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 格式:ppt
- 大小:255.50 KB
- 文档页数:26
2025年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三个原则一、扣得住【技法概说】“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质量就是生命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运用指津】三个分论点从同一角度不同层面论证“质量就是生命”这一论断。
第一个分论点从消费者的层面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从“企业生存发展”的层面论证,第三个分论点从“国家地区的形象”层面论证。
三个分论点均紧扣中心论点“质量就是生命”。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范例展示】二、分得开【技法概说】“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运用指津】分得开的关键是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炼论点。
上边三个分论点之所以界限清楚,就是因为角度不同。
第一个着眼于“自己”,第二个着眼于“别人”,第三个着眼于“共同提高”。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范例展示】三、排得顺【技法概说】“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读书乐。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3.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运用指津】上边三个分论点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个人、民族、人类。
顺序合理,逻辑严密。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综合实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学时我能哼唱《西游记》中片尾曲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初中时我读到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最近,我读到现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媒体说的话,他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
议论文分论点(附优秀范文+精细点评)高考议论文设置分论点,会让文章论证立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行文思路。
所以,掌握分论点设置方法会让写作事半功倍。
【设置思维】(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设置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设置分论点。
(3)条件分析法(“怎么办”)设置分论点。
一、分论点设置方式(一)并列式设置——打造并列式结构模板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或“……是A”“……的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比如:(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并列式结构模式列出写作框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中心论点: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
分论点可以这样设置:①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痛苦与欢乐并存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前行。
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计与民生共举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发展。
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过去与未来交织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富强。
(2)话题“手”的中心论点:用双手播撒种子。
从“种子是什么”的角度切入,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如果再多想一步,加上从“双手是什么样”的角度切分,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勤劳的)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热情的)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温暖的)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设置好分论点后,不仅论点本身丰富了,而且写作内容也清晰了。
【范文参考】遵守做人规则,走出完美人生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议论文重在说理。
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
平时习作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
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
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加重要。
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具体而言有以下设置方法:一、并列式分论点设置角度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1、内涵法(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②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②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如话题“涵养”的分论点:①涵养是面对成功时不狂妄、不自傲的谦虚,②涵养是面对失败时不气馁、不畏惧的冷静,③涵养是面对邪恶龌龊时,不作无谓愤怒的智慧例:说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激发潜能。
练习:构思话题“读“的分论点。
①读,是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匙;②读,是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匙;③读,是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世界的的神奇的钥匙。
④读,是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匙。
2、理由法(为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如《学会欣赏别人》的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真诚坦荡、虚怀若谷的胸怀。
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如《人要有意气》的分论点: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困难牺牲。
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变故。
3、措施法(怎么样?)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我们怎么做。
在论证过程中,我们要阐明具体的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主讲人:刘连喜一.教学目标1.以本次作文为例指导学生设置分论点2.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以后的作文二.本次作文材料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
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
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
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分析时下,人们成天为名缰利索缠身,何有快乐?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言?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快乐又在哪里?成天小鸡肚肠,心胸如豆,无法开豁,快乐又何处去寻?因此,“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
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本次作文审题很简单,只要学生用心就会审出“放下就是快乐”。
同学们的写作主要集中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放下具体影响人生快乐的东西,一个是为什么放下这个具体影响人生快乐的东西。
但需要注意:1.必须审到放下具体影响人生快乐的东西,不能仅仅写放下就是快乐;2.“放下”不同于“放弃”,不要犯同义替换的错误。
当然这种错误基本上很少,但是暴露的问题是同学们对分论点设置这一块比较薄弱。
今天就以这次作文和我们背过的作文为例谈谈分论点的设置这一问题。
高考应试作文的文体一般有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两大类,而在短暂的时间里要求快速构思作文,议论文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议论文要想得高分:1.中心论点要新颖准确,但这往往受到命题或者材料的限制;2.要有适当的分论点,使文章能够做到纲目清楚,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三.技巧讲解一篇议论文大致可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四问”
一、“问题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问题是什么,即要指出争议的焦点所在,列举出具体的问题或现象。
通过
明确问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使其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背后原因是什么”
在明确问题后,要进一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揭示事物
的本质,从而深入分析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部分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原因,以展
现问题的多维度。
三、“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表面,还会对社会、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可以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论述问题的影响,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在最后一部分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
可以结合前面分析的原因和影响,提出
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达到解决问题或缓解问题的目的。
同时要关注可行性和实际性,使
文章具有指导性。
通过以上“四问”的分论点设置,可以使议论文论述结构清晰,逻辑紧凑,读者容易
理解,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四问”一、为何“为何”是文章的第一个分论点,用来阐释问题的背景和起因。
在撰写议论文时,应该首先明确问题的根源和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只有正确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进行观点阐述和论证。
在“为何”这一分论点下,应该分析问题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尽可能全面地探讨问题的成因。
如果要撰写一篇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议论文,就可以通过分析城市人口增加、私家车数量增加、道路建设滞后等方面来解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为后续的论证奠定基础。
二、是什么“是什么”是文章的第二个分论点,用来具体描述问题的内容和特征。
在“是什么”这一分论点下,应该客观地分析问题的实质和特征,对问题进行界定和描述。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分析问题出现的现状和趋势,确立问题的核心问题和议论的重点。
在撰写议论文时,这一分论点的设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观点。
对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可以通过描述交通流量增加、道路狭窄、交通管理不善等方面来具体阐述交通拥堵问题的特征和现状。
四、如何“如何”是文章的第四个分论点,用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在“如何”这一分论点下,作者应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指明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这一分论点的设置,作者可以为读者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使之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观点。
对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可以通过提出调整交通管理政策、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鼓励非机动车出行等方面的建议,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
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是撰写议论文的重要环节,通过明确问题的“为何、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四个方面,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有条理,论证更加严密。
在撰写议论文时,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合理设置分论点,为读者提供清晰、明了的逻辑结构,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议论文分论点设置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当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别同角度、别同侧面,别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办法有:1、追咨询缘故法。
算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缘故。
事物是复杂的,缘故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要紧缘故,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办法。
例一,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以“讲‘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
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很多于800字。
《讲“安”》中心论点:京剧是一种安和、安然、安详的“高级艺术”。
分论点一:剧情方面,京剧是安和的。
分论点二:伴奏方面,京剧是安然的。
分论点三:表演和风格方面,京剧是安详的。
例二:讲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故意气。
追咨询缘故: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究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练习:古训讲:“别以规矩,别成方圆”,现代人讲,怎么创新,算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先把题目扩展成一具中心论点(一具句子):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那个论点追咨询缘故,就能够得到分论点:分论点一:没有规矩,个人别能成才;分论点二:没有规矩,集体别能稳定;分论点三:没有规矩,国家别能进展。
2、追咨询方法法:即就中心论点咨询一具“如何办”。
也算是提出解决咨询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算是文章的分论点。
2006年湖南高考,题目是“谈意气”。
我们可先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中心论点:人要故意气。
然后追咨询:人怎么样才干故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一:顽强别屈,别畏风霜,别畏冷雨;分论点二:勇敢别惧,勇往直前,别怕牺牲;分论点三:自信乐观,历风雨阴霾,拨云雾见日。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证明或论证无力。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11、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如说‘面子’,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
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