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复习学案(答案不全)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4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目标】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
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
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展示欧洲地图,找出法、德、意三个国家。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欧洲三个重要的国家,你知道这三个国家的由来吗?(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基督教的兴起1.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时间:__1世纪时__;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巴勒斯坦地区__;创始人:__耶稣__。
2.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_国教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基督教的兴起1.阅读教材,说说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探究二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他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探究三封君与封臣多媒体展示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西欧封建社会流行这样一条规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西欧封建制度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2)在西欧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封君与封臣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4)通过以上探究,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探究四查理曼帝国阅读教材,结合P33法兰克王国形成和发展图,探讨下列问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发生在什么时候?法兰克王国是由谁建立起来的?后来分化成了哪些国家?(2)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影响: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
人教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复习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
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2.“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
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
”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权力”的基础是给予()A.农奴B.武器C.土地D.爵位3.“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是()A.《罗马民法大全》B.《汉谟拉比法典》C.习惯法D.《十二铜表法》4.下列关于西欧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庄园制度中最低一级的贵族是领主B.庄园的主要劳动者是骑士C.农奴在庄园里缺少自由D.庄园不能自给自足5.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取得自治权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B.争取自治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C.自治城市无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D.法兰西的琅城最终没有获得自治权6.(题文)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7.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关的是( )①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层②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③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④城市的复兴标志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评述有误的一项是A.它是东罗马帝国的法律文献B.它是由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C.它是自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的汇编,并剔除了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D.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9.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世界古代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中考视野和三维目标素养聚焦下的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同步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欧洲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2)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制度;(3)掌握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敏感性和历史意识;(2)培养学生的文献查询、分析和解释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封建制度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
2.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们探究欧洲产生封建制度的根源原因及其他相关问题。
3. 图表分析法:通过图表的形式,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把握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4. 影视联播法:通过播放相关影片,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欧洲封建制度的历史与文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们探究封建社会的产生背景和原因,如“什么是封建制度?为什么欧洲会产生封建制度?”2. 讲授环节(1)介绍欧洲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2)介绍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制度。
3. 分组讨论环节(1)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封建制度对于欧洲历史的影响,如何影响整个世界历史。
(2)各小组综合讨论后,向全班汇报其研究成果。
4. 影片观看与分析环节(1)播放相关影片,比如《罗宾汉》、《骑士与魔法》等影片。
(2)让学生们通过影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更加直观地感受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
5. 总结环节通过言归正传,总结欧洲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
四、教学辅助(1)多媒体教师教学演示软件;(2)电视、投影仪等影像显示设备;(3)教学影片和资料。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案以封建时代的欧洲为中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把握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培养其历史文化的敏感性和历史意识,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历史文化素养的积淀。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知识梳理】【要点】►要点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区别(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①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
②主要作用:协调和维护封建贵族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
③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2)西周分封制的特点①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西周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没有建立起专制统治。
区别:这两种制度最大的不同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封臣对自己封主的封主没有臣属关系,而西周分封制主从关系从高级到最低级,被封者均对周王负责。
【能力提升】1.【·山西大同期末】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2.【·江苏南京一模】“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佛教的兴起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基督教的兴起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达标练习】1.【·宜宾】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D.佛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2.【南京】“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共和制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联邦制3.【黄冈】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知识梳理】【要点】►要点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区别(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①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
②主要作用:协调和维护封建贵族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
③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2)西周分封制的特点①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西周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没有建立起专制统治。
区别:这两种制度最大的不同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封臣对自己封主的封主没有臣属关系,而西周分封制主从关系从高级到最低级,被封者均对周王负责。
【能力提升】1.【·山西大同期末】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2.【·江苏南京一模】“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佛教的兴起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基督教的兴起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达标练习】1.【·宜宾】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D.佛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2.【南京】“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共和制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联邦制3.【黄冈】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教学分析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教学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一步发展。
1976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结合材料和本课结尾“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等内容,说明法、意、德的历史渊源,并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这句话。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基督教的兴起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基督教的兴起”一目,指出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地点、原因、发展等基本信息。
提示:时间:公元1世纪。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原因:生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人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学生自学:查阅资料,比较学习佛教和基督教,完成表格。
提示:目标导学二:法兰克王国1.背景讲述:匈奴人原居住在中国北方,在公元前3世纪冒顿单于在位时达到极盛,后来由于抵挡不住汉朝军队的持续攻击,分裂为南北两支。
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陆续西迁中亚。
公元4世纪开始,匈奴人又沿里海北岸向西,侵入伏尔加河、顿河流域,进而开始向仍由罗马帝国控制的高卢地区渗透。
匈奴人的西迁,将许多欧洲民族从原本的居住地上赶走,引起的连锁反应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格局。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2.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地图《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指出法兰克王国在不断扩张过程中的版图范围,感悟法兰克王国是蛮族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
3.教师提问: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复习学案【知识梳理】【要点】►要点一欧洲封建国家►要点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区别(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①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
②主要作用:协调和维护封建贵族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
③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2)西周分封制的特点①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西周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没有建立起专制统治。
区别:这两种制度最大的不同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封臣对自己封主的封主没有臣属关系,而西周分封制主从关系从高级到最低级,被封者均对周王负责。
【能力提升】1.【·山西大同期末】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2.【·江苏南京一模】“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佛教的兴起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基督教的兴起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达标练习】1.【·宜宾】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D.佛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2.【南京】“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共和制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联邦制3.【黄冈】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
【学习目标】1.了解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认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了解西欧庄园的情况;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情况。
4. 知道《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5.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认识帝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基督教,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学习难点】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自主导学】(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知识点1基督教的兴起1.创立时间:世纪。
2.创立地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区。
3.创始人: (即“救世主”)4.主要教义:教导人们,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5.定为国教:4世纪末, 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6.与之有关的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
纪年和日期:公元纪年、礼拜天。
7.在西欧的地位:成为维护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知识点2法兰克王国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民族:。
建立者:。
这是“蛮族王国”中最为强大的王国。
克洛维皈依,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
2.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采邑改革(1)时间:: 世纪前期(2)内容:对进行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
(3)结果:封地的人成为,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
(4)影响:世纪,以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3.封君与封臣的关系(1)封臣义务: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提供金钱等。
(2)封君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意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查理曼帝国1、查理继位:8世纪,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查理对外征伐,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复习学案
(答案不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 了解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
系。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认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了解西欧庄园的情况;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情况。
4. 知道《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5.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认识帝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
基督教,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学习难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自主导学】(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知识点1 基督教的兴起
1.创立时间: 世纪。
2.创立地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地区。
3.创始人: (即“救世主”)
4.主要教义:教导人们 ,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5.定为国教:4世纪末, 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6.与之有关的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
纪年和日期:公元纪年、礼拜天。
7.在西欧的地位:成为维护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知识点2 法兰克王国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民族: 。
建立者: 。
这是“蛮族王国”中最
为强大的王国。
克洛维皈依 ,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 。
2.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采邑改革 (1)时间:: 世纪前期
(2)内容:对 进行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
(3)结果:封地的人成为 ,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 。
(4)影响: 世纪,以 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 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3.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1)封臣义务: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 、提供金钱等。
(2)封君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 。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 ,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 意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查理曼帝国
1、查理继位:8世纪, 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查理对外征伐,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支持教会:命令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 ”,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 ”。
3、查理曼帝国分裂: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 ,形成以后 、 和 三个国家的雏形。
知识点3 西欧庄园
1. 庄园的出现:从 世起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一一庄园逐渐流行开来。
2.庄园的特点:一个独立的 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庄园的生活成员: 和 。
4.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 ,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知识点4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从 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
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 和 。
2.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阶层形成,随后又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
他们成为早期的 。
3.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4.大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 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知识点5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课题:第三单元 第7-10课 封建时代的欧洲 课型:新授课 学案号: 6 科目:九年级历史上册 主备人:曹文增 审核人:孟梅 使用日期:2018-9-17 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编制《罗马民法大全》
内容:①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_____ _____,②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______ ____,③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_________。
④将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__________。
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①局限性:《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______,②积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_______。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地位:《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____ ____的基础。
3. 灭亡:1453年,__________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_______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4.贡献:拜占庭帝国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______、_____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合作探究】
一、看图西周奴隶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分封制的异同点
1.在西欧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谚语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
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
2.概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①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②层层分封;
③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二、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达标测试】
A 卷 1.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行臣服礼、受职礼,封君和封臣形成依附关系。
”这段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 、印度种姓制度
B 、秦朝郡县制
C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中央集权制 2.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后来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和圣诞节有关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 、苏美尔人
B 、日耳曼人
C 、土耳其人
D 、雅利安人
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 )
A.信仰基督教
B.亲赴麦加朝拜
C.提供兵役服务
D.提供实物地租
4.西欧社会在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A.封君与封臣
B.国王与诸侯
C.教皇与教士
D.领主与佃户
5.在西欧封建庄园中,居民均为领主的细户。
下列关于佃户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B、佃户耕种的士地称为”直领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C、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土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已
D、佃户取得领主土地耕种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土地
6.12世纪,兴起于西欧的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太学
B.私熟
C.书院
D.大学
7.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8.下列关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废除了奴隶制
B. 对财产、买卖、债务等作出明确规定
C. 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D.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B卷9.在中世纪的西欧,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主毕恭毕敬,而对另一个更大的封建主却敢于出言不逊。
这是由当时西欧实行的什么制度导致() A.查理•马特改革 B.人人平等 C.封建等级制度 D.封建专制制度
10.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佛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1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
封形式进行了改革,经过改革形成了封
君和封臣的关系,如图:
1.封君和封臣相互之间有什么义务?
2.“封君和封臣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课后提升】
古代世界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哪些?搜集一下资料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