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源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电源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而化学电源则是一种实用的原电池。
化学电源品种繁多,大体可分为三类:1.一次电池(1)锌锰电池—干电池普遍用在手电和小型器械上的干电池,外壳锌片作负极,中间的碳棒是正极,它的周围用石墨粉和二氧化锰粉的混合物填充固定,正极和负极间装入氯化锌和氯化铵的水溶液作为电解质,为了防止溢出,与淀粉制成糊状物。
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Zn-2e- == Zn2+正极:2 NH4++2e-=2NH3↑+H2↑产生的NH3和Zn2+作用:Zn2++4NH3 = [ Zn(NH3)4]2+产生的H2和MnO2作用:H2+2MnO2 = Mn2O3+H2O总反应式为:2Zn+4MnO2+4NH4Cl== [Zn(NH3)4]Cl2+ ZnCl2+2Mn2O3+ 2H2OZn+2MnO2+2 NH4Cl== Zn(NH3)2Cl2+ 2MnO(OH)或Zn+2 NH4+= Zn2++2NH3↑+H2↑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将正极上NH4+还原生成的H2氧化成为水,以免产生H2附在石墨表面而增加电池内阻。
由于反应中锌筒不断消耗变薄,且有液态水生成,故电池用久后会变软。
新制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这样的干电池是“一次”电池,不能充电再生。
(2)银锌电池—钮扣电池钮扣电池最常见的为微型的Ag—Zn电池,它用不锈钢制成一个由正极壳和负极壳盖组成的小圆盒。
盒内靠正极壳一端充由Ag2O和石墨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盖一端填充Zn—Hg合金作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为KOH。
该电池使用寿命较长,广泛用于电子表和电子计算机。
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
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Zn+2OH--2e- == ZnO+H2O 正极:Ag2O+H2O+2e-==2Ag+ 2OH-总反应式为:Zn+ Ag2O== ZnO+2Ag(3)高能电池—锂电池该电池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高能电池。
高中化学化学电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源无处不在,从手机、电脑到电动汽车,都离不开电源的支持。
而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电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有趣又实用的话题。
化学电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先来说说一次电池,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干电池。
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玩具车吧?里面装的那种圆形的电池,通常就是干电池。
干电池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它主要由锌筒、碳棒、电解质糊等组成。
在放电过程中,锌筒作为负极逐渐被消耗,发生氧化反应:Zn 2e⁻=Zn²⁺;而碳棒作为正极,二氧化锰在其中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MnO₂+ 2H⁺+ 2e⁻= 2MnO(OH) 。
接下来是二次电池,比较常见的就是铅蓄电池。
汽车里用的蓄电池很多就是铅蓄电池。
它在放电时,负极是铅(Pb),发生的反应是:Pb + SO₄²⁻ 2e⁻= PbSO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₂),反应为:PbO₂+ 4H⁺+ SO₄²⁻+ 2e⁻= PbSO₄+ 2H₂O 。
那铅蓄电池为啥叫二次电池呢?这是因为它在放电后,经过充电又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继续使用。
充电时,原来的负极变成阴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₄+ 2e⁻= Pb + SO₄²⁻;原来的正极变成阳极,反应为:PbSO₄+ 2H₂O 2e⁻= PbO₂+ 4H⁺+ SO₄²⁻。
再讲讲燃料电池。
这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化学电源。
比如氢氧燃料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H₂4e⁻=4H⁺;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O₂+ 4H⁺+ 4e⁻= 2H₂O 。
燃料电池的优点可不少,它的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
了解了这些常见的化学电源,咱们再来说说它们的工作原理。
其实,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本质上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池中,存在着两个电极,一个是负极,一个是正极。
化学电源【知识要点】一、化学电池的概念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化学电池的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和浸在溶液中的正极和负极,使用时将两极用导线接通,就有电流产生,因而获得电能。
化学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电能减弱,有的经充电复原又可使用,这样的电池叫蓄电池,如铅蓄电池、银锌电池等;有的不能充电复原,称为原电池,如干电池、燃料电池等。
二、化学电源的分类化学电源品种繁多,大体可分为三类:1、一次性电池:即电池中的反应物质在进行一次电化学反应放电之后就不能再次使用了。
(1)锌锰电池—干电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锌,正极材料是碳棒,电解质是MnO2、NH4Cl、ZnCl2组成的糊状物。
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Zn-2e- = Zn2+正极:2MnO2+2NH4+ +2e-=Mn2O3+2NH3+H2O总反应式为:Zn+2MnO2+2NH4+ = Zn2+ + Mn2O3+2NH3+H2O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将正极上NH4+还原生成的H氧化成为水,以免产生H2附在石墨表面而增加电池内阻。
由于反应中锌筒不断消耗变薄,且有液态水生成,故电池用久后会变软。
(2)银锌电池—钮扣电池该电池使用寿命较长,广泛用于电子表和电子计算机。
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 溶液。
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Zn+2OH- -2e- = ZnO+H2O正极: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为:Zn+ Ag2O= ZnO+2Ag(3)高能电池—锂电池该电池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高能电池。
由于锂的相对原子质量很小,所以比容量(单位质量电极材料所能转换的电量)特别大,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动物体内(如心脏起搏器)。
因锂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其电解质溶液应为非水溶剂。
如作心脏起搏器的锂—碘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2Li-2e- ==2Li+正极:I2+2e-==2 I- 总反应式为:2Li+I2==2LiI(4)海水铝电池:该电池是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航海标志灯。
化学电源相关知识点总结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发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其中最常见的化学电源是化学电池,它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化学电池有干电池、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
在化学反应中,正极和负极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动。
这些电子流动被引导到外部电路中,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生的电能取决于正极和负极的化学性质,以及电解质的导电性能。
化学电源的效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正极和负极的化学性质、电解质的导电性能、电池的设计参数等。
通过优化化学反应和电池设计,可以提高化学电源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化学电源的分类:1. 依据用途分类:(1)电动力源(2)电信号源(3)电热源(4)电光源(5)辅助电源2. 依据化学电源的构造不同方式分类:(1)蓄电池(又称化学电池)(2)燃料电池3. 依据原理或工作方式划分:(1)原电池、二次电池(2)原电池:也称干电池,使用后不能复原;(3)二次电池:使用后可通过外界电源复原;(4)生物电池:利用生物体内基液化学能转移到电能;(5)太阳能电池:利用光能转换为电能;(6)燃料电池:利用化合物的燃烧产生电能;化学电源的组成:1. 正极(正极材料、正极集流体和正极的连接线)2. 负极(负极材料、负极集流体和负极的连接线)3. 电解质(导电道、填液和隔膜)4. 包装(密封部件和外壳)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是一种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它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并通过外部电路将这种能量输出。
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子流动。
这种电子流动被引导到外部电路中,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电源的工作过程:1.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电子,形成氧化物离子;2. 电子沿着外部电路流动到负极;3.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接受电子,形成还原物质;4. 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离子通过电解质进行传递,完成氧化还原反应;5. 通过外部电路流动的电子和离子重新结合,形成原料,化学反应再次开始。
化学电源知识点汇总总结一、化学电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电源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的装置,也称为化学电池。
化学电源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电源主要包括化学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类型。
1. 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隔膜隔开,当正极和负极连通时,化学反应发生,产生电流。
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正负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与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产生电流。
二、化学电源的分类化学电源主要包括化学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进行分类。
1. 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原电池是一次性使用的化学电池,其化学反应发生后无法逆转。
二次电池则是可以重复充放电的化学电池,例如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2. 燃料电池的类型燃料电池可以根据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燃料电池包括氢氧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
三、化学电源的应用化学电源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转化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 电动汽车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首选。
电动汽车采用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其中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2. 便携式电子设备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
这些设备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
3. 家用电器化学电源也被应用于一些家用电器,例如手提吸尘器、电动工具、无线电话等。
这些设备通常采用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
4. 航空航天领域燃料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飞机、无人机和宇宙飞船等。
5. 新能源领域燃料电池也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储能系统,通过燃料电池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
电化学中的化学电源的种类
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电流之间关系的科学。
化学电源是一种将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化学电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原电池
原电池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化学电源。
它是由两个不同金属构成的电
极和它们之间的一种电解质溶液组成。
当两个金属与电解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2. 电解池
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和一个电解
质组成。
当在电解质中施加电压时,电解质中的离子将移动到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转化成化学能。
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不燃烧的情况下将燃料转化为电能。
燃料电池的种类包括氢气
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乙醇燃料电池等。
4.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电子能,从而产生电流。
5. 电池组
电池组是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源,可以为大型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
电池组的种类包括铅酸电池组、镍氢电池组、锂离子电池组等。
以上是电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电源种类,每种电源都有自己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点。
而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愈发增长,化学电源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化学与物理电源一、化学电源化学电源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常见的化学电源有干电池和蓄电池。
干电池是一种便携式化学电源,内部由正负极、电解质和隔离膜等组成。
当外部电路连接到干电池上时,化学反应开始进行,正极的金属离子向负极移动,产生电流。
干电池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适用于移动设备和小型电子产品。
然而,干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不能充电,使用寿命有限。
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内部由正负极、电解质和隔离膜等组成。
蓄电池与干电池类似,但在电解质中添加了可逆反应物质,可以通过外部电源反向充电。
蓄电池的优点是能够重复充放电,使用寿命较长。
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
二、物理电源物理电源是一种通过物理现象产生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物理电源有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电池由多层半导体材料组成,当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光子激发半导体中的电子,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流。
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是清洁环保、可再生,适用于户外照明和太阳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风力发电机由风轮和发电机组成,当风力推动风轮转动时,发电机内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形成电能。
风力发电机的优点是可再生、无污染,适用于大型发电场和离网发电。
总结:化学电源和物理电源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装置。
化学电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包括干电池和蓄电池;物理电源通过物理现象产生电能,包括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
不同的电源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和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富县高级中学高一级化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中心发言人:申海娥授课人:
课题化学电源第 1 课时
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一般分类;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原理,知道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的应用;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过程和方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常见化学电池的组成和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
重点掌握几种典型电池的用途和特点;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难点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教法学法
个人主页教具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你用过哪些电池?知道电池的其它应用吗?[交流结果]:
[指导阅读]: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目前化学电池主要分为哪几个大类?在性能等方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化学电池与其他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
[投影]:第二节、化学电源
①、一次电池又称不可充电电池——如:干电池。
1、分类:②、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蓄电池。
③、燃料电池。
[展示]:一次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等,下面介绍常见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投影]:一、一次电池
(1)普通锌锰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讲述]:传统的锌锰干电池放电性能一般较差,容量较低。
碱性锌锰电池又称碱锰电池,俗称碱性电池,用高导电性的氢氧化钾溶液替代了氯化铵、氯化锌溶液,负极锌也由片状改变成粒状,增大了负极的反应面积,加之采用了高性能的电解锰粉,电性能得以很大提高。
(2)碱性锌锰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锌筒):Zn +2OH -
—2e —= Zn (OH )2;
正极(石墨):正极:2MnO 2+2H 2O+2e -= 2MnOOH+2OH -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 +2MnO 2+2H 2O= 2MnOOH+ Zn (OH )2
[过渡]:在一次电池的基础上发展的二次电池更加的经济实用,它在放电时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一般是通过充电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进行充电),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这样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放电),再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充电)的循环。
[投影]:二、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指导阅读]:铅蓄电池,思考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讲解] 铅蓄电池可放电亦可充电,在正极板上有一层棕褐色的PbO 2,负极是海棉状的金属铅,两极均浸入硫酸溶液中,且两极间用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投影]:⑴、放电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Pb +S O 42--2e -
=PbSO 4↓
正极:PbO 2+4H ++S O 42-+2e -
=PbSO 4↓+2H 2O
总反应式:PbO 2+Pb +2H 2SO 4 2PbSO 4↓+2H 2O
[讲解分析]:而需要将蓄电池进行充电,其电极反应为: [投影]:⑵、充电的电极反应:
阳极:PbSO 4+2H 2O -2e - =PbO 2+4H ++S O 42-
阴极:PbSO 4+2e - =Pb +S O 42-
[讲述]:1. 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均称为化学电源,化学电源的电极材料一般由能导电的物质组成,负极为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大多数是金属电极本身),正极为氧化性较强的物质,电解液为酸、碱和盐溶液或某些熔融盐。
其他原理与原电池的原理相同。
[过渡]: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池,有很多是铅蓄电池。
由于它的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又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交
放电
充电
通、生产和生活中。
但是比较笨重。
因此出现了大有发展前景的燃料电池
[投影]:三、燃料电池
[师]: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所以燃
料电池也是化学电源。
[讲述]:1. 燃料电池与其它电池不同,它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
存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地从外界输入,同时把电极反应产物不断
排出电池。
因此,燃料电池是名符其实地把能源中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化学
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器。
2. 燃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用多孔炭和多孔镍、铂、铁等制成。
从负极连
续通入氢气、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甲烷等气体;从正极连续通入氧
气或空气。
电解液可以用碱(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把两个电极隔开。
化
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和燃烧时的产物相同。
[投影]:1、氢氧燃料电池(碱性)2H2 + O2 = 2H2O
⑴、电极反应:负极:2H2+4OH——2e—=4H2O
正极:O2+2H2O+2e—=4OH—
氢氧燃料电池(酸性)2H2 + O2 = 2H2O
电极反应: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思考与讨论:根据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书写甲烷燃料电池在强碱性条
件的电极方程式。
[归纳讲述]:能够燃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相应的氧化剂(常用的是
氧气)构成燃烧电池,可燃物(还原剂)做负极,氧化剂做正极。
书写电极
反应时要特别考虑电解质溶液的影响,尤其是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教
学
反
思
备课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