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编辑)钢筋直径允许偏差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2
一、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二、三、钢筋工程项目允许偏差(mm)绑扎钢筋网长、宽±10 网眼尺寸±20绑扎钢筋骨架长±10 宽、高±5受力钢筋间距±10排距±5 保护层厚度基础±10柱、梁±5板、墙、壳±3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4 斜槎留置第5.2.3条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6 轴线位移≤10mm7 垂直度(每层)≤5mm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三、模板工程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国家标准省优质结构工程标准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 截面内尺寸基础±10±6尺量柱、墙、梁+4、-5±34 层高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6 4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小于5m 8 6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7 阴阳角方正— 2 方尺、塞尺顺直— 2 线尺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9 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移 3 2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拉线、尺量尺寸+10、0 +6、0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拉线、尺量宽、高—±5对角线— 6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四、混凝土工程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长度板、梁+10,-5钢尺检查柱+5,-10墙板±5薄腹梁、桁架+15,-10宽度高(厚)度板、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5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侧向弯曲梁、柱、板L/750 且≤20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墙板、薄腹梁、桁架L/1000且≤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10钢尺检查螺栓位置 5螺栓外露长度+10,-5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 钢尺检查主筋保护层厚度板+5,-3钢尺或保护层厚度测定仪式量测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10,-5对角线差板、墙板10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表面平整度板、墙板、柱、梁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位置梁、墙板、薄腹梁、桁架3 钢尺检查翘曲板L/75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墙板L/1000墙板注:1、为构件长度(mm)。
钢结构水平允许误差的标准是多少引言概述钢结构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水平允许误差进行规定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钢结构水平允许误差的标准。
正文内容1.行业标准和规范1.1国内标准中国大陆钢结构行业的标准主要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前,主要适用的标准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和《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等。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水平允许误差的标准。
1.2国际标准国际上也有一些相关的标准,例如欧洲的欧洲标准(EN)和美国的美国标准(ANSI/SC)。
这些标准在钢结构的制作、安装和验收等方面都对水平允许误差作出了规定。
2.钢结构水平允许误差的分类2.1制作误差制作误差指的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例如尺寸偏差、弯曲、扭曲等。
制作误差对钢结构的水平允许误差有重要影响。
2.2安装误差安装误差是指在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基础不平整等原因导致。
安装误差对钢结构的水平允许误差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3.钢结构水平允许误差的具体标准3.1可视水平允许误差可视水平允许误差通常是根据钢结构的视觉效果来确定的,适用于外部表面可见的结构。
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可视水平允许误差一般在5mm至10mm之间。
3.2功能水平允许误差功能水平允许误差是指影响钢结构功能和性能的误差标准。
这些误差可能包括平面度、垂直度、水平位置等。
一般来说,功能水平允许误差会更为严格,要求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4.控制钢结构水平允许误差的方法4.1制造工艺控制通过优化和控制制造工艺,例如使用准确的模具、精确的切割等,可以降低制作误差的发生概率,从而控制钢结构水平允许误差。
4.2安装质量控制在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例如使用精确的定位工具、地面基础平整度的要求等,有助于避免和控制安装误差的产生。
5.钢结构水平允许误差对工程的影响5.1结构性能钢结构的水平允许误差直接影响其结构的性能,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
详见附件1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19 编号:表5.1.3 预制桩(钢桩)桩位得允许偏差(mm)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得距离。
灌注桩地基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20 编号:表5.1.4 灌注桩得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得允许偏差注:1、桩径允许偏差得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得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得距离,D为设计桩径。
钢筋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33 编号:表2-B-33续1表2-B-33续2表5.1.8 接头弯曲试验指标注:1. d为钢筋直径(mm);2. 直径大于25mm得钢筋焊接接头,弯心直径应增加1倍钢筋直径。
表3.0.5接头得抗拉强度注:f°mst—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f°st—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f u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冷轧带肋钢筋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3.1.3 冷轧带肋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表3.1.4 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35续1轻骨料混凝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表2-B-36 编号:表2-B-36续1三、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表2-C-1 编号表2-C-1续1表2-C-1续2表2-C-1续3表2-C-1续4表2-C-1续5表2-C-1续7表2-C-1续8表2-C-1续9表2-C-1续11表2-C-1续12表2-C-1续13第31 页共31 页。
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1. 引言螺纹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钢材,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
在使用螺纹钢筋时,直径的准确度对于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国家制定了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规定了不同直径的螺纹钢筋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
2. 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的作用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是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标准,它具有以下作用:2.1 确保施工质量根据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施工人员可以对采购到的螺纹钢筋进行检验,并确保其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低质量或尺寸不合格的螺纹钢筋而导致结构弱化或失稳。
2.2 统一标准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的制定,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螺纹钢筋在尺寸上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确保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螺纹钢筋可以互换使用,方便施工和管理。
2.3 保障工程安全合理的螺纹钢筋直径偏差范围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螺纹钢筋的直径超出了允许偏差范围,可能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引发严重事故。
因此,严格遵守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
3. 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的内容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具体内容如下:直径(mm)允许上偏差(mm)允许下偏差(mm)6 0.3 -0.38 0.4 -0.410 0.5 -0.512 0.6 -0.614 0.7 -0.7………表中列出了常见螺纹钢筋的直径和允许的上下偏差范围。
例如,对于直径为6mm的螺纹钢筋,允许的上偏差为0.3mm,允许的下偏差为-0.3mm。
4. 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的应用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在实际施工中有以下应用:4.1 钢筋采购在采购螺纹钢筋时,施工单位可以根据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对所购买的钢筋进行检验。
如果发现尺寸超出了允许范围,则可以拒收不合格产品。
4.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可以随时检查螺纹钢筋的尺寸,并与螺纹钢筋直径允许偏差表进行对比。
钢材尺寸与重量允许偏差表一、圆钢钢筋工字钢规格重量表螺纹钢重量表直径乘以直径乘0.006165(国家标准)商家默认标准:直径乘以直径乘0.00617其他:方钢W=0.00785乘边长的平方扁钢:W=0.00785×宽×厚钢板W=7.85×宽×厚钢管:W=(外径-壁厚)×壁厚×0.02466渡锌类:W=原理论重量×1.06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方钢 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钢的密度为: 7.85g/cm3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 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强制性条文3. 1. 7 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3.2 对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当用内力的形式表达时,结构构件应采用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0S≤R(3.3.2-1)R=R(fc,fs,ak,…)/γRd(3.3.2-2)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对地震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地震组合计算;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R(·)——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γRd——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静力设计取1.0,对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大于1.0的数值;抗震设计应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代替γRd;fc、fs——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本规范第4.1.4条及第4.2.3条的规定取值;a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时,应增减一个附加值。
注:公式(3.3.2-1)中的γ0S为内力设计值,在本规范各章中用N、M、V、T等表达。
4.1.3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标准值fck应按表4.1.3-1采用;轴心抗拉强度的标准值ftk应按表4.1.3-2采用。
表4.1.3-1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表4.1.3-2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4.1.4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c应按表4.1.4-1采用;轴心抗拉强度的设计值ft应按表4.1.4-2采用。
表4.1.4-1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表4.1.4-2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4.2.2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受力钢筋排距的允许偏差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增强和抵抗拉压力的作用。
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排距的允许偏差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就受力钢筋排距的允许偏差进行探讨。
什么是受力钢筋排距的允许偏差呢?排距是指钢筋之间的距离,而允许偏差则是指实际排距与设计要求排距之间的差异。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每个钢筋的排距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因此需要制定一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那么允许偏差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呢?一般来说,允许偏差的范围是根据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确定的。
在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建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规定。
根据该规范的要求,对于受力钢筋的排距允许偏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钢筋直径的偏差:钢筋直径的偏差是指实际直径与标准直径之间的差异。
根据规范的要求,钢筋直径的偏差应控制在正负5%以内。
2. 钢筋排距的偏差:钢筋排距的偏差是指实际排距与设计要求排距之间的差异。
根据规范的要求,钢筋排距的偏差应控制在正负10%以内。
3. 钢筋弯曲度的偏差:钢筋弯曲度的偏差是指实际弯曲度与设计要求弯曲度之间的差异。
根据规范的要求,钢筋弯曲度的偏差应控制在正负3d(d为钢筋直径)以内。
4. 钢筋之间的位置偏差:钢筋之间的位置偏差是指相邻钢筋之间的距离差异。
根据规范的要求,钢筋之间的位置偏差应控制在正负10mm以内。
以上是《建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对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的一般要求。
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条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钢筋的排距符合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钢筋排距的允许偏差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还会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进行钢筋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允许偏差的范围,确保施工质量。
受力钢筋排距的允许偏差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中热轧光圆钢筋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筋直径(即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咼、肋距等)。
举例:公称直径为© 10m 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
允许偏差为土;横肋高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为土;间距公称尺寸,允许偏差为土热扎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注:公式X钢筋直径的平方=理论重量质监站要求(按截面面积的4%,其允许偏差如下:瘦身钢筋直径推定值关于规范中盘卷和直条钢筋调直后检查方法的说明,近期监督人员对瘦身钢筋的检查中,提出如何对瘦身钢筋进行检查,怎样判断是否为瘦身钢筋。
现就规范规定解答如下: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要求“钢筋进场时, 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原材料重量偏差允许值如以下两表所示。
表一热轧光圆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要求注:上表摘自第条表二热轧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要求注:上表摘自第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要求“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三、由于重量偏差需要在检测站进行测量计算,为了便于检查人员现场快速推定钢筋是否符合要求,现将调直后钢筋允许重量偏差最大值换算成钢筋直径偏差(见下表),该表仅限于现场检查快速初判,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判定标准。
当低于表中数值或有怀疑时,应取样(不小于500mm长度)到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重量偏差检验,最终以试验室检测数据为准。
盘卷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直径推定值。
目前关于钢筋原材的标准规范,已经有了新标准分别为《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和《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希望楼主可以去看看。
规范里介绍得很详细。
建筑工程质量平行检验操作培训资料--钢筋直径允许偏差
GB 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允许偏差
GB 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
螺纹钢公称直径、公称尺寸、允许误差标准如何理解?
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简单的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
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
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mm。
GB 1449.2-2007(16)(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中有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