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
- 格式:pdf
- 大小:422.00 KB
- 文档页数:6
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
摘要:
1.复合名词的定义与特点
2.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3.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分析实例
4.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正文:
一、复合名词的定义与特点
复合名词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名词,是名词的一种重要类型。
复合名词在语言中有着丰富的语义表达功能,通常具有明显的语义特征,例如:结构复杂、语义明确、表达具体等。
二、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结构关系:根据复合名词的构成方式,可以分为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等。
2.语义角色关系:根据复合名词中各成分在语义上扮演的角色,可以分为主语、宾语、补语等。
3.语义场关系:根据复合名词所涉及的语义范畴,可以分为时间、空间、人物、事物等。
三、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分析实例
以下是一些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分析实例:
1.并列式:书桌(书+ 桌)、电视机(电+ 视+机)
2.偏正式:汽车站(汽车+ 站)、西红柿(西+ 红柿)
3.主谓式:唱歌(唱+ 歌)、吃饭(吃+ 饭)
4.动宾式:擦窗户(擦+ 窗+户)、洗菜(洗+ 菜)
四、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具体事物:复合名词能够准确地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简洁。
2.丰富语言表达: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3.增强语言形象性:复合名词通过各种语义关系的组合,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复合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辨析现代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词根语素组合而成。
由于词根与词根组合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这类合成词内部结构类型的差异。
根据这种差异,可将复合式合成词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连动式、兼语式七类。
如何正确区分这七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呢?我们认为,应从语素地位、语义关系、组合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首先,从语素地位上看,若复合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性质相同、地位相当、不分主次,就属平等并列型;若性质不同,能分出主次,词义中心居前或在后,则属于主次型。
其次,从两个语素的语义关系、组合形式来看,将平等并列型分为联合式、连动式、兼语式三类,将主次型分为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四类。
. 平等并列型1.联合式从组合上看,联合式合成词多为两个名词性、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语素的组合。
“名+名”:城市、道路、语言、身体、手足、血汗、灯火、波涛、江山、早晚;“动+动”:保护、编织、奔跑、研究、停止、收获、评论、躲藏、开关、推敲;“形+形”:近。
从两个语素的语义关系看,有四种情况:①同义或近义,彼此可以互相解释说明,如声音、缓慢、选择。
②意义相关,表示同一类属,并从字面引申出抽象的意义,如笔墨、领袖、骨肉。
③意义相对或相反,形成抽象概括的意义,如春秋、是非、买卖。
④仅一个语素义起作用,其本义成为该复音词的意义,另一语素义或完全消失,或已经虚化,只起附加、衬托作用。
如干净、睡觉、忘记分别只有净、睡、忘的意义,这类由两个单音的近义或反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称为偏义词。
2.连动式从组合形式看,连动式合成词由两个动词性语素组合而成。
只有“动+动”结构:颁行、报考、查收、采写、筹建、出访、领、审批、选派、诊治、制售。
从语义关系看,连动式的前后两个动词性语素按时间、逻辑的先后排列。
位置靠前的动作先发生,当它完成后,后一动作再接续,它们之间仅表现出较明显的先行后续关系,且这两个动作有一个共同的发出者(施事)。
谈偏正式复合词中名词词根的定语后置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偏正式复合词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的,但也有后一词根修饰、限制前一词根的现象,我们称其为偏正式复合词的定语后置现象。
本文讨论了偏正式复合词中名词词根的定语后置结构,对这一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并简要阐述了其成因。
标签:偏正式复合词名词词根定语后置一、引言关于定语后置的问题,已有的文章大多是在短语、句子的层面上论述的。
本文将在词的内部即词根层面上讨论偏正式复合词的定语后置问题。
丁邦新(2000)从四种方言的角度论证了汉语方言中不存在”中心语—修饰语”这一反常词序,但他所讲的修饰语只涉及形容词,并未涉及名词。
也就是说,他只证明了汉语中不存在形容词作定语后置的词序,因此,并不能由此而推断汉语中没有名词词根作定语后置的词序。
在由名词词根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中,大多数都是修饰性名词词根前置的,本文则讨论修饰性名词词根后置的现象,即由后一个名词词根修饰前一个名词词根所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的结构。
本文认为汉语构词中名词作修饰语后置的现象是存在的,并分析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最后指出这种定语后置只属于语用层面的移位,并没有改变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二、偏正式复合词中名词词根定语后置现象的存在在《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1997)中,编者在介绍复合词的分类时,指出偏正式复合词是“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的复合词,并举例如下:人流气功冰箱新潮小说(定中型)密植游击腾飞倾销筛选(状中型)火红葱绿蜡黄雪亮笔直(状中型)从上面例词的分类来看,编者将“人流”归入偏正式复合词的定中型小类,这一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的解释,“人流”有两种词性,一是动词,为“人工流产的简称”;一是名词,为“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移动的人群”。
如果将“人流”视为动词,那么作为“人工流产”简称的它应该和“密植”一样,属于状中型的偏正式复合词。
①和同组的其他例词比较,黄廖本中属于定中型小类的“人流”应是名词,表示“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移动的人群”的意思,它是由两个名词词根构成的。
偏正式合成词的判定偏正式合成词(AB)在现代汉语构词法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易与其他方式的合成词混淆。
可用“AB是一种/个/……B”,或者“AB是B中的一种/个/……”的方式来判定,这种判定方法的逻辑基础是AB与B之间的属种关系。
标签:偏正式合成词判定属种关系构词法是词汇部分的重要内容。
掌握构词法,对正确地理解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词汇以及提高用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构词方式有:单纯词、合成词,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三种,由于“广泛利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1](P10)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构词法中,“偏正式又最多”[2](P189),又容易与其他构词法混淆,因此,我们只探讨偏正式合成词的判定。
偏正式复合词是指“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构成的合成词。
从理论上说是很清楚的,但在具体判定时却往往不尽人意,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运用加“的/地”的方法来帮助判断,笔者曾听一位老师在授课时说偏正式的提问方式是:“……的/之/地/而……”,例如:“红旗”可以说“红色的旗”,“羊毛”就是“羊的毛”,用这种方法解释词义、理解词义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模糊了词和短语的界限,因为现在常用的区分短语和词的方法之一就是能不能扩展,照此分析,“红旗”和“羊毛”就成为短语了。
一、怎样判定偏正式合成词我们认为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加以判定,假设A、B两个语素构成词AB,如果AB表示的事物、行为或性状可以说成是一种/个/……(以及其他合适的量词)B所表示的事物、行为或性状,简单地说,就是“AB是一种/个/……B”,或者“AB是B中的一种/个/……”,那么,AB就是偏正式合成词。
例如:(一)当后一个语素是名词性语素时,如:汉字红色火车黑板“汉字”是由“汉”和“字”两个语素构成的,汉字是一种字,“汉字”就是偏正式的合成词。
“红色”是由“红”和“色”两个语素构成的,红色是一种颜色,“红色”就是偏正式的合成词。
现代汉语“名+名”偏正复合名词构词研究述评王洁【摘要】“名+名”偏正复合名词是汉语定中复合词的主体类型,60多年来对于这类名词的构词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其中语义关系研究和语法结构研究两大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对该项研究进行前瞻,对推动构词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期刊名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5页(P63-67)【关键词】偏正复合名词;语义关系;语义结构;语法结构;前瞻【作者】王洁【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41对于“名+名”式偏正复合名词有两种理解:狭义的指包含两个具有定中关系名词素的双音复合词,如“铁路”、“牛肉”等,广义的则还包括在第一个内部层次上构成“名—名”定中关系的多重复合词,如“水果糖”、“数学老师”等。
由于狭义复合词和多重复合词在语法、语义的结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相通性,本文使用广义“名+名”偏正复合名词的概念,并将其记为“N1+N2”。
陆志韦(1957)指出:“名⇁名⇁词是现代汉语最能孳生的格式,特别是两个成分都是单音的。
研究构词法的人从来就极留心这个格式。
”[1]根据周荐(1991)的统计,该格式的复合词约占《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里定中格复合词总数的59.5%[2]。
“N1+N2”数量巨大,内部语义关系复杂,其构词问题一直是汉语复合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一、关于“N1+N2”的内部语义关系研究(一)采用传统方法的描写研究1.单视点语义描写单视点语义描写主要通过对N1的阐释来说明“N1+N2”的内部语义关系。
廖庶谦(1946)首次研究了“N1+N2”类名词,他依照“名物修饰语”的不同将“N1+N2”分为七小类,如“衣箱”属于“上面加一个用场”之类[3]。
林汉达(1953)将“N1+N2”分成九类,如“脸盆、酒壶”被归于“名1是经过简略说明名2的用途的”[4]。
复合构词的名词解释近年来,复合构词在语言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复合构词指的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名词。
这种构词方式在世界各个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专业领域。
复合构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紧密复合和松散复合。
紧密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词汇在形态上紧密结合,并以单个词的形式出现。
例如,“酸奶”是由“酸”和“奶”两个词组合而成,它们在发音和拼写上没有明显的分隔。
松散复合则是指两个或多个词汇之间有一定的分隔,如“绿色环保”和“科学技术”,这些词汇之间通过空格或连字符进行分隔。
复合构词在语言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能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
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种类的名词,以满足特定语境和需求。
其次,复合构词有助于准确表达概念和意义。
通过将不同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出具体的概念或意义,避免歧义和模糊性。
最后,复合构词也能够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概念、技术和事物不断涌现,复合构词为人们提供了创造性的方式来命名和描述这些新事物。
复合构词的名词通常具有一定的词汇规律和特点。
首先,复合构词的名词常常具有组成成分的含义特征。
即使是对于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的词汇,它们的组合也常常会带有与组成成分相关的意义。
例如,“夜店”这个名词中的“夜”表示与夜晚有关的,而“店”则表示商业场所。
其次,复合构词的名词通常具有一定的语法和词序规律。
在某些语言中,如德语和荷兰语,复合构词的名词的组成部分通常按照一定的词序排列。
不同语言对于复合构词的词序规律可能有所不同,这也反映了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复合构词的名词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在科学技术领域,复合构词的名词常常被用于命名新的发现、装置和理论等。
这些名词的构词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
在商业领域,复合构词的名词可以用于指代不同类型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
第35卷第6期2017年12月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35 No.6Dec.2017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7.06.022收稿日期:20170329作者简介:向磊(1992— ),女,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2016yks018)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探析———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例向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穷尽式统计后发现:共有115例正偏结构复合词。
根据前后语素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说明关系、比喻关系、隶属关系及无明显关系4类。
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后一语素可以产生构式泛化,也可以省略。
对普通话与方言中正偏结构复合词作对比分析后发现,社会因素中的语言历史因素和认知中的概念整合因素对二者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普通话;正偏结构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0887(2017)06-0091-03 方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反偏正结构的词,有些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认为方言中存在正偏结构复合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与方言词汇相互联系,故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是否存在正偏结构复合词也值得研究。
由于现代汉语词语数量庞大,故选取了使用范围最广、权威度较高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词典》)中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确保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一、普通话中正偏结构复合词概况(一)正偏结构复合词的定义现代汉语中偏正结构复合词指的是修饰限制成分在前,被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在后的复合词,但也有异序的情况,即复合词中被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在前,修饰限制成分在后。
学界一般把异序情况看作偏正结构的特殊类别,即我们所说的正偏结构复合词。
主语+谓语的复合名词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说,主谓式复合词,它的语法原理其实就是与主谓短语完全一致的,由两个词语构成,前面的那个词语充当主语的角色,后面的那个词语充当的是谓语角色,这样结构的复合词,就是主谓结构的复合词,与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主谓短语的语法原理一致。
主谓式复合词的词语有人高马大,花前月下,情深意重,山高水长,手舞足蹈,云淡风清,花红柳绿等。
主谓复合式合成词的-般构成形式有两个主谓短语构成,主语一般由名词充当,而谓语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这些词语多是四字短语,让我们感到合成词构成的特殊性。
复合构词:词根语素+词根语素。
1、并列式复合词:攻击、动静、姐姐(地位相同)
2、偏正式复合词:比如黑板、象牙、高级(形容+中心词)
3、陈述式复合词:雪崩、心疼(主语+谓语)
4、支配式复合词:如开幕、破产、悦耳、动人(动词+名词)
5、补充式复合词:如揭穿、推广、降低(动词+副词)。
语言学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广西师范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参考答案: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2.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语言学家是()。
参考答案:索绪尔3.汉语国际教育属于教育学学科()。
参考答案:错4.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是对语言规律、特点的概括、解释()。
参考答案:对5.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目标是()。
参考答案: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感悟、辨析、鉴赏、探究语言现象的能力;培养对语言学的兴趣,为语言学储备人才第一章测试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参考答案:有声语言2.语言的文化“雕塑”功能是指()。
参考答案:蕴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对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的影响3.人类语言功能区主要在左脑和右脑()。
参考答案:错4.语言思维是指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思维()。
参考答案:对5.思维所凭借的工具主要有()。
参考答案:有声语言;心理表象;内部语言6.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
参考答案:交际功能7.下面各选项中,属于语言社会功能的是()。
参考答案:文化雕塑功能;人际互动功能;信息传递功能8.位于人类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专门负责()。
参考答案:口头表达9.位于人类大脑左半球的韦尼克区如果受损,则()。
参考答案:听力理解能力将受损10.天生的聋哑人没有语言能力,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说明语言和思维是可以分离的。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语音符号层级性的核心是( )。
参考答案:以少驭多2.鹦鹉会模仿人说话,这说明( )。
参考答案:鹦鹉等一些鸟类的说话,只是对人类语言的一种机械模仿3.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4.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
参考答案: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5.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摘要:1.复合名词的定义与分类2.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3.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分析实例4.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正文:一、复合名词的定义与分类复合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名词,是名词的一种重要类型。
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复合名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等。
二、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是指复合名词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根据语义关系的不同,复合名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并列关系:各组成部分在语义上具有并列关系,如“语文”、“男女”等。
2.修饰关系: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修饰另一个组成部分,如“书桌”、“电视机”等。
3.动宾关系: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表示动作,另一个组成部分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拍照”、“洗碗”等。
4.主谓关系: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表示主语,另一个组成部分表示谓语,如“学校”、“公园”等。
三、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分析实例以下是一些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分析实例:1.并列关系:在“语文”这个词中,“语”和“文”分别表示语言和文字,二者在语义上具有并列关系。
2.修饰关系:在“书桌”这个词中,“书”修饰“桌”,表示桌子的用途是用来放书的。
3.动宾关系:在“拍照”这个词中,“拍”表示动作,而“照”表示动作的对象,即拍摄的照片。
4.主谓关系:在“公园”这个词中,“公”表示主语,而“园”表示谓语,即公园是一个公共场所。
四、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和使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观点。
同时,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正确把握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可以避免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表达不准确、沟通不畅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