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危险化学品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
1. 介绍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燃烧性、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危险特性的化学品。
准确分类和标识危险化学品对于确保人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2. 危险化学品分类
根据危害程度和性质,危险化学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燃烧性化学品:
- 可燃物质
- 易燃液体
- 易燃固体
- 易燃气体
2. 毒性化学品:
- 急性毒性物质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物质- 致癌物质
- 致畸形物质
3. 腐蚀性化学品:
- 强酸
- 强碱
- 腐蚀性物质
4. 爆炸性化学品:
- 不稳定物质
- 引发剂
5. 氧化性化学品:
- 强氧化剂
- 过氧化物
6. 其他危害性化学品:- 放射性物质
- 引起窒息的物质
- 生物危害物质
3. 标识和管理
为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应遵循以下标识和管理措施:
- 使用标准危险标识和警示符号
- 提供相应的安全数据表
- 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防护装备
- 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
-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危险化学品分类清单,包括燃烧性、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氧化性和其他危害性化学品。
了解和正确管理这些化学品对于保障人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时,应遵循相关标识、管理措施和法规要求。
2024年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2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3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如金属钠、氢化钾等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危化品管理分类一、引言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对危化品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对危化品管理分类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遵守相关规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危化品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危化品分为8大类,包括:1.爆炸品:如炸药、烟花爆竹等;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石油气、天然气等;3.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等;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硫磺、金属钠等;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甲基过氧化物等;6. 有毒物品:如氰化物、汞等;7.腐蚀物品:如硫酸、硝酸等;8.放射性物品:如放射性同位素等。
三、危化品管理分类1.储存管理:根据《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规定》,企业应按照危化品的类别、性质、数量等因素,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确保储存场所安全可靠。
同时,要对储存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运输管理:运输过程中,危化品可能面临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
因此,运输企业要具备相应的资质,驾驶员和押运员要接受专业培训。
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速度限制、路线规划等规定,防止事故发生。
3. 使用管理:企业应在使用危化品前,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确保使用过程安全可控。
使用过程中,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人员配备、应急设备齐全。
同时,要加强废弃物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4.安全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风险防控。
要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5.监管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同时,要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语危化品管理分类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从储存到使用的全过程安全可控。
焦化厂(煤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和职业中毒、触电急救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极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污染环境的化学品。
按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的分类标准,把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分为七类,分别是: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品;7腐蚀品。
焦化厂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煤油、起泡剂、浓硫酸、强碱、煤气、煤焦油、洗油、粗苯、铯等。
1、煤油、起泡剂:煤油和起泡剂是洗煤分厂浮选工艺中使用的分选药剂,煤油和起泡剂除了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以外,其挥发蒸汽还具有毒性,人体吸入以后,会造成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昏迷。
工作中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后,要迅速的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清新的地方,有条件的可以给予吸氧,如中毒症状不能缓解要及时将中毒者送往医院就医。
日常工作中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岗位通风,及时处理泄漏点,减少油气挥发。
2、浓硫酸:物理性质: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
密度1.8克/毫升,凝固点-37℃,熔点10.4℃,沸点:280℃。
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严禁“水入酸”。
日常工作中,皮肤接触后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皮肤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眼睛接触后要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吸入挥发蒸汽,要马上将中毒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及时的拨打XXX。
误服食后要立即漱口,服用牛奶和鸡蛋清,然后就医。
3、强碱氢氧化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密度1.33克/毫升,沸点115℃,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本品不会燃烧,但具有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
焦化安全焦化厂危险无处不在,只有时时刻刻牢记安全知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才能保证自身安全1、易燃易爆易中毒物质多焦化厂易燃易爆易中毒主要有煤气、粗苯、硫磺、焦油、氨水,这些物质燃点较低,任何火星都能引起大火甚至爆炸,比如公司内部的苯储罐苯的闪点只有12摄氏度,闪点低,为国家甲类危险化学品,两个苯储罐共可容纳180吨粗苯,一旦苯储罐着火爆炸那必然是厂毁人亡。
焦炉地下室、鼓冷工段区域容易煤气中毒而且容易爆炸。
在焦化生产过程中要加注各种药剂(PDS、碱液、对苯二酚),这些药剂有极强的毒性,长期吸入身体,对身体就会照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并且为了化验产品质量,硫酸、盐酸等各类试剂也是员工接触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毒性并且具有腐蚀性,不按照标准操作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
2、高温露天炼焦分厂温度非常高,煤饼在焦炉中得温度能达到1200摄氏度,如此高温就必须要保证员工全副武装,不能让散发出的火苗灼烧员工,但是高温也就意味着出汗多,容易脱水,但是又不能除去劳动保护装备,所以这就对处在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加强监管,在夏天互相监督发现中暑、脱水的员工马上进行救治,而且也必须对承受不住热而脱去劳保的人进行制止,确保安全。
3、移动设备多、操作性强焦化厂的移动设备比较多,最主要的就是炼焦分厂的五大车,五大车操作必须环环相扣,协作性很强,所以就对员工的要求较高,指令要清楚,并且要求员工在上岗期间精神要高度集中,一旦一环出错,就会酿成重大事故,甚至出现人身伤亡。
但是焦化作业必须是24小时连续作业,所以要求员工必须保证精神高度集中,精神不能放松,夜间员工容易疲劳出现瞌睡、打盹现象,员工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4、运输车辆多公司内部有装载机、叉车、废液车、消防车、农用罐车、大型运煤车、工具车等各类型车辆一百多辆,在厂区内行驶,厂区内道路弯道较多,而且厂区内噪音较大车辆行驶声音容易被掩盖,所以对员工在厂区内行走必须严格监管,对车辆行驶必须严格控制,如果一旦没有及时发现车辆行驶或者车辆行驶过快,很容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幻灯片1《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2015-10-17卢春雪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全国冶金安全技术协会焦化安全分会全国冶金安全技术协会焦化安全分会幻灯片22015-10-17 1 《焦化安全规程》及相关规程全国冶金安全技术协会焦化安全分会幻灯片3● 1.1 〈焦化企业安全〉(GB12710—2008)简介● 1.2 其它相关规程●(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主要针对煤化工行业中炼油化工设计)●(4)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2015-10-17 全国冶金安全技术协会焦化安全分会幻灯片42015-10-17 2 焦化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全国冶金安全技术协会焦化安全分会幻灯片52.1 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险化学品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21项。
焦化企业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类别为:(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A2):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2)易燃液体(A3):初馏份、二甲苯、硝化苯、甲苯、轻溶剂油、甲基萘(液态)、粗苯、吡啶、噻吩(甲类);重溶剂油、苯残渣、粗制残渣、重质苯、轻质苯、轻质洗油(乙类);煤焦油、洗油、重质洗油、燃料油(丙类)。
(3)易燃固体(A4):工业萘、精萘、硫磺、工业苊(乙类);α-甲基萘、β-甲基萘、古马隆-茚树脂(丙类)。
(4)毒害品(A6):焦油沥青、脱晶蒽油、二蒽油(丙类)(5)腐蚀品(A8):酸焦油、粗蒽、精蒽(丙类);硫酸铵(不燃烧)(6)毒害品且腐蚀品:苯酚、苯酚钠、粗酚、黄血盐钠(丙类)2015-10-17 全国冶金安全技术协会焦化安全分会幻灯片8表1.2 焦化企业涉及煤气的特性焦化生产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如下危险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爆炸;容易蒸发;容易产生静电;受热容易膨胀;容易流动扩散;容易沸腾突溢;毒性。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1. 毒性化学品:具有对人体、动物或者环境具有毒性的化学品。
这类化学品被分为不同的毒性级别,包括致命、严重毒性、急性毒性、潜在毒性等级别。
2. 腐蚀性化学品:具有腐蚀生物组织、金属等性质的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
3. 爆炸性化学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化学品,对人员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4. 易燃化学品:在常温下易于燃烧的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易燃性等性质。
5. 放射性化学品: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辐射危害。
此外,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还可以根据其具体的危险性质和用途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例如,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的相关规定,危险货物被分为九个类别,包括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放射性物质和其它危险品。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识别和分类危险化学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也规定了对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处理要求,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以及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除了根据化学品的危险性质进行分类,还可以根据化学品的用途、毒性级别等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有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和法规,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以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对于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要。
通过对化学品的分类,可以确保生产企业正确标识化学品的危险性质,为使用单位提供准确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使用方法,以及对危险化学品的正确处理和储存方法。
同时,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监管和安全管理,推动相关立法和监管措施的完善,从而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焦化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1. 焦化厂危险源介绍焦化厂是生产焦炭和煤化工产品的重要工业企业,但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因此成为一种危险源。
焦化厂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化学品危险源焦化厂中使用的化学品主要包括煤焦油、苯、甲苯、乙苯、丙烯等,这些化学品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火灾爆炸危险,容易导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和伤害。
1.2 热力危险源焦化厂中大量的高温和高压设备,如高压炉、高炉、加热炉等,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1.3 噪声危险源焦化厂中生产车间的机械与设备噪声极大,长期处于这种高噪声环境下,不仅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
2. 危险源辨识为了保障焦化厂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必须对焦化厂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需要确定一系列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评估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危害程度,最终确定各类危险源的优先级,以便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2.1 危险源的确定对焦化厂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需要考虑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例如原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生产、运输和再利用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在确定危险源时,可以通过场地勘察、设备检测和现场观察等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
2.2 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危害评估对危险源进行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例如事故可能性、事故后果、现有管理措施、技术交流等,以确定该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2.3 危险源优先级的确定为了确保焦化厂的安全,需要将辨识后的危险源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以优先考虑危害程度较大的危险源。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危害。
3. 危险源风险评价与管理将危险源辨识和优先级排序完成后,需要对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以制定更加具体、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确定其风险等级和影响因素,评估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控制措施,进而制定管理方案以降低设施的隐患。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 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焦化厂危险化学品分类
一、焦化厂购入危险化学品名单
1、化验室购入危险化学药品:高锰酸钾、高碘酸钾、重铬酸钾、过硫酸铵、硝酸银、溴化汞、氧化镁、溴酸钾、硫酸铜、氯化锌、硝酸铵、偏钒酸铵、溴酸钾、碘酸钾、过氧化氢、三氯甲烷、无水乙醚、石油醚、甲醛、乙酸乙酯、丙酮、纯苯、甲苯、二甲苯、苯酚、多聚甲醛、氢氧化钠、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盐酸、磷酸、甲酸、硝酸、硝酸钠、亚硝酸钠、三氯化铁、硝酸铋、乙酸铅、氯化钡、溴、碘、氢氧化钾、硫酸氢钾、酒石酸锑钾、苦味酸、氧气、二氧化碳(压缩)。
2、化产车间购入危险化学品:浓硫酸、洗油、乙炔
二、焦化厂售出危险化学品名单
1、化产车间售出危险化学品:粗苯、硫磺、煤焦油。
厂内生产用焦炉煤气、高炉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