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的运算法则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
1.极限法则:极限是一个数列取极限值的概念,它表示一个数包含在另一个数中时,前者的值趋于后者。
2.链式法则:链式法则是极限的一种计算方法,即从一个已知限的出发,由此推出另外一个极限。
3.运算法则:
(1)可积性法则:假设函数有连续的极限,则在极限中乘以另外一个函数后再求极限,则取得的极限结果等于先求出两个函数的极限再相乘;
(2)可逆性法则:假设函数有连续的极限,则在极限中除以另外一个函数后再求极限,则取得的极限结果等于先求出两个函数的极限再相除;
(3)可幂次性:假设对函数求极限,则取出的极限结果等于该函数的幂次方的极限。
极限的运算法则及计算方法极限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函数在接近其中一点时的趋势。
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极限可以通过应用一些运算法则来简化。
本文将介绍极限的运算法则以及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
一、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1. 乘法法则:如果函数f(x)的极限存在,g(x)的极限存在,则(f(x) * g(x))的极限等于f(x)的极限乘以g(x)的极限,即lim(x→a) [f(x) * g(x)] = lim(x→a) f(x) * lim(x→a) g(x)。
2. 除法法则:如果函数f(x)的极限存在,g(x)的极限存在且g(x)不等于0,则(f(x) / g(x))的极限等于f(x)的极限除以g(x)的极限,即lim(x→a) [f(x) / g(x)] = lim(x→a) f(x) / lim(x→a) g(x)。
3. 加法法则:如果函数f(x)的极限存在,g(x)的极限存在,则(f(x) + g(x))的极限等于f(x)的极限加上g(x)的极限,即lim(x→a) [f(x) + g(x)] = lim(x→a) f(x) + lim(x→a) g(x)。
4. 减法法则:如果函数f(x)的极限存在,g(x)的极限存在,则(f(x) - g(x))的极限等于f(x)的极限减去g(x)的极限,即lim(x→a) [f(x) - g(x)] = lim(x→a) f(x) - lim(x→a) g(x)。
二、极限的乘方法则1. 幂函数法则:对于任意正整数n,如果函数f(x)的极限存在,则(f(x)^n)的极限等于f(x)的极限的n次方,即lim(x→a) [f(x)^n] = [lim(x→a) f(x)]^n。
2. 平方根法则:如果函数f(x)的极限存在且大于等于0,则√[f(x)]的极限等于f(x)的极限的平方根,即lim(x→a) √[f(x)] =√[lim(x→a) f(x)]。
三、特殊函数的极限计算法则1. 三角函数: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和正切函数tan(x)等。
极限的运算法则
目的要求
1.掌握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
2.能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求出较复杂的函数和数列的极限。
3.让学生体验“化归”、“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内容分析
1.简单的函数极限可以从函数值的变化趋势中找出,但较为复杂的函数极限,就必须把它“化归”为简单的函数的极限,通过运算而得出。
因此,极限的运算法则是我们实现化繁为简的基本手段。
2.教科书中给出了0x x →时,函数f (x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我们类似地可以给出当x →∞时,函数f(x)极限的运算法则,即
如果极限)(lim x f x ∞→与)(lim x g x ∞
→都存在,那么 )()(x g x f ±,)()(x g x f ⋅,)
()(x g x f (当x →∞时)的极限也存在,并且 )(lim )(lim )]()([lim x g x f x g x f x x x ∞→∞
→∞→±=±, )(lim )(lim )]()([lim x g x f x g x f x x x ∞
→∞→∞→⋅=⋅, )0)(lim ()(lim )(lim )()(lim ≠=∞
→∞
→∞→∞→x g x g x f x g x f x x x x 。
这些法则,可用类比的方法,直接改变式中的0x x →为x →∞而得出,以便学生理解记忆。
3.对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教科书只给出结论,不要求证明。
4.在上一节课中,已经给学生讲述了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即把数列看成是特殊的函数,根据演绎推理,很自然地得出数列的极限运算法则。
进一步地令C b n =(C 为常数),则可推得:n n n n a C a C ∞
→∞→⋅=⋅lim )(lim 。
5.极限运算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多个数列的情况,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一般规律,养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习惯。
6.教科书中的例1~例5,共包含了0x x →与x →∞两类极限的计算问题。
其中,0x x →的函数f (x )的极限计算时,分f(x)在0x x =处有定义和无定义的两种(例1、例2是有定
义的;例3是无定义的),另一类x →∞时的函数极限也有两种;一种是每项的极限都存在,可以直接用运算法则而求出的,另一种必须对原来的函数进行恒等变形转化为第一种(例4、例5)。
无论是哪一种,它都体现了一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基本思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提出问题:函数1
13)(22+-+=x x x x f ,当x →∞时,你能否直接看出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②接着提问:怎么办?怎样才能把问题转化为已知能求的函数极限?转化的数学方法与依据是什么?
③导出课题:极限的运算法则。
2.给出0x x →的极限运算法则
①用多媒体展示法则的表达式与文字叙述。
②强调法则运用的条件:)(lim 0x f x x →、)(lim 0
x g x x →都必须存在。
③当C 为常数、n 是正整数时,从第二个式子推出:
)(lim )]([lim 0
0x f C x f C x x x x →→⋅=⋅ n x x n x x x f x f )](lim [)]([lim 0
0→→=
3.把展示出来的法则的表达式中的0x x →用x →∞替换,并指出式子仍然成立(用多媒体手段直接在原式上更换)
4.分析讲解例题
例1与例2是同一种类型,当0x x =时,f(x)有定义,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例3中的f(x)在0x x =处无定义,必须通过代数变形才能达到目的。
例4、例5都是当x →∞时,分子、分母都没有极限的情况,不能直接运用运算法则,只有帮助学生寻找代数变形的规律与方法,化未知为已知,创造运用法则的条件,才能解决问题。
5.利用数列与函数的关系,直接推出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用多媒体技术,直接把表达式中的f(x)、g(x)分别改成n a 、n b 把x →∞改成n →∞)
6.提出问题:能否把法则推广到有限多个数列的情况?如果有无限多个数列,法则是否仍然成立?
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各举实例,如
个
n n n n )11(lim ++∞→的极限情况研究。
7.课堂训练
①学生板演例6、例7、例8。
②学生口答52P 练习。
③学生笔算53P 练习。
8.归纳总结(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概述极限的运算法则。
②数列的极限计算分几类?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
③函数的极限计算分哪几类?如何解决?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2第3题、第6题、第7题。
思考题:求下列式子的极限。
(1))0,0*,(lim 01110111≠≠∈++++++++----∞→n n n n n n n n x b a N n b x b x
b x b a x a x a x a ππ (2)*),,0,0(lim 0
1110111N t s b a b n b n b n b a n a n a n a t s t t t t s s s s n ∈≠≠+++-++++----∞→
(孙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