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坚定与否,结局完全不同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信念的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摘抄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信念的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摘抄篇1在做一件事时,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在心底种下一棵信念的种子。
有了它,我们就会带着信念飞向成功,有了它,我们就会为其付出努力,实现真正的梦想。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
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
口渴难忍,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
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重生的寄托目标。
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
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
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他们执着的信念,无论怎样,一定要走出沙漠!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生死绝境”。
通过上面的小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
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其实,无论何处,拥有坚定的信念都是我们永久的财富。
学习生涯中,一句:“我一定要做出这道难题”在多少学子的'心中扎下了深根,就因为这句话,多少悬而未决的习题被我们迎刃而解?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所有困难就被我们踩在脚下,当我们暮然回首时,就会明白: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在心中扎下一颗信念的种子,让成功不再遥远!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不会太远,人生亦是如此!关于信念的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摘抄篇2“在菲律宾西部海岸,一片南迁的燕子靠近过来。
当它们的遥远迁徙之路结束,没有坚持的信念,许多燕子就死在这平静祥和的海滩……”这是一个悲剧,却让我们知道了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的表现及整改措施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判断事物价值和做法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影响其行为举止和人生道路选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理想信念并不坚定,表现出很多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理想信念不坚定的表现及整改措施。
理想信念不坚定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动摇。
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往往犹豫不决,犹豫不定。
他们在做决策时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2.行为不一致。
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往往行为不一致,以言行不一为主要表现。
他们常常在思想和行动之间存在巨大的偏差,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导致自己的信用受到质疑。
3.追求功利。
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常常追求眼前的利益,他们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
他们挂羊头卖狗肉,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4.态度犹豫。
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常常在态度上表现出犹豫不决,他们无法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面对一些重大问题,他们往往摇摆不定,很难作出决策。
针对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1.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加强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
2.增强批判思维能力。
培养人们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辨别对立观点的是非曲直,不盲从、不随波逐流。
提高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避免被其他人的言论和观点左右。
3.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细化人生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阶段性的计划,以此来引领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追求并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不为眼前的困难和诱惑所动摇。
4.培养正直品德。
要强化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义务观。
注重培养人们的正直品质,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坚守原则。
同时,要主动避免和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和影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社会公众大都从兴趣爱好或者工资多少、职位高低、福利待遇等层面考虑一份职业的好坏,而很少有人能把它作为达成“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的目标的手段来看待。
当初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多少纨绔子弟面红耳赤?真正的伟人凡事绝不是只为自己考虑,他不会只为一己私欲而作出抉择。
但同时,他也不会一味委曲求全责难自己,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最擅长而又能使人民受益最多的职业。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意识深深烙印于物质,而格局决定了高度。
有人真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就是我们的起跑线,而有人长大就衣食无忧生在终点线,于是奋力拼搏以填补自己的“先天不足”与身份地位的差异,或者怨天尤人,浑浑噩噩,虚度年岁。
其实,搞事情的初衷也就是我们的起跑线,我们对自己所专门从事职业的信仰、思想的高尚程度、处事时所希望的效益与服务的人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了我们能够跑多离。
正如文章所言,“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
”我们应该选择能把自己能力最大化于社会的工作,选择自己存在感最强的工作,选择使我们自己能真正受到鼓舞的工作,不为名不为利,不为虚荣心。
生命本就是无意义的,人向死而生,生就是一个不断为自己的存在寻找意义的过程。
为浮名虚利的打拼注定是不能长久的,这样的挣扎迟早会耗尽你所有的热情。
若是习惯了在这温柔乡里消沉,再想摆脱,想重归正途,便更加吃力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希望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不要在尘世繁华与纸醉金迷中迷失了自己的初心。
哪怕最初的想法已经改变,也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党员作者:张保国来源:《党员生活》2019年第08期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8年的光辉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在不同时期结合时代特征对党员的要求是不同的:建党初期的党员条件强调的是党员对党必须忠诚和服从的组织意识;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的党员条件倡导的是奋斗精神与模范性;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逐步转向以革命性与纯洁性为特征;改革开放时期的党員条件凸显的是服务性与先进性。
那么,在当今时代,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党员?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经过长期艰苦的自我磨练、自我改造和自我修养才能形成。
我在小区任支部书记,有一些体会。
小区里有的在岗党员在单位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回到家里就忘了自己党员的身份,对小区建设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退休党员认为自己已经退休了,在退出岗位的同时仿佛也将自己党员身份退出了,对小区党建工作不闻不问,或者指指点点,专挑毛病,不谈方法,更没有行动。
而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管何时、身处何处,都应该有埋头苦干的吃苦精神,有求真务实的做事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有的同志说,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就是心里乱忽悠。
为什么会忽悠?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的党员把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不适当地加以扩大,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和理想信念的动摇,滋生了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倾向;有的党员为小区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对自己有利,是否有报酬。
平时,情愿三个一起五个一伙的下下棋、摸摸麻将,也不愿为小区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而检验共产党员的信念坚定与否,就要看他在种种扑朔迷离的变化中,能否始终不渝地忠诚于党和人民,能否始终不渝地为人民服务。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
这些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推进社会事业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的落实上。
篇结尾的诗句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诸多风雨,但只要我们坚守信念,相信未来,那么最后的结局一定会是阳光明媚,岁月静好。
就像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写的那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管是遭受风雨的侵袭,还是遭受虫害的侵袭,那些顽强的草总是能够不屈不挠地生长,并在春天来临之际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样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么就一定会有机会在困境中崛起,在挫折中获得成功。
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唱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只有不断地攀登和努力,才能够看到更美好的未来,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最后,让我们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博尔赫斯最精辟的十句话1. “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未来。
” 你看啊,就像人生的道路,每一个选择不都像是一个分岔口,带我们走向不同的未来吗?2.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 这就好像一个一直漂泊的人,突然对某个人许下了最真挚的承诺,多让人感动啊!3. “死亡是活过的生命,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
” 哎呀,这不就跟白天和黑夜一样嘛,相互交替,循环往复。
4. “世界会变,但是我始终如一,我带着悲哀的自负想道。
” 就像那坚定不移的山峰,不管周围怎么变化,它依然在那里,不是吗?5.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 好比突然有一天你醍醐灌顶,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种感觉多神奇呀!6. “越是无所顾及,越能让人相信这不是骗局;越是明目张胆,越不会露出马脚。
” 这跟有些人故意装得很自然反而不会被怀疑是一样的道理呀!7. “使他觉得遥远的不是时间长,而是两三件不可挽回的事。
” 就像有些事一旦发生了,就好像在你们之间隔了好远好远,怎么都跨不过去了。
8. “我心想,一个人可以成为别人的仇敌,成为别人一个时期的仇敌,但不能成为一个地区、萤火虫、字句、花园、水流和风的仇敌。
” 可不是嘛,总不能跟整个世界都过不去呀,多荒唐!9. “在那做梦的人的梦中,被梦见的人醒了。
” 哇,这就好像在一个梦里又嵌套了一个梦,多有意思!10. “今晚的宇宙具有遗忘的浩渺和狂热的精确。
” 就如同那浩瀚的星空,让人既感到迷茫又有着某种精确的规律,多奇妙啊!我觉得博尔赫斯的这些话真的太精辟了,充满了对世界、人生、时间等各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让人回味无穷。
拥有坚定的信念,人生才能走向光明我们不必期望每个梦想都成真,不必在乎每一个得失和错漏,不要总是想自己得到没有,人生,不可能总是精彩。
信念于人真的至关重要,人生需要信念在,有了信念人才能克服困难、抵制诱惑,才会走出绝境、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缺乏信念的人如无根的浮萍,常随波逐流,做事往往是浅尝辄止,到最后碌碌无为,甚至走上人生歧路或绝路,终落得一切皆空。
生活原本是多样的感受形式,快乐,痛苦,失望,忧伤,都是一次一次选择的阅历,一次一次人生的体验。
有哲人说过,“意义在于过程,幸福源于细节。
”推开窗,窗外是蓝蓝的天。
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信念。
为了圆梦,为了理想,为了人生的价值,为了生命的精彩,人的信念不可缺少。
一个人若是有了坚定的信念,那么他一定可以渐渐磨练成百炼钢、坚实岩和涛涛水。
美好的追求才诞生了无数斑斓的梦想,正因为坚强的信念才催生了无数坚挺的身影,而追求与信念完美的结合造就了大千世界的纷呈精彩,缤纷五彩的壮丽景色。
春天中始终有鸟儿绰越的风姿,因为鸟有自由的憧憬和坚强的信念;大地总会有鲜花迷人的风采,因为花有璀璨的梦想和不懈的毅力。
秋天中总是有雨露清纯的温润,因为露有静谧的向往和坚挺的露魂;冬天中一直有风霜雨雪的卓卓,因为雪有玉结的高贵和顽强的骨气。
其实,世上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信念,只是有些人的信念只如昙花一现、一触即溃,而有些人的信念则是持久永恒、坚不可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人必须有信念,信念,不要随意去改变。
人生的精彩,在于珍惜每一次飞翔;岁月的光华,在于把握每一个闪亮。
友爱是快乐岁月的风铃;亲情是幸福日子的阳光。
唯有时光是无情亦有情的使者,一切酸甜苦辣,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见证。
信念是明灯,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空、照亮我们的前程;信念是路标和航标,它能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勇往直前。
人生路上,让流云带走我们浮躁的心情,让轻风梳理我们杂乱的心绪,让我们穿过喧嚣、穿过青苔、穿过忧伤,撷一缕花香、携一抹温暖,不空负年华。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摘要】在人生中,总会遇到事与愿违的情况,但我们需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可以通过接受现实和放下执念来缓解心态,寻找改变的机会和积极面对问题。
借助他人的支持和鼓励,保持乐观和坚强的心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只有坚信一切会过去,我们才能展望未来的美好。
这种积极的态度不仅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更能让我们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保持信念,我们就能战胜一切。
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未来仍然充满希望和可能。
【关键词】关键词:相信,事与愿违,过去,现实,执念,改变,机会,积极,支持,鼓励,乐观,坚强,失败,教训,坚信,未来,美好。
1. 引言1.1 为什么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当遭遇事与愿违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绝望。
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时刻,我们更需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为什么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呢?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面对挫折和困难,如果我们能够相信时间会抚平一切伤痛,那么我们就能更容易地重拾信心和勇气,继续前行。
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受现实和放下执念。
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有些梦想可能无法实现,但是只要我们对未来持有信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展望未来的美好。
无论遭遇多么糟糕的情况,只要我们能够坚信一切都会过去,那么我们就可以更有信心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一种力量。
只有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我们才能在困难中坚持不懈,走向成功的道路。
让我们坚信,无论遭遇怎样的风雨,最终阳光总会照耀在我们身上。
1.2 如何应对事与愿违的情况当面临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沮丧、失落甚至绝望。
事与愿违并不是世界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让自己能够重新振作起来,重新面对未来呢?我们需要接受现实并放下执念。
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写作: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作文材料rm = OS 罗曼•罗二--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爰它。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结合这句名言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展示何以解忧?唯有乐观!张馨罗曼・罗兰有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爰它。
"是的,我们的生命,有一种真相,那便是:漫漫人生,多有忧苦。
所以,何以解忧?唯有乐观。
无论我们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 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如此,我们才能获得一个有意义的丰盈的人生。
何以解忧?唯有乐观。
人生路上充满疾病、痛苦、挫折、磨难,即便是这样的人生,我们也要百倍珍惜。
史铁生,21岁的年华瘫痪了双腿,颓丧绝望的他整日静坐轮椅,流连地坛,责问苍天,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当他在地坛终于参透"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当他想明白为什么要活,当他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其实就是与困境周旋”的时候,他用写作敲开了生活的大门。
《我与地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命破茧成蝶、浴火重生的心路历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扶轮问路》等一系列作品昭示了他人生的价值,他在苦涩的人生中品出了甜蜜。
从而,史铁生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何以解忧?唯有乐观。
因为当一切"生命的真相"成为事实的时候,你再沮丧再悲伤也于事无补,倒不如平静接受,让它成为人生的砺石,打磨出坚强傲岸的自我。
所以,当柳宗元面对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李世靖罗曼・罗兰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爰它。
诚如斯语,生命本残酷,直面成英雄一一当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残酷真相后,如果能不因此颓废,而是积极寻找生活中的亮点,或制造亮点,使生活变得可爰,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是的,没有人一生会被养在恒温玻璃罐里。
2024忏悔录读后感2024忏悔录读后感1托尔斯泰说,“在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心情,与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完全一样。
走到了林中一块空地上,清楚地看见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没有看到那里的房子,也不可能有房子。
我向森林深处,向黑地里走去,只见一片黑暗,同样没有房子。
我也在人类知识的森林中,在数学和经验科学知识投放的光亮中寻找出路。
它们向我指示了明亮的地平线,但按照它们指引的方向走去,是不可能找到房子的”。
在经验的范畴无法找到答案,托尔斯泰是痛苦的。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痛苦求索的痕迹,看到一个个严肃、正直,纯洁、善良,努力探索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多夫。
他们和这些作品本身一样,之所以出类拔萃,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越拿破仑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思想者。
年少的托尔斯泰很不喜欢宗教的虚伪性,他从十六岁开始就不再做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
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的尽善尽美,在意志上的尽善尽美,在体质上的尽善尽美,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
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
这些思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那时侯,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年轻的心,他们怀着爱,满怀欣喜的心情观察着这个世界,他们勇敢,富有激情,都有美好的理想。
但更多的是,他们都是那么朴实、正直、而且都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审视。
2024忏悔录读后感2在这本简短的忏悔录中,列夫托尔斯泰勇敢地坦白了他现在认为自己过去做过的无意义的蠢事。
他一方面否定自己和周围人空虚的生活,一方面又试图通过理性推断获得生命的真谛,结果却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渊。
用文中的话说,他就像一个吊在深井中的人,外面是猛兽,下面是恶龙,而暂时支撑他的藤条,随时都有可能被老鼠啃断。
我在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不得不佩服托尔斯泰的勇气。
在他当时那种“功成名就”的状态下,还能如此冷静、理性地剖析自我,并且全盘托出,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
信念坚定与否,结局完全不同
一、关于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 .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一个人理应是有信仰的、或者正在寻找信仰的人。
人没有信仰,就成了行尸走肉。
”
法国小说家-雨果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
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
理想信念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其中有庸俗的、卑下的、低微的,也有高尚的、远大的、美好的,但是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进步、合乎人民要求,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理想信念宗旨才是高尚的、远大的、美好的。
薄一波说过:“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则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
”
理想信念大致上可以分为社会理想信念和个人理想信念两种。
社会理想信念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组织、团体或政党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而个人理想信念是某种社会理想信念的内化,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树立人生信念和人生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的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
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基础上凝炼成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宗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支柱。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经过9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到现在拥有7799多万党员,并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始终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支柱、作动力、作保证。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为历史、为人民所选择,才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光辉旗帜,才有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如果丧失了理想信念宗旨,就会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丧失坚实的群众基础,就会地动山摇、亡党亡国;一个党员如果理想动摇了、信念崩溃了、宗旨抛弃了,就会目光短浅、意志消沉、无所作为,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三、信念坚定与否,结局完全不同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和旅日等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2人,陈独秀也指派代表参加,共13人,代表党员
50多人。
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一种时尚的理论、信念会使热血沸腾的青年走到一起。
当时,13位代表宣传马列主义,向往社会主义,是不言而喻的。
问题是有的人不是真信,而是当做“时髦”、“时尚”;有的人只是同路人;有的人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落荒而逃;有的背叛;有的则坚信不疑,始终如一。
不同的信念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界,结局也不同。
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是实例。
由于信念的不同,参加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些人的一生是革命的、光辉的、伟大的一生。
像毛泽东、董必武,后来成为中共领袖、历史巨人;何叔衡血洒疆场,壮烈牺牲;邓恩铭、陈潭秋惨遭杀害,英勇就义;王尽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有的人因与陈独秀、张国焘矛盾较深,加之个性独特而宣布退党。
如李汉俊、李达。
但他们脱党而不放弃信仰。
李汉俊虽不在党组织中活动,却利用自己的“合法”职位,掩护了一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最后以“共党首要分子”之罪名被桂系军阀杀害。
李达自省脱党是一生“最大的错误”,在1949年12月由毛泽东作为历史见证人、刘少奇作介绍人又重新入党。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
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包惠僧、刘仁静便是如此。
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弃
信念,叛变投敌成为人民的罪人;包惠僧、刘仁静历经曲折,迷途知返。
由此可见信念是否坚定,决定人生的命运。
201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