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134.02 KB
- 文档页数:6
函数导数的定义
函数导数的定义(Derivative),也叫导函数值。
又名,是中的重要
基础概念。
当函数y=f(x)的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
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函数导数的定义,记作f'(x0)或df(x0)/dx。
函数导数的定义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函数导数的
定义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
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
是实数的话,函数在某一点的函数导数的定义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
这一点上的。
函数导数的定义的本质是通过极限的概念对函数进行局部的
线性逼近。
例如在中,物体的对于时间的函数导数的定义就是物体的。
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函数导数的定义,一个函数也不一定在所有的点
上都有函数导数的定义。
若某函数在某一点函数导数的定义存在,则称其
在这一点,否则称为不可导。
然而,可导的函数一定;不连续的函数一定
不可导。
说明了求原函数与积分是等价的。
求导和积分是一对互逆的操作,它
们都是微积分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
导数的三种定义形式
导数的三种定义形式包括:
1.导数(函数的变化率)定义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即函数在该
点的切线斜率。
这个定义可以通过求函数图像上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来直观理解。
2.导数定义为函数对于自变量的导数,即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
这个定
义可以通过求函数图像上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来直观理解。
3.导数定义为函数的极限,即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一点时,函数的变化率趋近
于一个极限值。
这个定义涉及到极限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才能理解。
这三种定义形式实际上是等价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导数的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定义形式来解决问题。
高等数学导数的定义
导数(Derivative),也叫导函数值。
又名微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
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极限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df(x0)/dx。
导数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
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是实数的话,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
导数的本质是通过极限的概念对函数进行局部的线性逼近。
例如在运动学中,物体的位移对于时间的导数就是物体的瞬时速度。
导数的定义与运算1.导数的定义: 函数()y f x =在0x 处的瞬时变化率0lim →∆x x y∆∆=0lim →∆x xx f x x f ∆-∆+)()(00. 如果当Δx →0时,xy∆∆有极限,我们就说函数y =f (x )在点x 0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记作0()f x '或0x x y ='即 0()f x '=0lim →∆x x y∆∆=0lim →∆x xx f x x f ∆-∆+)()(00.(2)函数在区间内可导: 如果函数f (x )在开区间(a ,b )内每一点都可导,就说 f (x )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
这时对于开区间(a ,b )内每一个确定的值x 0,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0()f x ',这样就在开区间(a ,b )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这一新函数叫做f (x )在开区间(a ,b )内的导函数,记作()f x ',即()f x '=0lim→∆x xx f x x f ∆-∆+)()(,导函数也简称导数.(3)用定义求函数的导数的步骤:a.求函数的变化量Δy ;b.求平均变化率xy ∆∆.c.取极限,得导数f '(x 0)=0lim →∆x x y ∆∆.2.几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⑴0'=C (C 为常数); ⑵1)'(-=n n nx x (Q n ∈);⑶x x c o s )'(sin =; ⑷x x sin )'(cos -=;⑸x xx 22sec cos 1)'(tan ==; ⑹221(cot )'csc sin x x x -==-;⑺x x e e =)'(; ⑻a a a xx ln )'(=;⑼x x 1)'(ln =; ⑽e xx a a log 1)'(log =.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x g x f x g x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 )()()()()(])()([2'''x g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4.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复合函数(())y f g x =的导数和函数(),()y f u u g x ==的导数之间的关系是x u x y y u '''=,即y 对x 的导数等于y 对u 的导数与u 对x 的导数的乘积。
导数的定义和求导规则一、导数的定义1.1 极限的概念:当自变量x趋近于某一数值a时,函数f(x)趋近于某一数值L,即称f(x)当x趋近于a时的极限为L,记作:lim (x→a) f(x) = L1.2 导数的定义:函数f(x)在点x=a处的导数,记作f’(a)或df/dx|_{x=a},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瞬时变化率。
定义如下:二、求导规则2.1 常数倍法则:如果u(x)是可导函数,c是一个常数,则cu(x)也是可导函数,且(cu(x))’ = c*u’(x)。
2.2 幂函数求导法则:如果u(x) = x^n,其中n为常数,则u’(x) = n*x^(n-1)。
2.3 乘积法则:如果u(x)和v(x)都是可导函数,则(u(x)v(x))’ = u’(x)v(x) +u(x)v’(x)。
2.4 商法则:如果u(x)和v(x)都是可导函数,且v(x)≠0,则(u(x)/v(x))’ =(u’(x)v(x) - u(x)v’(x))/(v(x))^2。
2.5 和差法则:如果u(x)和v(x)都是可导函数,则(u(x) + v(x))’ = u’(x) + v’(x),(u(x) - v(x))’ = u’(x) - v’(x)。
2.6 链式法则:如果y = f(u),u = g(x),则y关于x的导数可以表示为dy/dx = (dy/du) * (du/dx)。
2.7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如果y = f(g(x)),则y关于x的导数可以表示为dy/dx = (df/dg) * (dg/dx)。
2.8 高阶导数:如果f’(x)是f(x)的一阶导数,则f’‘(x)是f’(x)的一阶导数,以此类推。
2.9 隐函数求导法则:如果方程F(x,y) = 0表示隐函数,则y关于x的导数可以表示为(dy/dx) = -F_x / F_y,其中F_x和F_y分别是F(x,y)对x和y的偏导数。
三、导数的应用3.1 函数的单调性:如果f’(x) > 0,则f(x)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 < 0,则f(x)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导数定义为:当自变量的增量趋于零时,因变量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之商的极限。
在一个函数存在导数时,称这个函数可导或者可微分。
可导的函数一定连续。
不连续的函数一定不可导。
导数也叫导函数值。
又名微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
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极限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df(x0)/dx。
物理学、几何学、经济学等学科中的一些重要概念都可以用导数来表示。
如,导数可以表示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表示曲线在一点的斜率、还可以表示经济学中的边际和弹性。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y=f(x) 在x=x0处的导数f′(x0),表示曲线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k。
导数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描述了这个函数在这一点附近的变化率。
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和取值都是实数的话,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
导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一、导数的定义导数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以描述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或斜率。
给定一个实数集上的函数 f(x),若存在一个实数 a,使得函数 f(x) 在 a 点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并且极限$$\lim_{{h \to 0}} \frac{{f(a + h) - f(a)}}{h}$$存在,则称这个极限为函数 f(x) 在点 a 处的导数,记作 f'(a)。
导数可以看作是函数在某一点的瞬时变化率。
进一步地,如果导数的极限在整个函数定义域内都存在,则称函数 f(x) 在该定义域上可导。
二、导数的基本性质1. 可导性的充分条件若函数 f(x) 在某一点 a 处可导,则该点的导数存在。
2. 可导函数的连续性若函数 f(x) 在某一点 a 处可导,则该点的连续。
3. 导数的和差法则设函数 f(x) 和 g(x) 都在某一点 a 处可导,则(a) (f(x) ± g(x))' = f'(a) ± g'(a)(b) 若 c 为常数,则 (cf(x))' = cf'(a)4. 导数的乘法法则设函数 f(x) 和 g(x) 都在某一点 a 处可导,则(f(x)g(x))' = f'(a)g(a) + f(a)g'(a)5. 导数的除法法则设函数 f(x) 和 g(x) 都在某一点 a 处可导,且g(a) ≠ 0,则(f(x)/g(x))' = [f'(a)g(a) - f(a)g'(a)] / [g^2(a)]6. 复合函数的导数设函数 f(x) 和 g(x) 都在某一点 a 处可导,则复合函数 f(g(x)) 在该点的导数为[f(g(x))]' = f'(g(a))g'(a)7. 反函数的导数设函数 f(x) 在某一点 a 处的导数 f'(a) 存在且不为零,若反函数 g(x) 存在,则在 a 处反函数的导数为[g(x)]' = 1 / [f'(g(a))]8. 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a) 若函数 f'(x) > 0,则函数 f(x) 在该区间上是递增的;(b) 若函数 f'(x) < 0,则函数 f(x) 在该区间上是递减的;(c) 若函数 f'(x) = 0,则函数 f(x) 在该点取得极值。
导数的概念和定义高数导数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
它在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并且是理解微积分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数的概念和定义,并探讨其在高等数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导数的概念导数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或者说函数在该点的瞬时变化率。
对于函数f(x),若它在某一点x处的导数存在,那么导数f'(x)表示函数在该点的切线斜率。
如果函数在每一个点的导数都存在,那么这个函数被称为可导函数。
导数的概念可以用极限来精确定义。
设函数f(x)在点x处连续,那么该点的导数f'(x)可以通过以下极限公式来计算:```f'(x) = lim h→0 (f(x+h) - f(x))/h```其中,h表示自变量的增量,即x+h代表一个比x更接近的点。
上述极限即为切线的斜率。
二、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定义是导数概念的具体表达,用来计算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值。
根据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定义可表示为:```f'(x) = lim h→0 (f(x+h) - f(x))/h```这就是导数的一种常见形式定义。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计算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值。
三、导数的意义和应用导数在高等数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导数可以用来求函数的极值点。
对于一个可导函数,在其极值点处导数等于0。
通过求导,我们可以找到函数的极值点,并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
其次,导数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变化趋势。
函数的导数可以告诉我们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快慢。
如果导数为正,表示函数在该点递增;如果导数为负,表示函数在该点递减;如果导数为零,表示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值。
此外,导数还可以用来求解曲线的切线方程。
利用导数的概念,我们可以求得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并通过点斜式方程来求解切线方程。
切线方程在物理学等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导数的概念和定义在高数中是非常基础的概念,它为后续的微积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导数的概念导数定义一、导数第一定义设函数y = f(x) 在点x0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 在x0 处有增量△x ( x0 + △x 也在该邻域内) 时相应地函数取得增量△y = f(x0 + △x) - f(x0) 如果△y 与△x 之比当△x→0 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 = f(x) 在点x0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 = f(x) 在点x0 处的导数记为f'(x0) ,即导数第一定义二、导数第二定义设函数y = f(x) 在点x0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 在x0 处有变化△x ( x - x0 也在该邻域内) 时相应地函数变化△y = f(x) - f(x0) 如果△y 与△x 之比当△x→0 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 = f(x) 在点x0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 = f(x) 在点x0 处的导数记为f'(x0) ,即导数第二定义三、导函数与导数如果函数y = f(x) 在开区间I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f(x)在区间I 内可导。
这时函数y = f(x) 对于区间I 内的每一个确定的x 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就构成一个新的函数称这个函数为原来函数y =f(x) 的导函数记作y', f'(x), dy/dx, df(x)/dx。
导函数简称导数。
导数(Derivative)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
当自变量的增量趋于零时,因变量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之商的极限。
一个函数存在导数时,称这个函数可导或者可微分。
可导的函数一定连续。
不连续的函数一定不可导。
导数实质上就是一个求极限的过程,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来源于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右上图为函数y = ƒ(x) 的图象,函数在x_0处的导数ƒ′(x_0) = lim{Δx→0} [ƒ(x_0 + Δx) - ƒ(x_0)] / Δx。
如果函数在连续区间上可导,则函数在这个区间上存在导函数,记作ƒ′(x)或dy / dx。
第五章导数和微分1 导数的概念一、导数的定义定义1: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存在,则称函数f在点x0处可导,并称该极限为函数f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f’(x0). 若该极限不存在,则称f在点x0处不可导.令x=x0+△x,△y=f(x0+△x)-f(x0),则:==f’(x0).∴导数是函数增量△y与自变量增量△x之比的极限. 这个增量比称为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平均变化率(又称为差商),而导数f’(x0)则为f在x0处关于x的变化率.注:显然常量函数f(x)=C在任何一点x的导数都等于零.例1:求函数f(x)=x2在点x=1处的导数,并求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解:f’(1)===2.∴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y-1=2(x-1),即y=2x-1.例2:证明函数f(x)=|x|在点x=0处不可导.证:f’(0)=,∵=1,=-1,∵不存在,∴f在点x=0处不可导.设f(x)在点x0可导,则ε=f’(x0)-是当△x→0时的无穷小量,于是ε·△x=o(△x),即△y=f’(x0)△x+o(△x),称为f在点x0的有限增量公式.该公式对△x=0仍成立.定理5.1:若函数f在点x0可导,则f在点x0连续.注:可导是连续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例3:证明函数f(x)=x2D(x)仅在点x0=0处可导,其中D(x)为狄利克雷函数.证:当x0≠0时,由归结原理可得f在x= x0处不连续,∴f在x= x0处不可导.当x0=0时,∵D(x)有界,∴f’(0)==xD(x)=0.即f仅在点x0=0处可导.定义2: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右邻域(x0, x0+δ)上有定义,若右极限=(0<△x<δ)存在,则称该极限值为f在点x0的右导数,记作f’+(x0). 类似地,定义左导数为f’-(x0)==.右导数和左导数统称为单侧导数.定理5.2:若函数f在点x0的某右邻域内有定义,则f’(x0)存在的充要条件是:f’+(x0)与f’-(x0)都存在,且f’+(x0)=f’-(x0).例4:设f(x)=,讨论f(x)在x=0处的左右导数与导数.解:f’+(0)===0.f’-(x0) ===1.∵f’+(x0)≠f’-(x0),∴f在x=0处不可导.二、导函数若函数在区间I上每一点都可导(区间端点只考虑单侧导数),则称f为I上的可导函数. 对每一个x∈I,都有一个导数f’(x)(或单侧导数)与之对应,函数f’就称为f 在I上的导函数,简称为导数. 记作f’, y’或,即:f’(x)=, x∈I注:f’(x0)可写作:y’或例5:证明:(1)(x n)’=nx n-1,n为正整数;(2)(sinx)’=cosx,(cosx)’=-sinx;(3)(log a x)’=log a e (a>0,a≠1,x>0),特别的(ln x)’=.证:(1)对于y=x n, ==x n-1+x n-2△x +…+△x n-1,∴(x n)’==(x n-1+x n-2△x +…+△x n-1)=x n-1=nx n-1.(2)∵==,由cosx在R上连续可得:(sinx)’==cosx.又==,由sinx在R上连续可得:(cosx)’== -sinx.(3)∵=log a=log a,又由log a x的连续性可得:(log a x)’=log a=log a=log a e.当a=e时,ln e=1,∴(ln x)’=.三、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y=f(x)在点(x0,y0)的切线方程为:y-y0=f’(x0)(x-x0).即函数f在点x0的导数f’(x0)是曲线fy=(x)在点(x0,y0)的切线斜率.若α表示这条切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则f’(x0)=tanα.例6:求曲线y=x3在点P(x0,y0)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解:y’=3x2, ∴f’(x0)=3x02==.当x0≠0时,曲线在点P(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y-y0=f’(x0)(x-x0),即y=3x02x-2y0;法线方程为y-y0=(x-x0),即y=x y0.当x0=0时,切线方程为y=0,法线方程为x=0.定义3:若函数f在点x0的某邻域U(x0)内对一切x∈U(x0)有f(x0)≥f(x)或f(x0)≤f(x),则称f在点x0取得极大(小)值,称点x0为极大(小)值点. 极大值和极小值统称为极值,极大值点、极小值点统称为极值点.例7:证明:若f’+(x0)>0,则存在δ>0. 对任何x∈(x0,x0+δ),有f(x0)<f(x).证:∵f’+(x0)=>0,由保号性可知,存在δ>0,对一切x∈(x0,x0+δ),有>0,∴对任何x∈(x0,x0+δ),有f(x0)<f(x).定理5.3(费马定理):设函数f在点x0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在点x0可导,若点x0为f的极值点,则必有f’(x0)=0.我们称满足方程f’(x0)=0的点为稳定点. 稳定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导数的定义与求法导数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
在数学中,导数的定义是极限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求导法则来求解。
本文将介绍导数的定义以及求导的方法。
一、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定义是描述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
对于函数f(x),在某一点x=a处的导数表示为f'(a),其定义为:f'(a) = lim (x→a) [f(x) - f(a)] / (x - a)其中lim表示取极限的操作。
这个极限表示当自变量趋近于a时,函数值对应的变化率的极限值。
二、求导法则除了使用导数的定义来计算导数外,数学家总结了一系列的基本求导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便捷地求导。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求导法则:1. 常数法则:对于常数c,导数为0。
d/dx (c) = 02. 幂法则:对于幂函数y = x^n,导数为nx^(n-1)。
d/dx (x^n) = nx^(n-1)3. 求和与差法则:对于函数y = u(x) ± v(x),导数等于各个函数的导数的和或差。
d/dx [u(x) ± v(x)] = u'(x) ± v'(x)4. 乘积法则:对于函数y = u(x)v(x),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以第二个函数的值再加上第一个函数的值乘以第二个函数的导数。
d/dx [u(x)v(x)] = u'(x)v(x) + u(x)v'(x)5. 商法则:对于函数y = u(x)/v(x),导数等于分子函数的导数乘以分母函数的值再减去分子函数的值乘以分母函数的导数,再除以分母函数的平方。
d/dx [u(x)/v(x)] = [u'(x)v(x) - u(x)v'(x)] / [v(x)]^2三、应用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导数的定义和求导法则,我们来看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例1:求函数f(x) = 3x^2在x = 2处的导数。
根据导数的定义,我们可以计算出:f'(2) = lim (x→2) [3x^2 - 3(2)^2] / (x - 2)= lim (x→2) [3x^2 - 12] / (x - 2)= lim (x→2) (3(x + 2)(x - 2)) / (x - 2)= lim (x→2) 3(x + 2)= 3(2 + 2)= 12所以,函数f(x) = 3x^2在x = 2处的导数为12。
导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一、导数的定义1. 导数的概念导数是描述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率的量。
在函数f(x)的定义域中,函数在x=a处的导数表示函数的变化速率,记作f'(a)或df/dx|a。
2.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表示函数在该点切线的斜率。
斜率正表示函数递增,负表示函数递减,斜率为零表示函数有极值。
二、导数的基本性质1. 可导性若函数f(x)在某一区间内处处可导,则该函数在此区间上连续。
2. 代数运算(1) 常数函数的导数为零,即d/dx(c) = 0。
(2) 导数与函数的和差规则:[f(x) ± g(x)]' = f'(x) ± g'(x)。
(3) 导数与函数的乘积规则:[f(x)·g(x)]' = f'(x)·g(x) + f(x)·g'(x)。
3.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1) 若函数y=f(x)可逆,则其反函数y=f^(-1)(x)存在。
(2) 若函数f(x)在[a,b]上可导,且f'(x)≠0,则其反函数f^(-1)(x)在(f(a),f(b))上可导,且有(f^(-1))'(y) = 1 / f'(f^(-1)(y))。
4. 高阶导数若函数f(x)的导数f'(x)在某一区间内可导,则导数f'(x)的导数f''(x)称为函数f(x)的二阶导数。
依此类推,可以定义f(x)的任意阶导数。
5. 导数的应用导数可以用于求曲线的斜率、切线方程,求函数的极值点,分析函数的递增递减区间等。
结语:导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是研究微积分的重要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问题中,导数在物理、经济、生物等领域的应用广泛,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理解导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导数定义;求导公式;切线
二. 重点、难点:
1. 定义:
初导函数的导数公式2.
)∴(1)∴(2
∴(3 )
)(4∴且()(5
∴)
(6 )∴3. 导数运算)(1
2)(3)(
【典型例题】
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1] 处的导数值。
[的导数,例并求该函数在
∵解:从而,因此∴
处可导,且x=a x2] 例,求下列极限:已知f()在[
(1)2()
)解:(1
)(2
3]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例)(1解:
∴)2(解:
)(3解:
(4)解:
5)(解:6)(解:
,求)。
;(满足(4] 例[已知函数1)2
解:
求曲线在点P(2例5] ,4)处的切线方程。
[时,4 )在解:P上,(,2,∴
在点A曲线处切线的斜率为15,求切线方程。
[例6]
∴)解:设切点A (:∴∴∴
)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2,0[例7] 过点P(A()解:P不在曲线上,设切
点:∴
∴∴:
[例8] 交点处两条切线的夹角正切值。
求曲线与
1),解:交点(1∴
)与曲线2,-相切的切线方程。
9] 求过P(2[ 例)(设切点解:A
∴:
:∴∴.:或
:的公切线(均相切的直线)10] C求曲线:C[例曲线,12
(A、C解:切于公切线与)BC()21
∴
∴为同一条直线或
两公切线:∴,
且,已知且[例11]。
,求且解:∴∴∴∴)((∴3)4
∴∴
【模拟试题】
的增量() 1. 在导数的定义中,自变量x 0D. 不等于0 C. 等于0 小于 A. 大于0 B.
)及邻近一点(,的图象上取一点(2. 1在曲线2),则为()
C.
A.
B.
D.
,那么为(t一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时间时,物体的位移为到)3.
到时,物体的平均速度从时间t A.
t时该物体的瞬时速度时间B.
C. 当时间为时该物体的速度时位移的平均变化率到t从时间
D. 已知一物体的运动方程是(其中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4. ),那么该物体在3s时的瞬时速度是() D. 8m/sA. 5m/s B. 6m/s C. 7m/s
函数的导数是()5.
D. 5+4xC. 5-2x A. 5+2x B. 5-4x
,若,则已知的值等于() 6.
B.
D. A. C.
(,则7. 若) D. A. B.
C.
()的切线的倾斜角是()抛物线上点M8.
° D. 90° C. 60° A. 30° B. 45年浙江)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
相切,则a=(9.(05) C.
B. A. D. 1,则等于10. 若。
在点P(211. 抛物线,1)处的切线方程是。
已知曲线,则过点P(2,12. 4)的切线方程是。
,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垂直于直线。
13. 14.(1)一球沿某一斜面自由滚下,测得滚下的垂直距离h(单位:m)与时间t(单位:,求时,此球在垂直方向的瞬时速度。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s (2)质点P在半径为10cm,圆心在原点的圆上逆时针做匀角速运动,角速度为1rad/s,设该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A为起始点,求时刻t时,点P在y轴上射影点M的速度。
和都经过点P(1,215. ),且在点已知两曲线P处有公切c的值。
线,试求a,b,,(2已知曲线,及该曲线上的一点A),(1)用导数的定义求点A处16.
的切线的斜率;(2 )求点A处的切线方程。
运动物体在曲线)处的切线方程;(2在点(1,1)17.(1)求曲线上运动,求物体在t=3s时的速度。
(位移单位:
m,时间单位:s)
)在曲线上,求曲线上,点P)((18. 设函数的点P处的切线与x轴、y轴的正半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表达式(用x表示)0
【试题答案】
1. D
2. C
3. B
4. A
5. C
6. B
7. D
8. B
9. B 10. 1.5
13.
12. 11.
)=8米/秒,即球在垂直方向的瞬时速度为8米/秒。
14. 解:1(s=10sin1t=10sint轴上射影长为y在P时,点t经过)∵2(的速度为轴上射影点M 点P在y∴
,2上,∴)在曲线15. 解:因为点P(1
和和的导数分别为函数,且在点
又由得得,,,P处有公切线,∴
1)∵16. 解:(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点A∴处的切线方程,化简得(2)点A1)∵17. 解:()处的切线斜率,1 ,即曲线在点(∴1在(1,1因此曲线)处的切线方程为y=1 2)∵(时的速度为t=3s ,即运动物体在∴
解:当时,18. ,
曲线P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切线与x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故所求三角面积的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