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教学大纲要求

1、肾小球肾炎:熟悉发病机理,掌握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肾盂肾炎:熟悉病因、发病机理,掌握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肾细胞癌:掌握病理变化及转移途径。

4、肾母细胞瘤:了解好发年龄及部位,掌握病理变化,熟悉临床病理联系及扩散。

5、膀胱癌:了解病因,掌握移行细胞癌的形态特点。

二、理论内容提要

(一)肾小球肾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大多数肾小球肾炎由免疫因素引起,主要机制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

(1)引起肾小球肾炎的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2)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引起肾炎: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3)引起肾小球肾炎的介质:细胞和大分子可溶性生物性物质、补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肾小球内固有的细胞(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素及其产物等。介质的来源:可来自血浆或细胞。介质的作用:参与肾小球的损伤过程。

2、基本病理变化

(1)肾小球细胞增多,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增生和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基底膜增厚,包括基底膜本身的增厚,也可由内皮下、上皮下或

基底

膜本身的蛋白性物质的沉积引起。

(3)炎性渗出和坏死,肾小球内出现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和纤维素渗出,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等。

(4)玻璃样变和硬化,肾小球内出现均质的嗜酸性物质堆积,严重时可导致毛细血管袢塌陷,管腔闭塞,发生硬化。

(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变性,管腔内形成管型,

肾间质充血、水肿等。

3、临床表现

(1)急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明显的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和水肿,高血压,重症可有氮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在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等尿改变后,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3)肾病综合症——○1大量蛋白尿,≥3.5g/每天;○2全身性水肿;○3低蛋白血症,每升血浆白蛋白含量﹤30g;○4高脂血症和脂尿。

(4)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持续或复发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轻度蛋白尿。

(5)慢性肾炎综合征——缓慢发生的肾衰竭,为各型肾炎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注意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的定义及区别。

4、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3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4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

○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7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8IgA肾病

○9慢性肾小球肾炎

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1○2○3○4○6○7○9,与肾病综合征相关的类型是○3○4○6○7。

5、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分类:

按病变范围分:

弥漫性——指绝大多数(超过50%)肾小球受累;局灶性——指病变仅累及少数(50%以下)肾小球;

球性——指病变仅累及整个肾小球;节段性——指肾小球的部分小叶或毛细血管袢受累。

6、各型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1)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cute diffuse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变特点:肾小球内细胞增生、浸润,肾小球体积增大。

光镜: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球囊腔狭窄。增生的细胞为毛细血管丛的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肾小管腔可见各种管型(蛋白管型、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

电镜:电子密度高的沉积物呈驼峰样,沉积于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

免疫荧光:颗粒状荧光分布于基膜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或基膜内和系膜区。

肉眼观:双肾轻-中度肿大,包膜紧张,充血或点状出血,称“大红肾”、或“蚤咬肾”,其形态和形成机理。

○2临床病理联系:多见儿童,急性肾炎综合征

○3结局:预后较好

(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或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变特点: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crescent)形成。

光镜:新月体成分: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在球囊壁层呈新月状或环状分布。早期新月体以细胞成分为主,为细胞性新月

体,以后纤维成分增多,形成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终新月体纤维化,成为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因蛋白的吸收而出现细胞内玻璃样变,晚期上皮细胞萎缩、消失。肾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后期间质纤维增生。

电镜:电子致密物有沉积或无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出现缺损和断裂。

免疫荧光:线形荧光或颗粒状荧光,很多病例没有阳性荧光反应。

肉眼观:双肾肿大,色苍白,皮质表面常有点状出血。

○2临床病理联系: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症:表现,机理。

○3结局:预后较差。

(3)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膜性肾病)

○1病变特点: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内无明显炎症现象。

光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银染可见钉突状沉积物呈“双轨状”。

电镜:在上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增厚,沉积物溶解,基底膜呈“虫蚀状”,以后肾小球硬化,玻璃样变。

免疫荧光:颗粒状荧光(IgG及C3)。

肉眼观:双肾肿大,色苍白,又称“大白肾”。

○2临床病理联系:肾病综合征,此型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

○3结局:病程长,预后较差。

(4)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itis,脂性肾病)

○1病变特点:光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或病变轻微,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

电镜:弥漫性足细胞足突消失,基底膜正常,无沉积物。

免疫荧光:无荧光反应。

肉眼观:双肾肿大,色苍白,切面皮质出现黄白色条纹。

○2临床病理联系:肾病综合征,此型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出现选择性蛋白尿。

○3结局:儿童患者预后佳。

(5)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1病变特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光镜:肾小球增大,细胞增多。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多,使血管球呈分叶状,基底膜明显增厚。银染可见“系膜插入”现象使基底膜呈“车轨状”。

电镜:可见Ⅰ型、Ⅱ型电子致密物的沉积部位不同。

免疫荧光:颗粒状荧光。

○2临床病理联系:多数为肾病综合征,约50%病人出现慢性肾衰。

○3结局:为慢性进展性,预后差。

(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变特点: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

光镜: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伴系膜基质增多。早期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后期以系膜基质增多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