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66.54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知识要点1、快乐人生三句话,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2、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得到集体和社会赞扬时,感到高兴,是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3、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4、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与爱好的心理。
5、自尊的表现:(1)知耻(重要表现)(2)懂得尊重他人(3)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例:(1)注意自己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后果(2)希望自己的建议被采纳(3)取得好成绩,感到自豪(4)拒绝虚荣(5)不沾染坏习气,如说谎等。
6、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过分自尊)如:有的人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言论或表情,便认为损害了自己的自尊,就受不了,就是虚荣心理。
再如:过分在乎自己的名利、穿着、使用、外表、打扮等。
7、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8、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9、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10、怎样尊重他人?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既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又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11、陶行知校长给学生糖的故事说明: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启示)12、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这种情绪冲动于人于己都不利。
13、自信的含义: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14、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无数事实说明:许多失败都与自负和自卑有关。
15、自信者有助于成功的心理品质是:乐观、好奇、专注。
16、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实力才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重点知识点)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青少年自尊的表现(P4第一段)※2、什么叫自尊?(P5第一段前两行)※3、为什么要知耻?(知耻与自尊的关系)(P6倒数第一段)4、在培养自尊的过程中,应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P7第一、二两段)※ 5、虚荣的含义?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6、虚荣心的不良影响?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7、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8、如何尊重他人?①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②未来自尊,我们也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的认识自己③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
※9、为什么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怎样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P12第一段)10、为什么生活中需要豁达?(P13最后一段)11、豁达与自尊的关系?如果我们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还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11、如何对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P14第二段)※12、为什么自尊要适度?(P14最后一段)※13、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①对人有礼貌②尊重他人的劳动③尊重他人的人格※14、如何真正做到尊重他人?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15、什么叫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16、自信的表现?(我能行的认识和理解)①思想上相信“我能行”,②行为上表现“我能行”③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
七年级下人教版思品知识点
人教版思品,是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程。
这门课程
主要涉及学生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责任等方面的
教育。
这些知识点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
对人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教版思品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等方面。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渐
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与人相处时更加和善。
此外,课程还
涉及到诚信、正直、勇敢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品质对学生的成长
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二、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些内容主要涉及到生命、自我、自然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问题
的探讨和思考,学生将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起
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
此外,课程还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和文化等领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三、社会责任
人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还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包括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关注公共事务、尊重社会规则等方面。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义务,进而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涉及到学生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和行为模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初一思品下册知识点思品是初中学生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下册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思品知识点。
本文将整理和总结初一思品下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一、道德修养1. 中华传统美德- 仁:关爱他人,体恤他人的痛苦。
- 礼: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
- 义:讲究公平正义,有社会责任感。
- 智:追求知识,培养智慧。
- 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2. 道德修养与行为- 文明礼貌:尊重他人,注意言行举止。
- 谦虚谨慎:虚心待人,谨慎行事。
- 自律能力:自我管理,约束自己的行为。
-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守信用。
3. 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 尊师重道:尊敬教师,遵守校规校纪。
- 爱岗敬业:热爱学习,尊重劳动。
- 乐于助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
二、国情教育1. 国家的形成和演变- 祖国的领土:中国的疆域范围及其特点。
- 国名的演变:中国的历史名称和现在的国名。
- 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国家制度与政府职能-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国家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其特点。
- 政府部门: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
3. 国家荣誉与义务- 卫生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和要求。
- 爱国情感与责任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和履行公民义务。
三、健康生活1. 锻炼与养生- 锻炼方式:适合中学生的运动方式和注意事项。
- 养生之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方法。
2. 饮食与营养- 健康饮食: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注意事项。
- 营养物质:常见的营养物质和其重要作用。
3.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处理方法。
- 积极心态的培养: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消除压力的方式。
四、法制教育1. 法律与法规-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含义和作用。
- 法律规范:法律的种类和层级。
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权利。
七年级思品下册复习归纳一、是什么(概念、含义)▲1、什么是自尊?p5▲2、什么是自信?p20(答: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3、什么是自负?(答:自负就是过度相信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自以为是。
)4、什么是自卑?(答:自卑就是不相信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有点,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5、什么是自立?p34(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立的过程。
)6、什么是自主?p42▲7、什么是自强?p478、什么是自弃?p50▲9、什么是虚荣?p8答: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自我认识模糊,陷入虚荣的误区,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10、什么是挫折?p60▲11、什么是法律?(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12、什么是违法行为?p93▲13、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p93▲14、什么是犯罪?p9415、什么是《刑法》?p9416、什么是刑罚?p9517、什么是诉讼?p11118、什么是非诉讼?p110▲二、为什么(原因、作用、意义、重要性、好处、危害)▲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为什么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p92、为什么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与自尊的关系)p6▲3、为什么自信是成功之基?(为什么说自信者更容易成功?)p23-264、为什么自负与自卑使人远离成功?p24p36▲5、为什么要自立?(必要性)p36-38①②③④▲6、自立的好处、作用、重要性p367、为什么不能再有依赖?(为什么要克服依赖?依赖的危害)p40▲8、为什么要自强?(自强的作用、意义)p489、为什么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答: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因为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不断进取的动力。
自强的人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知识点梳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
通过学习思品课程,学生将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修养。
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的知识点为基础,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
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行为,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 礼貌与交往学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交往中展现礼貌。
礼貌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学习中应遵循“尊重他人、友好相待、言行得体”的原则。
2. 沟通与表达学生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与表达技巧,包括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等。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减少沟通误会。
3. 团队合作学生将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倾听他人的声音,完成集体任务等。
二、科学观念与方法科学观念和方法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1. 科学的认识学生需要了解科学知识的特点和价值,明确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2. 科学方法学生将学习科学探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并通过实践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3. 科学与生活学生需要学会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例如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等,以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体验与情绪管理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1. 积极情感与心理健康学生将学习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调整和管理个人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2. 情感表达与倾听学生需要学习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以及倾听他人表达情感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思品必背知识点作为一名初中生,思想品德课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有一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接下来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必背知识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我国政治制度、人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经济文化基本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宪法不仅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最高法律,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由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精神三部分组成。
其中,民族精神强调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崇高精神;时代精神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现代文明精神强调现代文明的各方面要素。
三、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对学龄段儿童和少年提供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共九年的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基本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和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珍爱生命珍爱生命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思想道德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社会责任和道德追求的基本认知。
珍爱生命意味着尊重生命,关注他人,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的人生。
五、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尊重和信仰。
在法制观念方面,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珍惜法律权利,尊重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自觉接受和执行法律。
六、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是人们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信任的建立,关系到人们之间和谐共处的基础,应该成为我们重要的思想品德。
七、报国志报国志是指热爱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保持报国之志,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道德自觉道德自觉是指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保持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道德自觉需要在思考及行动中贯彻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风范。
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课程复习资料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1.自尊的含义: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 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等等,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
3.为什么要自尊: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它能使我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这种价值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
5. 如何感受到自尊的快乐?只要我们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从而感受自尊的快乐。
6.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7.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8. 一个人有缺点并不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勇于改正自己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9.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1.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样也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每个人都要通过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气: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自尊者豁达: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自尊要适度。
4.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我们要维护他人的自尊,就要尊重他人。
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同身受,推己及人。
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
5.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我能行!”1.自信的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表现: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 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4. 许多人产生自卑心理,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身的潜力。
5.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三者对比: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⑶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1.自负与自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2.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因为自信的人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自信者拥有乐观、好奇与专注的心理品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唱响自信之歌1、我们该如何唱响自信之歌?(如何树立和增强自信?)(1)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2)要勇于接受挑战,并努力战胜挑战,从而增强实力,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3)我们要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增强民族自信心,个人的自信才有意义和价值。
2、有民族自信心的人,在国际交往中,应自觉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自己的事自己干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表现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
3.我们为什么要做到自立?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之中,终究要走进社会。
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1.依赖思想的危害: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⑵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⑶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3.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遇事没有主见,自立就徒有虚名。
4.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⑴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⑵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
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5.请你谈谈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人生自强少年始1.自强的含义:自强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少年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3.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⑴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4.我们为什么要做到自强?(自强的必要性,自强的意义、作用)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
自强不息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应继承发扬。
5.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1.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为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青少年怎样才能自强?⑴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理想是自强的航标,理想确定后,要为理想执著追求,矢志不移地奋斗;⑵要能战胜自我,这是自强的关键,要做到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不放任自己;⑶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3、为什么说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而如果意志薄弱,不能克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我,则必定不能自强。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人生难免有挫折1.挫折,就是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 挫折与人生相伴;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3.造成挫折的原因有许多: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⑵各种人为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等因素。
4.面对挫折,大致有三种人:⑴胆怯、懦弱的人,一遇到挫折,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
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结果也不能成功。
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走向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5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的态度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选择坚强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挫折,就有助于战胜挫折,获得成功。
挫折面前也从容1.挫折的作用:⑴消极作用: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⑵积极作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 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
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3.智慧是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
(品味“蚌病成珠”)4.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怎样战胜挫折):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有了远大目标,就不会轻易屈服于各种挫折。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对症下药。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⑷学会自我疏导,化解因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
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主动、积极地迎战各种挫折。
5.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让我们选择坚强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意志坚强的人,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⑶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胜不骄,败不馁,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必要性)⑴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总之,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3.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1.如何磨炼坚强的意志?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联系自身实际说说你该怎么做。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技艺,必定要经过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炼。
3 为什么说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坚强意志能促使人们不断战胜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成就大业。
事实证明,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其智力的高低和客观环境的好坏,而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走近法律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等。
2.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等规则相比较,具有三个显特征:⑴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材P88表格要会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