5]等通过黄芪与广防己按一定的比例混煎后观察,显示黄芪对广防己急性肾毒性模型的保护和逆转效应。
3 中药复方治疗aan张聪[6]等通过体内外试验研究得出益肾软坚散水煎剂(主要药物有丹参、炙鳖甲、生黄芪、全当归、虫草菌丝等)可通过下调肾组织内促ecm合成因子及抗ecm降解因子的表达,抑制肾间质ecm蓄积而改善caan的肾间质纤维化。
中药马兜铃事件:一种“毒药”两种对待方法中药马兜铃事件:一种“毒药”两种对待方法Medicool医库软件公司上世纪50-60年代,一种奇怪的肾病在世界各地出现。
首先有资料记载的是1956年,巴尔干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地区流行一种;慢性间质性肾炎,能导致肾功能减退,当地农民患此病但无人知晓这病由何而起;1964年中国曾报告了两例;极型肾衰竭病例,中国学者吴寒松发现这两例病人曾服用过中药关木通煎剂,但这一报告并未在中国医学界引起重视,仅被视为个例。
全球各国都发现肾病案例,各国也都进行相关的研究寻找致病元凶:90年代,这种肾衰竭病例在全球一些地区开始集中出现。
1990年比利时服用减肥中药;苗条丸的时髦女性中大规模出现此类肾病,这种苗条丸上市已逾15年,此前服用者并未出现这类肾病。
比利时学者Vanhererghem对此减肥药展开持续关注和研究,他发现该药是在被加入了一种中药粉;广防己之后才涌现出100多病例的。
然而;广防己中含大量马兜铃酸,他推测应是这种物质对肾脏产生了损伤。
1993年,Vanhererghem将这项研究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
1994年,法国也发现两例与服用中药有关的;终末肾衰竭案例,于是就此进行了一项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这项调查显示,1989年-1994年间,在法国有标注为汉防己但其实是广防己的中药出售;1996年,法国NICE地区又发现两例终末肾衰新病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考虑到其中1例可能与广防己有关,暂无法确定马兜铃科中药是否就是致肾病的元凶。
1997年,日本一家委托中国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因患者肾损伤而引发的国际纠纷,结果发现该药中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关木通。
一份《关木通及肾脏毒性研究》的实验报告证实关木通确实可致肾脏损害,由;关木通组成的复方也可损害肾脏且关木通的剂量与肾的损害没有直接关系,;长时间小剂量也可对肾造成损害。
1999年,中国肾脏学专家黎磊石院士也注意到了马兜铃酸的肾毒性,他所在的南京军区总医院报道了3例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导致肾脏损害的病例。
有毒中草药马兜铃酸类:马兜铃属:大叶青木香、滇南马兜铃、南木香、管南香、三筒管、苞叶马兜铃、朱砂莲、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葫芦叶马兜铃、广防己、通城虎、海南马兜铃、汉中防己、藤香、南粤马兜铃、凹脉马兜铃、淮通、背蛇生、管南香、关木通、寻骨风、革叶马兜铃、假大薯、蝴蝶暗消、白朱砂莲、逼血雷、白金果榄、小南木香(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细辛属:土细辛、大细辛、杂细辛、杜衡、细辛、金耳环、土金耳环、乌金草、花脸细辛、台东细辛【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大剂量马兜铃酸(AA)直接引起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并进而发生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衰竭。
大多数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肾功能无法恢复而转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
低剂量摄入AA也引起肾脏不可逆损伤,在肾内形成马兜铃内酰胺-DNA加合物导致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这种加合物物质性质稳定、难以降解,会在肾内长期存在,持续损害病人肾小管及诱导上皮细胞转分化。
病人患肾病和上尿路上皮癌的概率大大增高。
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药理学教授格罗曼经过研究,发现AA-DNA加合物使RAS基因和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p53基因发生突变,从而诱发“上泌尿道上皮细胞癌”(UUC)。
在分子水平上解释了为什么马兜铃酸肾病人最终容易患上恶性肿瘤。
台湾有12%的人患有慢性肾病,发病率居发达地区首位,被称为“透析之都”。
格罗曼教授与台大医院合作做流行病调查,找到了151名UUC病人。
这些病人的肾皮质和癌细胞分析结果再次证明,马兜铃酸就是罪魁祸首。
不论急性或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目前均无有效的根治方法。
因此,马兜铃酸肾病重在预防,要避免摄入马兜铃酸。
现有药用马兜铃科植物都能检出马兜铃酸(AA)2009年,WHO/IARC 将马兜铃酸列为1 类致癌物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药肾病”,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