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化学品管理现行有效法律法规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各国和地区环境管理物质使用实施的法律法规环境管理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国和地区都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来管理物质使用,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环境管理物质使用方面所采取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先进地区,欧盟在环境管理物质使用方面拥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
欧盟《化学品登记、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ACH)旨在评估和管理欧盟市场上的化学品,确保它们的安全使用。
REACH法案要求企业对在欧盟市场中生产或引入的化学品进行注册和评估,以及提供有关这些化学品的相关信息。
此外,欧盟还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和减少有害物质使用的法规。
例如,欧盟《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禁止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包括铅、汞、镉和六价铬等有害物质。
这些法规的实施促使企业改变生产工艺和材料选择,减少了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是该国负责环境管理的主要机构。
美国有许多法律法规旨在管理物质使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毒性物质控制法案》(TSCA)和《清洁空气法案》(CAA)。
TSCA法案授权EPA对化学物质进行评估和管制,并要求企业向EPA提供有关新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
该法案还授权EPA限制和淘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
CAA法案旨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
该法案对工业和汽车排放物进行了限制,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在积极制定和实施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环境保护法是该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法律,明确了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
中国还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和管理物质使用的法律法规。
例如《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对固体废物产生、运输、处置的管理要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办法》对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提出了规范;《大气污染防治法》旨在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各国MSDS(SDS)相关法规及要求国际·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简称GHS,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按照物质和混合物建立分类物质和混合物的协调准则,即危险分类,包含物质和混合物的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
二是建立协调的危险信息公示,包括标签和化学品数据说明书(MSDS/SDS)。
该化学品数据说明书需要包括化学物质或混合物的综合安全信息,包括化学品危险性信息、作业场所暴露途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及有效识别和降低使用风险的信息等。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相继实施GHS。
欧盟·REACH法规(1907/2006)当产品满足下述条件之一时,产品供应商需编辑SDS,沿供应链往下向进口商、下游用户和分销商传递:1、当物质或配制品根据67/548/EEC或1999/45/EC指令被分类为危险品,或者,配制品虽没有被分类为危险品,但是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高关注度物质(SVHC*)或其他危险组分;2、根据REACH法规附件13的标准,物质为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物质(PBT)或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物质(vPvB);3、物质由于上述条件之外的原因,被确定为SVHC;·CLP法规(EC NO. 1272/2008)CLP法规,中文名《欧盟化学品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生效。
法规规定,2010年12月1日之后,物质必须按照CLP进行分类,那么产品是物质的SDS 必须包含CLP的分类和标签,且保留67/548/EEC附件1中的分类信息(第2部分)。
·67/548/EEC附录Ⅲ·指令2001/58/EC·物质分类与标签管理的指令67/548/EEC(即DSD指令)·混合物的分类标签指令1999/45/EEC(即DPD指令)中国·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旨在对应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并对MSDS/SDS规范做出要求。
危化品常用法律法规危化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燃烧、爆炸、毒性、腐蚀等危险特性,可能会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威胁的化学物质。
危化品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遵守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危化品常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是我国危化品管理的重要法规。
它规定了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销售、运输和处置的各个环节应该遵守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
例如,必须制定和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等。
对于管理不善、违法行为,还明确了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等惩罚措施。
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该办法是我国危化品经营许可管理的基本规范。
按照该办法,所有危化品经营单位都必须申请并获得许可证,以开展危化品经营活动;未经许可的单位或个人不得从事危化品经营相关活动。
该办法同时规定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核程序,以及发证后的管理要求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3.《危险货物运输规则》(UN Model Regulations)UN Model Regulations是联合国制定的危险货物(包括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规则。
这个规则是全球公认的标准,包括了危险品的分类、标记、包装、装载、运输等方面的规定。
各国都可以基于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适用。
4.《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办法》该办法是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的基本规范。
它规定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例如货车驾驶员必须经过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培训,货车必须符合危险货物运输道路技术标准等。
此外,办法还明确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许可证申请、发放、管理和监督等具体内容。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该办法是危化品管理条例的配套办法,对条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规范进行了补充和解释。
如规定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规定了危化品经营单位、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危化品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一、法律法规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使用和储存变得日益频繁。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危化品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国内常见的危化品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本条例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规范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条例明确了危化品的分类、标志、包装要求以及企业的许可、备案、报告等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于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其中包括了危化品安全评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现场应急救援等内容,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条例》该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专门针对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进行了规范。
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危化品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责任和措施,强调了事故警戒区的划定、人员疏散和医疗救治等方面的要求。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条例于201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了危化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
条例要求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发生危化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进行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此条例的实施有助于掌握危化品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主要针对含有环境危害物质的化学品进行了管理和保护。
条例明确了相关企业应当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可行性研究,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控制化学品的排放和释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法于201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维护消防安全,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物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清单
本清单旨在提供危险物品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和个人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法规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日
- 主要内容: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销售等活动进行管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许可和备案等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条例》
- 法规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2号
-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 主要内容:对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驾驶员和运输单位进行管理,规定了危险货物运输的行为规范和安全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法律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
- 发布时间:1998年8月29日
- 主要内容:规定了消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责任,提出了
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法》
- 法律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
-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22日
- 主要内容:规定了公安机关对危险物品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法律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 发布时间:1989年12月26日
- 主要内容:对环境保护进行管理和监督,规定了对危险物品
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放限值等要求。
以上法律法规仅为部分危险物品管理相关的规定,实际操作中需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企业和个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有害物质控制有关法律法规清单国际公约:巴塞尔公约(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持久有机物污染控制)鹿特丹公约(危险化学品的事先通知)维也纳公约(关于ODS物质的控制)东京议定书(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OSPAR协定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蒙特利尔议定书(管制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气候变化纲要公约(FCCC)(管制温室效应的物质排放量)华盛顿公约(CITES)(保护稀有野生动植物防止其因国际贸易而遭滥捕)生物多样化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美国:美国环保署对铅及铅化物的要求(2001)美国ODS标签规定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16CFR1303/16CFR1500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EPA)正在建立一项针对无铅产品的规定加州65法案加利福尼亚废弃电器产品回收利用法 (美国加州有害物质应对计划要求汞的使用减半(2006)美国有汞使用的产品须事前报告,并在产品上贴上标签CONEG包装材料规范(RTM—008)欧盟:关于电子电器设备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环境物质指令(RoHS 2002/95/EEC)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 2002/96/EEC)耗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UP)报废汽车指令(ELV 2000/53/EC)镉指令(91/338/EEC)包装指令(94/62/EEC)包装废物指令相关标准一览•EN 13427:2000——-包装废物标准的使用•EN 13428:2000-—-材料缩减•EN 13429:2000-—-再使用包装•EN 13430:2000-—-材料的循环使用•EN 13431:2000---能源的恢复行使用•EN 13432:2000—-—堆制成肥和生物降解电池指令(98/101/EC、91/157/EEC、93/86/EEC)瑞典TCO指令IPP有关某些危险物质和制剂限制销售和使用的指令(76/769/EEC)欧盟关于影响臭氧层物质法规(No 2037/2000)荷兰禁用一种名为FR-720的有害阻燃剂法例REACH指令Amendment on End-of—Life Vehicles(2002/525/EC)85/467/EEC(PCBs / PCTs)89/677/EEC(As / Pb)93/11/EEC(N-Nitrosamines)96/55/EC(Chlorinated solvents)1999/51/EC(Tin,PCP,Cadmium)83/478/EEC,91/659/EEC,85/610/EEC,1999/77/EEC(Asbestos)日本:环境基本法绿色采购法(2000。
化学品管理法规及标准解析化学品在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然而,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化学品可能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各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措施,对化学品进行管理,保障公民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化学品管理法规以及标准的解析。
一、化学品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国化学品管理条例是我国的法规之一,旨在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化学品管理体系,确保化学品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其最基本的原则是对化学品实行专门管理,并防范化学品的危害。
化学品管理条例具体规定了以下内容:- 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存储、处置等许可证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化学品管理机构、组成、职责,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 化学品信息公开;- 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和责任等。
2. 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 REACHREACH是欧盟颁布的一项重大化学品管理条例,对向欧盟市场进口或生产化学品及制剂负责。
REACH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类及环境免受化学品有害影响,同时促进欧盟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REACH条例内容包括:- 对已经在市场上的、正在生产中的以及即将被生产的化学品的注册和评估工作;- 对化学品的授权和限制管理;- 对化学品供应链中生产商、进口商和使用者之间合作实施的职责;- 对颗粒物和纳米材料等特定领域的风险管理等。
3. 美国环保局有害物质控制法 TSCA美国环保局有害物质控制法 TSCA 是美国联邦法律。
该法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制造、进口、加工、分发和使用化学品不会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TSCA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化学品清单管理;- 化学品评估规则和要求,以确保化学品的安全性;- 化学品审批、限制和签约身份;- 空气和水污染控制和排放许可证等。
二、化学品标准1. 化学品标准的种类和目的化学品标准分为产品用途标准和检测分析标准两种。
化学品安全法律法规汇编(参考)一、引言化学品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其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符合安全要求。
本文将对我国化学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简要梳理,以供参考。
二、化学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旨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该法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责任,规定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职责,并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法规,主要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处置等环节进行规定。
条例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处置的许可制度,并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旨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该法规定了火灾预防、消防组织、消防设施设备、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违反消防法的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和职责,并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有毒化学物质相关法律法规清单本文档旨在概述与有毒化学物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法律意见。
国际法律法规- 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公约(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公约(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 联合国饮水卫生公约(Protocol on Water and Health to the1992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Transboundary Watercourses and International Lakes):目标是保障饮用水的质量,并提供保护水资源和健康的框架。
联合国饮水卫生公约(Protocol on Water and Health to the 1992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Transboundary Watercourses and International Lakes):目标是保障饮用水的质量,并提供保护水资源和健康的框架。
国家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规规定了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总体框架,包括对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
中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规规定了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总体框架,包括对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
- 美国《毒物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TSCA):该法律要求美国环境保护署对化学物质进行评估和管理,并限制其在市场上的使用。
美国《毒物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TSCA):该法律要求美国环境保护署对化学物质进行评估和管理,并限制其在市场上的使用。
化工行业涉及的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文件一览表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18)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19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99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4号公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法规一.国务院颁布的条例、规定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2013年修正))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6修订) (国务院令第666号)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4)《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7)《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6号令)10)《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11)《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3、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一.国务院及所属部委发布的规章、文件1)《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原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2)《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的通知》(应急〔2018〕19号)3)《应急管理部关于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应急〔2018〕74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8号)5)《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原安监总办〔2017〕140号)6)《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5号,2015年修订)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2015年修订)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2015年修订)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36号,2015年修订)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2号)12)《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4号,2015年修订)13)《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2015年修订)1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件规章的决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3号)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四部规章的决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7号)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七部规章的决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9号)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发布,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改,2019年9月1日起施行)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9号)21)《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铁路局、民航局公告〔2015〕第5号)22)《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告﹝2014﹞第13号)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烟花爆竹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和<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7﹞15号)24)《推广先进和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第二批)》(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19号公告)25)《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原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2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2015年第一批)的通知》(原安监总科技〔2015〕75号)2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通知》(原安监总科技〔2015〕63号)2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原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2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原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3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原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3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具有爆炸危险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界定标准的复函》(原安监总厅管三函〔2014〕5号)3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11〕95号)3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13〕12号)34)《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3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13〕3号)36)《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原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3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安监总管三〔2017〕1号)3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遏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16〕62号)3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严格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14〕46号)4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原安监总管三〔2014〕94号)4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原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4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13〕76号)4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原安监总管三〔2013〕88号)44)《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原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45)《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安委办〔2017〕7号)4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47)《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安委〔2016〕7号)48)《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告)49)《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原化学工业部令第11号)5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8号)51)《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6号)52)《公安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9号)5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54)《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19年第3号)55)《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56)《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版)》(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2020年第1号)57)《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0号修正)5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文书的通知》(原安监总厅管三〔2012〕43号)5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1〕41号)60)《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的通知》(原安监总办〔2015〕27号)61)《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数量标准》(2013年版)62)《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第114号)6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40号令)64)《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2号)6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回收利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的复函》(原安监总厅危化函〔2007〕275号)6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进一步加强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的通知》(原安监总管三〔2014〕68号)6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安监总管三〔2017〕1号)4、地方政府及所属机构发布的文件1)《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修订,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2)关于贯彻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意见(原皖安监三〔2011〕183号)3)《关于贯彻实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意见》(皖安监三〔2012〕34号)4)《关于具有爆炸危险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界定标准的函》(皖安监三函〔2014〕16号)5)《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的通知》(皖安监办秘〔2013〕4号)6)《关于开展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安徽省安全监管局皖安监三〔2012〕88号)7)《关于贯彻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意见》(皖安监三[2012]53号)8)《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2号)9)《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修订,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10)《安徽省消防条例》(2010年8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11月9日起施行)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2008(2018年版)3)《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51283-2020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7)《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1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1)《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GB20592-200612)《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201313)《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14)《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201315)《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200916)《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 -201217)《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1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1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27)《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2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0)《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31)《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32)《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l2158-20063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3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35)《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200936)《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37)《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38)《安全色》GB2893-200839)《安全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GB/T 2893.5-20204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41)《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42)《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4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4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45)《工业企业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4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47)《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AQ/T 3033-201048)《安全阀一般要求》GB/T12241-20054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50)《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5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5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3)《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5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55)《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5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5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5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60)《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61)《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62)《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63)《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64)《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程度分类》HG20660-200065)《压力容器》GB150.1~150.4-20116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6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6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7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71)《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HG/T20698-200972)《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7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 29510-20137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75)《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76)《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77)《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7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7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8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8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20108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229.4-20128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50493-20198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200885)《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AQ/T3048-201386)《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T 211-200887)《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8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8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5817-20099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17919-200891)《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5605-20089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93)《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94)《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R5002-201395)《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96)《气防站设计规定》Q/SH 0700-200897)《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98)《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 51321-201899)《电子工业厂房综合自动化工程技术标准》GB/T4064100)《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36306-2018101)《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化学污染控制指南》GB/T5226.1-5226.33。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以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
一、国内法律法规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
这些法规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和控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许可证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是保障人们对危险化学品的识别和警示的重要手段,许可证制度则要求生产、经营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以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法》则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该法规定了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二、国际标准除了国内法律法规,国际标准也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上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该标准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使各国之间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更加统一和协调。
GHS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水平,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畅通。
此外,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如《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等。
这些标准主要关注危险化学品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要求雇主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劳动者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的安全。
三、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危险化学品的不当管理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灾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可以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清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0号) 1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423号)12.《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375号)13.《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局令1号) 14.《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0号) 15.《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 16.《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原国家经贸委令36号) 17.《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 (国家安监局令17号) 18.《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第170号国际公约 ) 19.《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第177号国际公约) 20.《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86) 21.《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 12268-90)22.《高毒物品目录》 2003版23.《剧毒品明录》 2003版2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发[1998]089号)25.《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原化学工业部第11号令)26.《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27.《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2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92 (1999年版) 30.《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 31.《油漆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 18070-2000) 3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2801-91) 3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5083-99) 3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定》 (GBJ 140-1990) 3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1994 ) 3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 7691-2003) 3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2002) 3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92) 3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4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41.《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42.《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43.《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 )44.《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1990) 4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 4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47.《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258-1999) 48.《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90)49.《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91-2000)50.《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6944-86)51.《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GB 7231-87) 52.《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89)53.《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GB19401-2003)54.《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5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 12942-91) 56.《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 13348-92)57.《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15599-95 ) 58.《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 17265-1998) 59.《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l2158—1990) 6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61.《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1 – 1999) 62.《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3 – 1999) 63.《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3 – 1999) 64.《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88) 65.《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6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044-85) 67.《有毒作业分级》(GB 12331-90)68.《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 13746-92)。
国外危险物品管理法律法规国外危险物品管理法律法规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杀伤、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和销毁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而需要特别防护或管制的物品。
由于危险物品具有强大的杀伤和破坏能力,因此各国都制定了多种法律法规,对其予以规范管理。
一、枪支弹药管理世界各国对待个人持枪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严禁个人持有枪支,另一类是允许公民有拥有枪支。
但不论哪一类国家,都颁布了有关枪支管制的规定。
1、美国1934年,美国颁布《国家枪械法案》,建立了今后所有枪械管制法的基础。
1968年通过《枪支管制法》,规定禁止出售枪支给未成年人、吸毒者、精神病人以及已被认定为罪犯的人员,强化对于枪支经销商和收藏者的执照和档案管理。
1986年《枪主保护法》,修正了一些1968年过苛的部分。
1993年,美国又出台《布雷迪法案》,规定只能在拥有联邦政府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的枪支经销商那里购买枪支。
2007年,通过了新的《枪械管制法》,规定必须对购买枪械者进行更广泛的背景调查。
此外,美国多个法律都涉及枪支弹药方面的管理。
2、英国1968年,英国制定了《轻型武器法》,规定所有持枪人都必须获得警察局发放的持枪许可证书,私自制造、买卖和拥有受控危险物品的构成违法,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罚。
3、法国法国立法机构于1995年通过了有关1939年4月18日确定战争装备、武器和弹药章程的法令之应用的第95-589号法令,随后在1998年12月通过另一项法令,对1995年的法令进行修订。
这是法国目前武器管理所依据的两项法令。
4、德国德国管理枪支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武器法》,规定了持有武器或者弹药的原则,获取许可证的条件等。
5、俄罗斯俄罗斯规范武器弹药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1996年通过的《武器法》,该法规定了武器弹药的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有关问题。
其他有关法规还包括:1996年俄政府决议《关于向应归国家保护的人员发放武器的办法》,1997年俄政府决议《关于向执行特殊任务的法人提供军用手持射击武器的措施》,1998年俄政府决议《关于调控俄罗斯联邦境内公务和民用武器弹药流通的措施》,1999年俄罗斯内务部命令《内务机关开展监管俄罗斯境内民用和公务武器弹药流通工作的规定》,2000年俄罗斯内务部、常规武器署、弹药署联合命令《民用和公务武器弹药生产许可办法》等。
对于化学物质美国和加拿大相关法规要求化学物质的使用和管理在美国和加拿大都受到广泛的法规要求和监管。
本文将重点探讨两国在化学物质方面的法规要求,包括他们的实施机构、法律框架、主要法规以及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注册和评估等方面。
1.实施机构: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是负责美国环境保护的主要联邦机构。
该机构在化学品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框架:美国的化学物质管理法律框架主要包括《毒性物质控制法》(TSCA)和《危险物质通信标准》(HCS)。
3.主要法规:(1)《毒性物质控制法》(TSCA):TSCA于1976年通过,是美国对化学物质管理的主要法律。
该法律赋予EPA权力,要求企业对新化学物质进行注册和评估,并监管已上市化学物质的使用。
4.化学物质分类、注册和评估:美国根据化学物质的毒性、危险性和用途将其分类。
新的化学物质需要在TSCA注册前进行EPA的评估,以确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1.实施机构: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ECCC)和加拿大劳动部(Labour Canada)是加拿大化学物质管理的主要实施机构。
2.法律框架:加拿大化学品管理法律框架主要包括《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和《危害物质信息通报规定》(WHMIS)。
3.主要法规:(1)《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CEPA于1988年通过,是加拿大对化学物质管理的主要法律。
该法律授权ECCC对新化学物质进行注册和评估,并管理已上市化学物质的使用。
4.化学物质分类、注册和评估:加拿大对化学物质的分类和评估参考了美国的做法,根据毒性、危险性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新的化学物质需要在CEPA注册前进行ECCC的评估。
三、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与互助美国和加拿大在化学物质管理方面积极进行合作与互助。
两国机构间有着丰富的经验交流和合作计划,共同开展化学物质的评估、风险管理和信息交流。
总结:美国和加拿大在化学物质管理方面都有严格的法规要求和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