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54.05 KB
- 文档页数:2
通络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邓国强【摘要】目的:观察通络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将13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控制血糖药、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肌注胰激肽原酶等)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通络活血汤加减(黄芪、桂枝、当归、白芍、丹参、地龙、蜈蚣、鸡血藤、川芎、甘草等)治疗本病,观察两组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4%。
结论:通络活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组。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2页(P964-965)【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通络活血汤【作者】邓国强【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武医院郴州42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属于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炎[2]。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未梢神经症状,肢体麻木双側或单側,对称性或非对称性,上肢或下肢重、疼痛、肢端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2]。
笔者于2005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自拟的通络活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并与65例纯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2005年8月至2012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龄39~81岁,平均56.3岁;病程5~20年,平均7.8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5.3年。
对照组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40~80岁,平均59.8岁;病程6~21年,平均7.9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7年,平均5.2年。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DPN病人65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10岁。
西药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9岁。
两组糖尿病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学》[2]制定如下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②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四肢感觉异常(包括痛觉、温度觉过敏或迟钝,肢体麻木,末端有束感、袜套感、踩棉花感,针刺样疼痛、钝痛、灼痛感)或行走不稳或肢体活动受限;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感染、营养不良、药物及重金属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血糖保持平稳至少3个月以上(HbAlc<7.5%),原用治疗神经病变的药物停药2周以上纳入观察。
1.3 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中度感染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
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不断增加的发病率。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周围血管病变,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肢体坏疽、脑卒中、心脏病等严重后果。
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等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需要调理阴虚、活血化瘀、通络健脉。
在中医中,有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方法被称为“养阴活血通络法”,在临床上获得了一定的应用。
养阴活血通络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穴位按摩、饮食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
一、中药治疗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时,中医中药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中医的药性理论和辨证施治原则,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一些中药具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健脉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有龙胆草、黄芩、丹参、川芎、红花、桃仁、当归等。
这些药物有的可以清热解毒,滋阴清肺;有的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有的可以调节气血,和解经络。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并依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养阴活血通络法中的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和临床数据,其临床效果得到了肯定。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病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病情进展。
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也是养阴活血通络法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多个经络,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对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来说,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改善周围血管的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的穴位包括三阴交、大椎、合谷、太冲等。
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61亿糖尿病患者,而且持续增长的趋势。
与此糖尿病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由于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运动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
临床上表现为疼痛、烧灼感、麻木、刺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糖尿病治疗药物对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不佳,副作用较大。
益肾活血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益肾壮阳的功效。
甲钴胺是一种维生素B12类药物,对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观察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范围45~70岁。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6.5%,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提示神经病变。
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心、肾、肝脏疾病、贫血、感染性疾病和自主神经性糖尿病。
1.2 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组同时给予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改变。
二、结果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组治疗后,58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2例疼痛无变化。
对照组治疗后,28例患者疼痛缓解,2例疼痛无变化。
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组治疗后,患者的感觉障碍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三、讨论益肾活血汤为中医传统经典方剂,具有活血化瘀、益肾壮阳的功效。
临床观察发现,益肾活血汤能够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通心络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50例疗效观察
冯为民;方芳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卷),期】2004(011)006
【摘要】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产生肢体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感觉减退、甚至肢体坏疽。
有研究表明,血糖水平与其密切相关。
而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通心络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理作用,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75)
【作者】冯为民;方芳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310007;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3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通心络联合r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宋晨光
2.通心络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J], 彭绍忠
3.通心络与脑络欣通在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J], 周正芳; 王洪建; 孙峰
4.通心络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卢家雯
5.通心络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55例临床观察 [J], 尹国幸;杨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之一就是末梢神经炎。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神经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病情严重时会导致肢体疼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应用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治疗中,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效果。
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敷的方式,常用的中药有芍药、白芍、丹参等,这些药物均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常出现血气瘀滞,经络阻塞等症状,中药调理可以改善身体气血循环、祛除湿气、活血通络,从而改善病情。
临床上,中医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取决于中药的配方和剂量。
研究表明,中药配方中添加桑枝、独活、白芍、芍药等药物的疗效更佳。
西医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主要采用神经营养药物、脂肪酸及维生素类的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可以通过营养微环境的调节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脂肪酸类药物可以促进神经信号传导,维生素类药物则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炎症。
在西医治疗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至关重要。
在临床治疗中,多数医生将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作为首选药物,有些患者则需要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来缓解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药和西药的联合使用,使患者能得到更为全面的治疗。
中药可以调理体内气血,排毒利湿,起到治标和治本的作用;而西药则可以缓解炎症,促进神经修复。
中西医结合,达到了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多方面作用,更能针对患者病情个体化的特点,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4. 结果和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早已得到医学界广泛认可。
很多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
例如,中药调理后,患者的四肢麻木感减轻,肢体疼痛减轻;而西药的应用则增强了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的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是显著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和身体情况个体化定制疗法,同时也需要遵循合理用药和科学调理的原则,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摘要】养阴活血通络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针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性,然后明确了研究目的。
接着详细阐述了养阴活血通络法的原理、临床试验设计、治疗方案及方法,通过对临床结果的分析和疗效评价,得出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
最后总结了治疗的临床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强调了养阴活血通络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治疗、临床试验、疗效评价、养阴、活血、通络、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糖尿病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的损害密切相关。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对患者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养阴活血通络法作为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2 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性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危害大且难以治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周围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痉挛、血液循环不畅、微循环障碍等症状,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时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益气通络方治疗84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罗娇;潘艺东
【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卷),期】2014(20)1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79.8%)明显高于对照组(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0.92,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采用益气通络方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1612-1613)
【作者】罗娇;潘艺东
【作者单位】514500 兴宁市中医医院内科;514500 兴宁市中医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拟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30例 [J], 唐汉平;李宝华
2.益气养阴通络方联合祛风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J], 袁博寒;陈洪宇;郑峰
3.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唐晨拳;周恩超
4.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疗效
观察 [J], 陈杰;张科;赵伟;王旭
5.调补阴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58例疗效观察 [J], 叶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中医药2022 年12 月第53 卷第12 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December 2022,53(12)益气活血通络方加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崔莉,罗旌跃(永安市立医院,福建永安 366000)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定向透药外贴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永安市立医院住院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肌内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方内服和定向透药外贴,2组疗程均为14 d。
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病变积分、腓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4%(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病变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2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腓神经和正中神经SNCV、MNCV均明显增加(P均<0.05),治疗后2组比较,观察组SNCV、MNCV增加更为显著(P均<0.05)。
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加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西药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病变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黏度、提升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络;定向透药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338X(2022)12-0004-03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为60%~70%,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者常见四肢麻木,或四肢感觉异常,如蚁行、冰凉、火烧感,甚则针刺样的刺痛感,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1]。
温阳通络汤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通络中药配合降糖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拟温阳通络方:黄芪30g,桂枝10g,桃仁15g,红花6g,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5g,赤芍15g,熟地15g,生地15g,地龙12g,怀牛膝各15g,每周3剂,隔天1剂,每剂水煎2次温服,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 38例患者中显效12例(31.6%),有效21例(55.2%),无效5例(13.2%),总有效率86.8%。
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炎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的治疗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益气活血;温阳通络[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温阳通络汤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45~75岁,糖尿病病程3~25年。
1.2 诊断标准①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②入院前有感觉异常和/或感觉障碍,并排除其它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③局部无溃疡及坏疽者。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元严重心、脑、肾及消化系统病变,能配合治疗。
1.3 治疗方法严格饮食控制,适量活动,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左右,餐后2h血糖9—10mmo/l。
血糖稳定2周后开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同时采用自拟温阳通络方:黄芪30g,桂枝10g,桃仁15g,红花6g,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5g,赤芍15g,熟地15g,生地15g,地龙12g,怀牛膝各15g,每周3剂,隔天1剂,每剂水煎2次温服。
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方法:在2020年1月—2023年3月从本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经筛选,获得110例参与研究。
随机分这些研究对象进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
两组均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同时使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对比神经传导功能、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腓总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对比,P>0.05。
两组治疗后的腓总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高于治疗前,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腓总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SOD、GSH-Px、NO、MDA对比,P>0.05。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SOD、GSH-Px、NO高于治疗前,血清MDA低于治疗前,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OD、GSH-Px、NO高于对照组,血清MDA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的单项不良反应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
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痹汤;甲钴胺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功能糖尿病患者可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首位神经病变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
患者在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时不易察觉,在出现明显症状后治疗难度大,很多患者因此而发生残疾[1]。
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西医主要使用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发病机制的影响不足,因此效果不理想,而且长期使用后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直以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
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某院从2009年至2011年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男53例,女31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2.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6.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没有差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通脉汤,对照组在常规的基础上使用维生素治疗。
结果治疗组有效38例,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有效30例,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拟活血通脉汤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周围营养代谢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活血通脉汤维生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54-01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症状出现早。
临床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
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
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属于气滞血瘀,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某院从2009年至2011年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男53例,女31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2.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6.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没有差异,以上患者均符合中医辩证中阳虚寒凝兼痰淤阻络型,症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痛有定处,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畏寒困倦,头重昏蒙[1]。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09T11:33:27.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邹葆珠
[导读] 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较为常见。
邹葆珠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 51621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40例。
两组患者分另采取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和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长期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从临床疗效上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
临床对照实验结果证实,益气活血通络法对于因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炎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讨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能使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得到迅速缓解,疗效确切且预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375-02
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较为常见。
该病通常以周围对称感觉、运动神经病变等为主。
其发生与微血管病变、低血糖及脂、蛋、糖的紊乱有关,其临床发病率已超过40%,病情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
近年来,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多采用中医治疗手段,主要因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发挥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笔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治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
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范围39~68(56±2.5)岁,病程2~14(9.5±0.3)a。
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均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疼痛及膝腱反射等,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基础治疗,采用综合降血糖措施,包括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确保将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注射10mg维生素 B1(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H12020168),500μg 甲钴胺片(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50997),3次/d。
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观察组:本组病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给予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汤,处方:赤芍药12克、鸡血藤30克、白芍药20克、红花9克、怀牛膝15克、生黄芪30克、地龙15克、桑枝30克、玄参15克、当归12克、木瓜15克、路路通20克、沙参15克、桃仁10克。
针对有合并湿热者,加黄柏10g、苍术12g及薏苡仁30g;有合并阳虚者,加桂枝6g、制附子10g。
水煎二十分钟后,取200ml药液口服,2次/d,7d为一个疗程,所以患者连续服用2~3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膝腱反射实验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完全恢复或者明显好转;有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膝腱反射实验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上述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更严重,膝腱反射无任何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 44 26(59.09) 14(31.82) 4(9.09) 40(90.91)*
对照组 40 21(52.50) 8(20.00) 11(27.50) 29(72.50)
3.讨论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范畴,其发病主要与嗜食肥甘厚味、运动及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或因体内积热、湿热、燥热、郁热而导致气阴两伤。
阴阳俱损,则导致血脉失于温通,进而发生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临床症状[3]。
因此,临床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为主,则益气活血通络法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主要治疗方案。
在本中药方中,生黄芪、沙参、玄参具有益气养阴之功效;怀牛膝、桑枝、鸡血藤、木瓜、路路通及地龙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当归、红花、赤芍药、白芍药及桃仁属于活血化瘀之良药。
诸药合用,可起到标本兼治作用,帮助患者恢复气阴、疏通脉络、活血化瘀,以此达到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效用。
在益气活血通络汤处方中,桃仁、赤芍药、红花、当归等药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上述药物可起到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及血液凝固性、增加患处的血流量,另外对改善胰岛素分泌、缓解炎症反应等也可起到良好效果。
黄芪可有效降低血糖,并能调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经过长期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从临床疗效上来看,观察
组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
临床对照实验结果证实,益气活血通络法对于因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炎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能使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得到迅速缓解,疗效确切且预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付杰,刘海潮. 活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36例[J].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27(8):24
[2].叶晓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24(12).12版
[3].刘志群.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4(4):621-622.
[4].李厚英,单鸣.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60 例[J].中医药导报,2009,15( 11) :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