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容量
- 格式:ppt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47
水环境容量研究报告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水环境容量作为衡量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水环境容量超负荷,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水环境容量研究,对提升水环境质量,保障水资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水环境容量的内涵、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我国水环境容量现状,探讨提升水环境容量的有效策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具体任务包括:阐述水环境容量相关概念;分析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评估我国水环境容量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水环境容量提升策略;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数据统计和模型计算等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研究水环境容量问题。
技术路线如下:1.梳理水环境容量相关概念、内涵及计算方法;2.分析我国水环境容量现状,归纳典型流域水环境容量特征;3.识别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探讨其作用机制;4.提出水环境容量提升策略,包括环境治理、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调配、监测与管理等方面;5.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
二、水环境容量概述2.1 水环境容量定义及内涵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水体中能够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同时维持水生态系统功能和水功能用途不受破坏的能力。
具体来说,水环境容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水体的自净能力,即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质得到降解或转化,保持水质不恶化的能力;二是水环境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这是基于水体自身特性、流域环境特征以及人类活动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水环境容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它与水体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水质特性、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水环境承载能力的上限,从而保护水体的质量和数量。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是基于一系列参数和指标的分析,包括水体的自净能力、输入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标准等。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一、水环境容量的概念二、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一)理论计算法1.污染物输入量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排放源的污染物输入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来计算水环境容量。
首先需要收集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和污染物的去除率,然后根据水体的水流速度和混合时间来计算污染物的传输和稀释过程。
最后,综合考虑水体的自净能力来确定污染物的容量上限。
2.水质标准法:该方法是根据水质标准和频率分析来计算水环境容量。
首先需要确定水体的水质标准和限制排放标准,然后通过采样和分析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来评估水质情况。
最后,根据频率分析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来确定污染物的容量上限。
3.数学模型法:该方法是使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水体污染物的去除和输送过程。
根据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建立数学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组来计算污染物的传输和稀释过程。
最后,根据模型的结果来评估水体的容量和污染物输入的影响。
(二)实测数据法1.野外观测法:该方法是通过野外观测和实验来获得水体的质量和容量参数。
首先需要在水体中设置采样点,并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和监测。
同时,还需要测量水体的水流速度、温度、溶解氧等物理和化学指标。
最后,通过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来评估水体的容量和质量情况。
2.生态指标法:该方法是根据水体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来评估水体的质量和容量。
首先需要调查和记录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生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来评估水体的质量和容量。
最后,可以通过生态指标和生物多样性来衡量水体的容量和稳定性。
三、水环境容量的应用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中国环境规划院李云生•基本涵义•计算模型•计算步骤•校核方法第一部分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涵义容量涵义技术指南中的概念定义•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
•从上述定义可知,水环境容量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水资源量、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方式。
要素之一:水资源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量是水环境容量基础;•为了确保用水安全,水环境容量计算采用的是较高保证率的水文设计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量都用来计算环境容量。
要素之二: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体现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需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态度:开发、利用或保护。
•已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要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规范功能区达标标准;•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可不进行容量计算;若考虑计算,按较高功能标准进行(II类)。
要素之三:排污方式•排污口沿河(或其他水体)位置布设,对河流整体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排污口排放方式(岸边或中心,浅水或深水),对局部的污染物稀释混合影响很大;••第二部分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1、流域概化模型•2、水动力学模型•3、污染源概化模型•4、水质模型1、流域概化•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例如天然河道可概化成顺直河道,复杂的河道地形可进行简化处理,非稳态水流可简化为稳态水流等。
水域概化的结果,就是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质变化规律。
同时,支流、排污口、取水口等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也要进行相应概化。
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2、水动力学模型•最枯月设计条件•1、满足节点平衡方程•2、满足沿程连续方程河流径流量沿程概化河流流速沿程概化3、污染源概化模型•污染源沿程位置概化•污染源源强概化•1、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和水文﹑水力学条件﹑排污口位置的情况下,水域在水环境质量到达环境标准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或称之为最大准许排放负荷量。
改善水环境质量是今后几年我国环境保卫的要紧任务之一,实施流域或者区域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操纵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先后通过了浓度操纵和目标总量操纵,现已逐渐进进到容量总量操纵时期。
目前有关水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方法比立多,但由于水环境的特不性和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落解的复杂性,限制了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水环境容量确实定是区域环境评价和建设工程环境评价中污染物总量操纵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对建设工程实施污染物总量操纵中的技术要害咨询题。
只有了解和掌握水域的环境容量,确定水域的准许纳污量,才能建立起环境总量目标与污染排放源的输进响应关系,将水域的污染负荷量合理地分配到各排放源,从而到达有效操纵区域水污染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汾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芩山。
汾河干流自北向南从太原市域穿过,边山各大支流由东西向中部聚拢于汾河,都市各大排退水系统及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和都市污水或直截了当排退于汾河,或就近排退于边山各支流后最终聚拢排进汾河。
汾河沿途支流径流要紧靠大气落水补给,多属季节性河流,河流的季节性变化较大,局部支流如天池河、阳兴河、玉门沟、冶峪沟等起着向汾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沟作用,有清水流量的河流比例特别少。
汾河在太原市区内全长约188 km,自1958年建库以来,除汛期和浇灌放水外,实际上为要紧纳污河流,使汾河的污染程度逐年加重。
监测评价结果讲明,兰村以下至下兰铁桥段,接纳了兰村造纸厂和北部地区的工业废水,水质属中度偏重污染;铁桥以下城区到小店桥段,受纳了太原市尽大局部工业废水和都市生活污水,水质成分比立复杂,属严重污染区段。
由于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的截流,在该河段常年无稀释清水来源,河段全然上确实是根基一条排污沟,因此毫无稀释容量可言。
水环境容量计算水环境容量计算「篇一」1、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 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化法(线性规划法和随机规划法)、概率稀释模型法和未确知数学法2、水环境容量软件:WASP、Delft 3D 等大型综合模型软件3、王华东和夏青[5]将环境容量定义为: 相对于某种环境标准,某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同时认为环境容量是一个变量,且由基本环境容量(差值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同化容量)两部分组成,基本环境容量指拟定的环境标准与环境本底值之差,变动环境容量指该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
4、水环境容量=稀释容量+自净容量+迁移容量表5、公式法6、模型试错法在河流的第一个区段的上断面投入大量的污染物,使该处水质达到水质标准的上限,则投入的污染物的量即为这一河段的环境容量;由于河水的流动和降解作用,当污染物流到下一控制断面时,污染物浓度已有所降低,在低于水质标准的某一水平(视降解程度而定)时又可以向水中投入一定的污染物,而不超出水质标准,这部分污染物的量可认为是第二个河段的环境容量;依此类推,最后将各河段容量求和即为总的环境容量7、环境科学中所采用的系统最优化方法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及随机规划等8、概率稀释模型法方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① 基于特定的基本假定,建立污染物与水体混合均匀后下游浓度的概率稀释模型;② 利用矩量近似解法求解控制断面在一定控制浓度下的达标率;③利用数值积分求解水体在控制断面不同控制浓度、不同达标率下的水环境容量。
9、10、粒子群算法众多变种中的RPSM[21]方法11、12、三角模糊数/盲数理论13、水环境容量计算「篇二」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过程中一些错误问题从成都地表水环境容量验收会议后,我们对部分省市在具体的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过程和中间结果进行了校核和验算,发现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处理问题,现将对广西、江西、湖南的主要问题汇总如下,以便全国各省市参考:1.广西(1)正向计算全部采用了规划院第三版模型,此模型没有二维计算的结果,二维计算在模型中只是起对一维计算结果的校核作用,实际输出的仍然是一维结果。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1)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水环境容量是在水资源利用水域内,在给定的水质目标、设计流量和水质条件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W 可划分为稀释容量W 稀释和自净容量W 自净两部分,即:W W W =+稀释自净稀释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的来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出水水质目标时,依靠稀释作用达到水质目标所能承纳的污染物量。
自净容量是指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河段污染物混合概化图如图11.4-1。
根据水环境容量定义,可以给出该河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图11.4-1 完全混合型河段概化图0()i si i i W Q C C =-稀释 i i si i W K V C =⋅⋅自净即:0()i i si i i i si W Q C C K V C =-+⋅⋅考虑量纲时,上式整理成:086.4()0.001i i si i i i siW Q C C K V C =-+⋅⋅其中: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低于本河段时:0i si C C =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高于或等于本河段时:00i i C C =式中:i W —第i 河段水环境容量(kg/d ); i Q —第i 河段设计流量(m 3/s ); i V —第i 河段设计水体体积(m 3); i K —第i 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d -1);si C —第i 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mg/L );0i C —第i 河段上方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背景值(mg/L ),取上游来水浓度。
若所研究水功能区被划分为n 个河段,则该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是n 个河段水环境容量的叠加,即:1nii W W ==∑01131.536()0.000365n ni si i i i i i i W Q C C K V C ===-+⋅⋅∑∑式中:W —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t/a ); 其他符合意义和量纲同上。
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名词解释
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指的是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达到合理安全标准时的容量。
水环境容量是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载体,是对重金属的负荷的经验参数。
也可以说,水环境容量表征了水环境在受重金属污染时承受载体能力的限度,是环境污染物向水环境中迁移和分布的准确指标。
重金属水环境容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毒性。
当重
金属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超过一定的限定含量时,水环境中具有毒性,可能会对人体和植物发生有害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过稳定,便可能造成水环境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健康的风险。
因此,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可用来协助分析重金属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稳定性和毒性程度,以制订政策和技术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标准和制定后期控制的措施。
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可由实验或蒙特卡罗法计算而得。
实验法指的是应用实验
性的方法进行的检测,将目标物质加入水系系统中,经过一定的检测时间,监测重金属在水系系统中的吸收情况,计算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
而蒙特卡罗法则是依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达到某一安全标准值所能承受的最大排放量来仿真地计算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
因此,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是评估重金属污染水质的重要参数。
它能从另一个
角度体现出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容量对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载荷和修复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即便是在日常水质检测中,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阐述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且充分分析了计算它
的实验性方法和模拟计算方法。
它对评估重金属污染水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应在水质检测中充分考虑水环境容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