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351.00 KB
- 文档页数:54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例: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解析]“屡试不爽”指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是“差错”之意;而该句将“爽”误解为爽快、舒服,属望文生义。
二、褒贬失当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
防止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解析]“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即是八两)三、搭配不妥有些成语跟整个句子的语境大体相配,但其与前后词语有时并不搭配,如各成分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以及语意方面。
例: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
[解析]说得“头头是道”可以,但不能说得“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
四、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对象。
如果偷梁换柱,张冠李戴,弄错了使用对象,就会出现语病。
例:即便是文学作品,也应该有个尺度,不可脱离实际,将情感的世界描写得天花乱坠。
[解析]“天花乱坠”指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天花乱坠”陈述的对象是“说话”,而非描写。
五、重复累赘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的含义重复。
例: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解析]“生灵”即是指“人民、百姓”,再加一个“人民”,就犯了重复的错误。
六、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称别人。
如果谦敬错位,就会造成语病。
例: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解析]“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用以称赞别人,是敬词。
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
意思反了。
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 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6.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不用于知识。
)7.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9.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11.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成语专题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1、有的同学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解析】“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巷子里空了。
3、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4、暑假我和爸爸到凤凰山玩,我们打算登峰造极。
(╳)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5、这样的成语还有: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差强人意:基本上还能让人满意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三人成虎: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例1: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辨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的行为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象。
例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解析】“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常见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所谓“望文生义”就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如: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的毛病。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⑴明日黄花;⑵火中取栗;⑶万人空巷;⑷不刊之论;⑸不为已甚;⑹望洋兴叹;⑺不足为训;⑻因人成事;⑼弹冠相庆;⑽久假不归;(11)司马青衫;(12)数典忘祖;(13)大动干戈;(14)高山流水;(15)不绝如缕;(16)不翼而飞等。
附解释: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成语错误类型成语错误类型:1、望文生义2、理解片面3、用错对象4、颠倒谦敬5、误用褒贬6、近义混淆7、搭配不当 8、轻重不分9、语义重复 10、前后矛盾一、吃透词义,防止望文生义例:古人写文章都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使用错误。
二、识别两可,防止片面理解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①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②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使用错误。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1992年高考题)【“灯红酒绿”常被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其实,它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因而使用正确。
】三、用准对象,防止张冠李戴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使用错误。
四、摆正谦敬,防止谦敬错位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
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五、辨明褒贬,防止情感错位例: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始作俑者:首开恶例的人,贬义词。
使用错误。
六、辨清差别,避免混用例: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心情糟透了。
屡试不爽:爽,差错。
多次试验都不错。
屡试屡爽:爽,差错。
多次试验都出现差错。
使用错误。
七、注意用法,防止词性误用例: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词组,在句中应充当谓语。
改为“瓮中之鳖”。
八、辨明轻重,防止夸大其辞或大词小用例: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洞若观火:看事物十分明白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比喻观察事物明白透彻。
七上成语运用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1、有的同学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解析】“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巷子里空了。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解析】“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解析】“济济一堂”特指人才。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备注」:“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慷慨解囊”用于帮助别人。
“天伦之乐”用于一家人。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
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
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最终版)第一篇: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最终版)成语运用八种常见错误一、感情色彩误用。
1、(2002年题)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
褒义词。
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显然语境是贬义,该用贬义词,却用了褒义词。
2、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惨淡经营”原指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
后用以形容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业。
褒义词。
“惨淡经营”等同于“苦心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题运用正确。
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995年全国高考题)4、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年全国高考题)“半斤八两”含有蔑视味道,是贬义词;“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算计、谋害别人,也是贬义词;有些成语褒贬鲜明。
如“胸无城府”“叹为观止”“同心同德”“虚怀若谷”“大有作为”等都是褒义。
“信口雌黄”“有恃无恐”“无所不为”“肆无忌惮”“处心积虑、火中取栗、趋之若骛、炙手可热、无所不为” 颐指气使” “好整以暇”、“始作俑者等,“蠢蠢欲动”,“洗心革面”“过江之鲫”、“夸夸其谈”、“弹冠相庆”、“无独有偶”、“煊赫一时”、“无所事事”、“兴师动众”、“投其所好”等常用贬义场合,否则就是误用。
有些成语或贬义或中性,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如“标新立异”——(中)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贬)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
“闭门造车”——(中)原指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也符合标准;现多作贬义,比喻凭主观想像处理问题。
“登峰造极”——(贬)比喻达到极点,多用于坏人;(中)有时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是中性词,也恰当。
语基茶话会(一):成语识别与运用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1.词义理解不准型这种错误是指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导致使用错误,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对成语中的重要语素理解不准,或是由于望文生义造成的。
典型示例:a.别人都已经被感动了,小刚的心里面却无动于衷。
b.我要X华八点半到我家做客,他却九点才来,真是个不速之客。
示例详解:a.衷:内心。
无动于衷:心里面没有触动。
此句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
b.速:邀请。
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自己而来的客人。
本类型常见成语:⑴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⑵不屑置辩:屑,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不值得辩论。
⑶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现意指某人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得非常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
⑷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
⑸耸人听闻:耸,惊动。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⑹记忆犹新:犹,还。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
⑺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褒义词。
(不能形容市场)⑻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⑼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⑽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彰,显著。
2.褒贬色彩不分型对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或谦敬等理解不准造成的使用不当。
典型示例:我们要努力培养在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示例详解:随波逐流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适应社会的能力”。
它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本类型常见成语:⑴变本加厉: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⑵得陇望蜀:陇,指XX一带;蜀,指XX一带。
已经取得陇地,还想攻取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