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科学叶与花
- 格式:ppt
- 大小:13.72 MB
- 文档页数:1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3《叶和花》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叶和花》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叶和花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叶和花,并探究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为出发点,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叶和花的特征和功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叶和花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叶和花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现叶和花的特征和功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叶和花的特征和功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叶和花,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叶和花,记录它们的特征,并进行讨论。
3.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叶和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叶和花的模型,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5.总结: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叶和花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功能,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叶和花的相关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探究报告等方面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叶和花特征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叶和花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4课,要认识的植物的两大组成部分:叶和花。
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由于叶的常见,学生平时是不大会去仔细观察的,他们对叶的认识比较粗浅、浮于表面的。
本课安排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仔细地观察树叶,发现它们的一些外表的特点,会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能给不同的树叶分类。
花也是生活中最常见、最吸引人的一部分。
我们的教学可以从身边最常见的花入手,也可以选择正在开花的植物来进行研究。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镊子的使用方法,能用镊子解剖一朵花,从而了解花的基本构造。
教材上选用的花都由花瓣、雄蕊、雌蕊三个部分组成,但生活中有很多例外的,教师在选择花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一点。
最后学生要了解的是植物的几种传粉方法,书上介绍了虫媒花和风媒花,还提到了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我们要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比较不同树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能够按不同的标准给树叶分类;●会做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对比实验。
知识与技能●知道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知道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会做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对比实验;●会解剖植物的花,初步了解花的构造;●知道花粉传播的几种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植物的最后两大组成部分:叶和花。
二、观察叶片,认识叶片的作用1.观察叶片。
(1)教师出示一片香樟树叶,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树叶吗?(2)学生回答。
(3)谈话: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香樟树,你们平时仔细地观察过这种树叶吗?(4)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香樟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5)汇报交流。
(6)教师小结。
【评析】从校园中最多的香樟树叶入手,让学生来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给叶片分类。
(1)谈话:树叶的形状很多种,曾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3《叶和花》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叶和花》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叶和花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自然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学生在观察叶和花时,可能只注意到它们的表面现象,难以发现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叶和花的秘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叶和花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叶和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叶和花的秘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观察法等。
2.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动手操作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叶和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自然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1:观察叶子的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叶子的实物,用手指触摸叶子的各个部分,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3.探究活动2:观察花的基本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花朵的实物,了解花朵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叶和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分享自己的发现。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叶和花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6.课后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发现它们的秘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叶子的结构:花的基本结构: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动手操作等。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观察身边的植物,发现它们的秘密。
三年级科学叶和花(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叶和花一、课程标准:1.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索。
2.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3.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二、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描述不用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
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二)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2.知道花的构造。
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2.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1.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叶并进行分类。
2.做“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对比实验。
3.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四、学习成果评价(一)概念发展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2.知道花的构造。
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二)探究能力:1.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2.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教学材料:各种形态的叶子、两株相同的植物、花六、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集中话题直接导入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探索和调查观察一片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用?引导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她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用之处。
引导学生将带来的树叶分分类。
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预测组织学生谈论应该如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