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散剂结构特征与作用机理PPT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372.50 KB
- 文档页数:60
超级分散剂24000成分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超级分散剂24000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材料,在颗粒分散和稳定化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有效地将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介质中,使其均匀悬浮并保持稳定状态。
这种分散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高度可控的粒径调节能力,适用于多种行业,包括药品、化妆品、涂料、油墨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五个主要部分展开对超级分散剂24000成分的理论说明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概述、文章结构以及论文的目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超级分散剂24000成分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组成成分和功能。
第三部分将阐述其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并通过实验结果和应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然后,第四部分将从优势优点和局限性改进方向两个方面探讨该成分的优缺点,并进行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评估。
最后,我们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理论说明,深入探讨超级分散剂24000成分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在颗粒分散和稳定化的作用机制、方式。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与应用案例分析,评估该剂的优点、局限性以及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研究,我们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超级分散剂24000成分在多领域应用中的价值,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 超级分散剂24000成分的理论说明2.1 定义与特点超级分散剂24000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的特殊成分。
它具有极强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够将固体颗粒稳定地分散在液相中。
其独特的特点使其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在化妆品、药物制剂、涂料等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2.2 成分组成及功能超级分散剂24000主要由多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吸附能力。
通过与悬浮颗粒作用,超级分散剂24000能够使颗粒表面带电,并形成稳定的胶体体系。
同时,它还能有效降低液相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防止沉积和聚集现象。
CH系列超分散剂在颜料表面处理过程中的使用方法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颜料在表面处理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点正是造成我国颜料产品低价出口、高价进口的料产品,在国外进行表面处理后向全世界销售。
虽然某些情况下,国外厂商也向中国颜料生产商提供少量助剂以完成必要的基础性的表面的销售权。
通过这种技术封锁,发达国家将颜料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污染留给了中国,而将丰厚的利润留给了自己。
这种局面是非常令人痛的核心是表面处理剂。
在众多的表面处理剂中,超分散剂以其优异的表面处理效果而受到特别的青睐。
超分散剂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类助剂的研究。
在多年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上海三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推出了CH系列共60多个牌号的超分散剂产品。
有关这类产中已有介绍。
本文重点介绍超分散剂在颜料表面处理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颜料表面处理方法通则用于水性颜料的表面处理,可在颜料制备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加入;非水溶性助剂一般以乳液或溶液的形式加入颜料浆中,通过调节PH值和或捏合操作以完成颜料化转变,在该操作中引入助剂是一种很好的表面处理方法;另外,所有助剂都可以与颜料干混,通过简单的物理混-7A以及CH-8E、CH-8F、CH-8S在常规颜料的表面处理中经常使用,后文将详述使用方法。
CH-6及CH-13、CH-13B、CH-13E是大多数有机丙醇、三乙醇胺等溶剂配成20-50%溶液,慢慢加入颜料浆中,在适当温度下搅拌1小时以上,使助剂吸附于颜料表面,然后冷却、过滤。
氮颜料、色淀颜料及酞菁颜料等常规品种,而且对缩合偶氮颜料、二噁嗪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以及其它许多高档颜料都具有相当好的效果下面是CH系列助剂在常见颜料表面处理中的使用方法料的超分散剂处理联苯胺黄(橙)、甲苯胺红等品种。
而色淀颜料主要包括偶氮色淀颜料,(如P.R.48、49、53、57)及三芳甲烷色淀颜料(如P.B.61),用松香处理的颜料,可将超分散剂溶解于松香皂中,与松香一道对颜料进行表面处理。
超分散剂的特点和分类传统的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含有两个在溶解性和极性上相对的基团,其中一个是较短的极性基,称为亲水基,其分子结构特点使其很容易定向排列在物质表面或两相界面上,降低界面张力,对水性分散体系有很好的分散效果。
但其分子结构存在某些局限性:亲水基团在极性较低或非极性的颗粒表面结合不牢靠,易解吸而导致分散后离子的重新絮凝;亲油基团不具备足够的碳链长度(一般不超过18个碳原子),不能在非水性分散体系中产生足够多的空间位阻效应起到稳定作用。
为了克服传统分散剂在非水分散体系中的局限性,开发了一类新型的超分散剂,对非水体系有独特的分散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是:快速充分地润湿颗粒,缩短达到合格颗粒细度的研磨时间;可大幅度提高研磨基料中的固体颗粒含量,节省加工设备与加工能耗;分散均匀,稳定性好,从而使分散体系的最终使用性能显著提高。
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锚固基团,常见的有一R2N、一R3N+、一COOH、一COO-、一SO3H、一SO2-、一PO42-.多元胺、多元醇及聚醚等,它们可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氢键及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紧紧地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防止超分散剂脱附;另一部分为溶剂化链,常见的有聚酯、聚醚、聚烯烃及聚丙烯酸酯等,按极性大小可分为三种:低极性聚烯烃链;中等极性的聚酯链或聚丙烯酸酯链等;强极性的聚醚链。
在极性匹配的分散介质中,溶剂化链与分散介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分散介质中采取比较伸展的构象,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保护层。
超分散剂作用机理包括锚固机理和溶剂化机理两部分。
锚固机理:①对具有强极性表面的无机颗粒,如钛白、氧化铁或铅铬酸盐等,超分散剂只需要单个锚固基团,此基团可与颗粒表面的强极性基团以离子对的形式结合起来,形成 "单点锚固"。
②对弱极性表面的有机颗粒,如有机颜料和部分无机颜料,一般是用多个锚固基团的超分散剂,这些锚固基团可以通过偶极力在颗粒表面形成"多点锚固"。
超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王正东 胡黎明(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200237)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分为锚固基团与溶剂化链两个部分。
锚固基团可通过化学键、氢键及表面增效剂等不同方式紧紧吸附于颜料表面,而溶剂化链伸展于介质中并在颜料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吸附层。
不同颗粒吸附层之间的排斥能可通过熵斥理论模型或渗透模型来计算。
超分散剂独特的作用机理使它具有一系列优异的应用性能。
关键词:超分散剂 作用机理 锚固基团 溶剂化链 应用效果1 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特征超分散剂是一类高效的聚合物型分散助剂,目前已在国外油漆与油墨行业中获得广泛应用。
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分为两个部分[1]:一部分为锚固基团,可紧紧吸附在颜料颗粒表面,防止超分散剂脱附;另一部分为溶剂化链,它与分散介质具有良好的相溶性,能在颜料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保护层。
当吸附有超分散剂的颜料粒子相互靠近时,由于保护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颗粒弹开,从而实现颜料粒子在油墨与油漆介质中的稳定分散,见图1。
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相比,超分散 收稿日期:19950911;修改稿收到日期:19960918。
SYNTHESI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PHENYLACET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Yan Shuping(H ebei Petrochemical I ndustry Research I nstitute ,S hij iaz huang )Ren Shaofeng(H ebei Chemical Industry S chool ,S hij iaz huang )AbstractSome synthetic methods of phenylacetic acid and its uses w ere summ arized in this paper.T he in-dustralized methods of so dium cy anide ,phenylacetamide ,carborylation are com pared .It is pointed o ut that carbonylation pr ocess in the presence of cobalt carbonyl is the most ideal o ne.It is sugg ested that the installatio ns using carbonylatio n process w ill be built with hig h speed and the old pro cess of o rig-inal plants w ere replaced by car bonylation m ethod .Keywords :phenylacetic acid ;benzyl chlo ride ;cobalt carbonyl ;car bon monox ide ;carbo ny lation1996年11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SPECIA L IT Y CHEM ICA LS 第6期剂的结构特征在于以锚固基团及溶剂化链分别取代了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2]。
艾美捷化学AMJ TM Dispers H-24000超分散剂产品特性Dispers H-24000是含有长链聚酯的酰胺与酰亚胺等多个锚固基团的高分子型聚合物分散剂,对于各种有机颜料具有极好的润湿分散能力,优异的降粘能力,能有效提高颜料的光泽、鲜艳度、抗絮凝性能,特别对炭黑具有优异的分散能力。
Dispers H-24000有助于缩短研磨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增加涂料的贮存稳定性。
化学组分含有颜料亲和基团的高分子嵌段聚合物物化性质项目性质外观浅棕色粘稠液体活性有效成分% 100密度(20℃) g/ml 0.92~0.98分解温度℃>250闪点℃188产品特点优异的分散性,流动性提高展色性、遮盖力降低体系粘度,提高体系稳定性使用方法Dispers H-28000建议添加量:有机颜料:4~10%,碳黑:15~30%。
以上推荐用量受颜料颗粒大小影响较大,请在用本产品之前先作用量试验。
建议分散剂在研磨前加入,并且有足够的搅拌以保证分散剂与颜料混合充分。
适用于汽车原厂漆、工业漆、溶剂型塑料包装油墨、光固化胶印油墨等。
储存运输产品在密闭条件下,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温度低于 5°C 时,可能发生分层或结晶,使用前加热至 20°C 并充分混合。
在密封罐内的保质期为18个月。
* 本资料的配方、数据依据我们所知而提供的。
因众多的配方、生产和应用条件不同,客户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检验和试验来确认,本公司不能做出任何担保,包括专利。
根据技术的进步或发展,Amjet保留作任何变更的权利。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新和大道(西)丽城科技园C-4 邮编:518104。
超分散剂结构特征与作用机理超分散剂(Superplasticizer)是一种能够显著提高水泥浆体流动性和降低黏度的化学添加剂。
它在混凝土或水泥浆体中起到分散、过氧化物和润湿作用,使混凝土或水泥浆体能够以更流动的状态进行施工,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超分散剂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理。
超分散剂的结构特征:超分散剂的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分子结构上。
1.主体结构:超分散剂的主体结构通常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如聚丙烯酸酯和聚羧酸盐等。
这些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大量的分散基团和可溶性基团,使其能够与水泥颗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
2.分散基团:超分散剂的分散基团通常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链上的有机酸基团,如羧酸基团、磺酸基团等。
这些分散基团能够与水泥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使其带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斥力,阻碍水泥颗粒的聚集。
3.可溶性基团:超分散剂的可溶性基团通常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链上的羟基基团、醚基基团等。
这些可溶性基团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增加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润湿性。
超分散剂的作用机理:超分散剂通过分散、过氧化物和润湿作用发挥其性能。
1.分散作用:超分散剂中的分散基团能够与水泥颗粒表面形成静电斥力,阻碍水泥颗粒的聚集。
同时,分散基团也能与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化学键,使其分散均匀,并保持分散状态。
这样,超分散剂能够将水泥颗粒有效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浆体。
2.过氧化物作用:超分散剂中的分散基团还可以与水泥颗粒和水分子形成化学键,同时还能与过氧化氢分子发生反应生成自由基,进而通过氧化作用断裂混凝土中的硫化物、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润湿作用:超分散剂中的可溶性基团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增加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润湿性。
这样,超分散剂能够使水泥浆体更容易与骨料和模板接触,降低摩擦力,提高施工效率。
总的来说,超分散剂通过分散作用、过氧化物作用和润湿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降低黏度,使其能够以更流动的状态进行施工,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
分散剂是一种在液体体系中分散固体物质的化学物质。
它通过改变物质的表面性质和增加粒子间的斥力来实现分散作用。
下面是分散剂的作用原理:
1. 改变表面性质:分散剂常常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可以与固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当固体表面有亲水基团时,分散剂的亲水基团可以与之相互作用,形成吸附层,使固体颗粒表面变为亲水,从而使固体悬浮于液体中。
反之,当固体表面有疏水基团时,分散剂的疏水基团可以与之相互作用,形成吸附层,使固体表面变为疏水,从而使固体悬浮于液体中。
2. 增加粒子间斥力:分散剂在液体中形成吸附层后,可以增加颗粒间的静电斥力或范德华力,使固体颗粒之间产生排斥作用,防止它们重新聚集在一起。
这种斥力可以使颗粒保持分散状态,防止固体在液体中沉淀。
3. 防止聚集:除了增加颗粒间的斥力外,分散剂还可以改变液体的黏度或表面张力,从而减缓固体颗粒的沉降速率或聚集速率。
这种作用可以使固体物质在液体中保持稳定的分散态。
总而言之,分散剂通过改变物质表面性质,并增加颗粒间的斥力,防止固体颗粒重新聚集,从而实现固体物质在液体中的分散作用。
分散剂系列知识(2)——分散剂的结构及作用原理摘要:本文是分散剂系列知识的文章之一,介绍了分散剂的结构、分类、锚固基理和分散剂的稳定基理、锚固基团种类、锚固基团的数量及分散剂的极性等。
关键词:分散剂的结构,分散剂的分类、锚固基团、锚固基理、稳定基理,极性0前言分散剂在颜料的分散过程中,能起到很多的作用。
在涂料体系中,在选择分散剂之前,要充分地了解到分散剂的类型和结构,以及其对颜料的锚固及稳定基理。
1分散剂的基本结构及类型分散剂又称湿润分散剂,它除具有湿润作用外,其活性基团一端能吸附在粉碎成细小微料的颜料表面,另一端溶剂化进入漆基形成吸附层(吸附基越多,链节越长,吸附层越厚),产生电荷斥力(水性涂料)或熵斥力(溶剂型涂料),使颜料粒子长期分散悬浮于漆基中,避免再次絮凝,因而保证制成的色漆体系的贮存稳定。
分散剂有很多种,初步估算,现存世界上有1000多种物质具有分散作用。
现按其结构来区分,可分为:1.1 阴离子型润湿分散剂大部分是由非极性带负电荷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的基团构成。
两种基团分别处在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亲水亲油分子结构。
它的品种有;油酸钠C17H33COONa、羧酸盐、硫酸酯盐(R-O-SO3Na)、磺酸盐(R- SO3Na),等等。
阴离子分散剂相容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水性涂料和水性墨。
多元羧酸聚合物等也可应用于溶剂型涂料,并作为受控絮凝型分散剂广泛使用。
1.2 阳离子型润湿分散剂是非极性基带正电荷的化合物。
主要有胺盐、季胺盐、吡啶鎓盐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力强,对炭黑、各种氧化铁、有机颜料类分散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其与基料中羧基起化学反应,还要注意不要与阴离子分散剂同时使用。
1.3 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在水中不电离、不带电荷。
在颜料表面吸附比较弱,主要在水系涂料中使用。
主要分为乙二醇性和多元醇型。
降低表面张力和提高润湿性。
与阴离子型分散剂配合使用作为润湿剂或乳化剂,广泛应用于水性色浆、水性涂料及油墨。
1 超分散剂分子结构与作用机理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锚固基团。
常见的有- R2 、- NR3+ 、- COOH、- COO- 、- SO3H、- SO3- 、- PO42 - 、多元胺、多元醇及聚醚等。
它们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氢键及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紧紧地吸附在固体颜料表面,防止超分散剂脱附。
另一部分为溶剂化键。
常见的有聚酯、聚醚、聚烯烃以及聚丙烯酸酯等,它们按极性大小可分为三类:(1) 低极性聚烯烃链;(2) 中等极性的聚酯链或聚丙烯酸酯链等;(3) 强极性的聚醚链。
在极性匹配的分散介质中,链与分散介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故在分散介质中采用比较伸展的构象,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保护层。
超分散剂的上述结构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的两亲结构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故存在作用机理上的差异,从而产生的稳定分散效果也不同。
(1) 在分子结构上的第一个改进是用锚固基团取代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并且可根据超分散粉体的表面性质进行选择,以保证超分散剂在固体颗粒表面上的牢固吸附,而这种吸附一般为不可逆吸附,很难解析。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则一般仅为与水产生一定的亲和性而设计,在许多应用场合中的目的是与亲油基团一起满足形成胶囊的需要,对于它在颗粒表面吸附牢度的考虑则往往摆在次要位置上,故亲水基团易解析而导致颗粒絮凝,这在分散非极性或低极性固体颗粒(如炭黑及有机颜料) 时表面最为明显。
(2) 在分子结构上的第二个改进是以溶剂化链取代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且为聚合物链。
其聚合单体根据分散介质的性质而定,以保证能在介质中充分伸展;链长度可通过改变聚合物分子量方便地进行调节,以保证超分散剂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保护层,这样当吸附有超分散剂的固体颗粒因范德华力相互作用时,由于吸附层之间的空间障碍而使颗粒相互弹开,从而实现固体颗粒在非水介质中的稳定分散.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一般为烃链结构,主要是烷烃链,虽然与非极性及低极性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充分伸展,但是因其太短(一般不超过18 个碳原子) ,所形成的吸附层厚度也是非常有限的。
超分散剂的使用方法超分散剂的种类超分散剂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常见的超分散剂包括硅油、氧化铝、磷酸酯等。
其中,硅油是一种非极性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适用于各种涂料和油墨体系。
氧化铝则是一种无机超分散剂,具有高活性、高分散性的特点,适用于环氧树脂、聚酯等高分子材料。
磷酸酯是一种极性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乳化性,适用于水性涂料和油墨。
超分散剂的使用方法使用超分散剂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配制方式和比例进行添加。
一般来说,超分散剂可以与原料混合在一起,或者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入。
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体系,超分散剂的稀释比例和使用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建议先进行小样试验,以确定最佳的添加量和时间。
在配制超分散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所使用的超分散剂符合自己的需求,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需要了解超分散剂的添加量和作用机理,以便达到最佳效果;最后,要注意超分散剂与其他原料的相容性,避免出现沉淀、分层等现象。
超分散剂的优点超分散剂具有许多优点,使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超分散剂可以显著提高粉末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减少团聚现象,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超分散剂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润滑性和流变性,从而改善加工性能,降低能耗。
此外,超分散剂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与传统助剂相比,超分散剂具有更高的效用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注意事项虽然超分散剂具有许多优点,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所使用的超分散剂符合自己的需求,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其次,要注意超分散剂与其他原料的相容性,避免出现不兼容的现象。
此外,要注意超分散剂的储存和使用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结论本文对超分散剂的使用方法及其优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了解超分散剂的定义和作用、种类、使用方法、优点以及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常用添加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