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理工工程材料模拟试卷

武汉理工工程材料模拟试卷

武汉理工工程材料模拟试卷
武汉理工工程材料模拟试卷

《工程材料》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 铁素体(F)是固溶体,奥氏体(A)是固溶体,珠光体(P)是

机械混合物。

2 共析钢要获得索氏体(S)可采用热处理方法,要获得回火索氏体(S回)则应采用热处理方法。

3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为了提高耐蚀性,可将其加热到1050℃保温后水冷,这种处理称为

,处理后的组织是。

4 16Mn是钢,9SiCr是钢,GCr9是钢。

5 从含碳量高低来看,渗碳钢属于钢,工具钢属于钢,调质钢属于钢。

6 在等温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进行转变可获得,及

三种不同类型的组织。

7 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8 要求另件具有表面硬度及耐磨性很高,心部韧性很好的性能时,应选用钢,最终热处理为。

9 要求另件具有既强又韧的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时,应选用钢,最终热处理为

10 根据铝合金成分及加工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和两大类。

二.判断题:

正误判断分别用“√”、“×”、在题后的()中表示。

1 常用δ和a k来表示材料的塑性好坏。()

2 同素异晶转变过程不具备有形核和核长大的特征。()

3 一般情况下,过冷度越大,晶粒就越细小,材料的 b和HB越高。()

4 奥氏体中的最大含碳量是0.77%。()

5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的致密度为68%。()

6 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结晶。()

7 珠光体是由固溶体和固溶体形成的机械混合物。()

8 r-Fe在727℃时的溶碳量为0.71%,而1148℃时的溶碳量为4.3%. ()

9 高温莱氏体是由奥氏体和渗碳体形成的机械混合物其平均含碳量为2.11%。()

10 铁碳合金室温下的组织均由F,P和Fe3C等单相所组织. ()

11 铁碳相图中PSK线称为共晶线,用A1表示. ()

12 碳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HB越来越高,而δ和a k越来越小. ()

13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的含量. ()

14 经完全退火后,亚共析钢的组织是球状珠光体. ()

15 共析钢加热到750℃保温后,再采用连续冷却的方法,可以获得贝氏体组织。()补充:

1、力学性能指标:强度σe、σs、σb;塑形δ、ψ;韧性αk。

2、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

1)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是“相”,珠光体和莱氏体是机械混合物,机械混合物不是相,是组织。珠光体是共析反应的产物,莱氏体是共晶反应的产物。

2)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所有组织都是有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由于这两个相随着化学成分(C%)的变化,两个相的大小、数量及分布状态不同,形成不同的组织,它们依次是:F---F+P---P---P+Fe3CⅡ--- P+Fe3CⅡ+Ld'---Ld'---Ld'+Fe3CⅠ。

3)平衡状态下的奥氏体在铁碳合金金中是高温相(≥727℃),室温下是看不见奥氏体的。4)铁素体和奥氏体属于固溶体范畴,在平衡状态下的固溶体都具有强而韧的特点(和组成固溶体的溶剂相比较);渗碳体是金属化合物,硬而脆,塑形趋近与零。

5)平衡状态下,从化学成分角度出发,钢和铁的分界线是2.11%C;从组织角度触发,钢和铁的分水岭是看有没有莱氏体。

6)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碳合金金中的铁素体越来越少,渗碳体越来越多,硬度越来越高,塑形越来越差。

7)杠杆定律是求平衡状态下两相区中两个相的相对量,非平衡状态下不可以使用。

3、铁碳合金在热处理条件下(非平衡状态之一):

1)获得奥氏体组织是大多热处理的工艺的首要条件,可以把它看做若干相变的反应物。2)加热时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往往关系着冷却产物的组织细密程度,产物组织越细小,材料的性能就会提高。

3)加热时的奥氏体晶粒大小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原始组织的大小以及化学成分有关系。4)预备热处理(退火或正火)的目的有三点,仅从其中之一的改善切削加工性方面(要求被加工材料的硬度为:170-250HB)考虑,<0.5%C钢(属于低、中碳钢范畴)需要获得索氏体才能达到切削加工的硬度要求,所以采用正火。

5)甄别两个“珠光体”:

(1)完全退火得到的珠光体的显微组织是由块状的铁素体和呈片状结构的珠光体(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呈片状交替分布)组成。

(2)球化退火得到的球状珠光体的显微组织是由块状的铁素体基体上分布有球状或者颗粒状的渗碳体组成。注意,同样化学成分的材料,渗碳体的形态将影响材料的性能:

切削加工性的优劣排序---渗碳体呈球状,片状、网状。这就是过共析钢为什么采用球化退火而不用完全退火的原因之一;

硬度和耐磨性优劣排序------渗碳体呈球状,片状、网状。这就是过共析钢为什么采用球化退火而不用完全退火的原因之二。

事实上,球状渗碳体还有两种获得的方法:其一,可以通过淬火马氏体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得到;另外,把具有片状珠光体的过共析钢加热到A1之下长时保温,通过原子的充分扩散,让片状渗碳体逐渐“溶”为球状。

6)钢的淬硬性取决于马氏体中的碳含量(即是加热时溶入到奥氏体中的碳含量)。

7)钢的淬透性取决于临界冷却速度Vk的大小。Vk越小,淬透性越大。

临界冷却速度---获得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与C曲线鼻部相切的速度)。它的相关因素为:Vk---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孕育期)---加热时奥氏体中的化学成分、晶粒大小、成分是否均匀以及是否存在第二相。

以合金钢为例:除Co以外,其它的合金元素都有提高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作用,它们的淬透性都高于同样含碳量的碳钢。

8)热(红)硬性是刃具钢追求的非常重要的性能。钢如果具有高的热(红)硬性,说明它可以在高的温度下工作硬度不会掉下来,满足高速切削,提高产品质量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

热(红)硬性的本质是回火抗力,就是阻碍马氏体分解的能力。我们知道,马氏体是奥氏体发生非扩散性转变的产物,它是过饱和碳的α固溶体,处于高能的不稳定状态。淬火马氏体如果要转变成稳定组织,一定要重新被加热发生马氏体分解(转变),马氏体分解的核心是靠原子的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因素能够使得原子扩散受到阻碍,那么,马氏体的被分解将会延迟或推向高温去进行,如果在高温还能保持马氏体状态,不就是具有高的温度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吗?这就是热(红)硬性。基本规律是,合金钢中的合金元素一旦在热处理加热中溶入到奥氏体中,将会保留到转变后的马氏体中,在马氏体中的所有合金元素都有阻碍马氏体分解的能力,且随着Me%↑其效果愈发明显,碳化物形成元素影响最大。

碳钢的热(红)硬性很差,大约只能在250℃的工作温度下保持高硬度;

合金钢(特别是高合金钢),热(红)硬性很高,有的钢种(6-5-4-2,18-4-1)在600℃的工作温度下维持高硬度(说明在这个温度下它还是回火马氏体)。

9)再结晶≠重结晶,再结晶不属于相变过程。

三、简答题:

1 对某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的相组成物为珠光体+网状渗碳体,其中珠光体占95%,问碳钢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

2 有两个含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相同时间,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 k的冷却速度冷至室温。试问:

(提示:该碳钢的Ac1=730℃, Accm=820℃)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较少?

5)你认为哪个温度合适?

3现有一共析碳钢,其显微组织为粒状珠光体(球状珠光体),问通过何种热处理工序可以得到下述组织:

1)细片状珠光体;

2)粗片状珠光体;

3)比原始组织更明显的粒状的珠光体。

4 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的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2)ZG35的铸造齿轮,存在枝晶偏析现象;

3)锻造过热的60钢锻坯;

4)具的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

5)钢丝经过冷卷之后形成弹簧,加工硬化产生高的弹性,要消除宏观内应力;

6)用Q235制成尺寸不大的焊接件,要求消除焊接内应力。

5 相分析问题

1)含碳量为0.45%的碳钢平衡冷却时

(1) 温度刚达到A1线,共析转变尚未发生时有哪几相?各相的成分?

(2) 在A1温度共析转变正在进行时有哪几相?

(3) 在A1温度共析转变结束时有哪几相?各相的成分?

2)含碳量为4.7%的铁碳合金在平衡冷却时

(1) 温度刚达到ECF线,共晶转变尚未发生时有哪几相?各相的成分?

(2) 在ECF线上,共晶转变正在进行时有哪几相?各相的成分?

(3) 在共晶转变刚刚结束时有哪几相?各相的成分?

6 识别材料及其选择材料的问题:

1)根据给定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用直线连接相应的零件:

板牙40Cr 调质+局部高频淬火

机床主轴9SiCr 等温淬火+低温回火

锉刀T12A 淬火+低温回火

汽车板簧20CrMnTi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汽车齿轮60Si2Mn 淬火+中温回火

2)根据工件的使用条件,在下列材料中选用其中一种,并说明最终热处理工艺。

3)某厂的材料牌号如下,请将其纳入“材料分类表”中。

HT200,35CrMo,3Cr2W8V,ZGMn13,Q235,ZG35,15,W6Mo5Cr4V2,38CrMoAl,

9Mn2V,45,T8,18Cr2Ni4WA,GCr15,20Cr,QT600-2,55Si2Mn,4Cr13,T10A,

KT450,0Cr18Ni9,Y40Mn,Cr17,Cr12MoV,W18Cr4V,20MnVB,T12,60Si2Mn,

38CrMnAl,5CrNiMn

材料分类表:

4)请用上题中的材料填下表。(不是唯一选项)

V4

; V5 ; V6 .

2)T12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该钢按图示的温度加热 保温后,再按V 1、V 2、V 3、V 4、V 5、V 6冷却速度曲线冷至室温得到的组织。

温度

V1 ;

V2 ;

V3 ;

V4 ;

V5 ;

V6 。

3)60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该钢按图示的温度加热保温后,再按V1、V2、V3、V4、V5、V6冷却速度曲线冷至室温得到的组织。

温度

8 晶向、晶面指数问题

1)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晶格结点上,晶格常数为a=b、c=2/3a,有一晶面在x、y和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试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与该晶面垂直的晶向指数是多少?并绘图表示。

2)在立方晶体结构中,一平面通过y=1/2、z=3并平行于x轴,它的晶面指数是多少?与该晶面垂直的晶向指数是多少?试绘图表示。

7基本相图分析问题

1)已知A和B两个组元形成共晶型相图,A是高熔点组元(750℃),B是低熔点组元(580℃),在固态320℃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0%,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时,含40%B 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1)正确画出合金相图;

(2)80%A的合金在共晶反应刚刚结束时组织组成物是什么?其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是多少?

(3)分析70%B的合金结晶过程。

2)已知A和B两个组元在液态下无限互溶,固态下完全不溶,A组元的熔点为500℃,B 组元的熔点为460℃,在280℃时,含45%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1)正确画出合金相图;

(2)25%B的合金结晶过程中的相分析(相组成、各相的化学成分)

3)A-B二元合金相图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如下问题: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L

αL+α

平衡状态的问题:

(提示,在相图中直接画出)

(1)成分为40%B 的合金首先凝固出来的固体的化学成分? (2)若首先凝固出来的固态含60%B ,合金的化学成分是多少? (3)成分为70%B 的合金最后凝固的液相化学成分?

(4)从相图中举例说明合金结晶要满足化学成分条件(选择(分)结晶),而纯组元不需要化学成分条件(同分结晶)的原因。 非平衡状态的问题:

(1)相图中的合金是否具备热处理强化的条件?为什么?

(2)这类相图在非平衡冷却转变中有枝晶偏析的问题,有人说,枝晶偏析的程度是随着合金中含B%的增加而增加,你以为呢?常常采用何种方法消除枝晶偏析?请将加热温度范围标注在相图上。

4)Pb-Sn 相图如图所示:

(1)用组织组成物填写相区;

(2)指出组织中含 Ⅱ最多和最少的成分点;

(3)指出组织中共晶体最多和最少的成分点;

(4)指出最容易和最不容易产生枝晶偏析的成分点;

L A B

G

D C

E Pb Sn%→αβ

Q

四、分析题:

1 Fe-Fe 3C 相图如下: 1)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区;

2)请写出相图中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 3)在Fe-Fe 3C 合金相图上标出亚共析钢的完全退火加热温度范围;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范围和过共析钢的正火加热温度范围;

4)试描述含碳量为1.0%合金的结晶过程(用冷却速度曲线表示);

5)计算T10钢室温下平衡组织中的相组成物的相对量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2 一根Φ6的20钢圆棒

,经渗碳表层碳浓度达0.9%~1.0%,缓冷至室温后,从一端加热,靠热传导使其上各点达到下图所示的温度,(提示:Ac 1=730℃,Ac 3=860℃,Accm=820℃)试问:

1) 各点(A 、B 、 C 、 D )处表层和心部的加热组织是什么? 2) 由图中所示温度水冷至室温各点处组织是什么?(淬透了)

请将以上结果分别填入下表:

F

K

G

Fe Fe3C

C% A D

温 度 ℃

3.一根Φ6的20钢圆棒,先经880 o C 加热淬火。然后从一端加热,依靠热传导使圆棒各点快速达到如下图所示的温度,试问:

1)各点(A 、B 、 C 、 D )处表层和心部的加热组织是什么? 2)由图中所示温度水冷至室温各点处组织是什么?(淬透了) 请将以上结果分别填入下表:

3 锉刀要求硬度为HRC60-64,选用T12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8分) (提示:T12钢的Ac 1=730℃,Accm=820℃)

锻造→正火→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校直 请说明:

1)正火的主要目的及其组织; 2)球化退火的目的及其组织;

3)淬火+低温回火的目的及其加热温度选择,最终热处理的组织。

4某型号机床齿轮,要求齿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Ak>40J ),原采用40Cr 钢调质后再在齿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 存的40Cr 钢已经用完,只剩下20Cr 钢,拟用20Cr 钢代替。请说明: 1)原40Cr 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改用20Cr 钢后,仍按原来的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3)改用20Cr 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 5甲、乙两厂生产用一批零件,材料均选用45钢,硬度要求HB220~250。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都达到硬度要求。试分析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和性能差别。

6 对9Mn2V 钢制造的精密淬硬丝杆进行热处理工艺分析,指出其热处理(下划线的文字部分)的主要目的和相应的组织。已知:

(1)技术要求:较高硬度(HRC56)和耐磨性,低变形和高的尺寸稳定性. (2)工艺路线安排如下:

锻造—球化退火—切割金相试样检查—毛坯校直—粗车—消除应力退火—精车成光杆—整体淬火+低温回火—清理、喷砂、检验。

7 某铣刀用W18Cr4V 钢制作,其热处理工艺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 W18Cr4V 钢的Ac 1=820℃,但是为什么该钢种要加热至1280℃? 2) 试写出图中(1) (2) (3)处的组织; 3) 570℃三次回火的作用?

8 有一块含碳量为0.7%的碳钢,若将它加热至Ac3以上温度保温,出炉后用风扇吹风对它冷却至室温,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如图所示。试问:

1)组织的名称?

2)这种组织的形成机理?

放大倍数:1000×

浸 湿 剂:4%的硝酸酒精

温度

时间

1280

570

570570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LL(1)文法 do while 三地址输出 报告加代码

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编译原理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DO-WHILE循环语句的翻译程序设计(LL(1)法、输出三地址表示)初始条件: 理论:学完编译课程,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实验室提供计算机及软件环境。如果自己有计算机可以在其上进行设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写出符合给定的语法分析方法的文法及属性文法。 (2)完成题目要求的中间代码三地址表示的描述。 (3)写出给定的语法分析方法的思想,完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程序设计。 (4)编制好分析程序后,设计若干用例,上机测试并通过所设计的分析程序。 (5)设计报告格式按附件要求书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的内容应包括: 1 系统描述(问题域描述); 2 文法及属性文法的描述; 3 语法分析方法描述及语法分析表设计; 4 按给定的题目给出中间代码形式的描述及中间代码序列的结构设计; 5 编译系统的概要设计; 6 详细的算法描述(流程图或伪代码); 7 软件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8 研制报告(研制过程,本设计的评价、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等); 9 参考文献(按公开发表的规范书写)。 时间安排: 设计安排一周:周1、周2:完成系统分析及设计。 周3、周4:完成程序调试及测试。 周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验收安排:设计周的星期五第1节课开始到实验室进行上机验收。 设计报告书收取时间:设计周的次周星期一上午10点。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 12月 23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11年 12月 23日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答案样本

土木工程材料各章习题集 第一章材料基本性质 一、填空 1、当材料体积密度与密度相似时,阐明该材料绝对密实。 2、材料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达。 3、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密度不变。 4、软化系数不不大于 0.85 材料以为是耐水。 5、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吸水性增强。 6、评价材料与否轻质高强指标为比强度。 7、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抗冻性减少。 8、脆性材料最宜承受压力。 9、材料亲水性与憎水性用润湿边角来表达,不不大于90°为憎水 10、当材料孔隙率一定期,孔隙尺寸愈小,保温性能愈好。 11、材料吸湿性用含水率来表达。 12、材料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抗变形能力。 13、含水率为1%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 2 克。 14、材料强度拟定视材料种类不同面而不同,对于韧性材料是以J/mm2 作为指标。 15、选取建筑物围护构造材料时,应选用导热系数较_小材料,保证良好室内气候环境。 16、材料强度拟定视材料种类不同面而不同,对于脆性材料是以抗压强度作为强度。 17、保温隔热材料应选取导热系数小材料。 18、普通来说,材料含水时比其于燥时强度低。 19、比强度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指标。 20、材料开口孔隙率越大,则材料吸声性越好。 二、名词解释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备质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质量。 3、堆积密度是指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备质量。 4、孔隙率指材料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比例。 5、密实度指与孔隙率相应概念,即材料实体体积占自然状态下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解析

《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 A 吸水性 B 吸湿性 C 耐水性 D 渗透性 3、材料的耐水性一般可用__来表示。 A 渗透系数 B 抗冻性 C 软化系数 D 含水率 4、弹性材料具有__的特点。 A 无塑性变形 B 不变形 C 塑性变形小 D 恒定的弹性模量 5、材料的比强度是__。 A 两材料的强度比 B 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C 材料强度与其质量之比 D 材料强度与其体积之比 二、是非判断题 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某材料含大量开口孔隙,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即为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3、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4、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5、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关系不大。 6、材料的冻融破坏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水结冰造成的。 三、填空题 1、材料的质量与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比称为材料的__。 2、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的性质。 3、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来表示。 4、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 5、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__,其材料的绝热性能越__。

四、名词解释 1、密度 2、材料的空隙率 3、堆积密度 4、表观密度 5、材料的弹性 五、问答题 1、某水泥厂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现改产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原包装袋未变,客户投诉水泥重量不够,请分析原因。 2、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3、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4、北方某住宅楼冬季施工,使用了尿素作混凝土的防冻剂。住户入住后闻到一股氨味,请分析原因。 六、计算题 1、质量为3.4kg,容积为10L的容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18.4kg。若向筒内注入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为注满此筒功注入水4.27kg。将上述吸水饱和的石子擦干表面后称得总质量为18.6kg(含筒重)。求该石子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开口孔隙率。 2、某岩石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2、178、168MPa。该岩石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3、某岩石的密度为2.75g/cm3,孔隙率为1.5%;今将该岩石破碎为碎石,测得碎石的堆积密度为1560kg/m3。试求此岩石的表观密度和碎石的空隙率。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钢材伸长率δ10表示__C。 A直径为10mm钢材的伸长率 B 10mm的伸长 C 标距为10倍钢筋直径时的伸长率 2、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_B_。 A 塑性 B 冲击韧性 C 弹性 D 硬度 3、钢的含碳量为_A_。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汇总

电气工程基本知识汇总 (一)直流系统 1.两线制直流系统 直流两线制配电系统应予接地。但以下情况可不接地:备有接地检测器并在有限场地内只向工业设备供电的系统;线间电压等于或低于50V,或高于300V、采用对地绝缘的系统;由接地的交流系统供电的整流设备供电的直流系统;最大电流在0.03A 及以下的直流防火信号线路。 2.三线制直流系统 三线制直流供电系统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二)交流系统 1.低于50V 的交流线路 一般不接地,但具有下列任何一条者应予接地;(1)由变压器供电,而变压器的电源系统对地电压超过150V;(2)由变压器供电,而变压器的电源系统是不接地的;(3)采取隔离变压器的,不应接地,但铁芯必须接地;(4)安装在建筑物外的架空线路。 2.50~1000V 的交流系统 符合以下条件时可作为例外,不予接地:(1)专用于向熔炼、精炼、加热或类似工业电炉供电的电气系统;(2)专为工业调速传动系统供电的整流器的单独传动系统;(3)由变压器供电的单独传动系统,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低于1000V 的专用控制系统;其控制电源有供电连续性,控制系统中装有接地检测器,且保证只有专职人员才能监视和维修。 3.l~10kV 的交流系统 根据需要可进行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但供移动设备用的1~10kV 交流系统应接地。 (三)移动式和车载发电机 1.移动式发电机 在下列条件下不要求将移动式发电机的机架接地,该机架可作为发电机供电系统的接地,其条件是发电机只向装在发电机上的设备和(或)发电机上的插座内软线和插头连接的设备供电,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插座上的接地端子连接到发电机机架上。 2.车载发电机 在符合下列全部条件下可将装在车辆上的发电机供电系统用的车辆的框架作为该系统的接地极。(1)发电机的机架接地连接到车辆的框架上;(2)发电机只向装在车辆上的设备和(或)通过装在车辆上或发电机上的插座内软线和插头连接设备供电;(3)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插座上的接地端子连接到发电机机架上。 3.中性线的连接 当发电机为单独系统时,应将中性线连接到发电机机架上。 (四)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下列外露导电部分应予接地 (1)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外壳;(3)电气设备传动装置;(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5)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

编译原理

致谢: 2005级周朝丽、丛志环、张云华、周娇、陈亮、陶锌、张世强等同学不仅对讲义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而且提出的许多富有探讨性的问题,不仅令我进一步思考,同时也令讲义的许多内容进一步丰富,在此,本人、现在已经看到、未来将会看到该讲义的人对各位的“答疑解惑”表示由衷的谢意! 参考书目: 1.编译原理,Alfred V. Aho, Ravi Sethi, Jeffrey D. Ullman著,李建中,姜守旭译。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3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英文版名字) 2.编译原理及实践,(美)Kenneth C. Louden著,冯博琴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Compiler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英文版名字) 3.编译原理习题与解析(第2版)/伍春香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编译原理=Compiling Principle/周经野,张继福主编-.--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程序设计语言编译方法. 肖军模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陈火旺等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7.编译方法/金成植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8.编译原理/蒋立源主编.--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8 9.编译原理和技术/陈意云, 马万里编译.--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9.12 10.编译原理及其习题解答/何炎祥...[等]编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1.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 12.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田淑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月。 13.PASCAL程序设计,郗曼丽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4.讲义的一些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上的多种资源,其链接难以一一提供,在此,谨向大家 致以真诚地敬意和诚挚的谢意,感谢大家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极为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1

2020年土木工程材料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土木工程材料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1.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是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3.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5、钢材的冷弯性是指刚才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6、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是指在规定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重量100g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5s贯入试样中的深度。 例1-2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P1[2S9O"w3q 答:该石材软化系 例4-2石灰不耐水,但为什么配制的石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D(]$S4A)\6F%s' V*a)p

答:原因1.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石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潮湿环境中使用。7e-`' p5Y q:j.e 原因2.由于石灰的可塑性好,与粘土等拌合后经压实或夯实,使其密实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孔隙率,水的侵入大为减少。因此,灰土或三合土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例5-5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混凝土拥落度为30~50mm,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mpa。可供应以下原材料: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log/cm3,水泥的富余系数为1.08;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 ρ0s=2.60g/cm3;石子: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0g=2.65g/cm3。 设计要求: (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若经试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解:(1)求混凝土计算配合比。;^*y)H;B(g

土木工程材料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样本

土木工程材料模仿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材料耐水性 2.减水剂 3.混凝土碱-骨料反映 4.钢材脆性临界温度 5.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新拌制砂浆应具备良好流动性和保水性,分别用和表达。。 2.材料孔隙率恒定期,孔隙尺寸愈小,材料强度愈,耐久性愈,保温性愈。 3.石膏制品耐水性、防火性。 4.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水泥抗渗性较好。 5.水泥强度发展规律是初期、后期。 6.钢材δ5表达。 7.以边长为100mm立方体试件,测得受压破坏荷载为234kN,若混凝土强度原则差σ=4.OMPa,则该混凝土抗压强度原则值为 MPa。 8.混凝土徐变值较大时,带来重要危害是使。 9.在低强度级别混合砂浆中,使用石灰重要目和作用是。 10.水玻璃在硬化后具备较高性。 三、判断改错(下列命题你以为对的在括号内打“√”;错误打“×”并改正。每小题1分,共15分) 1.承受动荷载作用构造,应考虑材料韧性。 ( ) 2.水泥石构成中凝胶体含量增长,水泥石强度提高。( ) 3.矿渣水泥抗渗性较好。() 4.含氯离子混凝土外加剂不得在预应力混凝土中掺用. ()

5.当沥青中树脂(沥青脂胶)组分含量较高时,沥青延度大.() 6.聚氯乙烯接缝材料密封性较聚氨酯建筑密封膏好.() 7.三元乙丙橡胶卷材合用于重要防水工程。() 8.标号为500粉毡沥青油毡较标号为350粉毡防水性差.() 9.花岗岩耐久性较大理岩差。() 10.水玻璃在硬化后具备较高耐酸性。() 11.多孔吸声材料基本特性是开口孔隙多。() 12.标号为S-75沥青胶耐热度为75℃。() 13.牌号为Q235-A·F钢材,其性能较Q235-D钢差。() 14.选取混凝土用砂原则是总表面积小和空隙率小。() 15.硅酸盐水泥矿物构成为C2S、C3A、C3S和 C4AF。() 四、单项选取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对的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空白处。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矿渣水泥适合于混凝土工程。 A.与海水接触; B.低温施工; C.寒冷地区与水接触; D.抗碳化规定高 2. 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大变形,以致产生开裂。 A 建筑石膏; B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C 石灰; D 水玻璃 3.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减少。 A 体积密度; B 强度和保温性; C 导热性和热容量 D 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 4.高铝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混合使用。 A可以;B不可以;C在低温下可以;D在一定量以内可以 5.露天施工混凝土工程,当处在低温条件下气温<5℃时不适当选用。 A硅酸盐水泥;B粉煤灰水泥;C普通水泥;D高铝水泥 6.下列四种岩石中,耐火性最差是。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及答案

目录 0 绪论…………………………………………………………………………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气硬性胶凝材料……………………………………………………………3水泥…………………………………………………………………………4混凝土………………………………………………………………………5建筑砂浆……………………………………………………………………6墙体材料……………………………………………………………………7天然石材……………………………………………………………………8金属材料……………………………………………………………………9合成高分子材料……………………………………………………………10木材…………………………………………………………………………11沥青与防水材料……………………………………………………………12绝热材料、吸声与隔声材料………………………………………………13建筑装饰材料………………………………………………………………习题解答 0 绪论习题解答………………………………………………………………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习题解答………………………………………2气硬性胶凝材料习题解答…………………………………………………3水泥习题解答………………………………………………………………4混凝土习题解答……………………………………………………………5建筑砂浆习题解答…………………………………………………………

6墙体材料习题解答………………………………………………………… 7天然石材习题解答………………………………………………………… 8金属材料习题解答………………………………………………………… 9合成高分子材料习题解答………………………………………………… 10木材习题解答………………………………………………………………11沥青与防水材料习题解答…………………………………………………12绝热材料、吸声与隔声材料习题解答……………………………………13建筑装饰材料习题解答…………………………………………………… 0 绪论 0.1学习指导 一、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分类、作用、发展趋势与技术标准以及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任务。 二、基本要求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分类、与发展趋势,领会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三、重、难点提示 1、重点提示: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2、难点提示:土木工程材料的产品及应用的技术标准。 0.2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产品标准 2、工程建设标准 二、填空题 1、按照化学成分,土木工程材料可以分为、和三类。 2、我国的技术标准分为、和三级。 三、问答题 1、土木工程材料如何分类? 2、现代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实行标准化的意义有哪些? 4、土木工程建设中控制材料质量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5、简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与要求以及实验课学习的意义。 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电气工程基础整理的知识点大全

1、直流输电优点 优点:与交流输电相比,直流输电具有稳定性好,控制灵活等优点,特别适合于跨海输电、大区域电网互联、远距离输电及风力发电等非工频系统与工频系统的联网。在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相等、对地绝缘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双极直流输电的线路造价及功率损耗均比三相交流输电要少,约为其2/3。 直流输电的缺点:1.由于触发角和逆变角的存在,不论换流装置是工作于整流状态还是逆变状态,其交流侧的电流相位总会滞后于电压相位,因此换流装置在运行中要消耗大量无功功率。正常运行时,整流侧所需的无功功率为直流功率的30%-50%,逆变侧为40%-60%,所以必须进行无功功率补偿。2.换流装置在运行中会同时在换流站的交流侧和直流侧产生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为了抑制谐波,在交流侧和直流侧都需要装设滤波装置,在直流侧还需装设平波电抗器。3.由于换流装置要用大量容量大,电压高的可控硅阀器件,换流站的造价较高,部分抵消了因线路投资低而带来的经济效益。4.直流高压断路器不能利用电流过零的条件来熄弧,其制造困难,限制了直流输电向多端直流电网的发展。 2、潜供电流的定义 在超高压线路运行中,时常会发生因雷击闪络等原因所产生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在具有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中,当故障相被切除后,通过健全相对故障相的静电和电磁耦合,在接地电弧通道中仍将流过不大的感应电流,称为潜供电流或二次电流。 3灵活交流输电系统:以大功率可控硅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代替现有的机械开关,灵活自如地调节电网电压、功角和线路参数。使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可控、安全可靠。从而能在不改变现有电网结构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输送能力,增加其稳定性。FACTS控制设备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并联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调相器STATCOM 串联型: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混合型: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4名词解释:1、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线路防雷设计中把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叫耐雷水平。 2、内部过电压倍数:内过电压的幅值与电网该处最高运行相电压的幅值之比。 3、电气二次回路:又称二次接线,是将二次设备按照工作要求,互相连接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电路。 4、准同期并列:在同步发电机已投入调速器和励磁装置,当发电机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与并列点系统侧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接近相等时,通过并列点断路器合闸将发电机并入系统。 5、接地电阻:接地体对无穷远处零电位面之间的电压U与通过接地体泄入大地的电流I之比值。 6、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指电流保护中电流继电器线圈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间的连接方式。 7、二次系统:二次电气设备一般包括控制和信号设备、测量表计、继电保护装置及各种自动装置等,它们构成了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二次系统。、自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是将未加励磁电流但接近同步转速,且机组加速度小于允许值的发电机,通过断路器合闸并入系统,随之投入发电机励磁,在原动机转矩、同步力矩、同步力矩的作用下将发电机拉入同步,完成并列操作。 5.铁磁谐振的特性 ⑴谐振参数是一个范围 ⑵在一般情况下,谐振需要外界“激发” ⑶C值太大时,出现谐振的可能性减小 ⑷过电压主要受电感非线性特性的限制(小于电源电压的三倍) 但电流却可能很大 ⑸谐振状态能自保持 ⑹从感性到容性是“突变”,电压、电流要“翻相”—小型电动 机反转 ⑺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回路中可能出现 谐波谐振 6参数谐振过电压:当同步发动机接有容性负荷(如空载线路)时,由于容性电流的助磁作用,如果参数配合不当,即使激磁电流很小,甚至为零(零起升压),也会使发电机的端电压和电流急剧上升,最终产生很高的过电压,使与其他电机的并联运行成为不可能,这种现象称为电机的自励磁,所产生的自激磁过电压称自激过电压。电机的自励磁现象就其物理本质来说是由于电机旋转时电感参数发生周期性变化,与电容形成参数谐振而引起的。 7. 空载变压器的分闸过电压是由于开关截流引起的,其大小与变压器励磁电流的大小以及变压器绕组电容CB的大小有关。当变压器绕组的电容CB增大时,过电压将减小.由于变压器的励磁电流较小,励磁绕组所贮存的磁能不大,所以切空变过电压的能量可以用限制雷电过电压的避雷器来吸收. 8.中性点位移的确定: 一 C L ω ω 1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介绍 网络教育报名专业: 专业层次学习期限学分工程造价专升本 2.5-5年 市场营销专升本 2.5-5年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起专 2.5-5年 工程造价高起专 2.5-5年 国际经济和贸易高起专 2.5-5年 市场营销高起专 2.5-5年 计算机信息管理高起专 2.5-5年 计算机信息管理高起专 2.5-5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升本 2.5-5年 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 2.5-5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2.5-5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高起专 2.5-5年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起专 2.5-5年 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起专 2.5-5年 物流管理专升本,高起专 2.5-5年

土木工程专升本 2.5-5年汽车运用和维修高起专 2.5-5年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 2.5-5年建筑工程技术高起专 2.5-5年建筑工程管理高起专 2.5-5年计算机使用技术高起专 2.5-5年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升本 2.5-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2.5-5年机械设计和制造高起专 2.5-5年会计学专升本 2.5-5年会计高起专 2.5-5年工商企业管理高起专 2.5-5年工商管理专升本 2.5-5年工程管理专升本 2.5-5年法学专升本 2.5-5年法律事务高起专 2.5-5年电子商务高起专,专升本 2.5-5年道路桥梁和渡河工程专升本 2.5-5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起专 2.5-5年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 专业介绍(专升本)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必要的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能力素质,能够适应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保险、汽车运输服务、物流经营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B、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物流工程、交通运输学、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和策划、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和使用高级人才。本专业培养计划和国际接轨,通过培养计划实施及理论、抽象、设计实验等教育过程,使学生不仅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使用、适应本学科飞速发展、涉足广泛学科领域的能力。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电路原理、系统分析和控制、信号处理原理、模拟电子技术等。 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物权法、侵权行为法、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考试时间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1、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部门代号为 ( ) A.GB B.175 C.2007 D.GB/T 2、孔隙率增大,材料的 ( )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3、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 )。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 D.渗透性 4、吸水率是表示材料()大小的指标。 A、吸湿性 B、耐水性 C、吸水性 D、抗渗性 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到破坏前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而发生突然破坏的性质,称 为()。 A、弹性 B、塑性 C、脆性 D、韧性 6、材料的比强度是体现材料哪方面性能的()。 A、强度 B、硬度 C、耐磨性 D、轻质高强 7、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 ( )。 A.石膏 B.石灰 C.膨胀水泥D.水玻璃 8、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超过()分钟。 A、240 B、300 C、360 D、390 9、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

A、C30 B、C35 C、C40 D、C45 11、反映钢材试件受拉断裂后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比值关系的指标是 ( )。 A、抗拉性能 B、伸长率 C、断面收缩率 D、塑性 12、钢材拉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 A、颈缩阶段 B、强化阶段 C、屈服阶段 D、弹性阶段 13、下面哪些不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A、轻质 B、保温隔热 C、加工性能好 D、韧性好 14、木材湿涨干缩沿()方向最大。 A、顺纹 B、径向 C、弦向 D、横纹 15、为了提高砂浆的保水性,常掺入()。 A、石灰膏 B、麻刀 C、石膏 D、粘土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木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 2、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有C3S、、和。 4、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选用水泥。 5、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和外加剂。 6、砂最适合用来拌合混凝土。 7、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小用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砂浆的流动性大小用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 8、钢材的工艺性能有和______ ____。 9、普通烧结砖的标准尺寸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气硬性胶凝材料 2、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土木工程材料模拟试题及答案5

土木工程材料模拟试题(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以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为基材,加入各种纤维而形成的复合材料称为纤维混凝土。其中掺加纤维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______ 性和______性,以防止或减少开裂。 2.钢材中____ 元素含量较高时,易导致钢材在__________温度范围以下呈脆性,这称为钢材的低温冷脆性。 3.在实际工程中,对建筑钢材进行性能检验时,通常检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的性能。 4.混凝土工程中采用间断级配骨料时,其堆积空隙率较_________,用来配制砼时应选用较______砂率。 5.普通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可提高混凝土_________强度,但__________强度不一定提高。 6.石灰的耐水性__________,用石灰和粘土配制的灰土耐水性较___________。 7.进行砂浆抗压强度检验时,试件标准尺寸为______________;若测得某组砂浆试件的极限荷载值分别为55.0kN、52.0kN、42.0kN,则该组砂浆的强度评定值为__________MPa。 8.活性混合材料中含有活性_______和_______成分。 9. 木材易受_______ 和_______侵害而腐朽变质。 10.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选用_____________水泥,在允许条件下,选用的粗集料公称粒径应尽可能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种材料保温性能最好?() A.大孔混凝土 B.全轻混凝土 C.加气混凝土 D.砂轻混凝土 2.在碳素钢中掺入少量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塑性、韧性 B.提高强度、硬度 C.改善性能、提高强度 D.延长使用寿命 3.以下哪种钢筋材料不宜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A.热处理钢筋 B.冷拉HRB400级钢筋 C.冷拔低碳钢丝 D.高强钢绞线 4.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的调整方法为()。 A.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量 B.减少用水量 C.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D.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越好,故不需调整 5.以下材料抗冻性最差的是()。 A.轻骨料混凝土 B.引气混凝土 C.加气混凝土 D.普通混凝土 6.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大小的确定,除与要求的强度等级有关外,主要与______有关。 A.强度保证率 B.强度保证率和强度标准差 C.强度标准差 D.施工管理水平 7.普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p和立方体抗压强度fcc之间的关系为()。 A.fcp=fcc B.fcp>fcc C.fcp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由生产、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输送与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或电力网络,包括升、降压变压器与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电力网 + 发电机 = 电力系统 (输送,分配) 动力系统:包括所有,把水轮机也包进去 3、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电阻一定时,导线损耗也相应减小。理论上,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4、国家从设备设计制造角度考虑,为保证生产的系列性,就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的电压等级,又称额定电压。3/6/10/35/110/220/330/500 5、 同一个电压等级下(同一行中),各种设备的额定电压并不完全相等。 6、电压等级越高,传输功率随传输距离增大下降得越快。 7、我国规定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简称工频或基频。 频率:50Hz 允许偏移:±0、2~±0、5Hz 与有功功率有关 电压:35kV 及以上的允许偏差为±5% 10kV 及以下的允许偏差为±7% 与系统的无功功率有关 波形:6~10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4% 0、38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5% 8、每一个负荷都只能沿唯一的路径取得电能的网络,称为开式网络。 有备用接线的网络中,每一个负荷点至少通过两条线路从不同的方向取得电能,统称为闭式网络。 第二章 jX R V S +=2e &&

1、 电力线路包括:输电线路与配电线路。 从结构上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2、 架空线路由导线、避雷线(即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与金具等主要部件组成。 3、 导线型号后的数字代表主要载流部分(非整根导线)额定截面积的平方毫米数 4、绝缘子片数越多,电压等级越高 5、 在220kV 及以上的超高压架空线路上,为了减小电晕放电与单位长度电抗,普遍采用分裂导线。 6、 分裂导线由数根相同的钢芯铝绞线并联构成,每相导线分裂成若干根,各根导线之间每隔一定长度用金具支撑,以固定尺寸。所用的导线根数称分裂数,常用的有2、3与4分裂。 7、 普通的分裂导线的分裂根数一般不超过4,而且就是布置在正多边形的顶点上。正多边形的边长d 称为分裂间距,一般取40cm 左右。 8、 ∵d>>Ds,∴Dsb>Ds,∴L 分裂>r,∴req>r,∴C 分裂>C 单。电容C 随分裂数增大而增大。 11、电纳B 也随分裂数增大而增大。 12、 例2-2 有一330kV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离8m,每相采用2×LGJQ-300分裂导线,分裂间距为400mm,计算直径为23、5mm,试求线路参数。r =31、5om·mm2/km 13、 (1) 当架空线路>1000km,电缆线路>300km 时,需要用金耐黎系数进行修正;(2) 当架空线路<300km,电缆线路<50~100km 时,各修正系数均可取 线路,不计并联导纳。等值电路只有一个串联阻抗Z;(4) 工程计算中,当线路>300km,用若干个串级联接的p 型等值电路来模拟,每一个p 型等值电路代替长度为200km~300km 的一段线路。采用修正系数时,一个p 型电路可以代替500km~600km 长的线路。(5) 以 s eq D D L ln 20πμ=610lg 0241.0-?=r D C eq

应用文书土木工程材料试题12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8分) 1.宏观外形体积为1m3,孔隙体积占25%时,该材料质量为1 800kg,其密度为()kg/m3 A 800 B 3600 C 2400 D 1280 2要使材料的导热系数尽量小应使() A含水率尽量低;B孔隙率大,特别是闭口孔隙率,小孔尽量多C含水率尽量低,大孔尽量多D (A项十B项)。 3钢材内部,( )为有害元素。 A.锰、铝、硅、硼;B硫、磷、氧;C稀土元素D铬、镍、铜。 4 钢筋冷拉后( )提高。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 C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5 碳素结构钢牌号增大,表示() A强度增大,伸长率降低B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C强度增大,伸长率不变D 强度降低,伸长率不变 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按()指标分成若干等级。 A 抗拉强度 B 抗折强度 C 抗冻性 D 耐候性 7木材强度具有以下规律() A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B顺纹抗拉强度〉横纹抗拉强度 C横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压强度D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 8.石油沥青软化点指标反映了沥青的( ) A 耐热性B塑性C粘滞性D强度E耐久性 9 为了达到绝热和室内温度稳定的目的,在选择建筑物围护结构用的材料时,应选用()的材料。 A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B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C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D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10. 工程上应用石灰,要提前一周以上将生石灰块进行熟化,是为了( ) A消除欠火石灰的危害B放出水化热;C.消除过火右灰的危害;D.蒸发多余水分。 11. 髙强石膏,其强度较高的原因是其晶体较粗,调制浆体时 A.需水量较大 B.需水量较小 C.需水量中等。 12.生产硅酸盐水泥时,若掺入过多石膏,可能获得的结果是() A.水泥不凝结; B.水泥的强度降低;C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D.水泥迅速凝结。 13. 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14.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 ) A.矿渣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普通水泥。 15.压碎指标是表示( )强度的指标。 A.混凝土 B.空心砖; C.石子D水泥 16.配制混凝土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原先的中砂换用细砂,配合比重砂率( )。 A.上升 B.下降 C.基本维持不变。 17.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首先考虑加入( )。 A.引气剂; B.缓凝剂 C.减水剂 D.早强剂 18.与无机材料相比,聚合物材料的耐腐蚀性( )。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D.较差。 二、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乂”)每题1分,共25分 1.凡是含孔材料,其表观密度均比其密度小。() 2.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犬。() 3.与脆性材料相比,韧性好的材料在破坏时可产生更大的变形。() 4.钢伸长率公式A=(Lu-Lo)/L o×100%。式中Lu为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Lo为试件原标距长度。() 5.钢材作冷弯试验时,采用的弯曲角度愈大,弯心直径与试件厚度(或直径)的比值愈小,表示对冷弯性能要 求愈高。() 6.钢材焊接时产生热裂纹,主要是由于含磷较多引起的。()

(完整版)土木工程材料各章试题

一,材料基本性质 一、判断题 1、玻璃体材料就是玻璃,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2、多孔材料吸水后,其保温隔热效果变差。() 3、材料的吸水率就是材料内含有的水的质量与材料干燥时质量之比。() 4、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渗性就越差。 () 5、耐久性好的材料,其强度必定高。() 6、凡是含孔材料,其干表观密度均比其密度小。() 7、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始终为一定值。() 8、材料受冻破坏,主要是材料粗大孔隙中的水分结冰所引起的。() 9、承受冲击与振动荷载作用的结构需选择脆性材料。() 10、新建的房屋感觉会冷些,尤其是在冬天。() 二、名词解释 1、吸水性与吸湿性 2、强度 3、亲水性与憎水性 4、脆性材料与韧性材料 5、耐水性及软化系数 6、胶体结构 7、非晶体结构 8、孔隙特征 三、填空题 1、材料吸水后其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使材料强度,保温性,体积。

2、在水中或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下使用的材料,应考虑材料的。 3、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表示,吸湿性大小用表示。 4、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5、材料的组成包括、和;材料的结构包括、和等三个层次。 6、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和等三种形式。 四、选择题 1、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差值较小,这种材料的()。 A.孔隙率较大 B.保温隔热性较好 C.吸音能力强 D.强度高 2、为了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在选择墙体材料时,要求()。 A.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 B. 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 C.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 D. 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3、测定材料强度时,若加荷速度过()时,或试件尺寸偏小时,测得值比标准条件下测得结果偏()。 A.快,低 B. 快,高 C. 慢,低 D. 慢,高 4、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固定值的是()。 A.密度 B.表观密度 C.堆积密度 D.导热系数 5、现有甲、乙两种材料,密度和表观密度相同,而甲的质量吸水率大于乙,则甲材料()。A.比较密实 B.抗冻性较差 C.耐水性较好 D.导热性较低 6、某材料100g,含水5g,放入水中又吸水8g后达到饱和状态,则该材料的吸水率可用()计算。 A.8/100 B.8/95 C.13/100 D.13/95 7、评定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8、孔隙率相等的同种材料,其导热系数在()时变小。 A.孔隙尺寸增大,且孔互相连通 B.孔隙尺寸增大,且孔互相封闭 C.孔隙尺寸减小,且孔互相封闭 D.孔隙尺寸减小,且孔互相连通 9、用于吸声的材料,要求其具有()孔隙。 A.大孔 B.内部连通而表面封死 C.封闭小孔 D.开口连通细孔 10、材料处于()状态时,测得的含水率是平衡含水率。 A.干燥状态 B.饱和面干状态 C.气干状态 D.湿润状态 五、问答题 1、材料的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如何影响材料的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保温性? 2、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之间有何关系? 六、计算题 1、某石灰石的密度为2.70g/cm3,孔隙率为1.2%,将该石灰石破碎成石子,石子的堆积密度为1680kg/m3,求此石子的表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汇总

电气工程基本知识汇总 一)直流系统 1.两线制直流系统 直流两线制配电系统应予接地。但以下情况可不接地:备有接地检测器并在有限场地内只向工业设备供电的系统;线间电压等于或低于50V,或高于300V、采用对地绝缘的系统;由接地的交流系统供电的整流设备供电的直流系统;最大电流在0.03A 及以下的直流防火信号线路。 2.三线制直流系统 三线制直流供电系统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二)交流系统 1.低于50V 的交流线路 一般不接地,但具有下列任何一条者应予接地;(1)由变压器供电,而变压器的电源系统对地电压超过150V;(2)由变压器供电,而变压器的电源系统是不接地的;(3)采取隔离变压器的,不应接地,但铁芯必须接地;(4)安装在建筑物外的架空线路。

2.50~1000V 的交流系统 符合以下条件时可作为例外,不予接地:(1)专用于向熔炼、精炼、加热或类似工业电炉供电的电气系统;(2)专为工业调速传动系统供电的整流器的单独传动系统;(3)由变压器供电的单独传动系统,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低于1000V 的专用控制系统;其控制电源有供电连续性,控制系统中装有接地检测器,且保证只有专职人员才能监视和维修。 3.l~10kV 的交流系统 根据需要可进行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但供移动设备用的1~10kV 交流系统应接地。 (三)移动式和车载发电机 1.移动式发电机 在下列条件下不要求将移动式发电机的机架接地,该机架可作为发电机供电系统的接地,其条件是发电机只向装在发电机上的设备和(或)发电机上的插座内软线和插头连接的设备供电,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插座上的接地端子连接到发电机机架上。 2.车载发电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