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发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797.52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08-08-02 19:32: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交公路发[1995」 1141号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5年 11月 30日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施工前的准备3.1 施工准备3.2 施工测量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3.4 场地清理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4.1 基本要求4.2 路基施工排水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4.4 土方机械化施工5 填方路堤的施工5.1 一般规定5.2 土方路堤的填筑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5.4 填石路堤5.5 土石路堤5.6 高填方路堤6 挖方路堑的施工6.1 一般规定6.2 土方路堑的开挖6.3 石方的开挖6.4 深挖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7.1 一般规定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7.4 填方路堤的压实7.5 路堑路基的压实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7.8 土石路堤的压实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8 路基排水8.1 一般规定8.2 地面水的排除8.3 地下水的排除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10 季节性路基施工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11 路基防护与加固11.1 一般规定11.2 坡面防护11.3 路基冲刷防护11.4 其他加固工程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13.2 检查及验收13.3 路基维修13.4 质量标准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020-2022年度公路工程主项测试一、单选1.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8号)施工单位对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工程,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责令改正,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其中正确的是: ()○A: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处4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B:未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C:未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D: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正确答案:B2.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JTG3810-2017关于公路工程造价文件体系,其中不属于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文件的是:()○A:设计概算文件○B:投资估算文件◎C:工程量清单预算文件○D:施工图预算文件正确答案:C3.根据《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D31-05-2017关于路基拓宽改建,其中错误的是: ()。
○A:对整体式拓宽路基,应拆除既有路缘石、路肩、边坡防护、排水设施及既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等。
◎B:路基拼接时,应通过加强地基处理、加强路基衔接等措施控制既有路基与拓宽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路拱横坡度的工后增大值不应大于1%。
○C:利用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拓宽改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既有路基强度与压实度等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其进行处理○D:拓宽路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应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及湿陷等级,采用换填垫层法或预钻孔挤密桩法。
正确答案:B4.关于高性能混凝土基本要求,以下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为孔隙率高且孔径大,连通的毛细孔很少。
○B:高抗渗性、高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
○C: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和较低水泥用量,除水泥、水和骨料外,还掺加外加剂与矿物掺和料作为基本组成材料。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第15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公
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17.04.19
•【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17〕第15号
•【施行日期】2017.09.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7]第15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
范》的公告
现发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D31—05—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D31—05—2017)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
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科技四路205号,邮政编码:710065),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
交通运输部2017年4月19日。
7.9黄土地区路基7.9.1一般规定1黄土地区路基设计,应查明黄土分布范围、厚度及其变化规律;沿线黄土的成因类型和地层特征;路线所处的地貌单元及地表水、地下水等情况;各种不同地层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湿陷性类型和湿陷等级。
2黄土塬梁地区,路基应避开有滑坡、崩塌、陷穴群、冲沟发育、地下水出露的塬梁边缘和斜坡地段。
如必须通过,应有充分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
3位于冲沟沟头和陷穴附近的路基,应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对路基的危害程度,并在设计中考虑冲沟和陷穴对路基稳定性影响。
4位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路基,宜设在湿陷等级轻微、湿陷土层较薄、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段。
5 黄土地区路基设计应特别注意加强排水,采取拦截、分散的处理原则,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并妥善处理农田水利设施与路基的相互干扰。
7.9.2 填方路基1 在黄土地区修筑填方路基时,填料的强度、基底的压实和处理等应符合第3.2节、第3.3节的规定。
高路堤的地基允许承载力低于车辆动力荷载和路堤自重的压力时,还应按承载力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
2当路堤地基情况良好或经过处理、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路堤的断面形式及边坡坡率可按表7.9.2选用。
阶梯形断面适用于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的地区,在边坡高20m处设宽为2.0m~2.5m的边坡平台,边坡平台宜设截水沟,并作防渗加固处理。
表7.9.2 路堤断面形式及边坡坡率3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30m时,宜与桥梁方案相比较,并按照第3.6节规定进行个别设计。
路堤边坡形式及边坡坡度应根据路堤本体及地基土的性质、边坡高度、公路等级,采用力学分析法经稳定性验算确定,并结合所处地形、地层及水文等不同条件论证采用。
4边坡稳定检算宜采用圆弧法,其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值。
填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值应按设计填筑压实度的要求,采用压实后快剪试验测定。
5对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应按工后沉降量预留路基顶面加宽值;工后沉降量可按路堤高度的0.7%~1.5%估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2006年第35号关于发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的公告现发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93)、《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主题词:公路规范发布公告前言《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297号文“关于下达2003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进行修订。
在广泛调研、专题论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公路路基施工经验,吸纳了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应用成果,借鉴了国外相关标准、规范,体现了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修订后的《规范》共10章:1、总则;2、术语、符号;3、施工准备;4、一般路基施工;5、路基排水;6、特殊路基施工;7、冬、雨季路基施工;8、路基防护与支挡;9、路基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10、路基整修与交工验收。
修订重点突出了路基施工中应遵守的准则,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强调强制性施工工艺要求,过程质量控制。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和《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中施工方面的内容。
2、取消了轻型压实标准,修订了压实度检测频率。
特殊路基施工中,针对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提出了专项压实标准。
3、对填筑层松铺厚度,不做统一规定,强调要与工艺条件相结合,根据试验路段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of Highway SubgradesJTJ 033-95主编单位: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6年10月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北京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公路发[1995」 1141号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5年 11月 30日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施工前的准备3.1 施工准备3.2 施工测量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3.4 场地清理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4.1 基本要求4.2 路基施工排水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4.4 土方机械化施工5 填方路堤的施工5.1 一般规定5.2 土方路堤的填筑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5.5 土石路堤5.6 高填方路堤6 挖方路堑的施工6.1 一般规定6.2 土方路堑的开挖6.3 石方的开挖6.4 深挖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7.1 一般规定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7.4 填方路堤的压实7.5 路堑路基的压实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7.7 填石路堤的压实7.8 土石路堤的压实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8 路基排水8.1 一般规定8.2 地面水的排除8.3 地下水的排除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10 季节性路基施工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11 路基防护与加固11.1 一般规定11.2 坡面防护11.3 路基冲刷防护11.4 其他加固工程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12.1 公路绿化工程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13.1 路基整修13.2 检查及验收13.3 路基维修13.4 质量标准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1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 绪论1.1 黄土的基本知识1.1.1 黄土的基本属性黄土:指的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
第四纪形成的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
黄土的粒径从>0.005毫米~<0.05毫米,其粒度成分百分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有所不同。
它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黄土的矿物成分有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及自生矿物3类。
碎屑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占碎屑矿物的80%,其次有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等;此外,黄土中碳酸盐矿物含量较多,主要是方解石。
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含水赤铁矿等。
黄土的化学成分以SiO2占优势,其次为Al2O3、C a O,再次为F e2O3、M g O、K2O 、Na2O、F e O、T i O2和M n O等。
黄土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且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很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
黄土颗粒之间结合不紧,孔隙度一般在40%~50%。
黄土是指原生黄土,即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均一土体;黄土状沉积是指经过流水改造的次生黄土。
中国北方新生代晚期土状堆积物中常见有古土壤分布,尤以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中最为普遍。
在黄土古土壤层下部的白色钙质淀积层常以结核形式表现出来。
钙结核的形状有长柱状、不规则树枝状及圆球状等,一般长15~25厘米,宽5~10厘米。
黄土在北半球各大陆均有分布,以中国北方的黄土最为典型,在黄河中游构成了著名的黄土高原。
中国黄土的分布区介于北纬34°~45°之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沙漠-黄土带东南部。
黄土分布还与东西向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昆仑山、秦岭、泰山一线以北黄土分布广泛。
中国黄土的总面积为380840平方千米,黄土状沉积的总面积为254440平方千米。
其中黄河流域黄土面积为317600平方千米。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19版(JTG/T3310-2019)9路基施工安全9.1一般规定9.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依全生产责住制、对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技术和施工安全作业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
9.1.2从业人员应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从事特殊作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条文说明:国家现行涉及有关全生产的主要法律、法规等标准的相关规定。
9.1.3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以及环境条件,结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制定安全保障描施。
在施工中、应及时掌气温、雨雪、风暴、汛情和地质灾害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
9.1.4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掌握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道路、结构物、设施地下和空中的各种管线情况,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保证既有结构物和设施的安全。
在建公路与既有道路、航道、电力、电信、输油及输气管道等设施发生交叉或并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既有线工程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保通措施以及拆迁、保护或加固方案。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对影响范围内的既有结构物或设备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9.1.5同一工点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者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共同拟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9.1.6在路基施工之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应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物质、并规定组织培训和演练。
条文说明:危险源是指可能成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坏杯或其他损失的因素,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认其替在性的过程。
应急预完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急行动而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摘要]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粘性土,本文叙述了黄土地区施工的特点及高填路基、膨胀土施工的措施、路基边坡的设计建议,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提出黄土路基施工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关键词] 黄土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前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西移,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筑市场日益活跃。
黄土颗粒很细,粉土颗粒含量高,使用黄土填筑路基很难压实。
黄土地区大多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低于压实的最佳含水量,而且黄土的保水性很差,水份损失快,这都给黄土路基施工带来困难。
探索黄土路基施工很有必要性。
一黄土地区的特点1、黄土的定义黄土又你大孔性土,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针状无孔、垂直节理发育的特殊性土,是一种形成第四纪呈褐黄、灰黄或棕黄色的尚未完全固结的沉积物。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粘性土,粉土颗粒含量高,多孔隙、颗粒很细,质地均一,多钙质、多裂缝、土中含易溶盐类,其中以碳酸盐含量最多,遇水易冲蚀、崩解、湿陷。
2、黄土的分类黄土按工程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湿陷性黄土,一类为非湿陷性黄土。
天然黄土在自重压力或上覆土自重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受到破坏而发生突然下沉现象,叫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在土的自重压力下发生湿陷的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自重压力下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二黄土路基施工操作要点1、黄土压实对水很敏感,含水量的施工控制较难。
施工时应通过击实曲线确定达到某一压实标准干容重相应的含水量范围,并应在取土场控制。
如取土场天然含水量低于施工要求范围,则可在取土场采用焖土提高土的含水量。
焖土时,在取土场表面修筑网状水渠,浇水使其均匀渗入土中,若干天后即可使用。
黄土的含水量超过压实要求的含水量范围时,同样不能压实。
黄土地区较干旱,黄土本身保水性差,施工时应加强取土场和碾压时的含水量监控,高温季节更应注意。
如遇连阴雨,可在取土场使用塑料布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