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7-9年级《劳动技术 8.摄影技术与电子相册制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2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3
摄影技术与电子相册制作——《用PPT制作电子相册》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PPT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PPT插入功能。
二、方法与过程1、能使用PPT制作相册。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自主学习新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讨论、分享、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使用PPT的插入功能制作相册。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美化相册。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教师展示一个制作好的相册视频引入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每一排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一:启动PPT,制作电子相册1、启动PPT,新建一空白演示文稿。
2、执行“插入——相册——新建相册”命令,打开“相册”对话框。
3、单击其中的“文件/磁盘”按钮,打开“插入新图片”对话框,通过按“查找范围”左侧的下拉按钮,定位到相片所在的文件夹。
选中需要制作成相册的图片,然后按下“插入”按钮返回“相册”对话框。
(注意:在选中相片时,可以按住Shift或Ctrl键,一次性选中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图片文件)4、单击“创建”按钮。
5、在标题页插入“文本框”或“艺术字”为相册起一个名字,调整好形状、大小、位置。
(可以给幻灯片设置背景)6、在标题页右下角插入“文本框”落款为:恩施思源实验学校2018级×班×××任务二:美化相册,让相册动起来1、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执行菜单栏“切换”命令。
在切换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幻灯片的切换方式主要有三种:切换效果、切换声音、换片方式。
切换效果我们可以在效果选项中进行查看,比如单击“预览”可以查看效果,在“声音”选项中有多种幻灯片切换声音提供,这里我们设置为“无声音”。
换片方式,我们设置为“自动换片”,幻灯片切换时间为3-5秒,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
摄影中的构图【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劳动技术推荐主题7-9年级中的第8个主题《摄影技术与电子相册制作》。
本节课从学生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入手,引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常用摄影构图的理论知识后,学生发挥自己无限的创意以及想象力,拍摄我们美丽校园的环境,回归生活。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素描学习基础,为学生认识照片中的构图方式打下了基础,学习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了解摄影一些用光和方向之后,又为后面作品赏析打下基础。
【设计思路】学生在拍摄照片过程中,从摄影师的角度,感受我们美丽校园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母校之情。
通过组内交流与组间互评,逐一评价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有效的渗透德育,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劳动技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了常用的摄影构图方法,了解其特点与适用范围。
2.初步学会根据主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构图方式;初步提高构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经历了利用常用构图法拍摄照片的过程,发展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2.经历分组进行照片展示、交流、评价的过程,学生学会了交流与合作,能够按照要求评价他人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并保持了学生对摄影的热爱。
2.促使学生养成富于想象的个性品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体验创造的乐趣。
3.增强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母校之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3分钟)请三个同学上到台前,面朝大家讲讲他们所拍摄的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师认真倾听点评。
问学生想不想拍出和这三位同学一样好看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照片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和大家分享当时的收获和感悟,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摄影构图概念给学生展示两张由教师拍摄的学校跑道的照片提问:你们觉得哪张照片拍的好看?为什么?回答:第二张拍得好看。
《制作电子相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义务教育信息技术第七册第二单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后,进行知识拓展的教学活动。
学生学会PPT的播放效果主要是自定义动画和切换幻灯片切换,更好的表达主题思想。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结合本身实际自行设计了用PPT制作电子相册。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第7课《图片与剪贴画》和初步掌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础知识,并学会创建演示文稿和修饰演示文稿。
三、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任务驱动,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相册的制作步骤。
2、掌握设置动画添加各种效果的方法。
3、掌握幻灯片切换自动播放的方法。
4、掌握幻灯片声音播放和控制的方法(二)教程与方法:1、通过电子相册的制作,培养学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版面设计的美感。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大胆设计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设置各种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及自动播放。
难点:播放时声音的控制六、教学准备:用PPT制作电子相册课件、布贴画电子相册演示文稿实例、电子相册制作材料(包括学校各项活动及学校班级特色图片)、用PPT制作电子相册微课。
七、教学策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团队交流,合作学习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学校班级环境图片。
同时引导学生:学校班级的特色是什么(班文化贴画等)?在你个人的爱好中,你喜欢参加的是哪个小组,在照片上没有你?学生:1.布贴画,2.自己参加的小组教师:想必大家平时都照过相吧,照完了是不是把它们集在一起做成了相册呢?能不能让相册生动而且又有背景音乐和文本呢?课件展示已制作好的电子相册。
(布贴画电子相册)大家有兴趣吗?引导学生欣赏电子相册,激起学生的创作电子图画的欲望。
(二)新知探究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就以“学校班级特色”、“个人生活剪影”为主题,利用PPT这个软件制作一本电子相册。
《影像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一堂综合实践操作课,操作难度不大,但涉及的操作知识点较多。
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作简单演示,然后通过游戏活动组织教学,学生通过一步一步闯关的学习设置来分解知识点,化繁为简。
学习过程中示范和自主探索相结合,加以适度的高层启发和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养成良好的停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软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相册作准备,对于零起点的学生以前没用过什么软件,这次借这个软件介绍一下,激发学生结新软件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2.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3内容。
本活动在照片获取和加工的基础上,对照片进行合成的制作,用Windows Live movie maker完成一个电子相册,结束本单元教学内容。
三、【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1.知识的技能了解Windows Live movie maker 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作用掌握在Windows Live movie maker中制作电子相册的两个基本步骤(相册编辑和生成相册)学会插入内页,添加图片,并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能为图片或页面设置动画特效学会修改封面封底以及插入背景音乐2.过程与方法掌握用Windows Live movie maker软件制作电子相册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和组织性,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五、【重点难点】①重点:掌握制作电子相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②难点:完整制作电子相册,并能让相册具有一定艺术的观赏性和美感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合作互助七、【教学过程】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下几点:1.全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只是扮演导演的角色,而真正的演员是学生。
《摄影技巧和电子相册的制作》教学设计
课题:《摄影技巧和电子相册的制作》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取的是中学生综合实践课中的一个模块,综合实践课中的每一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一节课,让学生了解、探究、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本节课选取《摄影技术与电子相册的制作》相对简单,学生比较感兴趣。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美术基础,在生活中也接触过拍照,在平时的上课学习、网络学习中接触过很多精美的照片,在美术中学习过景别、构图等一些基本的学科知识,有利于本节课的探究和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摄影的概念、知道摄影的拍摄种类。
过程方法:掌握摄影中考虑的要素,学会几种常见的对比形式和构图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感,懂得欣赏照片,培养思考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摄影拍照的要素摄影拍照常见的对比形式构图形式
教学难点:摄影构图的要素构图形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视频、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动态图像——制作环保宣传电子相册》设计《动态图像——制作环保宣传电子相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一些视频信息,这就需要借助工具,绘声绘影X5就是最常用的视频处理软件。
本课以制作简单的视频文件为活动任务,介绍在绘声绘影X5中视频的裁剪、合并、添加片头片尾、分割音频等功能,由此来表现绘声绘影X5处理视频信息的优势,同时培养学生整体美的意识。
可以安排学生自主选择其他的活动主题,练习使用视频和图片对象表达信息。
二、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制作.mp4、.3gp视频文件,使学生掌握绘声绘影X5中视频、图片、音频的编辑处理。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给出作品,观察绘声绘影X5中的各个区域和各项菜单,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视频、图片、音频的编辑处理等内容。
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视频、图片和音频素材的导入与编辑。
②掌握编辑完成的视频保存和生成。
过程与方法:①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处理信息的过程。
②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合作的经验和体会。
③过操作演练的方式描述任务的操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发学生信息加工、处理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美学素养。
三、重点与难点:①动态片头、片尾的添加与编辑②视频中音频的分割与背景音乐的添加③能综合运用各种素材对象解决实际问题四、课程结构:调动兴趣——认识操作——完成任务——巩固提高。
五、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愿望,通过任务,引导他们认识和使用绘声绘影X5的功能,使他们快速而准确的掌握视频制作软件。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电影、电视剧,提问视频都有什么格式和展示形式。
随后展示作品(用屏幕广播):让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片头、片尾、正文部分)。
绘声绘影X5应用软件,是一个常用的视频处理软件,同学们刚看到的视频就可以用它来制作编辑,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自己来编辑,怎么用绘声绘影X5来制作有特点、有个性的视频文件。
摄影艺术教案2019年3月课程目标价值体认1、学生初步了解摄影的发展简史,理解数码相机,学会基本的数码相机操作,学生学会使用单反相机的使用,强调通过实践自己动手,增进学生创新和创造水平。
2、通过数码相机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及综合使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方法。
责任担当1、安全教育:室内注意事项①严格按照技师的要求和操作规定实行活动。
②进入活动室在指定位置做好,不要疯打闹。
③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任何操作器材和工具。
④不爬坐窗台,不将身体探出窗外。
⑤活动完毕后,整理活动现场,清点工具设备,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无安全隐患方可离开。
室外注意事项:遵守我校安全制度规定,不随意出入学校,不攀爬栏杆,不扰乱车棚,不疯打闹,防止意外发生。
问题解决1.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之情.2.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注重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互相合作的习惯。
3.培养小组合作互相进步创意物化1.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2.摄影也是一门艺术教育课,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生活当中的美.重点单反数码相机的使用难点教室外怎样取景,怎样照集体像关键 1.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照相的乐趣2.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二)、教法摄影其实是一种纪录影像的技术,实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相机。
不能理解相机就不能实行拍摄,只有对手上的工具深入理解,灵活使用,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一.1.讲授法2.讨论法3.直观演示法4.练习法2.学法:主要是观察法.比较学习法(三)、课前准备数码相机、影棚、多媒体课件等。
让学生穿鞋套进入教室(四)、组织教学1.导语:摄影能够拍下人这个生所有美好的一瞬间,让学生记录在摄影活动室拍出让他们感动的瞬间.2.新授用一段无声的照相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拍照的技巧和喜悦(一)、1、数码相机的各部分名称及构造。
2、光圈-------调节光量的机关3、快门-------掌握进光的闸门4、曝光---------光圈与快门的组合5、测光---------保证曝光的准确曝光是摄影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