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测评网2007年四川省甘玫州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2023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中考历史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黄继光邱少云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B.自力更生、丰衣足食C.实事求是、开拓创新D.保家卫国、不怕牺牲14.下表所示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49年1978年1998中国粮食总产量(单位:亿吨) 1.13 3.05 5.12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公斤)209317411A.封建制度的废除B.改革开放的推进C.欧美国家的援助15.恩格斯曾告诫说:“以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A.指导了巴黎公社的成功C.抨击了殖民主义的罪恶16.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
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特点是(A.立足本土文化C.军国主义浓厚17.“科学研究的突破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动了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摘自《论语十则》(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品质?我们该如何学习这一品质?材料二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建立以来,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各地孔子学院纷纷开展汉语教学、汉语教师培训,以及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如包饺子、中医入门、剪纸、春节、太极拳等,推动了中国与各国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据高远《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理念》等参考答案:1.D【详解】由题干材料甲骨文中出现丝、桑、蚕、帛等字可以看出,丝织业在当时已经产生且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内容和青铜农具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可以推断丝织业已产生,不能反映等级制度,排除B项;题干材料可以推断丝织业已产生,不能反映商业贸易发达,排除C项。
目录7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七下P4 识记理解7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七下P8—9 识记●武则天的政绩七下P9 识记7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开元盛世”七下P12—15 识记7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七下P17—19 识记7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文成公主入藏七下P23—24 识记7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七下P29—31 识记理解●评价唐太宗识记理解应用7年级下册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赵州桥七下P33 识记7年级下册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雕版印刷术七下P34 识记●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七下P35—36 识记7年级下册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七下P38 识记●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七下P39—40 识记●敦煌莫高窟七下P40 识记7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A.隋、唐B.宋、元C.明、清D.秦、汉[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社会繁荣景象被史学界称为A.开皇之治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参考答案] A[09成都中考]第3题●考点1: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七下P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
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
这里的大运河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临沂中考]第12题长城和大运河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回答1-2题:右图中从涿郡到余杭的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开通于A.战国B.隋朝C.元朝D.明朝[参考答案] B [12年天津中考]第2题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济宁中考]第4题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参考答案] A[09汕头中考]第4题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今年发觉出来的大运河文物。
2007年各省市中考历史试题汇编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闭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1.“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A、越王勾践B、齐桓公C、楚庄王D、晋文公2.秦统一全国以后,规定通行全国的货币是3.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屋社会的时尚。
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4.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
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5.下列相有内容搭配不当的是A、祖冲之——圆周率B、造纸术发明——西汉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D、宋江——《水浒传》6.下列企业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B、发昌机器厂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7.近代史上,台流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A、100年B、80年C、60年D、50年8.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C、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A、毛泽东、邓小平B、毛泽东、江泽民C、邓小平、江泽民D、毛泽东、周恩来10.“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1.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是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上的自主权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打破了人民公社制度下“大锅饭”适应了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12.阿基米德说“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一大贡献,即提出A、万有引力定律B、杠杆原理C、阿基米德定律D、质能转化原理13.19世纪下半期,日本进行明治维新①主张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②废藩置县,改变了地方的行政区划③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④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4C、②③④D、①③④14.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成果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强的道路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1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信息化B、多极化C、全球化D、社会化非选择题部分(开卷)16.200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通过公开公平地考度选拔人才的制度,中国自古有之。
2007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I 基础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悠远古老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回答1-3题。
1.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司马迁B.蔡伦C.张衡D.张仲景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回答4-6题。
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5.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A.沙俄侵略者B.荷兰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D.英国侵略者6.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8.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A.邓世昌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比较落后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C.以重工业为主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四川省自贡市200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试卷总分:30分张治国整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4页。
满分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第I卷、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装订时将第Ⅱ卷单独装订。
(政治30分,历史30分,地理20分)第Ⅰ卷历史(共20分)一、选择题(第21——40小题为历史部分,每小题1分,共计20分)21.在开辟新航路的一次远洋航行中,他及其同伴经过两个多月漫长的航行后,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地方一看,原来是一座小岛。
他们在以后的航行中又到了附近其他岛屿和陆地。
根据叙述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这次重要航行的结果是A.发现了好望角B.发现了美洲C.到达了印度D.完成了环球航行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B.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C.国王宣布讨伐议会D.攻占巴士底狱2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
其中,《人权宣言》与其他两部文件相比,突出特点是A.在法律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利B.宣布脱离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C.强调了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的权利D.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24.2007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讲话,纪念英国正式废除黑奴贸易200周年。
在历史上被称为“三角贸易”的黑奴贸易中,英国殖民者从海外运回欧洲的主要是A.黑人奴隶B.工业产品C.工业原料D.机器设备25.火车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火车是A.内燃机车B.蒸汽机车C.电气机车D.磁悬浮列车26.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
据资料记载:1801一1831年的3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
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四川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纷争B.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货币C. 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D. 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答案:C2. 唐朝时期,下列哪项不是唐朝对外交往的体现?A. 玄奘西行取经B. 鉴真东渡日本C. 郑和下西洋D. 遣唐使来华答案:C3. 下列关于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之一B.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C. 宋朝时期,出现了活字印刷术D.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4. 明朝时期,下列哪项不是明朝对外交往的体现?A. 郑和下西洋B. 戚继光抗倭C. 明朝与葡萄牙的贸易D. 明朝与荷兰的贸易答案:B5. 清朝时期,下列哪项不是清朝对外交往的体现?A. 清朝与俄罗斯的尼布楚条约B. 清朝与英国的鸦片战争C. 清朝与法国的贸易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6.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D.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社会革命答案:D7.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C8.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B. 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C.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D.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全面胜利答案:D9.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C.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土地改革D.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五计划答案:A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B.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C.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发展经济D.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4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分。
1.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郭沫若曾经说过“一片甲骨惊天下”,这是因为甲骨文()A. 能证实尧舜禹的传说真实可靠B. 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C. 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D. 是字母文字的起源2.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
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图1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B. 图2是隋朝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中心在长安C. 图3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D. 图4是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如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4.一生清正廉洁、犯颜直谏,先后向唐太宗进谏达200多次的大唐名臣是()A. 魏征B. 房玄龄C. 杜如晦D. 姚崇5.人口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形成于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是在()A. 东汉后期B. 三国时期C. 西晋时期D. 唐朝中期6.如图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两次壮举,对此评价最恰当的是()A. 使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B.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D.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进程7.图示法能够清晰的表现出事件之间的联系,你认为能够准确表现如图四幅图之间的关系的选项是()A. ①→②→③→④B.C.D.8.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方式包括()①抢夺利权②强租海港③划分“势力范围”④输出商品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9.胡适创作的现代诗《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A. 倡导白话文B. 抨击旧道德C. 主张自由平等D. 推崇民主共和10.近代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一千多个。
一、精彩四选一(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23.(1)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2)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明太祖(朱元璋);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6分)(3)清朝;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2分)(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膨胀)。
(2分)24.(1)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精义;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郑和七下西洋。
(每要点2分,计6分)(2)对外开放政策。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分)(3)闭关锁国政策。
(1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2分)(4)开放使文明更加辉煌;闭关自守导致落后。
(2分)25.(每空格1分,共17分)(1)游牧农耕(2)并立南宋金元(3)黄河长江(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5)宋词元杂剧(6)友好交往中原传统26.(1)图片一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图片二赵州桥——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图片三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
图片四故宫——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每个图片名称1分,评价2分,共12分)(2)认识:这些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分,意思相近,符合题意即可)一、精彩四选一(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23.(1)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2)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明太祖(朱元璋);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016年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中考历史试卷及解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50分,考题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右图是焚烧后的圆明园局部图。
犯下这一滔天罪行的是()A.英法联军B.美俄联军C.英美联军D.八国联军2.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自我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反省的事件是()A.开展洋务运动B.签订《南京条约》C.镇压戊戌变法D.签订《马关条约》3.毛泽东说:“它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评价的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解放战争4.小明通过提取关键词来学习历史。
他提取了“德先生”“打倒孔家店”“赤旗的世界”这几个关键词。
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368天中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
共爬过18条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井冈会师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6.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指挥这场战役的是()A.李宗仁B.佟麟阁C.赵登禹D.彭德怀7.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它表明()A.抗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8.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A.达·芬奇B.但丁C.莎士比亚D.托尔斯泰9.右图为某国政体结构图。
四川省甘玫州2007年中考历史试卷
历史部分
三、选一选: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每小题1分,共25分)
17.下列哪一次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有一幅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它悼念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B.邓世昌C.左宗棠D.林则徐
19.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0.下列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21.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的爆发B.中共“七大”的召开C.百团大战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2.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
A.延安B.大别山地区C.徐州D.沂蒙山地区
23.被恩格斯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但丁B.达·芬奇C.拉斐尔D.莎士比亚
24.有人说郑和是美洲大陆的发现者。
如果他的论据成立,这一段的历史书就要改写,因为目前大家公认的美洲大陆的发现者是航海家()
A.达·伽马B.迪亚士C.哥伦布D.麦哲伦
25.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诞生了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法律文献。
其中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献是()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法典》
26.下列哪场革命或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
27.从一个炮兵上尉到登上法国政治舞台,并于1804年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历史人物是()A.克伦威尔B.林肯C.拿破仑D.华盛顿
28.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一位把人类历史带入“蒸汽时代”的伟人去世。
这位伟人是()
A.牛顿B.富尔顿C.瓦特D.史蒂芬孙
2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
这里的“一枝独秀”指的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30.美国内战期间,促使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兵源的文件是() A.《宅地法》B.《法典》C.《1787年宪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1.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是()
A.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B.使俄国成为经济强国
C.使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军事集团是()
A.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集团
C.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33.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却成为了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的导火线。
“它”是指()A.黑船事件B.萨拉热窝事件C.凡尔登战役D.珍珠港事件
34.右图历史人物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B.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C.提出了相对论D.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等不朽名著
35.华盛顿会议签定的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是()
A.《凡尔赛和约》B.《开罗宣言》C.《九国公约》D.《波茨坦公告》
36.美国夏威夷有一座“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那是为了纪念()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珍珠港事件中遇难的将士D.敦克尔刻撤退
37.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德国突袭波兰C.苏德战争的爆发
D.德国空袭伦敦
38.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国际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欧盟
39.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和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40.二十多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
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
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C.世界格局出现全球化趋势D.亚洲经济飞速发展
41.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A.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B.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原子能技术的不断更新
四、比一比,看谁列举得又快又好!(第42题4分,43题3分,共7分)
42.19世纪下半期到20实际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先后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请举出这四次运动中的各一位主要领导人。
(4分)
43.近代日本进行了一次“明智维新”,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请举出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各一项。
五、看一看,议一议(第44题5分,第45题4分,共9分)
4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材料三:1919年6月3日以后,上海等地工人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摘自人教版教材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
(2)材料三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有何重要影响?
(3)你从材料中感受到了哪些“五四精神”?
45.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灯泡)图二(早期汽车)图三(飞机)[中史在线注:图待传]
请回答: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2)任选一幅图片,说出它的发明者,并说说它怎样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六、综合题(9分)
46.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但他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
”据此回答:(1)罗斯福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就任总统的?
(2)罗斯福采取新政使美国获得“新生和繁荣”,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结果怎样?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