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两种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方法的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101.01 KB
- 文档页数:6
两种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方法的比较
卜震;陆善后;范宏武;曹毅然
【期刊名称】《建筑科学》
【年(卷),期】2004(020)0z1
【摘要】随着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住宅的节能评估对节能工作的实施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探讨了节能评估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节能综合指标限值法和对比评定法,并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软件DeST,计算了三种不同类型住宅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采用这两种节能评估方法分别分析了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对比评定法比现有标准中的限值法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住宅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269-272)
【作者】卜震;陆善后;范宏武;曹毅然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市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市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市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4.8+5;TU201.5
【相关文献】
1.两种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方法的比较
2.急性卒中患者两种吞咽困难床旁评估方法的比较
3.两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比较研究——以四川省金堂县三星镇土地
整治工程为例4.空间区分的两种方式比较路斯的莫勒住宅与诺伊特拉的克罗尼什住宅5.两种不同超声评估方法在BI-RADS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与评估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节能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议题。
建筑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与评估方法,旨在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1.1 优化建筑朝向建筑朝向是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例如,在南半球的地区,将建筑主要朝向北方,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日照,减少冬季供暖的能量消耗。
1.2 优化建筑外墙结构建筑外墙结构对于建筑的节能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采用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能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此外,合理设计外墙的开窗面积和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1.3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是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手段。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可以降低照明能耗,使用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可以减少空调能耗。
此外,还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1.4 优化建筑内部布局合理的建筑内部布局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将常用区域和不常用区域分隔开来,可以在不使用的区域关闭空调或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合理设置隔墙和隔断,可以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能量传递。
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评估方法2.1 能耗模拟能耗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建筑的能耗情况的方法。
通过输入建筑的设计参数和使用条件,能耗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建筑的能耗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能耗数据和评估报告。
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能耗模拟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节能性能,找出最优的节能方案。
2.2 节能标准和认证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节能标准和认证体系,用于评估建筑的节能性能。
例如,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都是用于评估建筑的节能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工具。
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法一、能源模拟软件评估能源模拟软件是评估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的常用工具之一。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建筑的设计参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模拟建筑在全年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内的能源消耗情况。
常见的能源模拟软件如 EnergyPlus、TRNSYS 等,它们能够对建筑的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等系统进行详细的建模和分析。
在使用能源模拟软件进行评估时,首先需要输入建筑的几何形状、围护结构材料、窗户类型和尺寸、设备效率等详细信息。
软件会根据这些输入数据,计算出建筑在不同工况下的能源需求,并与传统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对比,从而评估绿色建筑的节能潜力。
例如,如果一个绿色建筑采用了高效的保温材料和遮阳系统,能源模拟软件可以预测在夏季时室内温度的降低幅度,以及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能耗的减少量。
同样,在冬季,软件可以评估采暖系统的节能效果。
能源模拟软件的优点是能够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对节能效果进行预测,为设计师提供优化方案的依据。
然而,其准确性受到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的影响,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可能会导致评估结果的偏差。
二、现场实测评估现场实测是评估绿色建筑节能效果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实际运行的绿色建筑中安装各种监测设备,如电表、水表、热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建筑的能源消耗和室内环境参数。
实测数据可以反映建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能,包括设备的运行效率、用户的行为习惯等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与能源模拟软件的预测结果相比,现场实测更能揭示绿色建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通过实测发现某个绿色建筑的空调系统实际能耗高于模拟预测值,可能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当、用户过度使用或者控制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然而,现场实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建筑物节能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却变得越来越高,给环境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建筑物节能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建筑物节能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二、建筑物节能技术的类型1.建筑外墙保温建筑外墙保温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消耗。
现代建筑物一般采用EPS挤塑保温板、岩棉板等来进行外墙保温。
这些材料具有保温隔热、耐腐蚀、防火等特点。
外墙保温的优点是反射热量回到空间内部,降低了室内空调能耗,从而实现了节能效果。
2.建筑屋面保温屋面保温常用的材料有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棉等,主要是对屋顶进行保温处理,可大大减少屋顶所吸收的太阳能量,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室内的温度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的能耗。
3.建筑玻璃的节能玻璃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玻璃的透光性会使室内受到太阳辐射,从而加大了室内空调的能耗。
因此,现代建筑采用的玻璃材料一般具有反射热量的特点,能够减少玻璃对热量的吸收,降低室内温度,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空调的能耗。
4.节能照明系统的应用节能照明系统是用于控制室内照明的技术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感器收到环境光的强度信号,来控制室内照明系统的开闭。
在设定的时间段中,控制照明的亮度和颜色,从而大大减少室内照明能耗。
三、建筑物节能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估建筑物节能技术的应用效果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法进行评估:1.能耗对比法通过对比建筑物在应用节能技术前后的能耗情况,来评估建筑物节能技术的应用效果。
既目前建筑物节能方面的政策比较严格,不少建筑公司、物业公司、政府部门等都会对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做出评定,如建筑物节能三星、四星标准等。
2.数据统计法通过对节能设施的数据进行统计,来评估建筑物节能技术的应用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节能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建筑物节能效果的影响。
建筑与建筑物能效评估如何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建筑与建筑物的能效评估是目前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更好地设计和规划建筑,使其更加节能环保。
本文将介绍建筑与建筑物能效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
1. 建筑能效评估的目的建筑能效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建筑的能耗和效率,并提供改善建筑能效的方案。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热量损失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建筑的能效。
2. 建筑能效评估的方法建筑能效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a. 数据收集: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需要收集大量相关数据,包括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建筑结构和设备等信息。
可以通过监测建筑的能源消耗和使用记录,以及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b. 模型模拟:利用建筑模型和模拟软件,进行能源模拟和热传递分析等计算,来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
模型模拟可以模拟不同的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方案,帮助评估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
c. 实地检查:通过实地检查建筑的结构、隔热材料、设备等,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
可以检查建筑的绝缘、密封、通风和照明等方面,找出潜在的能源浪费问题。
d. 能源分析:通过对建筑使用的能源类型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
可以分析建筑的需求侧管理和供应侧管理,优化能源使用与供应。
3. 建筑能效评估的工具建筑能效评估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工具和软件来支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工具:a. 能源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和管理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提供实时数据和报告分析,帮助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
b. 建筑模拟软件:如EnergyPlus、DesignBuilder等,用于进行建筑能源模拟和热传递分析,帮助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
c. 能源分析工具:如RetScreen、eQUEST等,用于进行建筑的能源分析和优化,帮助评估建筑的能耗和效率。
建筑工程节能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一、评价方法
1.节能效益评价
节能效益评价主要通过对建筑工程在节能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分析,以评估其经济效益。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节能率计算法:通过比较建筑工程实际能耗与设计能耗的差值,计算节能率,从而评估建筑工程的节能效益。
(2)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建筑工程在实施节能措施后,投资回报期、投资收益率等经济指标,以评估节能项目的经济效益。
(3)节能效益与投资回报评估法:结合建筑工程的节能改造投资、运营成本、设备寿命等因素,综合评估建筑工程的节能效益。
2.环境效益评价
环境效益评价主要关注建筑工程在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方面的表现。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碳排放量计算法:通过计算建筑工程在施工、运营等阶段的碳排放量,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影响程度评估法: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标准等,评估建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3)绿色建筑评价法:参照国家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能源、水资源、材料、室内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估建筑工程的环境效益。
二、结论
建筑工程节能环境效益评价是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有助于引导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关注建筑节能与环境友好性,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未来,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不断加大,建筑工程节能环境效益评价将在政策制定、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建筑工程节能环境效益评价的必要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建筑工程节能环境效益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能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建筑节能标准与评估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在建筑领域,能源消耗一直是其中难以忽视的问题之一。
建筑节能的概念旨在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费用。
因此,建筑节能标准和评估标准的引入和推广成为了当前建筑领域发展的趋势。
一、建筑节能标准的意义建筑节能标准是指在建筑材料选择、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合理利用进行规范的标准。
这些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物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并尽可能地降低建筑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筑节能标准的引入,对于建筑领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强化建筑业对于环保的关注,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建筑物的使用者节约大量的费用。
二、建筑节能标准的构成建筑节能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建筑设计标准建筑设计标准包括建筑的整体布局规划、建筑的结构设计、建筑的采光、通风和隔音设计等。
只有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节能问题,并采用尽可能的节能技术,才能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2.建筑材料标准建筑材料标准可以规定建筑材料的品质和性能要求,以减少在建筑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浪费。
3.施工标准施工阶段也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时期,需要采用并开展节能施工工作,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以确保建筑节能标准的达成。
三、建筑节能评估的方法建筑节能评估是对建筑物在使用中的能源消耗进行评估和监测的工作,旨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并为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1.能源利用率评估能源利用率评估是评估建筑物节能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建筑物不同时间段的能源消耗进行比对,来评估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2.节能技术评估节能技术评估是评估建筑物节能效果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对建筑物采用的各种节能技术进行评估,以确定这些技术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和效果,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节能升级方案。
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对比研究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创造优质室内环境,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建筑。
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是为了评价和监测绿色建筑在使用阶段的真实性能,并不断推动其性能的持续改善。
在国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下面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
一、国内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在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中,标志评定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包括材料与资源利用、能源与资源利用、环境与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这些标志评定的指标中,一部分与能耗监测相通,具有较高的定量性,如能源消耗和室内舒适性的监测和评价。
然而,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在国内还比较简单,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国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国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相对较为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完善的标志评定体系,如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等;二是能耗监测体系相对更为完善,包括使用能源监测系统、室内环境感知系统等。
国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注重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性,同时强调人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标志评定方面,分为不同的级别和类别,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能耗监测方面,通过监测系统对能源使用情况、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实时和定期的监测,以保障绿色建筑在运营期间的真实性能和舒适性。
三、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的比较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在标志评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的标志评定体系更加成熟和细化。
而在能耗监测方面,国外的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更注重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的应用,使得绿色建筑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整。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指标。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进行评估鉴定,二是对建筑的节能性能进行评估鉴定。
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评估鉴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建筑材料的材质环境友好性。
绿色建筑材料应该尽量采用可再生资源,避免使用石油化工产品等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其次是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产生废水废气的量等。
再次是材料的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材料在使用阶段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可再生性,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最后是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能力。
绿色建筑材料应设计成易于拆卸和回收再利用的形式,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建筑节能性能评估鉴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建筑的围护结构的热传导性能。
建筑的围护结构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降低能量传递和损耗,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其次是建筑的通风与空调系统。
绿色建筑应采用高效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减少能量的消耗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再次是建筑的采光系统。
绿色建筑应设计合理的采光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对能源的需求。
最后是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绿色建筑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定量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检测和计算等手段来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具体的数据结果。
定性方法则主要通过专家评估和经验判断来进行评价,得出主观的评估结论。
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建筑的绿色与节能性能。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设计和施工过程,提供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的建议和方案。
同时,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的结果也可以用于建筑的认证和标准制定,帮助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普及。
建筑材料的节能性能评估方法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已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
建筑材料作为构建建筑物的基本要素之一,其节能性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节能性能评估的方法,并探讨其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一、传热性能评估建筑材料的传热性能是评估其节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包括导热系数、热阻值和热存储能力等参数的测试和计算。
其中,导热系数也称为热传导系数,反映了材料导热性能的强弱。
通过对材料导热系数的评估,可以选择具有较低导热系数的建筑材料,以减少热量传输,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
二、光热特性评估光热特性评估主要包括反射率和透过率的测试。
建筑材料的反射率和透过率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耗。
因此,评估材料的光热特性对于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至关重要。
较高的反射率有助于减少建筑物表面的热吸收量,从而降低空调能耗。
而较高的透过率可以提高室内采光水平,降低人工照明的用电量。
三、隔音性能评估建筑材料的隔音性能评估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降低噪音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声传递系数和隔声等级。
声传递系数反映了材料对声波的传递效果,而隔声等级则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隔音效果。
通过评估材料的隔音性能,可以选择具有较高隔音等级的建筑材料,以降低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四、耐久性评估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是评估其节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耐久性评估主要包括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耐久性测试等。
通过评估材料的耐久性能,可以选择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建筑材料,避免材料老化、腐蚀等问题,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与建筑维护与修缮的成本。
五、生态环境评估建筑材料的生态环境性能评估是建筑节能性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材料的可再生性、可回收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通过评估材料的生态环境性能,可以选择具有较低环境影响的建筑材料,减少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建筑材料的节能性能评估对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项目中的效能评估方法在建筑行业中,效能评估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建筑项目的综合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效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项目中的效能评估方法。
一、建筑物能耗评估建筑物能耗评估是效能评估的重要方面之一,它可以评估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为节能提供依据。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能源利用率评估、能源模拟模型等。
能源利用率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建筑物的能源统计数据,计算出能源利用效率,以评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
而能源模拟模型则是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参数,结合气候数据等因素,进行模拟计算,评估建筑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能源消耗情况。
二、室内环境评估室内环境评估是评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的重要方法。
室内环境评估可从空气质量、噪音、照明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检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是否达标;通过对噪音水平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噪音水平是否符合标准;通过对照明系统的评估,可以评估照明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三、可持续性评估可持续性评估是评估建筑物的环境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建筑项目中,可持续性评估主要包括生命周期评估、碳足迹评估等。
生命周期评估可以评估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包括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等;而碳足迹评估则是评估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评估建筑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经济性评估经济性评估是评估建筑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的重要手段。
建筑物的经济性评估可以从建设成本、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建筑物的投资成本进行评估,可以评估建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通过对建筑物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进行评估,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中的效能评估方法包括建筑物能耗评估、室内环境评估、可持续性评估和经济性评估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全面评估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设计中的建筑效能评估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建筑效能评估与优化是一个在设计中应该高度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评估建筑的效能,设计师能够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从而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
本文将探讨设计中的建筑效能评估以及如何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
一、建筑效能评估的方法1. 建筑能耗模拟建筑能耗模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软件模拟建筑在特定条件下的能源利用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基于建筑的设计和材料,模拟建筑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能耗情况。
设计师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调整建筑的设计,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2. 绿建认证评估绿建认证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建筑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的方法。
其中,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绿建认证系统。
通过参与LEED认证,设计师可以评估建筑在能源利用、材料选择、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
3. 生命周期评估生命周期评估是一种评估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的方法。
这种方法考虑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各个阶段,综合考虑其对能源消耗、材料利用以及碳足迹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生命周期评估,设计师可以找到并解决影响建筑效能的潜在问题。
二、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的方法1. 设计 passively被动设计是一种可以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和最小化能源消耗的方法。
例如,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和窗户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和加热/冷却系统的需求。
2. 使用高效的建筑材料选择高效的建筑材料也是优化建筑能源利用的重要步骤。
例如,使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绝缘材料和窗户,可以减少热量的传输,降低对加热/冷却系统的需求。
3. 运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引入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方法。
例如,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建筑使用,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建筑节能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加剧,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建筑节能方面,评估和改进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评估和持续改进两个方面探讨建筑节能的问题。
一. 建筑节能评估1.1 建筑节能评估的意义建筑节能评估是建筑节能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通过分析建筑物的能耗情况,评估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并找出节能改进的方案。
建筑节能评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节能情况,为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水平提供依据。
1.2 建筑节能评估的方法建筑节能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如建筑外墙、窗户、空调设备等方面。
下面列举几种建筑节能评估的方法:1.2.1 建筑能耗分析建筑能耗分析可以通过收集建筑物能耗数据,分析建筑所需用电和燃气情况来评估建筑节能情况。
通过能耗分析,可以找到建筑物的节能瓶颈所在,为节能改进提供方向。
1.2.2 建筑能效评估建筑能效评估可以评估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包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和能源消耗与使用需求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筑能效评估,可以确定建筑节能的挖掘空间。
1.2.3 能耗历史数据分析能耗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研究建筑物过去一段时间的能耗数据,分析建筑的能耗趋势和变化,评估建筑的能效水平。
能耗历史数据分析可以提供建筑节能改进的有用信息。
二. 建筑节能持续改进机制2.1 建筑节能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建筑节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建筑节能持续改进机制是保证建筑节能长期有效的关键。
建筑节能持续改进可以将建筑节能目标变为现实,促进建筑节能的实际实现。
2.2 建筑节能持续改进的途径建筑节能持续改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2.2.1 限制能源使用限制能源使用可以通过在建筑外墙、窗户和门等处安装换热器来减少热量的流失,以及通过节约用水和用电来减少能源消耗。
限制能源使用是建筑节能的直接途径。
2.2.2 使用先进技术使用先进技术可以在不减少能源使用的情况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比如空调设备的能效比提高、LED灯的使用等。
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建筑节能点击:3226 来源:本站更新日期:[2006-7-27]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作者:黄宁(Henry) 单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系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话题,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我们的环境资源,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
本文介绍了当今四个具影响力的环境评估体系,包括英国的BREEAM 体系,美国的LEED™系统,澳大利亚的NABERS 以及中国的GBCAS 。
通过对比阐述了四个体系不同的发展历程,内容,权重及特别之处。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sustainability is becoming a more crucial and serious issue in our world.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utilize our built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many countries have carried out their own built environment assessments.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four main built environment assessments including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Method) in Britain, 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in America, NABERS(National Australian Built Environment Rating System) in Australia, GBCAS(Assessment system for Green Building of Beijing Olympic) in China. From the comparison the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category, weighing and trait of each one.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评估体系BREEAM, LEED™, NABERS, GBCAS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KEY WORDS:sustainability, buil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BREEAM, LEED™, NABERS, GBCAS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评估体系“在最近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可持续发展’一词成为一个变化多端的概念,也就是说一百个人可能会给它一百个解释” (1)。
装配式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评估方法节能和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其节能和环保性能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装配式建筑节能与环保评估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生命周期评价法生命周期评价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建筑从设计、施工到运营整个生命周期的节能与环保评估方法。
首先,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定量评估不同阶段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然后,根据所设置的指标系统进行量化计算,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可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建筑的节能与环保性能。
生命周期评价法具有全面、综合和科学等特点。
它可以准确地反映出装配式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真实状况,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该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数据获取困难和数据精度问题。
二、整体设计优化法整体设计优化法是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设计进行优化,以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首先,通过对建筑结构、材料、设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找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然后,通过优化设计来改善建筑的节能性能,如增加隔热层厚度、使用高效节能设备等。
整体设计优化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配式建筑类型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并通过模拟分析和经验总结得出最佳方案。
然而,该方法要求设计师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反复调试和修改。
三、静态评估法静态评估法是一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成后对其进行节能与环保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建筑物外墙、屋顶、门窗等部位进行检测和测试,获取数据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建筑的节能潜力以及现有状况。
静态评估法操作简便且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类装配式建筑。
同时,该方法可以快速获得装配式建筑当前状态下的节能和环保性能水平,并为日后改进提供方向。
然而,该方法无法全面考虑建筑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评估结果可能存在局限性。
四、动态监测法动态监测法是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运行情况进行长期实时监测,获取建筑的实际能耗数据,并结合日常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
节能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与方法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节能建筑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而为了保证节能建筑的实际效益,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并制订出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本文将着重探讨节能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节能建筑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节能建筑的概念。
简单来说,节能建筑是指能够在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方面尽可能节约能源,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热损失的建筑。
节能建筑的出现,旨在减少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的污染,从而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居住空间的质量。
二、节能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1. 能耗标准能耗标准是对节能建筑进行评价的最基本指标。
具体而言,需要对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等能耗设施进行统计,并进行能耗对比。
相应的能效系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等条件统计得出。
2. 耗电功率标准耗电功率标准可用来针对建筑内设施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例如,评估建筑中照明设施、动力设施的能效等。
3.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通常包括建筑本身产生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辐射污染等,以及建筑所在地的环境问题,如空气质量、噪音环境等。
环境标准的评价必须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多维度的观测和测量,从而得出准确的评价数据。
4. 热舒适标准热舒适标准通常用于衡量建筑内部温度、湿度等热舒适情况。
通过对室内外温度、湿度、风速、热辐射等参数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建筑内部的热舒适性。
三、节能建筑设计的评价方法1.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通常运用在热舒适标准的评价中。
该方法基于建筑结构、状态参数等数据,模拟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温度和湿度分布等情况。
通过模拟计算,获得建筑内的热舒适指数,进行比较和评价。
2. 实测法实测法主要用于能耗标准和环境标准等方面的评价。
可以通过设置各种感应器、测量仪器等,对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获得真实的评价数据。
实测法评价比较准确,可反映出实际情况,但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运作。
建筑物能效评估方法的比较在咱们的日常生活里,建筑物那可是无处不在。
不管是咱们住的温馨小窝,还是上班上学的大楼,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咱们关注,那就是能效。
今儿个,咱就来好好唠唠建筑物能效评估的那些方法,比比看谁更厉害!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新建的写字楼。
那外观,那叫一个高大上,玻璃幕墙闪闪发亮。
我当时就想,这楼看着这么气派,能效应该也不错吧。
结果进去一瞧,好家伙,大夏天的空调开得冷飕飕,灯光亮得晃眼睛。
这就让我对它的能效产生了大大的疑问。
要说建筑物能效评估的方法,那先得提到能耗模拟法。
这就像是给建筑物做一个虚拟的“体检”。
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把建筑物的各种参数,比如墙体材料、窗户大小、空调系统啥的都输入进去,然后计算机就开始一通计算,预测出这建筑物一年到头得用多少能源。
这方法听着挺高大上,但也有它的难处。
就像做数学题,一个小参数错了,结果可能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且模型要是建得太复杂,算起来那叫一个费时费力。
然后是账单分析法。
这个就简单直接多啦,直接看建筑物的水电煤气账单。
每个月用了多少电,多少水,清清楚楚。
但这也有问题呀,账单只能告诉你用了多少,可没法知道为啥用了这么多。
是设备老化啦,还是使用习惯不好,从账单上可看不出来。
还有现场测量法,这就像是给建筑物来个实地考察。
拿着各种专业的仪器,测温度、测湿度、测风量。
不过这可得费不少功夫,还得专业人员出马,而且只能测当下的情况,对于过去的能效表现,就有点抓瞎啦。
再说说指标对比法。
就是把建筑物的各项能效指标和标准值或者其他类似建筑物比一比。
比如说,这栋楼的每平米能耗比隔壁那栋高了,那就得找找原因。
但标准值有时候也不一定准,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的建筑物,情况差别可大了去了。
这么多评估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就像咱们吃饭选筷子还是勺子,得看具体情况。
比如说,要是新建一个大楼,还没盖起来呢,那能耗模拟法可能就比较有用,可以提前规划,避免以后出现能效问题。
两种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方法的比较着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住宅的节能评估对节能工作的实施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探讨了节能评估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节能综合指标限值法和对比评定法,并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软件DeST,计算了三种不同类型住宅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采用这两种节能评估方法分别分析了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对比评定法比现有标准中的限值法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住宅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节能评估对比评定法参照建筑动态模拟1前言居住建筑采用节能措施是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的蓬勃发展, 大量的新型住宅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一系列与节能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相继出台, 对居住建筑提出了节能要求及节能措施。
而评价住宅是否达到了节能标准就必然涉及到具体的节能评估方法, 正确的节能评估方法有利于合理适用的节能技术及措施的推广, 是促进住宅节能事业发展的关键。
按照《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规定, 评估节能建筑应首先校和该建筑各个朝向的窗墙比和外窗以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各项参数是否都满足《标准》的要求,即优先采用“规定性指标”来评价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
然而,住宅产业的商业化进程促使住宅建筑的设计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 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不能完全满足《标准》中“规定性指标”的要求,例如南向外墙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导致南向窗墙比超标, 建筑体形复杂多变导致体形系数过大,此时需采用《标准》中的“性能性指标”,即动态模拟分析方法,计算建筑物全年的采暖空调能耗,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价。
采用动态方法计算住宅建筑能耗, 一般又包括两种节能评价方法:“节能综合指标限值法”和“对比评定法”。
下面对这两种方法分别加以阐述并进行对比分析。
2节能综合指标限值法采用“节能综合指标限值法”评价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是指在《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下,计算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即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 并与该建筑所在城市的节能综合指标限值相比较, 如果计算值不高于标准规定的限值,就认为该建筑达到了节能要求, 如果计算值高于标准规定的限值, 则认为该建筑未达到节能要求, 此时需调整该建筑物的热工性能, 直到计算结果满足限值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范围内的不同城市由于气象条件的差异, 节能综合指标限值也有所不同, 其具体数值是在标准计算工况下, 通过对两栋典型六层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耗电量进行模拟计算来确定的。
这两栋建筑的建筑面积各2200 m2左右,体形系数0.31 和0.35,南北朝向,每层两个单元四户,每户建筑面积稍小于100 m,分为2~3个卧室,1个起居室,1个厨房,1~2个卫生间。
卧室和起居室控制温度和换气次数,卫生间和厨房不控温。
东西山墙不开窗,南北墙上的窗户都有水平遮阳。
外墙的传热系数为1.54W/(m • K),屋顶的传热系数为0.93 W/& • K),窗户的传热系数为3.1 W/ /mb K)。
将这两栋典型建筑放到夏热冬冷地区的合肥、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南昌、成都、重庆9 个大城市的逐时气象条件下计算,把计算出来的一些结果按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回归,得到与HDD18/ CDD2)6 相对应的建筑耗热量/耗冷量)指标和采暖/空调)年耗电量关系。
根据回归得到的关系式计算并绘制出对应不同采暖度日数HDD1昏口空调度日数CDD26F的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限值的数据表格,然后根据具体建筑所在城市对应的采暖和空调度日数,采用线性内插法确定该市的全年采暖及空调耗电量限值,例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上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综合指标限值为55.1 kw- h/ m。
由此可见,限值法中的“限值”实质上是典型多层标准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耗电量值。
3对比评定法采用“对比评定法”评价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是指将评估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能耗和相应的参照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能耗作对比,根据对比的结果来判定所设计的建筑物是否符合节能要求。
其中参照建筑是对比评定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参照建筑是一个假想建筑,它与评估对象在大小、形状等方面完全一致,其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满足《标准》中规定性指标的要求,因此参照建筑是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
将评估建筑与参照建筑进行能耗的计算对比,如果评估建筑的能耗不高于参照建筑的能耗,则认为它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如果评估建筑的能耗高于参照建筑的能耗,则认为该建筑达不到节能要求,必须调整该建筑的热工性能,然后再进行对比计算,直到不高于参照建筑的能耗。
采用对比评定法评价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关键在于参照建筑热工参数的正确选取。
参照建筑应按以下规定来确定:/ 1)参照建筑的建筑外形、朝向、建筑面积、外墙表面面积、屋面面积均应与评估建筑相同;/ 2)参照建筑各朝向的开窗面积应与评估建筑相同,但当评估建筑某朝向外窗面积超过《标准》规定,参照建筑该朝向的外窗面积应减小到使该朝向窗墙比达到规定的上限值;/ 3)参照建筑围护结构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均取《标准》规定的相应限值。
“对比评定法”是一种灵活、切实的方法,已被《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国外许多建筑节能标准所广泛采用。
4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发现“节能综合指标限值法”和“对比评定法”的主要区别在于选取的建筑能耗比较基准上有所不同,前者以固定数值作为比较基准,后者则以参照建筑的模拟计算数值作为比较基准。
限值法操作方便,采用固定数值来评估所有类型建筑的节能效果。
然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不同类型的建筑要达到相同的能耗指标所采用的节能措施有很大差别。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比较容易满足节能要求,而低层建筑则较难达标,即使对同类型建筑,由于体型系数等参数不同,建筑能耗也相差很大。
另外,计算建筑面积和空调面积稍有误差也会导致最终评估结论大相径庭。
而“对比评定法”比较灵活,参照建筑的能耗是变化的数值,即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对比基准,因而更加切合实际。
下面选取了位于上海地区的三栋住宅建筑,通过动态模拟计算,并采用两种评估方法进行节能评估和节能分析,具体模拟计算均采用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研发的DeST住宅建筑节能评估软件,计算条件与《标准》的规定一致。
实例1东方金门花园(见图1)该建筑有25层,建筑类型为高层住宅,采用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作内保温。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为:1 —5层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1.48 W/( rm• K),6-25层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r 1.50 W/(mb K),屋面平均传热系数Km= 1.00 W/ (m・K),外窗传热系数K= 3.70 W/ (m・K),计权窗墙比0.25。
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见表1:表1东方金门花园能耗计算结果实例2漓江山水花园(见图2)图2漓江山水花园建筑模型图该建筑属于低层独立建筑,采用挤塑聚苯板作外保温。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为: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r 0.84 W/n i • K ),屋面平均传热系数 Kmr 0.51 W/& • K ), 外窗传热系数K = 2.70 W/ / nt K ),计权窗墙比0.19。
在统计建筑面积时,未 考虑地下室和车库的面积。
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见表2:表2漓江山水花园能耗计算结果实例3东方城市花园(见图3)图3东方城市花园建筑模型图该建筑为典型的六层多层住宅,采用膨胀聚苯板作外墙外保温,挤塑聚苯板作屋面保温。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为: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r 0.86 W/(vm• K)左右,屋面平均传热系数K件0.67 W/(m • K),外窗传热系数K= 3.0 W/(n i • K), 计权窗墙比0.25。
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见表3:表3东方城市花园能耗计算结果以上三个实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不同类型的住宅建筑采用两种方法得出的节能评估结论不尽相同:对高层住宅(东方金门花园),“综合指标限值法” 评价较高,“对比评定法”则基本达标;对独立别墅(漓江山水花园),“综合指标限值法”评价是不节能,“对比评定法”则是节能效果明显;对多层住宅(东方城市花园),两种方法的评价都是达到节能要求。
如果从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方面来评估以上三个建筑,它们基本都能满足标准的节能要求,这与“对比评定法”的评估结论是一致的。
另外按照对比评定法的定义,参照建筑符合节能标准,但若采用“限值法”来评估与低层建筑相对应的参照建筑(漓江山水花园)时,却得出不符合节能标准的结论,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限值法”中的限值对应多层标准住宅建筑的能耗,不适用于其他的建筑类型,所以评估多层住宅时两种方法的结论一致,而评估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时却不相同。
城市高层住宅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总量巨大,远大于其他建筑类型的能耗,应加强节能方面的要求,而采用限值法评估,高层建筑很容易达到节能标准要求,甚至出现对其不采用节能措施也能达标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节能评估的最终目的。
5 结论使用动态模拟软件DeST寸不同类型住宅建筑进行能耗计算,并采用两种节能评估方法进行节能评估,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现行节能标准规定采用的“节能综合指标限值法”仅适用于多层住宅的节能评估,不宜应用于其他类型,尤其是高层住宅的节能评估。
(2)“寸比评定法”是一种灵活、切实的节能评估方法,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评估,因而比采用限值法更为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建筑节能事业发展,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朗四维,林海燕.暖通空调,2001,4 (3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