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49
四美苏争霸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美苏争霸的主要特点及美苏外交的基本战略,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一套对外基本战略,在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中,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
第二,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的时期。
第三,在8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2.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对外政策方面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这是美苏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通过讲述“美苏争霸的形成”,使学生明确: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所谓“冷战”格局,被50年代后期开始的美苏争霸格局所取代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3)通过学生对美苏争霸过程及其所造成的世界影响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4)通过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使两国背上沉重包袱的历史教训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既害人又不利己的,是愚蠢之举。
(5)通过美苏两国争夺霸权过程中两国对外政策调整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竞争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分析美苏争霸斗争的三个阶段中,苏联对美国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与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美苏两国国家综合国力与其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教材及有关资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教学内容•晚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及其背后的推动力量•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与挑战•抗日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和屏幕•教学PPT•教学资料和相关文献•学生参考书籍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整合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说明•使用多媒体PPT,结合图表、图片和文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着重介绍关键事件和人物,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识•结合学生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分析教学过程1.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近现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导入:–回顾中国历史的发展,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前人时期的重要事件3.主体教学:–依次介绍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引导学生对晚清时期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介绍辛亥革命的推动力量和背景,让学生了解革命的过程和意义–探讨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与挑战,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动荡对国家建设的影响–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探讨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让学生了解当今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近现代史对现代中国的影响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PPT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整体和系统的认识。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维活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白度文库五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1)耍求学生学握三条线索:第一.非洲民族独立浪潮:第二,拉丁矣洲民族独立运动:第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2)要求学生学握以下知识点: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总义:古巴革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经济事物中的作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2•思想教育目标(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忐着殖民体系的最终询溃°新兴的非洲国家成为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通过对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和影响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认识这一运动的兴起,标总:若笫三世界的形成,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址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3)通过学生对殖民体系形成原因的回顾利对殖民体系崩溃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木主义的产生而出现.随着资木主义的发展而变化,不以人的慰忐为转移:资木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
(4)通过引导学生对、今芙国在世界上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爭实举证,使学生认识到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认识到殖民主义在、“I今世界的新的表现形式.认识到贏得独立的国家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格局继续努力。
3•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不结盟运动发展和的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理论解决现实社会问題的能力。
重点、难点1 •木课重点: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第三世界在国际爭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