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家谱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萧家家谱:24辈: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
应良有生尧,舜荣昌天地,治文永木先,仁泽德家和,万事兴贞。
爷爷:萧荣远,奶奶:萧周氏
长子:萧昌太,儿媳:洪贞福
次子: 萧昌正,儿媳:徐仕元
三子:萧昌金,儿媳:萧王氏(前),萧周氏(后)
四女:朱三姑(不知名)
萧昌太名下:
长子:萧天才,儿媳:萧刘氏(前),萧罗氏(后)
次子:萧天金,儿媳:徐克珍
三子:萧天银,儿媳:唐汉文
大女:萧天珍
二女:萧天全
萧天才名下:
长子:萧地才,儿媳:向超群
孙子:治平,女:治英,孙:文清
女儿:萧地珍,萧地群
萧天金名下:
长子:萧地华,媳:蒋廷英,孙:萧治彬
次子:萧地江,媳:黄益贵
萧天银名下:
长子:萧地荣,媳:胡荣芳,孙:治强,治蓉次子:萧地军,媳:刘道芬,孙:治鑫
三子:萧地树,媳:颜光银,孙:治颖
四子:萧地勇,媳:邹洪,孙女:治楠。
萧姓起源|萧姓的由来湖南益阳石板滩萧氏七修族谱六篇:(现代)萧建勋主编,2001 年计算机排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元佑,先祖为[明]萧光显。
湖南萧氏家谱^一卷,末一卷,(清)萧东南主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明]萧立纲,先祖为[明]萧志远。
湖南益阳澬阳萧氏四续族谱五十卷,(民国)萧先志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兴国,先祖为[明]萧寔卿。
湖南邵阳上车萧氏续修族谱十九卷,首二卷,(民国)萧光腾等总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萧梓贵、萧一菊,始迁祖为萧江。
湖南平江萧氏重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清)萧兰莘编修,清光绪^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祖为[宋]萧定基,始迁祖为[明]萧继宗。
湖南汉寿沅江萧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三卷,(民国)萧麦秋等主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务忠,始迁祖为[明]萧务广。
湖南益阳桃江萧氏四修族谱八卷,末一卷,(民国)萧大伋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兴朝。
湖南武冈宝庆萧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萧纲俊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南宋]萧一菊。
湖南汉寿萧氏三修族谱八卷,首一卷,(清)萧桂春等主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德忠。
湖南安化萧氏昺祖族谱二十二卷,首二卷,(民国)萧纲德主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汉二,本支祖为[宋]萧积昺。
湖南安化萧氏昺祖族谱,(清)萧英俊等主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
始迁祖为[宋]萧汉二,本支祖为[宋]萧积湖南沅江萧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民国)萧世德主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石印本。
始迁祖为[明]萧子成。
湖南益阳萧氏六修家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民国)萧康明总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兰陵萧氏族谱萧何至萧一菊源脉兰陵萧氏族谱萧何至萧一菊源脉,依据1998年四川宜宾萧卓泉编撰《兰陵萧氏族谱》资料,由萧世德删节录入。
1世: 萧何。
沛县人,西汉开国丞相,封瓒侯。
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甲辰(公元前257年)六月十五日申时。
卒于汉惠帝二年戊申(公元前193年)七月初八日,终年65岁,葬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
妣周氏,生年未详,卒汉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生子二: 萧禄(无嗣)、萧延。
高后二年封何夫人禄母同为瓒侯。
2世: 萧延。
何公次子。
汉酂定侯。
妣刘氏,生于秦王政十八年壬申(公元前229年),卒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终年52岁。
,生卒未详。
生四子: 萧遗(无嗣)、萧则(子萧庆)、萧嘉(子萧胜,国绝。
汉武帝元狩三年何曾孙萧庆—萧寿成,元封四年国除。
汉宣帝地节四年封何玄孙萧建世等十二人—六世萧辅—七世萧获,国除。
汉成帝封六世萧喜—七世萧尊—八世萧章—九世萧禹,王莽败绝)、萧彪。
妣吕氏,生卒未详。
3世: 萧彪。
延公四子。
字伯文,号光容。
汉谏议大夫。
生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壬戌(公元前119年),终年59岁。
免官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世称兰陵萧氏。
妣张氏,生卒未详。
妣李氏,生一子: 萧章。
4世: 萧章。
彪公之子,字德昭,汉京兆尹。
生于汉文帝后元六年癸末(公元前158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壬戌(公元前119年),终年39岁。
妣周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皓。
5世: 萧皓。
章公之子,字季华,以田为业。
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1年),卒于汉昭帝元凤六年丙午(公元前75年),终年67岁。
妣秦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仰。
6世: 萧仰。
皓公之子,字惠高,以田为业。
生于汉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126年),卒于汉宣帝神爵四年癸亥(公元前58年),终年69岁。
妣张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望之。
7 世: 萧望之。
仰公之子,字长倩,汉御史大夫、太子太傅。
214第四节 鎋公(梁房始祖)至穆林公世系鎋 副子 道赐 尚之 顺之 崇之 懿 敷 伟 衍 畅 融 宏 秀 憺 恢 统 综 纲 绩 续 纶 绎 纪 绶 欢 誉 詧 敕 譼 珅 警 嶚 岩 岿 岑 岌 琮 琳 瓛 琢 璟 珣 玚 瑀 钜 钧 瓘 仲豫 嵩 华 衡 勘 复 巽 昇 鼎 俭 偡 位 佩 儒 偲36世37世38世39世40世41世42世43世44世45世46世47世48世49世50世215俭 骞 项 綵 舜元 霙 望寯 谓 誌 球 禹元 霆 震 蕓 殷元 霓 霐 雩 霫 乾元 文元 体元 信元 贞元 炳 斌 茂贞 茂欣 茂辉 茂陞 敏 畋 玫 敬 绍仪 巽伯正国 定国官国 安国 攸 居莘 居郁 旭 昶 躍 毓文 政 敬 凝瑞 绩瑞 聚晃 聚昱 聚吉 聚宁 振林 玉林 穆林端 泽 焕 祖命 50世51世52世53世54世 55世 56世 57世58世59世60世三十六世(何公二十一世)整次子鎋公——[字良载,居南兰陵中都乡中都里村,仕晋济阴太守、淮阴太守。
玄孙衍于梁天监元年壬午岁(502年)四月在江陵称帝,是为南梁开国皇帝,即梁高祖武帝。
鎋公被称为梁房始祖。
生于东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岁(324年),殁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岁(392年)。
妣袁氏,生一子,名副子]。
三十七世(何公二十二世)鎋之子副子公——[字益昌,晋州治中从事,生于东晋升平二年戊午岁(344年),殁于东晋义熙九年癸丑岁(403年)。
妣严氏,生一子,名道赐]。
三十八世(何公二十三世)副子之子道赐公——[字祥臻,宋南台治书侍御史,生于东晋太元十四年已丑岁(385年),殁于南宋元嘉二十七年庚寅岁(447年)。
妣史氏,生三子,长文宣侯尚之、次忠简侯顺之、三东阳太守崇之]。
三十九世(何公二十四世)道赐长子尚之公——[字茂先,齐步兵校尉,卒官。
天监初,追谥文宣侯。
生一子,名灵钧,仕齐广德令,梁为会稽郡事,卒追封东昌县侯,子謇东昌县侯嗣];道赐次子顺之公——[字文纬,宋南丹阳尹,领军将军,后封临阳相懿侯,谥为梁太祖文帝。
第六章旧辈字字辈,又叫班辈、行辈、字派、排行等,是古代取名的习俗。
即按其家族世系谱牒规定的辈分起名命字,同族同辈者,名字中间用同一个字,不同辈次用不同的字。
若干个这样的字连接起来,便构成了相应家族的世次排列。
人们一看就知道他属该氏族第几代,与谁同辈。
其功能有:一是明世系辈次,序长幼尊卑,避免因世代相传久远,子孙不断繁衍而造成辈分上的混乱;二是辩祖宗所出,别血缘亲疏,避免出自不同宗族的人混入本族或同祖人员间互相联姻;三是防名字重复,避免侵犯名讳。
字辈由各家族祖先制定。
原来的字辈用完了,又可以续新的字辈,不断补充修定。
穆林公脉下各房旧辈字如下:第一节穆林公长子辅仁房旧字辈一、xx公房(xx园xx街)原编字辈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明思永世光显祖荣宗积德昌兴隆茂正启贤良增勋著齐梁骏业崇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馀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允升成国器蔚起振家风二、xx公房(xxxx)原编字辈(一)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季夏月重修前排行,五言八句: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
仲克子文启,永存世时兴。
继绍光宗祖,绵延福禄增。
本固声名远,叶秀正芳隆。
(二)清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戊盘石、界溪、西城、园山等房合众修谱新增排行,从“本”字起改为“汉”字起,五言八句:汉宋鸿勋著,齐梁骏业崇。
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
馀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
允升成国器,蔚起振家风。
连接起来为五言十四句七十字,即: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文启永存世时兴继绍光宗祖绵延福禄增汉宋鸿勋著齐梁骏业崇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馀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允升成国器蔚起振家风三、舜仲、华仲、康仲、胜仲四公房(蓝山县西城、山田、舜乡)原编字辈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文启永存世时兴继绍光宗祖绵延福禄增汉宋鸿勋著齐梁骏业崇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馀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允升成国器蔚起振家风四、xx公房(xxxx)原编字辈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文启永存世时兴荣华富贵福寿昌肇楚英汉宋鸿勋著齐梁骏业崇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馀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允升成国器蔚起振家风五、xx公房(xx砠里xx家)原编字辈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少千必子如思彦永远启文春添华荣富贵正大吉高魁孔六、湘xx公房(xx岩口xx)原编字辈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文启永存世时兴继绍光宗贵新庆昌富先绍英德勋著齐梁骏业崇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馀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允升成国器蔚起振家风七、仲富公房(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原编字辈辅相xxxx开xxxxxx成文八、xx公房(xxxxxx)原编排行(辅相xxxx开xx)斗永子振应以凤大学良光尚万世克昌天开景运祥祉禧祐懿善谦和致敬敦让绍藩继庆积文益德九、平岱公房(宜章县汾水村双坝上萧家)原编排行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国正元福武行圣朝次一文昌开化永承昭穆序世代显其宗仁义礼智信圣贤必当崇云礽发祥远万年振兴隆集善有馀庆声名志大同十、xx公房(xxxx)原编排行(辅相xx)小八念xxxxxxxx方可启xxxx国光邦显xx富本天来能善守xxxxxx第二节穆林公次子辅伦房旧字辈一、平陆公房(xx磐石村)原编排行辅相朝廷圣伊周开太平志以启子文永存世时兴茂衍蕃昌大光贤绍楚英汉宋鸿勋著齐梁骏业崇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餘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允开成国器蔚起振家风二、xx公房(xx界溪村)原编排行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俊才道德凤孔文时治希贤圣安邦正大兴永世汉宋鸿勋著齐梁骏业崇宏儒传颖士至孝景宜丰餘泽扬芳远承先翊运同允开成国器蔚起振家风三、xx公房(xx小街田)原编排行(辅相朝廷圣伊)淑万千君应文太再启(彦)永仁兴朝廷国家尧舜禹汤武德化成康政治纯祖述宪章传道学光明xx群英乾坤炳耀宏图展世运清平景象新xxxx湘楚xx萃本宗承前继后恢天绪泽润xxxx四、周素公房(广西省平乐县青草塘)原编排行辅相朝廷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文启永胜可茂应弘日露炎上棕其宜庆自含芳庭中树德长成林新集锦华国永生香□□□第三节穆林公三子辅佐房字辈一、廷樟公房(广东省连州市大路边前村岗)原编排行辅相朝庭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邦丹锦秀居儒林昔学功名岁月深遇得琴音弹一操七弦声奏凤凰吟二、廷樟公房(广东省连州市湖江头村)原编排行辅相朝庭盛伊周开太平仲克子邦丹岳季廷成潇鸣玉汉兴应兆大学占熊贻谋继祖宗文章世万代餘庆自尊隆。
肖氏家谱字辈大全肖氏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家族的血脉传承和世系沿革,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家谱中,字辈排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反映了家族世代相传的命名规律和家族成员的辈份关系。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肖氏家谱字辈的大全。
肖氏家谱字辈大全如下:一、老辈字辈:1. 肖氏家族祖先名字(比如,肖仁、肖义等)。
二、父辈字辈:2. 肖氏家族父辈字辈(比如,肖忠、肖孝等)。
三、兄弟字辈:3. 肖氏家族兄弟字辈(比如,肖明、肖亮等)。
四、子辈字辈:4. 肖氏家族子辈字辈(比如,肖强、肖勇等)。
五、孙辈字辈:5. 肖氏家族孙辈字辈(比如,肖华、肖海等)。
六、曾孙辈字辈:6. 肖氏家族曾孙辈字辈(比如,肖山、肖江等)。
七、玄孙辈字辈:7. 肖氏家族玄孙辈字辈(比如,肖林、肖松等)。
八、来孙辈字辈:8. 肖氏家族来孙辈字辈(比如,肖风、肖雨等)。
以上即为肖氏家谱字辈的大全,通过对家谱字辈的整理和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家族世系的延续和辈份的排列。
这不仅有助于家族成员之间的辈份关系和称呼,更能够传承和弘扬家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家谱字辈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它承载着家族的兴衰荣辱,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当珍惜家谱字辈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下去,让家族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记录家谱字辈时,我们也应当注重准确性和完整性,尽可能多地收集家族成员的名字和字辈,确保家谱的全面和详实。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家谱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避免遗失和损坏,让家族后人能够继续了解和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
最后,希望每一个肖氏家族的成员都能够珍视家谱字辈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家族的文化传统,让家族的凝聚力更加强大,让家族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
愿肖氏家族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永远传承下去!。
萧氏家谱前立谱十六字派:文明世振宗光士邦德大永兴治鸿久昌后续谱二十四字派:承先敦厚福泽延长仁义传家才俊贤良国运开泰茂发恒祥注释:(“宗”前不详“承”后为续)(“治”通“志”)对联:树发千枝根共本本固叶茂江流万派水同源源远流长功德芳名录捐资人:伍仟元(6人)肖大成肖永强(肖集)肖永启肖兴海肖洋(肖坡)肖锋叁仟元(2人)肖大福肖强华贰仟元(3人)肖永长肖海生肖治辉(肖坡)壹仟元(16人)肖永明肖永江肖永东肖永东(肖集)肖兴群(肖坡)肖兴武肖杨(王湾)肖治勋肖治波肖治涛肖治磊肖强肖飞肖成肖炜(肖坡)肖俊陆佰元(3人)肖兴俭肖艳林肖艳山伍佰元(49人)肖大圣肖永军肖永书肖永汉肖永汉肖永有肖永超肖永强肖永举肖永杰肖永权肖兴龙肖兴江肖兴安肖兴乐肖兴成肖兴宏肖群肖兴强肖华利肖兴雨肖俊波肖鹏肖金龙肖玉虎肖晨希肖成林(肖坡)肖俊(肖坡)肖治明肖治启肖治来肖治权肖斌辉(肖集)肖万计(肖集)肖治兵肖治红肖治刚肖治山肖治辉肖虎肖俊勇肖俊杰肖磊肖涛肖俊林肖俊明肖艳锋肖勋(肖坡)肖挺勇叁佰元(109)肖大明(肖集) 肖大發肖大兵肖大红肖大云(肖集)肖大礼(肖集)肖大禹(肖集)肖永清肖永山肖永寿肖永连肖永喜肖永德肖永群肖永庆肖永来肖永道肖永林肖永敏肖永彦肖永豪肖永升肖永虎肖艳军肖永合(王湾)肖永全(肖集)肖永建(肖集)肖兴旺(肖集)肖子墨(肖集)肖永朝(赵坡)肖永合(赵坡)肖兴宽肖兴志(肖岗)肖兴有肖兴旺肖兴全肖兴堂肖兴忠肖中付肖兴圣肖兴兵肖兴军肖兴春肖兴根肖兴斗肖兴春肖兴建肖群根肖兴群肖长征肖玉根肖兴国肖华明肖兴东肖波肖金忠肖兴奎肖兴山肖艳波肖兴豪肖艳伟肖兴杰肖罗肖兴浦肖伟锋肖聪肖家和肖晨瑞肖治发肖治龙肖治有肖治仁肖华东肖龙龙肖治雄肖治峰(肖集)肖亚飞肖双(龙王)肖凡肖琪肖天赐肖昆鹏肖斌锋肖俊阳(以上是肖刘畈)肖随亮肖兴洪肖随良肖正兵肖军子肖华肖兴良肖兴军肖正国肖国刚肖兴平肖兴年肖进锋肖锋林肖国军肖玉杰肖治杰肖治林肖治建肖治有肖治勇(以上是肖坡)肖治喜肖治全肖治忠肖治军肖治兵肖治明(以上是肖岗)发启人:肖永清肖兴江肖永强肖永汉肖治明肖海生肖治涛肖磊续谱人:肖永启肖兴海筹建人:肖永清肖永汉肖兴江肖兴宏肖治山肖治兵肖永强肖群肖磊肖金龙肖兴群肖兴志肖斌辉肖治权编排人:肖永启肖兴武肖治波承建人:肖磊场地:建成于肖集乡肖刘小学旧址建成时间:2017年3月19号(古历:公元贰零壹柒年贰月贰拾贰日)萧氏宗谱派序龙王镇肖刘村序言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
中华萧氏总谱字辈本81 宗82 自83 轩84 祖85嗣86 绪87 延88 世89 长90学91 深92 思93 敏94 行95华96 茂97 克98 绍99 昌100诗101书102振103家104声105道106德107焕108文109章110忠111孝112仁113礼114智115信116义117达118万119邦120勤121俭122丰123裕124安125平126和127寿128宁129康130源131远132恩133泽134久135兰136桂137永138腾139芳140注:中华萧氏总谱字辈,上从81世开始套用新字辈,下从91世开始启用新字辈,各宗支原字辈不再使用。
人多重名、重字者,以世为准。
中华萧氏总谱字辈启用说明本宗自轩祖嗣绪延世长学深思敏行华茂克绍昌诗书振家声道德唤文章忠孝仁礼智信义达万邦勤俭丰裕安平和寿宁康源远恩泽久兰桂永腾芳字辈启用说明:1、萧大心公生于公元前722年,迄今2731年。
按30年一世计算,中华萧氏世系已到91世,可以上下浮动2至3世。
即91世±2至3世。
凡与此数相左右者,必须先整理世系,然后启用字辈。
特别是一百世以上者,更需谨慎启用。
主要重点放在地域始迁祖以前祖公的世系清理,是否符合上述标准。
2、本次公布的字辈稿为定稿。
各地编修完成、等待字辈付印的宗谱,请核对世系,然后套用。
3、《字辈》的启用,会议确定从81世开始套用。
至于何年具体启用由各地自行决定。
原则上是以该年出生的婴儿为套用全国统一字辈者,无论发展快的或发展慢的宗族,以该婴儿为起点,以前的字辈可以废弃不用。
中华萧氏总谱编纂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7月15日兰陵萧氏新字辈本81 宗82 自83 轩84 祖85 昆86 绪87 元88 延89 祥90 宪91 深92 思93 敏94 行95 民96 富97 治98 国99 昌100诗101书102振103家104声105道106德107焕108文109章110忠111孝112仁113礼114智115信116义117达118万119邦120勤121俭122丰123裕124安125平126和127寿128宁129康130源131远132恩133泽134久135兰136桂137永138腾139芳140注:此字辈从81世启用,即“本”字为81世。
第十节亲属关系录一亲属的称呼694堂:即正房、堂屋或厅堂。
旧时一些地方的某一姓也称堂。
如王姓称“三槐堂”,周姓称“濂溪堂”。
同宗而非嫡亲者称堂兄弟、堂姐妹(即同祖父以上或更疏远的兄弟、姐妹)、堂侄儿侄女(即堂房兄弟的子女)等。
表:即表亲关系,乃姻亲之后裔。
表亲就是表兄表弟,姑母之子为外表兄弟,舅母、姨母之子为内表兄弟。
外为表,内为中,合称为中表兄弟。
外甥与内侄之间称为亲血表。
写信,发贴在具名前加一“表”字,如表兄、表弟等,二者的敬称与谦称皆同。
令:善与美的意思。
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辈份高的亲属。
舍,称自己的家(如寒舍)和比自己辈份低小的亲属。
旧时有一种公式:“家大舍小令他人”。
就是说:称自己亲属比自己辈份高的,在称呼前加一“家”字,如家父、家慈、家舅父、家表叔父、家兄、家嫂等;称自己亲属比自己辈份小的,在称呼前加一“舍”字,如舍弟、舍侄、舍甥等;称外人不论尊卑长幼,在称呼前加一“令”字,作为敬语,如令兄、令堂、令郎、令侄等。
695696(三)兄弟姐妹亲属697姻:即姻亲。
凡因婚姻关系结成亲戚的,在称呼前加一“姻”字,非因婚姻关系的亲戚,不能用姻字,凡写信、发帖给嫂嫂、弟媳娘家的兄弟和姐姐、妹妹夫家的兄弟,则以姻兄、姻弟相称;凡写信和发帖给嫂嫂、弟妇娘家叔伯或姐姐、妹妹夫家叔伯的,则于姻字下加一“家”字,以区别为其横支的亲戚,称对方为姻家伯父、姻家伯母、姻家婶母,自己则自称姻家侄或姻家侄女。
698注:夫家之亲戚大都跟丈夫一样的称呼699①妻家的其他亲戚可仿照妻子的称呼。
②媳妇:一般指儿子的妻子,也称儿媳妇。
对晚辈的妻子在对晚辈称呼之后加“媳妇”二字,如侄媳妇、孙媳妇、外甥媳妇。
对弟弟的妻子,称弟媳妇。
媳妇二字可以省为“媳”或“妇”,如弟媳、弟妇、孙媳、孙妇等。
③岳父母:岳父,称岳丈、丈人。
因泰山有丈人峰,岳父又称为泰山。
岳母,称为丈母,又称泰水。
④婿:女和其他晚辈女子的丈夫称为婿,如女婿、侄女婿、甥女婿等。
黄帝到萧何至萧一菊世系通谱(1至61至49世)黄帝到萧何世系一世: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姬水,又姓姬,有熊氏少典之子,母附宝。
葬陕西黄陵县桥山。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子昌意(颛顼之父)、少昊、休、清、辉、平、苍林、万阳等二十五子,得姓十四人。
元妃嫘祖,生子玄嚣、昌意。
另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帝虞舜重华、象;黄帝--昌意--颛顼—鲧--大禹(姒姓,夏始祖)--夏启。
二世:玄嚣,少昊氏。
黄帝长子。
青阳氏。
三世:峤极。
四世:帝喾,名俊,高辛氏。
元妃有邰氏姜嫄生子稷(姬姓,名弃,周始祖)、次妃有绒氏简狄生子契(子姓,商始祖),次妃陈锋氏庆都生子帝唐尧(放勋,子丹朱)、次妃【女取】【此言】氏常仪生子帝挈。
五世:契(子姓,商始祖)六世:昭明七世:相土八世:昌若九世:曹圉十世:冥(园)十一世:振(王亥)十二世:微(上甲)十三世:报乙十四世:报丙十五世:报丁十六世:主壬十七世:主癸(字辛)-------------------------------十八世:天乙(子姓,成汤,字履),在位三十五年。
子太丁、外丙、中壬十九世:太丁。
子太甲二十世:太甲(字子,太宗),在位三十三年。
子沃丁、太庚。
二十一世:太庚(字辨),在位二十五年。
子小甲、雍已、太戊。
二十二世:太戊(字密,中宗)。
子仲丁、外壬、河亶甲二十三世:河亶甲(字整),在位九年。
子祖乙。
二十四世:祖乙,在位十六年。
子祖辛、沃甲(子南庚)二十五世:祖辛(字旦)。
子祖丁二十六世:祖丁(字新),在位二十三年。
子阳甲、盘庚、小辛、小乙。
二十七世:小乙(字敛),在位二十八年。
二十八世:武丁(字昭,高宗),在位五十九年。
子祖庚、祖甲二十九世:祖甲(字戴)。
子廪辛、庚丁。
三十世:庚丁(字嚣),在位二十一年。
子武乙。
三十一世:武乙(字衢)。
子太丁。
三十二世:太丁( 字托)。
子帝乙。
三十三世:帝乙(字羡),在位三十七年。
子:微子启(周诸侯国宋一世祖)、微仲衍、帝辛(商纣王)-----------------------------------------三十四世:宋微仲(字衍)三十五世:宋宋公(字稽)三十六世:宋丁公(字申)三十七世:宋泯公(字共),弟宋炀公熙三十八世:宋厉公(字鲋祀)三十九世:宋厘公(字举),在位28年。
武汉新洲区萧氏贤公支系(湖广兰陵派)源流概述(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米筛村萧家大湾:萧晖、萧汉波编)萧氏贤公,元朝末至正年间的举人,敕封文林。
原籍是江西饶州府瓦屑壩人氏(今江西省鄱阳湖),祖藉兰陵,是为湖广“兰陵宗派”。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颁布了“移江右”“实江淮”的移民政策,强令迁徒。
我祖在列,被迫于明洪武十一年戊辰岁离开故土,即公元1379年,随着江西过藉大潮北上。
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黄州府黄冈县中和乡米筛湖东岸地界(今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米筛村萧家大湾),时至腊月29日午后,因口渴而小歇。
再前探,发现饮水用的葫芦瓢丢失。
又返回饮水处,细看此地周围景观。
东西两湖抚丘地,南北一岗通天边,是龙脉圣地,是鱼米之乡。
看中此地,决定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萧家大湾位于武汉市北部,可北望大别山,与红安麻城交错毗连,南达长江北岸与青山、鄂州隔江相守,东邻黄冈,西接黄陂。
碧波万顷的米筛湖(现改成倒水河),千百年来,似龙似神,静守村后,风雨呈祥,地灵人旺,见证着此处萧氏六百多年的发家史。
“兰陵派”之子孙,从萧家大湾发脉开枝,不断向外迁徙。
近迁有南下武汉、黄州、鄂州、咸宁、蕲春、英山;北上有红安、麻城等数十县。
远迁有京、津、沪、川、陕、徽等十数个省市。
现已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难以尽记。
贤公生育四子:左兴、右兴、復兴、奇兴。
左兴公,行大分,袭居祖地,因萧家老大居地,定名萧家大湾,公生育三子;显祖,旺祖,荣祖。
显祖公,行老大,袭居祖地。
公十六世孙耀南公,字衡山,本乡间秀才,家境贫寒,以教私塾谋生。
不甘沦落人下,便由萧家大湾来到武昌,投笔从戎,入湖北新军,遂渐次显现英雄本色,脱颖而出,1921年8月9日,北京政府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
后升任湖北省长、两湖巡阅使,从此由萧家大塆迁居于武汉。
公仅生育一女,收侄子熙成为嗣子。
旺祖公,行老二,袭居祖地,生子二:冒公、灵公。
冒公七世孙方岱公怀“好男儿志在四方”之志,探索天下兼行商贸,行至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乃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的河南固始县,河流纵橫、地貌多样、大道通衢、粮田沃野、物产丰富,乃居家和经商之要地,遂率家室,从萧家大塆迁此定居。
第五章族谱概述族谱。
又称家谱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记录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简册。
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各有几个儿子,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父、祖、曾祖、高祖是谁,谁和谁是堂兄弟、再从兄弟、三四从兄弟等,就是通过族谱把它记载下来。
它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又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族谱有官撰和私家撰两种组成形式。
第一节官方族谱商朝以前大概还没有较为完整的萧氏谱牒,到周朝才开始兴起。
据《周礼·春宫》等典籍记载,周朝为了维护世袭宗法制度,周代朝廷中已设有专门掌握谱牒的官员,即少史或小史以及太史、内史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
各诸侯国则由工、史等宫来管理宗族世系。
《周礼》、《礼记》记述,当时谱牒的内容,主要是记录族众的忌(那一天死的)讳(名字)、族众生子(某年、某月、某日、谁之子),诸侯、卿大夫有谥者,要记其谥有谥的族众。
其谱牒的形式,主要是一种表格,父辈名讳居一格,子辈名讳居一格,子子孙孙按辈份各居一格。
在各人的名讳下注明生、卒年月日及配偶、谥号等。
把一个家族从始祖到现状的所有血缘关系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秦汉时期,朝廷设立宗正之官,编撰皇家谱牒。
范晔《后汉书》志二十六载其职责是:“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名籍”、“岁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第”。
当时已撰有《帝王诸侯世谱》三十卷等。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中有“世家第二十三萧相国”。
《汉书》中有“萧望之传”。
《世本》记录黄帝至春秋历代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生前创制、死后名号以及其他事迹,凡15篇。
体现了谱牒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继世传统的功用。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朝廷专门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全史等官来执掌。
族谱从内容到形式有了较大的发展。
当时的谱谍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氏族又都详列其成员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
萧氏族谱来源及分布区域谱载:萧氏本殷微子之后。
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周成王时封于宋,其孙大心在萧邑(今安徽萧县)为大夫,春秋时因平叛有功,列为附庸,子孙以邑为氏,是为萧氏之始。
萧氏世居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
五代时萧觉事楚王马殷,马殷死后楚国大乱,萧觉率三子迁居江西泰和早禾渡,兴宁萧氏均为萧觉之后。
南宋末年裔孙萧梅轩由泰和经福建宁化徙居梅州松源都。
其曾孙萧基生八子,长予正春之第三子三郎徙兴宁坭陂官陂岭;六子仲成徙罗浮司陈塘头下;其玄孙千五十九郎为叶塘大路下及叶南汤湖萧氏之开基祖。
萧觉之另一支裔孙立业于江西庐陵白沙琅湖(今属江西吉安),明弘治年间萧仲瓒兄弟及萧葵自庐陵迁兴宁城南上六都第六甲,仲瓒后裔分迁坪塘、南济桥等地,其弟仲瓒后裔分迁城内,萧葵后裔居城南义尚围。
全县萧氏约1万人,坭陂、叶塘、叶南合占80%,其余分布于宁中、罗岗、福兴、宁新、刁坊、兴城等11个区镇。
轩辕黄帝是汉族的太祖,也是中国人民的太祖,有二十五子。
轩辕黄帝四代孙是帝喾,帝喾之子尧也,契也,后稷也。
轩辕黄帝五代孙禹王也,契十二代孙成汤也,五百有余岁。
后稷二十五代孙文王也,千岁有余。
总总都是帝喾后代,亦是轩辕黄帝之后代。
古孟书云:由尧舜至禹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孔子出生在春秋时间。
清远县历史资料,由珠玑巷而来,萧姓在南京徐州,以地姓焉。
萧县是卫国辖统的地方,周王封叔梁,为萧县侯,萧姓从叔梁开宗之首,在江南徐州,萧县在安微省的地点,近江苏省、河南省。
徐州原在江苏省的界限,近河南省沛郡在江苏省、近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的四省界限。
文王后妃伊尹氏,生一子名康叔甲,即文王第八十四子,功高于国。
武王封为卫国公,世袭卫侯,地名是河南省怀庆府。
康叔甲之子虞叔孙,袭父位职。
虞叔孙之长子虞杰皋,袭父位职。
虞叔孙次子名叔梁夷,分都沛郡。
叔梁夷分都离城八十余里,属于楚南徐州,地名是萧县,封叔梁夷为萧县侯。
中华萧氏总谱字辈:
本宗自轩祖,嗣绪延世长。
学深思敏行,华茂克绍昌。
诗书振家声,道德焕文章。
忠孝仁礼智,信义达万邦。
勤俭丰裕安,平和寿宁康。
源远恩泽久,兰桂永腾芳。
祁东麓门萧氏源流及字辈:
奥祖传来千一郎,二十四郎始分房:源明志敬山永大,国正天友宜思良。
汉相传芳远,功高启俊贤,振家惟学业,延祚以承先。
迪吉光前代,诗书裕后昆,本端经义重,锡庆受洪恩。
四川金坪萧氏(今四川宜宾)字辈:
乾坤祖均伯大,齐庆讃仕仲凤;尧舜荣华富贵,金玉克绍其相。
传家仁义道德,治国文武忠良。
嗣裔恢宏先绪,万年存立纲常。
株洲琥栗湾萧氏字辈:
国正添心顺,长承大德光,振家惟力学,守厚世开祥,继绪宗文选,锦胤庆显扬。
萧颂夏
2015年元旦。
萧氏族谱汉三郎谱序(1)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序盖闻星宿开众水之源,昆仑肇万山之祖,而人於宗族亦若是矣,自始祖以来,班次攸殊流派渐异,不可谓无亲疏之别,然试循流溯源,则一族之中,由衰服以及缌麻,凡属子姓之亲支,为吾祖之苗裔者,体虽各别,气实相通,愿今等之秦越,亲若途人而漠不相关也,忍乎哉,范文正公曰,宗族甚众,於吾固有亲疏,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故我祖绳武公,发祥於豫章之吉安府,越数世而始祖汉三公乔迁新邑,又数世而受甫公,荒作水竹螽斯,衍庆星碁罗布,邑中称望族焉,其祖功宗德诸先正谱载,昭若日星,而吾俊兄之序,此新谱者亦靡不一一纪明详哉,其言之矣至也,荷祖宗之庇荫,稍读数行,愧不克奋翅图南,光前裕舌,涵泳之余或抚时兴感,或覩物增情,恒觉水木之思,油然中出爰,以族谱之举谋,诸宗族父老,佥曰此盛典也,汝其勉之,不数月而相与,共成厥美,独是族谱之设,固以考世系纪班次,抑非徒以考世系纪班次也,窃愿子姓宗人共敦亲睦之,休风同讲雍和之厚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先幼后,夫外妇内,居恒称谓,必曰某祖某伯,某叔某侄,某兄某弟,毋以下侮上,毋以强侵弱,毋以众暴寡,毋以贵凌贱,毋以富吞贫,事无公私,彼我务必休戒相关,庶千河万派,宛然星宿之源,一壑一邱仍属昆仑之脉,将历代之祖功宗德,嗣是而涵养弥深,培植弥固,亦安知光吾祖耀吾宗,以继数百年之名目者,不可於后起之,子肖孙贵有厚期焉,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覩斯谱者,亦可以晓然於吾辈修谱之微意矣?十七世系寸至奉若敬撰康熙十七年戊午岁仲冬月(2)清代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序读书肇自唐虞,首推亲睦,诵诗先诸,周召特重螽麟。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宗族其重矣哉!粤稽我萧氏,殷之奕禩也。
自宋微子支孙受封萧邑后即以邑为氏,至汉时何公佐高祖定鼎,位冠群臣而萧始大。
厥后子姓世居兰陵,故今曰兰陵郡又曰河南郡者,以其本兰陵而易名河南也。
其间名宦蝉联,指不胜屈,称望族焉。
嗣后绳武公迁江右,实启忠信两房。
123文化纵横《萧氏家谱》中的孺人浅析从古代开始,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设立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官员封赠制度,让官员的先人得享荣光,而后世子孙得以追享先人的光辉成就,从而使政府更好的管理官僚群体。
由官员封赠制度引申而来的命妇制度也是其中一环,其中萧氏家谱中提到的孺人正是封赠的称号之一。
命妇的封号, 视夫或子的品级而定。
一品官之祖或妻封 “一品夫人 ”, 二品封 “夫人”,三品封 “淑人 ”, 四品封 “恭人 ”, 五品封 “宜人 ”, 六品封 “安人 ”, 七品封 “孺人 ”,八品封 “八品孺人 ”,九品封 “九品孺人 ”。
要是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 要前面加“太 ”字。
[1]孺人在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涵义及代指。
孺人在古代是指大夫的妻子,在唐代指王侯的妾。
宋代则为通直郎等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而到了明清时期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目前学术领域关于品官命妇封赠制度的研究主要关于各朝代封赠制度的概况以及品官命妇的社会影响两个方面。
其中杜文玉的《五代叙封制度初探 》[2]主要探讨了五代时期的封赠制度上承唐朝下启宋朝的作用;赵永春、王姝的《金代品官命妇获封赠途径研究》[3]主要论述了金代的妇女可以依靠家人担任品官获封,并且少数妇女也可以凭借自己所做出的贡献获封,而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正是为了维稳社会,安定人心;陈超的《明代女性碑传文与品官命妇研究》[4]则通过碑文来探索品官命妇制度,从而梳理命妇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命妇的社会生活及思想活动。
刘宁元主编的《中国女性史类编》[5]在第二编“女性与政治”中提到了品官命妇。
赵东玉、李健胜编著的《中国历代妇女生活掠影》[6]则详细介绍了各朝命妇封号的变化过程。
其钱 凯(湖北省社科院 湖北武汉 430000)摘 要: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设立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官员封赠制度,由官员封赠制度引申而来的命妇制度也是其中一环,其中萧氏家谱中提到的孺人正是封赠的称号之一到了明清时期则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前立谱十六字派:
文明世振
宗光士邦
德大永兴
治鸿久昌
后续谱二十四字派:
承先敦厚
福泽延长
仁义传家
才俊贤良
国运开泰
茂发恒祥
注释:(“宗”前不详“承”后为续)
(“治”通“志”)
对联:
树发千枝根共本本固叶茂
江流万派水同源源远流长
功德芳名录
捐资人:
伍仟元(6人)
肖大成肖永强(肖集)肖永启肖兴海肖洋(肖坡)肖锋
叁仟元(2人)
肖大福肖强华
贰仟元(3人)
肖永长肖海生肖治辉(肖坡)
壹仟元(16人)
肖永明肖永江肖永东肖永东(肖集)肖兴群(肖坡)
肖兴武肖杨(王湾)肖治勋肖治波肖治涛肖治磊肖强肖飞
肖成肖炜(肖坡)肖俊
陆佰元(3人)
肖兴俭肖艳林肖艳山
伍佰元(49人)
肖大圣肖永军肖永书肖永汉肖永汉肖永有肖永超
肖永强肖永举肖永杰肖永权肖兴龙肖兴江肖兴安肖兴乐肖兴成肖兴宏肖群肖兴强肖华利肖兴雨肖俊波肖鹏肖金龙肖玉虎肖晨希肖成林(肖坡)肖俊(肖坡)肖治明
肖治启肖治来肖治权肖斌辉(肖集)肖万计(肖集)肖治兵肖治红肖治刚肖治山肖治辉肖虎肖俊勇肖俊杰肖磊
肖涛肖俊林肖俊明肖艳锋肖勋(肖坡)肖挺勇
叁佰元(109)
肖大明(肖集) 肖大發肖大兵肖大红肖大云(肖集)肖大礼(肖集)肖大禹(肖集)肖永清肖永山肖永寿肖永连肖永喜肖永德
肖永群肖永庆肖永来肖永道肖永林肖永敏肖永彦肖永豪
肖永升肖永虎肖艳军肖永合(王湾)肖永全(肖集)肖永建(肖集)肖兴旺(肖集)肖子墨(肖集)肖永朝(赵坡)肖永合(赵坡)
肖兴宽肖兴志(肖岗)肖兴有肖兴旺肖兴全肖兴堂肖兴忠
肖中付肖兴圣肖兴兵肖兴军肖兴春肖兴根肖兴斗肖兴春
肖兴建肖群根肖兴群肖长征肖玉根肖兴国肖华明肖兴东肖波肖金忠肖兴奎肖兴山肖艳波肖兴豪肖艳伟肖兴杰肖罗
肖兴浦肖伟锋肖聪肖家和肖晨瑞肖治发肖治龙肖治有
肖治仁肖华东肖龙龙肖治雄肖治峰(肖集)肖亚飞肖双(龙王)肖凡肖琪肖天赐肖昆鹏肖斌锋肖俊阳
(以上是肖刘畈)
肖随亮肖兴洪肖随良肖正兵肖军子肖华肖兴良肖兴军
肖正国肖国刚肖兴平肖兴年肖进锋肖锋林肖国军肖玉杰肖治杰肖治林肖治建肖治有肖治勇
(以上是肖坡)
肖治喜肖治全肖治忠肖治军肖治兵肖治明
(以上是肖岗)
发启人:肖永清肖兴江肖永强肖永汉肖治明肖海生肖治涛肖磊
续谱人:肖永启肖兴海
筹建人:肖永清肖永汉肖兴江肖兴宏肖治山肖治兵肖永强肖群肖磊肖金龙肖兴群肖兴志肖斌辉肖治权
编排人:肖永启肖兴武肖治波
承建人:肖磊
场地:建成于肖集乡肖刘小学旧址
建成时间:2017年3月19号(古历:公元贰零壹柒年贰月贰拾贰日)
萧氏宗谱
派序龙王镇肖刘村
序言
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
根深则枝茂,源濬则流长。
萧氏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
据史籍记载,古代嬴姓首领伯益的后代孟亏和宋国微子之后大心,先后被分封于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姓。
萧孟亏、萧叔大心被后人尊为萧姓始祖。
秦汉时期,萧姓名人辈出,诞生了西汉王朝大政治家、开国丞相萧何。
萧何次子延,封为酇侯(今老河口市酂阳办事处)。
延子遗、则先后承爵为酇侯。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萧道成建立了齐朝、史称齐高帝,萧衍建立了梁朝、史称梁武帝。
梁武帝之子萧统少时居襄阳。
隋唐五代萧氏族人依然显赫,出宰相最多,共出十一位宰相,仅唐朝一代占十位,而萧詧一系有宰相九人。
一朝一姓十宰相,一族九世居相位的局面确实是古今未有。
宋元时期是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家族繁盛兴旺,文人辈出。
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最多。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至今,萧姓迁民始祖牌位仍供奉于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四号供橱。
相传明洪武年间,由肖门马氏祖奶奶带领的肖忠、肖良、肖正、肖义、肖闻五子从洪桐县老槐树底下迁至河南林县、汤阴、南阳等地,其后人肖天吉率领兄弟四人携全家又迁居襄阳肖集地域,老二更名刘天庆、老三更名杜天清、老四更名郭天祥,分别立祖于肖刘畈、杜家湾、郭家湾,虽自修宗谱,但血脉相通,同根同源,和谐相处。
因此,从古至今都有“肖刘杜郭是一家”的美好传说。
肖氏族人以勤俭、仁孝为治家之本。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家族人丁兴旺,现已发展到两百多户,一千六百多人。
主要分居在:肖集、肖刘畈、肖坡、肖岗等地。
各行各业人才济济,士农工商各显神通,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肖氏宗族派序待续,为了宏扬祖宗功德,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传家风、育后人、兴家门、睦乡邻”的目的,在肖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在原肖刘小学旧址修建了古朴大方、典雅庄重“肖氏宗族派序”纪念碑亭。
先祖有灵,佑我族人,吉祥如意,寿福无疆;
子孝孙贤,敬立碑前,举族同尊,我祖荣光;
恭陈敬列,喜气洋洋,拜谒我祖,万载悠长;
祖宗德泽,永世不忘,继承遗志,再续华章。
注:“肖(xiāo)”姓同“萧”。
1956年国务院颁布《汉字简化方案》把“萧”简化为“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