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试题汇编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97.46 KB
- 文档页数:4
2018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
无知无巧,善治衣裳。
不盗不窃,穿洞而行。
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缝表。
又以连里。
既能合纵,又善连横。
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下覆百姓,上饰帝王。
功业甚博,不显贤良。
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
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
②尾:线。
③剽(piao):针尖。
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
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
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为父:簪,大针。
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3)则第二板已具.(4)长其尾而锐其剽...(5)以成文章..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3分)设置铁板→放置铁范→→→按平板面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1.(2018中考·江苏省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分)答:(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2.(2018中考·江苏省泰州)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第(1)(2)题。
(6分)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an):竹席。
②蛩(qiong):蟋蟀。
③江亭:江边的亭子。
④君:指其弟子由。
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上阕通过和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
(2分)(2)赏析划线句。
(4分)答:3.(2018中考·江苏省无锡)阅读与赏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答:(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4.(2018中考·江苏省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6分)宿牛群头①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中考·江苏省扬州)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淮安(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
(20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
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
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
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
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
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
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
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
”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
②兴阑,兴尽。
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
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
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⑤姮娥,嫦娥。
⑥茂才:秀才。
⑦塍:田埂。
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处)(2分)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为.宫室②罔不因.势象形③或.六角④高可.三四丈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1. 古诗文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答案】 (1). ⑴星汉灿烂 (2). ⑵博学而笃志 (3). ⑶弓如霹雳弦惊 (4). ⑷何当共剪西窗烛 (5). ⑸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 上书谏寡人者 (7). 能谤讥于市朝, (8). 闻寡人之耳者 (9). ⑹安得广厦千万间, (10).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此类题一般考查根据上下文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这里应注意“笃志”“霹雳”“窗”“寡”“谏”“谤讥”“厦”“庇”等字词的书写。
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注意在平时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 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 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 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答案】C3.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一】(2018中考·江苏扬州卷·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藩国名臣[明]朱国桢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年二十余,始读书。
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日不足,竟夜读忘寝。
举顺天乡试,为学官。
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
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
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
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
”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日.记数千言___________ (2)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___(3)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___ (4)且遗.一朴___________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为.讲说甚详恳二虫尽为.所吞C.以.身先之太医以.王命聚之D.书其.面曰其.真无马邪3.翻译句子。
(6分)(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中考·江苏苏州卷·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7题。
省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累积与运用。
( 20 分)1 .古诗文默写。
( 10 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 .仁在此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 .家安而民乐 .这类思想与杜甫在《茅舍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 .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媲( p ì)美.B .剽(bi āo)悍.C.憎(zēng )恶.D .戏谑(xu è).对称( ch èn ).良莠(y ǒu ).缄(ji ān )默.着(zh áo)落.重峦叠障休养生息莫衷一是冲耳不闻人材济济心无旁骛藏形匿影穷途末路3 .依据上下文 .回答以下问题。
(4 分)人生在世 .不免不会有难过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悲观悲观、().倒不如振作精神、松开手脚.去突破拂晓前的黑暗。
抛弃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能够微小低微.不被别人().可是绝不可以失掉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适合的词语。
( 2 分)自怨自艾不务正业关注关心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 .请改正。
( 2 分)4 .以下对于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颂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叙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隐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切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江苏省扬州市二〇一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题试文语(答案与解析)注意事项:12题、第5—1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23页,计6本试卷共1.150分,考试时间150,满分题)6题,共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2. 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好座位号。
毫米0.5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2B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3. 书写黑色字迹的水笔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面面相觑(qù)镌刻(juān)亘古(gèn)裨益(bì) B. 感人肺腑(fǔ)女工(gōng)蹊跷(xī)愠怒(wèn)C. 宽宥(yóu)攒聚(zǎn)驾驭(yù)熙来攘往(nǎng) D. 鲜为人知(xiān)迸溅(bìng)竣工(jùn)澎湃(péng)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项A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cuán,“攘”项中“攒”应读Cqī。
yùn,“蹊”应读项中“愠”应读B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xiǎn。
bèng,“鲜”应项中“迸”应读Drǎng。
应读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A. ....,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B. ....,毫不迟疑。
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C. ....。
2018年江苏省扬州中考语文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D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园林藤萝阳台枣核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解说: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
”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答案】A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
《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B. 寓言给人启迪。
《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C. 细节常常独具魅力。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D. 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
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C项表述不正确,一“脱”一“穿”的细节,是为了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江苏省徐州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累积与运用。
( 20 分)1.古诗文默写。
( 10 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 . 仁在此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 . 家安而民乐 . 这类思想与杜甫在《茅舍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媲( 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休养生息..B.剽( bi 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憎( zē ng)恶缄(jiā n)默人材济济心无旁骛..D.戏谑(xuè)着(zhá o)落藏形匿影穷途末路..3.依据上下文 . 回答以下问题。
( 4 分)人生在世 . 不免不会有难过的经历和体验. 与其悲观悲观、().倒不如振作精神、松开手脚 . 去突破拂晓前的黑暗。
抛弃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能够微小低微. 不被别人().可是绝不可以失掉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适合的词语。
( 2 分)自怨自艾不务正业关注关心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 . 请改正。
( 2 分)4.以下对于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颂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叙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 是在隐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切记录昆虫的生活外. 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