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州谣
- 格式:doc
- 大小:137.41 KB
- 文档页数:7
二年级语文神州谣一、课文原文。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二、生字学习。
1. 会认的字。
- 州(zhōu):神州、九州。
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记忆,了解“州”表示地方的意思。
- 涌(yǒng):涌现、涌起。
可以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水涌起的画面来理解这个字。
- 峰(fēng):山峰、高峰。
与山有关,“峰”表示山的顶端。
- 耸(sǒng):高耸、耸立。
可做动作演示,如人站直身体表示“耸”的样子,理解这个字表示高高直立的意思。
- 湾(wān):台湾、海湾。
结合地图上台湾岛的形状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来记忆。
- 隔(gé):间隔、隔开。
可以用实物演示,如用书本隔开两个物品,来体会“隔”的含义。
- 峡(xiá):海峡、峡谷。
可以看图片,了解峡谷是两边有高山中间狭窄的地方,海峡是两块陆地之间的狭窄海域。
- 与(yǔ):与其、与共。
这是一个常用字,可以通过词语来加强记忆。
- 陆(lù):大陆、陆地。
与土有关,表示广阔的土地。
- 谊(yì):友谊、情谊。
可以联系生活中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来记忆。
- 浓(nóng):浓淡、浓厚。
可以通过对比浓咖啡和淡咖啡的颜色、味道等理解“浓”的意思。
- 齐(qí):整齐、齐心。
可以通过观察排列整齐的物体来记忆。
- 奋(fèn):奋斗、奋发。
可以讲一些奋斗的小故事,激励学生理解这个字所包含的积极向上的意义。
2. 会写的字。
- 州:书写时注意三点的位置,中间一竖要写直。
- 湾:左窄右宽,“弯”字要写得紧凑一些,最后一笔横要长一些。
- 岛:先写中间的“山”,再写外面半包围的部分,注意笔顺。
- 峡:左窄右宽,“夹”字中间的单人不要写成双人。
- 民:第三笔横要写长一些,最后一笔斜钩要写舒展。
- 族:左右结构,左边部分要写得窄一些,右边部分笔画较多,要写紧凑。
①神州谣
(一)神州谣
黄河黄,长江长,
中原大地在中央。
东北头,西北尾,
雄鸡高歌向太阳。
青藏高,内蒙长,
华南华北锦绣庄。
台湾东,海南南,
雄鸡生出大蛋蛋。
中国人,团结紧,
一切听从党中央。
黄岩岛,钓鱼岛,
祖宗家业不可让。
(二)祖国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白鹅说:祖国有可爱的小河;
小山羊说:祖国有青青的山坡;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猴子说:祖国有美丽的森林;
小松鼠说:祖国有好吃的松果;
小朋友说:祖国到处有欢乐。
(三)小脚丫走天下
魏淑芳
小脚丫,走天下,走到海边捉鱼虾,鱼儿多,虾儿大。
小脚丫,走天下,走到雪山摘莲花,冰雪寒,我不怕。
小脚丫,走天下,走到西藏看晚霞,天很蓝,塔很大。
小脚丫,走天下,祖国江山美如画,我爱你,大中华。
神州谣课文主要内容
《神州谣》是一首由李叔同所作,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百姓的苦难与奋斗的长诗。
主要内容包括:
1. 描绘夏、商、周等古代王朝的兴衰变迁,反映了历史的演进和世代更替。
2. 讲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汉初大兴土木、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唐朝盛世等历史事件,展现了历史的辉煌和衰落。
3. 描述了百姓在历史变迁中的遭遇,如楚国的白蛇故事、大雁南飞的悲壮、民间的节令和祭祀等等。
4. 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不屈不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整首诗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民族的情感。
它不仅是一首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 1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课以韵文的三字经形式,歌唱了中华美丽山河、民族团结。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13亿华夏儿女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三字经是传统蒙学教材的一种形式。
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除了识字,还要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我国的民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yí)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dòng)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dǎi)族、黎族、傈僳(lìsù)族、佤(wǎ)族、畲(shē)族、高山族、拉祜(hù)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wò)尔族、仫(mù)佬族、羌(qiāng)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gē)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luò)巴族、基诺族。
(具体分布地域见《新华字典》附录。
)【祖国名字的来历】祖国名称的来历我们伟大的祖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时,夏后氏族首领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后经夏、商、周三个王朝,逐渐形成华夏民族。
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开始自称“华夏”、“诸华”、“诸夏”。
后来,人们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的别称,称中国人为华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神州谣》课文原文及赏析
《神州谣》课文原文: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奔腾,长江浩荡。
长城蜿蜒,珠峰耸立。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五十六族,亲如一家。
祖国母亲,我爱你!
赏析:
《神州谣》是一篇描绘中国壮丽山河和民族团结的小学语文课文。
全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易于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首先,课文以“神州大地,山川壮丽”开篇,直接点出了中国的地理特征和自然风光的壮美。
接着,“黄河奔腾,长江浩荡。
长城蜿蜒,珠峰耸立”四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中国四大标志性自然和人文景观:黄河、长江、长城和珠穆朗玛峰,展现了中国的地理多样性和历史厚重感。
然后,课文转向对中华民族的描绘。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五十六族,亲如一家。
”这几句诗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根源和多元一体的特点。
"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都是对中国人民的称谓,表明我们共享同样的历史文化血脉。
"五十六族,亲如一家"则强调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团结互助。
最后,课文以“祖国母亲,我爱你!”作为结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敬仰之情。
这句话简洁而深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总的来说,《神州谣》通过描绘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的主题,是一篇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课文。
“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讲”教学预案(试行)
教学过程出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
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
昌盛”八个词,
三、品读课文,亲近神州大地
(一)学习第一节
1.自由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
什么?
2.中国为什么叫“神州”呢?我们一起来
看看“州”字的演变。
4.指名读第一行“我神州,称中华,”
5.读了第一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6.你知道祖国的哪些名川大山?想一想,和同
桌说一说。
7.指名回答,指导朗读第一节。
8.齐读。
(出示“雄鸡”版图,板书:神州大地巍巍中
(1)出示“湾、奋、繁”指名读,读好带有前鼻韵母的生字。
(2)出示“涌、峰、耸、浓、荣”指名读,读好带有后鼻韵母的
生字。
3.去掉拼音读,师随机指读。
4.读词语。
自由读,指名读。
5.自由再读文。
6.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全班齐读。
生小组讨论并发言:“州”字是象形字,中间的三点是指河流或水
中间的小块陆地。
传说大禹治水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州”。
我们祖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像人间仙境,所以称为
“神州”。
出示“川”字,大家能猜猜“川”的意思吗?
原来,“川”指的是大江大河。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壮美。
相机评价:
神州大地有这么多名川大山!
祖国的名川大山这么美,处处都像一幅画啊!
“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讲”教学预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