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7.24 MB
- 文档页数:123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方法与技巧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而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这一转型过程的核心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施效果和业务的成败。
本文将介绍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方法与技巧,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系统分析的基础方法与技巧1. 需求收集与分析:系统分析的第一步是明确用户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收集。
在需求收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全面、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以可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
收集到的需求要经过分析、整理、分类,确定其重要程度和优先级,以便为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直观的图形工具,用于描述和分析系统的数据流动。
通过数据流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在系统中的传递和处理过程。
有效的数据流图应该包含主要的数据流、数据流进出口以及各个处理过程。
在绘制数据流图时,需要注意合理划分层次、确定适当的数据流和处理过程,并注明其功能和职责。
3.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系统中使用到的数据进行定义和解释的文档。
它记录了每种数据项的名称、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等详细信息,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数据字典有助于系统分析员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 用例图:用例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和分析系统功能的图形工具。
它将系统和外部参与者之间的交互过程进行可视化,帮助数据库设计者更好地分析和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
用例图主要包括参与者、用例和关系三个方面。
通过用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以及用例之间的关系。
二、系统设计的基础方法与技巧1.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将整个系统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或组件,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
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耦合性。
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时,需要合理划分模块的功能边界,明确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依赖关系。
蛋糕商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蛋糕商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模块,掌握相关数据库、编程语言及设计模式的应用。
2. 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策略和营销手段,并能将其运用到蛋糕商城的推广中。
3. 学生掌握蛋糕商城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及测试等环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蛋糕商城系统。
2.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蛋糕商城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蛋糕商城项目,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商务及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心团队成员。
3. 学生了解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增强对国家经济的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项目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数据库知识,对电子商务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掌握课程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蛋糕商城系统概述:介绍电子商务平台的类型、功能及发展趋势,结合课本内容分析蛋糕商城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2. 蛋糕商城系统需求分析:讲解如何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模块、用户角色及权限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3. 蛋糕商城系统设计与实现:教授系统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编程语言选择及前端界面设计等内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第四章 编程语言与设计模式;第五章 前端界面设计4. 蛋糕商城系统测试与优化:介绍系统测试方法、性能优化策略及安全防护措施。
教材章节: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优化5. 蛋糕商城营销策略:分析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策略、营销手段及客户服务。
第2章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系统分析本章介绍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其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建立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了该模型下的系统开环与闭环传递函数,提出本文所研究的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系统设计方案,最后给出设计的一些技术指标。
2.1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是一种高精度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中,是精密质量称量的常用传感器。
其分辨率高达数百万分之一,某些甚至达到了数千万分之一。
它是依靠载流动圈在恒稳磁场中产生的电磁力与秤盘上被测物的重力平衡的原理,实现被测物的力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通过间接测定恒稳磁场中工作气隙处线圈上电流强度的大小,完成对被称物体质量的测量[2,3]。
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结构如图2.1所示。
1悬垂梁2秤盘3挠性支点4平行支架5横梁6磁钢7簧片8光电位置9基座基座作为载体,承载着磁钢、平行四边形导向系统、横梁和秤盘。
悬垂梁和平行支架以及簧片构成平行四边形导向系统,悬垂梁的自由度为垂直方向,由簧片来进行导向。
此平行四边形导向系统可将秤盘加载后,传感器系统上不均匀的力转换为作用在一个点上的垂直方向力,它是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准确测量力12大小的一个重要条件。
横梁由一个挠性支点(簧片)悬挂,并可以绕此支点自由旋转。
通电线圈固定在横梁上且放置于磁钢中,磁钢内的永磁体磁路在线圈附近形成一个很强的磁场,通电线圈受到与加载物相平衡的电磁力。
光电位置处的遮光片与横梁连接,可以检测横梁的零位[27]。
2.2精密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特性分析2.2.1静态特性静态特性是用来表示测量系统在被测物理量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在测量时,测试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值比较稳定或随时间变化较慢,此时测量系统所表现出的响应特性称为静态特性。
衡量测量系统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有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滞环和重复性等[28]。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变化对输入变化的比值。
第章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它们涉及到了对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规划,是软件开发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因此,采用科学的、系统化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开发过程中最开始的阶段,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用户需求以及在系统中需要实现的功能。
为了确保项目成功,分析必须深入并有条理地进行。
这个步骤的目标在于确保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并根据此需而设计出最高效、最稳定的系统。
采用的方法在系统分析阶段,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1.面向对象分析(OOA): 这种方法将问题视为一组相互关联的对象和它们的行为。
OOA的理念源自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可以帮助需求分析人员识别出系统中需要考虑的所有对象及其属性。
面向对象的方法使得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抽象的层次来考虑问题。
2.数据流图(DFD): 该方法强调了数据在系统中流动的方式和路径,能够帮助分析人员为系统中的所有元素(例如流程,业务规则和数据)建立一个视觉化的表示。
3.面向过程分析(OPA): 这种方法是一种流程导向的方法。
在采用此方法时,开发人员需要考虑任务和服务的流程。
利用此方法,分析人员可以同时关注数据和过程,确保所有数据和任务能够正确竞争并按时完成。
实施过程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的实施过程应该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用户需求: 要成功地实施系统,第一步是收集用户的需求。
开发人员需要与用户交流,修改需求并记录下来,确保在分析和设计阶段考虑使用者的所有需求。
2.明确问题: 一旦确定了用户需求,下一步就是明确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在此步骤中,开发人员应该考虑用户在安装和操作系统时可能遇到的障碍,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3.功能规划: 在此步骤中,分析人员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功能要求。
这些功能要求应该在后续设计和建造阶段作为重要的依据。
在此步骤中,应该建立一个明确的功能列表,以便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实现方案。
4.构建系统模型: 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该为系统构建一个清晰的模型。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复习纲要)目录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 (1)第一部分 (2)第1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 (2)一.基本概念 (2)二.重点内容 (2)第2章信息系统构件 (3)一.基本概念 (3)二.重点内容 (3)第3章信息系统开发 (4)一.基本概念 (4)二.重点内容 (4)第4章项目管理 (6)一.基本概念 (6)二.重点内容 (6)第二部分 (6)第5章系统分析 (6)一.基本概念 (6)二.重点内容 (7)第6章需求获取的调查研究技术 (8)一.基本概念 (8)二.重点内容 (8)第7章使用用例建模系统需求 (8)一、基本概念 (8)二、重点内容 (9)第8章数据建模和分析 (9)一.基本概念 (9)二.重点内容 (10)第9章过程建模 (10)一.基本概念 (10)二.重点内容 (11)第10章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 (12)一.基本概念 (12)二.重点内容 (12)第11章可行性妇女系和系统方案建议 (13)一.基本概念 (13)二.重点内容 (13)第三部分系统设计方法 (14)第一部分第1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一.基本概念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人、数据、过程和信息技术之间相互作用,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支持企业运作的信息的集合体。
2.二.重点内容1. 七类信息系统应用: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系统、主管信息系统、专家系统、通信和协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2.系统关联人员(参与者)1)系统所有者:2)系统用户:内部系统用户(如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中间经理、高层经历)外部系统用户(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3)系统设计人员(如网络架构师、数据库管理员、web架构师)4)系统构造人员(应用程序员、系统程序员)5)系统分析员6)外部服务提供者7)项目经理3.系统分析员的角色系统分析员既懂业务又懂技术,他们首先研究业务问题和机遇,然后把业务和信息需求转换为对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规格说明,而这个信息系统则由包括程序员在内的技术专家来实现。
概论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丁思阳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4(020)007
【摘要】阐述了“设计”与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的思路原则,其设计方法的一般程序为三步:即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分析设计方
法应用范筹极为广泛,仅以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优化管理几个实例加以说明.
【总页数】2页(P116-117)
【作者】丁思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建筑节能工程的系统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2.“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3.基于多视角系统分析的作战模拟引擎设计方法
4.信息系统分
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应用5.基于功能系统分析技术的航天器结构功能融合设计
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