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1《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练习题 (五)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19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9·江西中考模拟)孔子言“必世然后仁。
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
以下体现了这一施政理念的是A.大禹B.秦始皇C.汉文帝D.宋徽宗2.(2018·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一期末)下图出自一本书的章节目录。
依据内容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2019·云南初一期末)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以下统治局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汉武盛世--光武中兴--文景之治B.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C.汉武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D.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武盛世4.(2019·云南初一期末)“约法三章”“四面楚歌”等成语的典故都与秦朝灭亡后的一场帝位争夺战有关。
这场战争被称为()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王莽夺权D.淝水之战5.(2019·苏州新草桥中学初三开学考试)下列古代盛世局面中,属于我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6.(2019·安徽中考模拟)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在排练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
下面符合史实的情节是……A.汉景帝讨厌节俭的人B.汉文帝下令修建豪华的宫殿C.官员李选因为重视农业受到汉文帝奖赏D.农民李二把一年收成的1/3上交朝廷7.(2018·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初一期中)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2019·马山县民族中学中考模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朝治世和盛世的出现,作为历史画卷中的亮点,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西汉的建立者是A.刘邦B.项羽C.刘秀D.刘备2.西汉建立于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2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9年3.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凝固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
从下面这幅《汉墓出土陪葬陶制牛车》的文物图片中,我们能提炼出的最准确信息是()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B.西汉初年牛车普及C.当时交通不便D.牛力量大,适宜拉车4.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王国问题B.恢复发展生产C.人口问题D.王权问题5.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改变这种现状,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穷兵黩武C.增加赋税D.“以德化民”6.西汉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及其继承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下列措施中属于汉高祖时期的有()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轻徭薄赋④废除一些严刑苛法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7.今天我们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A. 高祖时期B. 文景时期C. 汉武帝时期D. 光武帝时期8.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剧“文景之治”片段,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A. 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B. 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C. 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 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9.西汉初,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开皇之治”10.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第 11 课西汉成立和“文景之治”一、1.史上有承秦制的法,代从秦朝承下来的官可能包含()①丞相② 太尉③司隶校尉④ 令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初的治者刘邦行养精蓄锐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展 B.稳固治 C.鼓舞生 D.与民歇息3.《·食志》中高祖期曾大批减公众的田税 ,文帝甚至一度撤消了田税。
初治者做的原由是 ()A.汲取秦亡的教C.皇帝的励精治 B.重“以德化民”D.社会上人心思安4.右是朝开国皇帝 ,民族和文化大的开辟者之一,中国史上优秀的政治家、优秀的略家和指家。
他在史上的功不包含 ()A.束春秋国以来的分裂场面B.束了秦王朝的残暴治C.一了全国 ,成立了西D.采纳了养精蓄锐政策 ,初步改初困场面5.初一位皇帝:“ ,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不行食,寒不行衣⋯⋯其令郡国桑。
” 段代表了初治者的政策是()A.重B.重商C.商并重D.展手工6.西初年,高祖了增添力采纳的主要举措包含() ①士兵② 倡导勤治国1 / 4③ 奴婢开释为老百姓④ 取销断残肢体的肉刑A.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汉阳陵南侧的明朝石碑碑文,夸赞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
以部下于汉景帝“致治保民”的举措是()A.焚书坑儒B.差遣王昭君和亲C.减免田租赋役D.派官员西行取经8.西汉初年,刘邦取销秦朝苛法、宽免其徭役,减少人民的负担,如减少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少刑罚,取销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
汉初统治者推行这些举措的原由是()① 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② 人民对政府不满,不停起来抗争③ 为汉朝的富强确立了基础④ 为了创建平定的社会场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 .③④9.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固,国家繁华的期间,历史上把这段期间称为“文景之治”。
你以为形成文景之治场面的原由有哪些 ()①汲取秦亡的教训 ,减少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着重发展农业生产 ,奖赏耕种的农民 ,告诫百官关怀农桑③文帝、景帝倡导节约 ,并言传身教④ 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平定⑤“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2 / 4C.①③④⑤二、资料10.资料,回答资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可以具醇,而将相或乘牛。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9·黑龙江初一期末)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汉界河,它与下列哪一史实相关A.楚汉之争B.秦统一C.赤壁之战D.大泽乡起义2.(2019·云南初一期末)“约法三章”“四面楚歌”等成语的典故都与秦朝灭亡后的一场帝位争夺战有关。
这场战争被称为()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王莽夺权D.淝水之战3.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最恰当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4.(2019·海南初一期末)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史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注重农业生产B.重视以德化民C.关注民主与法治D.提倡勤俭节约5.(2019·山东初一期末)下面都是带有文字的文物,这些文物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A.都体现出青铜制造的高超工艺B.都完整体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C.都推动了我国造纸技术的发展D.都有助于研究当时的那段历史6.(2018·湖南初一期末)《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以法治国B.增加摇役C.焚书坑儒D.休养生息7.(2018·湖南初一期末)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历史渊源,与下面的哪两方有关A.楚国和汉朝B.荆柯与秦王C.楚国与晋国D.项羽与刘邦二、填空题8.(2019·江苏中考模拟)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景帝继续实行从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________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末年,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列举题9.(2019·安徽初一期末)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列举封建社会建都于长安的主要朝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9-2020七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课时同步练习: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公元前202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因为这一年A.秦朝初建B.大泽乡起义爆发C.秦朝灭亡D.刘邦建汉2.“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这反映了西汉初年的哪一社会状况A.人口锐减B.土地荒芜C.社会安定D.经济繁荣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A.休养生息B.设立郡县C.削弱侯国D.实行分封4.西汉王朝“文景之治”统治局面的出现,与哪两位皇帝直接相关?A.汉高祖、汉文帝B.汉高祖、汉景帝C.汉高祖、汉武帝D.汉文帝、汉景帝5.有人作诗曰:“新朝建立忧患多,百姓疾苦谁人知。
文景齐心来努力,百姓同声谢皇恩。
”下列不属于汉初“文景齐心来努力”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减轻赋税和徭役B.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C.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D.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6.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西周—东周B.春秋—战国C.秦朝—西汉D.秦朝—东汉7.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的读书活动。
下图节选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章节目录。
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8.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史实A.农民张三仅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B.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9.(2018年河南)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历史事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10.两汉文化看徐州。
【教育资料】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题(含答案)学习专用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
”西汉建立于(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3.下面不属于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A.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汉初分封了一些诸侯王C.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D.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4.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汉高祖②汉景帝③汉文帝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5.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6.《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
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A.励精图治,主张改革B.重视“以德化民”C.吸取秦亡的教训D.皇帝勤俭节约7.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8.“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9.“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10. 汉初的几位皇帝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吸取秦亡的教训B. 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C. 发展农业生产D. 巩固汉朝的统治二、非选择题11.汉初萧条原因?采取的措施?12.休养生息政策实行的原因?汉高祖的措施?影响?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后练习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B、重视“以德化民”C、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D、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汉高祖为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而采取的政策( )A、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B、让士兵还乡务农C、重视以德化民D、减轻农民的赋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打败项羽,统一全国B、恢复和发展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①大泽乡起义②巨鹿之战③楚汉战争④建立张楚政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新朝D、东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是( )A、商、春秋B、商、东周C、东周、春秋D、东周、战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东汉时期的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A、东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B、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C、东汉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D、东汉末年,出现了华佗和张仲景两位名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表格归纳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西汉“文景之治”和东汉“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兴衰纷乱总是反复出现的D、调整政策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文景之治”时期的政策( )A、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B、注重发展生产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统治者提倡节俭,以德化民【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为此汉初统治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改革开放D、一国两制【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e--------- 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 秦一一西汉B.西汉一一东汉C.东汉一一三国D.三国一一东晋2.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
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A. 西汉B.西周C.秦朝D.东汉3•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进言: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
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其客观原因是()A. 吸取秦亡的教训B. 重视以德化民”C. 经济困难D. 人心思安4•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A. 吸取秦亡的教训B. 减轻人民的负担C. 发展生产D. 巩固封建统治5. 国家的粮仓丰满殷实,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因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这段话描绘的情景发生在()A.汉高祖后期B.汉高祖前期C.汉景帝后期D.汉平帝时期6.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A.主张以农为本B.让士兵还乡务农C•平定七国之乱” D.定田赋为三十税一8•下列是四位同学排演的文景之治”课堂剧中的场景。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 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政府奖励B. 县令王二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C. 文帝的嫔妃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 文帝命人依照阿房宫修建宫殿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B.西汉→秦C.夏朝→商朝D.商朝→西周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3.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
”汉朝的建立者是()A.项羽B.刘邦C.嬴政D.李斯4.“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定都于()A.洛阳B.长安C.北京D.南京5.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6.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这主要是因为( )①秦朝的残暴统治②秦末的战乱③汉初的统治者不懂管理④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结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7.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8.《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
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皇帝的励精图治D.社会上人心思安9.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
其根本目的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们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统治10.下列哪一措施不是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 )A.让士兵还乡务农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C.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11.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B.严刑酷法C.重商抑农D.分封制12.史书记载汉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的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8·辽宁初一期中)西汉和东汉的都城分别是A.咸阳B.长安C.镐京D.洛阳2.(2019·天津中考模拟)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2019·河北初一期末)《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釆取的治国政策是()A.休养生息B.文景之治C.削弱侯国D.实行分封4.(2019·江苏中考真题)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5.(2019·内蒙古中考模拟)秦始皇陵兵马俑整体上第宛如一个复活的军团,折射出了秦始时期大一統帝国的鼎盛辉煌。
而汉景帝阳陵的陶俑微带笑意,神态安详,高有生活气息,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的折射。
“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是()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2018·湖南初一期末)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们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统治7.(2019·云南中考模拟)汉朝皇族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A.秦B.西汉C.东汉D.西晋8.年代史是记录历史上所发生大事的工具。
下列年代尺中哪一选项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A.B.C.D.9.西汉建立后,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采取的政策是()A.严刑峻法B.重视农业生产C.优先发展商业D.休养生息10.(2018·云南初一期末)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太康之治”11.(2019·福建初一期末)“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初一期末)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大片荒芜。
当时边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
由此可见,汉朝建立者刘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A.如何尽快击败项羽B.如何尽快恢复国力
C.如何消除宦官专权D.如何加强对外交往2.(2019·安徽初一期末)历史学科具有让后人吸取前人智慧的价值。
“文景之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2018·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一期末)西汉初年,统治
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朝出现了政治淸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局而,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汉武盛世
C.光武中兴
D.贞观之治
4.(2018·云南初一期末)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
而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是
A.百家争鸣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楚汉战争
D.文景之治
5.(2019·云南初一期末)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以下统治局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汉武盛世--光武中兴--文景之治B.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
C.汉武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D.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武盛
世
6.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最恰当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7.(2019·江苏中考真题)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2019·江苏中考模拟)下列现象出现的顺序是()
①光武中兴
②康乾盛世
③开元盛世
④文景之治
⑤贞观之治
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⑤①③④②D.④①⑤③②9.(2017·河南初一期末)“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一西汉B.楚一汉C.秦一东汉D.秦一楚10.(2019·云南中考模拟)汉朝皇族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
A.秦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11.(2018·北京初一期末)唐朝诗人王硅有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材料反映西汉的建立者是()
A.陈胜B.项羽C.刘邦D.刘秀12.(2018·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初一月考)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这表明( )
A.反击匈奴的时机已成熟 B.文景之时已是汉朝鼎盛
C.“思想大一统”的必要性 D.大一统政策的成效良好13.(2018·北京初一期末)广播里在播放一部人物评书,其中提到:斩蛇起义、约法三章、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这部评书说的应是
A.嬴政
B.刘邦
C.陈胜
D.韩信
二、综合题
14.(2019·山东中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对应的内容。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对①所述盛世局面的不同评价。
你认同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的“为君之道”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15.(2019·沭阳县修远中学初三月考)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
(至少两例)(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
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修建的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
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步骤二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
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人民
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
面对这种社会景象,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如何尽快恢复国力。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故B项正确。
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故A项错误;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