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建议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5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例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0×3= 40×22=20×20= 53×30=学生开火车回答。
2.笔算425 X 32=237 X 12=22 X 40=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探究新知A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160×30= 106×30 =问:这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笔算: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160 160× 30 × 30————————4800 000480————48002)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4)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5)小结:笔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乘0前面的数,然后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板书:末尾有0,先算非0,算完再添0;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计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3、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1、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2、准确、迅速地进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铺垫1、师生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2、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
(出示幻灯片)20×3= 200×3= 2000×3= 20000×3=请同学们观察每一道,你发现以上各算式的第一个乘数有什么特点?(第一个乘数的末尾都有0)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第一个乘数0的个数相同)复习乘法知识,便于学生很快接受新知。
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就是——(板书课题: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活动】二、学习新课1、幻灯片出示情景图。
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某公司送三大卡车矿泉水到灾区,每辆车上有260箱,那么一共有多少箱?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60×32、怎样得到这道题的结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生独立试做,师巡视。
)3、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A.200×3=600(箱)60×3=180(箱)600+180=780(箱)B.把260看作26个十,26个十乘3得78个十,也就是780。
C.用竖式计算并重点板书两种不同的竖式书写格式。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260 260× 3 × 3780 7804、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那一种算法?(学生可能会说喜欢第二种,教师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样写简便,可以省去3和个位上的0相乘。
)如果用第二种算,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第二个乘数要和第一个乘数0前面的数对齐)怎样相乘?(先和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怎样添写0?(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会数学的乐趣。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单元教育目标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的作用。
3、在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和估算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4、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体验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5、积极参与尝试计算、解决问题和交流等学习活动_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感受估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认识了乘法竖式和近似数,会进行三位数加减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全套教材关于“数的运算”的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
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在与同伴交流互动的活动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内容安排上,采用同一个事物设计两个或多个问题呈现的方式,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习到知识和计算方法的不断提高、完善的过程。
如,第20页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选择了学校买《科普读物》的事例,问题(1)学习不进位口算,问题(2)学习进位口算。
1、口算乘法,安排2课时。
教材先安排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扣算,再安排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这样安排的道理有两点:一是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都可以看作几个十、几个百乘一位数口算,比较简单;二是因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要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二步是用整十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教科书l8页、19页),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
例1设计了乐乐书店新到《保健小常识》的事情,呈现了书店内送书人员与服务员交货时对话的情境,送书人员提供了“一共15包,每包20本,每本6元”等数学信息。
口算乘法教学目标:1.结合买书问题,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并理解算理。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激发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一位数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导入】口算乘法设计1、口算竞赛:(限时1分钟):40 ×4= 60×5= 300×7= 200×8=6 ×200= 3×800= 13×30= 11×50=2、导人新课:刚才口算的这些题目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讲授】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出示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00×10(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一: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方法二: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个0。
所以300×10=3000(份)(4)课件出示另一个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学生独立解决,指名说出口算方法。
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3)同桌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5.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难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进行“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教学,然后再教学“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了乘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根据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相信大部分学生会用旧知迁移新知,个别学生计算或书写上会有困难。
二.教学目标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二)难点理解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口算:(小黑板出示)5×20 600×2 4×60 7×30 50×7 100×3 400×80+5 5+0 0+0【设计意图:用“小黑板”出示口算题的情景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衔接后面的数学问题。
使得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顺畅自然。
】2.揭示研究问题:有关0的乘法(二)探索新知1.探索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1)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板书:0+0+0=0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
板书:0×3=0或3×0=0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学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所以0×3=0。
2.“试一试”中的算式:0×7= 8×0= 0×0=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3.小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第4课时(kèshí)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1、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理解并掌握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1.口算并讨论。
0×2= 6×0= 0×9= 1×0= 0×0=讨论:关于0的乘法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星期天,6只小白兔在森林里采蘑菇,每只小白兔采了0朵,那么6只小白兔一共采了多少朵呢?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指名回答,并说一说算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算法:加法0+0+0+0+0+0=0(朵)进而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 0×6=0(朵)或6×0=0(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 —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
提问:5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 10个呢? 15个呢?指名回答:5×0=0(条)或0×5=0(条)。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说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勻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师板书课题: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相乘的两个数中间有0的情况,不信你瞧。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宁、百色三个城市传递。
三个城市共有火炬手多少名?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尝试解答,最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指名回答(huídá),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建议冀教版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0乘一个数以及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3、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教学建议:
◆0的乘法
1、出示例3情景图和问
题,当学生说出“5个鱼缸
里1条鱼也没有”后,提出
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写出
算式。
2、交流学生写的算式。
连加的算式学生容易想到,
如果学生没有写出乘法算
式,师生共同把连加算式写
成乘法算式。
最后总结: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师
还可以任意出0和一个数相
乘的算式(包括0×0),让
学生口答。
◆火炬传递人数
1、由xx年北京奥运会
引出例4,让学生读题了解
有关火炬手的信息和问题。
师生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试
着用竖式计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
法和结果。
学生说,教师板书,并适时提出大头蛙的问题,让学生解释计算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乘数208个位上的8与3相乘得24向十位进2,十位上的0和3相乘等于0,但积的十位上不能写0,要写2(0+2=2)。
3、让学生观察竖式中
的积624,引导学生说一说
6和24是怎样算出来的。
使
学生发现:积中6是3与2
的乘积,24是3与8的乘积。
最后,教师介绍中间有0
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方法。
◆试一试
鼓励学生口算,交流
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
的。
答案:
918 3035 2454
◆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读题,
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交
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
算的。
鼓励学生口算。
答
案:
xx人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
成,再交流。
答案:
1520 4056
1612
1881 2808 1827
4824 2849
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答案:(1)
7208 7232 7256
7216 7240 7264
7224 7248 7272
(2)
8109 8136 8163
8118 8145 8172
8127 8154 8181
附送: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建议冀教版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
3、积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建议:
◆批发牛奶问题
1、教师谈话引出
牛奶厂批发牛奶的问题,
让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
信息和问题,师生列出算
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
2、交流学生个性化
的计算方法。
大头蛙的算
法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
师可作为参与者介绍给
学生。
然后讲解竖式的简
便写法。
把260看作26个十,
先计算26个十乘30写竖
式时把一位数3写在十位
上。
6的下面,计算出26
个十乘3的结果是72个十
后,再把260个位上的0落
下来。
3、让学生比较两种
竖式计算,提出说一说的
问题,给学生表达不同想
法的机会,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接受简便方法。
◆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用自
己的方法计算。
也可以把
学生分组用两种方法计
算,比较计算的速度和正
确率。
答案:
1920 4410 1850
2760 4320 2760
190 3400
第2题,先由学生独
立完成,再交流。
答案:360×5=1800
(元)
第3题,先让学生
明白题意,再解答。
答案:280×8=2240
(元)
◆数学冲浪
供学生选做。
教师可
与学生共同完成一道题。
答案:
415×6=2490
305×7=2135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