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铁产品标准常用术语和定义

钢铁产品标准常用术语和定义

钢铁产品标准常用术语和定义
钢铁产品标准常用术语和定义

钢铁产品标准常用术语和定义一. 钢产品分类术语

1. 冷,热轧薄板:指厚度小于4mm的冷,热轧钢板;

冷,热轧中板:指厚度4-25mm的冷,热轧钢板。

冷,热轧厚板:指厚度26-60mm的冷,热轧钢板

2. 冷,热轧钢带:指冷,热轧扁平成品经最后轧制后,或再经酸洗、退火,随即

卷成卷状的产品。

分类:冷,热轧窄钢带,宽度≦600mm的冷,热轧钢带;

冷,热轧宽钢带,宽度>600mm的冷,热轧钢带。

3. 镀锡钢板和钢带

指将厚度一般不大于0.5mm的碳钢冷轧薄板和钢带,用热浸浸泡在熔融的锡

槽中,或电镀方法镀上锡。

4 热镀锌薄板和钢带

指将热轧薄板和钢带,或冷轧薄板和钢带,用热浸浸泡在熔融的锌槽中,并2锌或锌合金。700g/m 进行表面处理镀上两面等厚锌量100~5. 电镀锌薄板和钢带

2之间锌,并进行多100g/m7指利用电镀方法在薄板和钢带上电镀上单面~

种表面处理。

6. 不锈钢

指碳素合金钢的一种,多为Cr钢、Cr Ni或Cr Ni Mo合金钢。

可分为:奥氏体钢、马氏体钢、铁素体钢等。

二. 产品标准通用术语

1. 尺寸公差:指钢板或钢带尺寸的规定值。

2. 镰刀弯:指用1米长钢板直尺测量的数值,一般指凹入深度表示mm/m。

3. 波浪度(或叫波浪弯):指用1米长钢板直尺及高度尺测量出的数值,有时规

定波高和浪距。

4. 瓢曲度:指钢板四周或单方向弯曲,用直尺测量所得数值,或置于平板上测量。

5. 边缘状态:指钢板或钢带切边或不切边,多指原卷状态。

6. 表面状态:指钢板或钢带表面的处理,如:光亮B、不光亮D、抛光、磨光酸洗等。

7. 厚薄不均:指厚度不等的现象。表现为:同板差、同条差等。

8. 弯曲:指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不平直呈曲线状,表示方法为弯曲度。局部弯曲和总弯曲度测量方法为用1米直尺靠量。例如:钢板长度为5m,最大波高为50mm,则弯曲度为0.5﹪。

9. 轧制方向纵向和横向:指钢板在最初轧制时的金属纹向。

三. 化学及试验术语

1

化学元素含量:指产品含有各种化学元素的量,通常用“﹪”表示。钢板一 1. 或其它。为提高材料性能有时加入Al、、Mn、SP般指五大元素含量C、Si 微量元素。2. 试验: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出材料所含的化学成分含量。

. 力学性能及试验术语四YS

1. 屈服强度

指材料在由弹性变形阶段进入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即在塑性变形时的应力。kgf/mm2 N/mm2或屈服强度指材料屈服时的最大应力。单位TS

2. 抗拉强度

塑性变形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单位N/mm2指材料在经过弹性变形或

kgf/mm2,脆性材料无塑性变形.

3. 延伸率EL

在材料拉伸试验中,材料在标准测距内,材料伸长量与测量距离的比值。

一般试验值,钢板:标距为50mm,宽度为20mm。

4. 硬度

指材料表面的硬度。一般用洛氏硬度HRB表示,有时也用维氏硬度HV表示。材料硬度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成正比。硬度越高,材料延伸率越低。

5. 屈强比YS/TS

是比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越小越好。

6. 应变硬化指数(n值)

当材料拉伸时材料的硬化指数,越大越好。

7. 塑性应变比(r值)

指拉伸试验中钢板宽度方向与厚度方向变化之比,越大越好。

8. 杯突试验(或锥杯试验)

是指用直径为φ20的球形凸模对板料试件进行压坑,以坑底部刚刚出现裂纹时的坑深表示。越大越好。

9. 弯曲试验

是指将材板夹于虎头钳上,将试样弯曲180度时不断裂,一般取材料纹向2

个方向。

五. 热处理术语

1. 退火

指为了使板料具有好的塑性,消除材料内应力,而对材料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并缓慢冷却的过程。

2. 调质

为了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改变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对材料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过程。

3. 回火

2

对淬火以后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而达到材料组织结构更合理,提高韧性。4. 淬火

指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迅速冷的处理。一般为提高材料表面硬度,提高耐磨性和韧性。

六. 金属腐蚀及防护术语

1. 脱脂

指用化学方法去掉材料表面油污。常用金属清洗剂、盐酸、硫酸、磷酸等。2. 洛酸盐处理:使用洛酸盐对材料表面处理,防止材料锈蚀。

3. 磷酸盐处理:使用磷酸盐对材料表面处理,提高材料的性能。如:喷涂性能等

4. 静电喷涂:利用静电吸附的方法在材料形成保护膜。一般厚度约100um

5. 电泳:利用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吸附一层厚度均匀保护物质的方法。如:阴极电泳,阳极电泳。一般厚度很薄约20-30um。

6 喷漆:在金属表面喷上各种油漆达到各种要求。一般厚度约30-40um

七. 产品表面缺陷术语

1. 秃皮(结疤)

指材料表面呈“状”或“鱼鳞片状”的翘起薄片。

2. 分层

指材料断面分成两层或三层,层与层之间有夹杂物。

3. 气泡

指材料表面无规律地分布有呈圆形的大大小小的凸包,外部较圆滑有手感。4. 凸凹包

指材料表面有规律性或无规律地凸起或凹陷,一般为轧辊不平或碰撞。

5. 表面夹杂

指在材料的表面上有点状或块状的夹杂物,表现为白包或黑包。

6. 麻点

指材料表面呈现有局部的或连续的或片粗糙面,分布着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严重时类似橘子皮状的麻斑。

7. 皱折

指材料表面形成有局部的不规则皱纹或波浪形折皱。

8. 压痕

指材料表面上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凹坑,有线状和点状,一般有规律。

9. 划伤(划痕)

指材料表面呈直线或沿轧制方向连续或断续的细的沟痕,有手感。

10. 刮花

指材料表面呈一条或多条线状印痕,一般无手感,严重有手感,有时是间断性点状。

11. 黑斑

3

指材料表面上存在形状不同的黑色斑点或成片的黑印。

12. 生锈

指材料表面由于受到潮湿、水等的影响,而使材料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斑点或成片锈迹。

13. 发霉(白斑)

指电镀、热镀等材料表面由于潮湿、水等影响,而使材料表面氧化产生的白色点状或成片的痕迹,严重者会破坏表面保护层。

14. 毛刺

指材料断面处的尖而薄的飞刺。

15. 镰刀弯

指材料在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向一侧边弯曲的现象,一般用mm/m表示。

16. 波浪(边浪、中浪)

指材料在轧制方向的水平面呈起伏不平的波浪形弯曲,且凸起和凹下交替有规律地分布在材料的全长或局部。在中间部位叫中浪,边部叫边浪或边波。

17. 瓢曲

指材料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同时出现翘曲,严重者呈船形。在钢带加工时,发现有沿横向发生弯曲形成槽状。

18. 厚度不均(厚边)

指材料纵向、横向薄厚度不均,一般为边薄中间厚,有时也发生边厚中间薄的现象,有时为一侧厚一侧薄。

19. 针孔

指材料表面存在不规则的凹坑,用放大镜观看为针眼状,严重者透过板面。在电镀产品中不可有。

20. 折痕

指材料表面形成的间隔性横纹,或边部的间隔性横纹,或八字形横纹,主要是材料撞伤造成。

21. 色差

指材料由于供货商批次和制造工艺的不同,而造成的颜色差异,镀锌板表现为成片、点状色差,有时体现在每批材料间的颜色差。

22. 条纹

指材料表面的条纹状不良,一般无手感。原因为供货商制造不良或材料特性,镀层材料表面易发生。

23. 脱锌,

指镀层材料由于基板处理及表面处理工艺不合理,造成材料表面镀层脱落,或裂纹、起皮、起皱。

24. 水渍

指材料由于潮湿、进水等造成材料表面形成成片水印或痕迹。

25. 辊印(卷筒印)

4

指由于轧辊造成材料表面周期地出现凹凸印,或卷筒由于涨力作用使材料表面形成规律性横纹。

26. 锯齿边

指材料轧制过程中材料边缘处产生无规律锯齿形状,深度不等。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