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医医院行业企业排名统计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5.87 KB
- 文档页数:6
评级:看好[Table_Authors]李志新首席分析师SAC执证编号:S0110520090001*****************.cn电话:86-10-56511807[Table_Chart]资料来源:聚源数据相关研究[Table_OtherReport]∙从PEG的角度看,部分优质医药资产估值已具有吸引力∙政策利好叠加疫情催化,零售药店迎来发展契机∙从产品细分领域和新装机角度看传统IVD今年恢复性增长成色几何核心观点⚫医药周观点:继续推荐成长估值两相宜的传统IVD、药店和生物制品。
我们上周建议从PEG角度,寻找估值和增速相匹配,或背离度不大的细分行业或公司,重点推荐了传统IVD、零售药店和生物制品板块和相关重点公司,从市场表现来看,市场表现较为强势,我们重申继续推荐成长路径明确、估值已经相当具有吸引力的细分板块。
1)传统IVD:恢复性增长+去年新装机超预期,全年板块业绩有超预期基础。
21Q1传统IVD业绩大幅恢复性增长无疑,化学发光新增装机量带来超预期增长;未来国产传统IVD行业发展空间在国产替代和填补空白。
重点推荐公司:九强生物、安图生物和新产业。
2)零售药店:门店扩张驱动逻辑仍将持续较长时期,网上药店冲击有限。
门店扩张驱动逻辑仍然可持续较长时间;网上药店冲击有限。
重点推荐公司: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和一心堂。
3)生物制品(血制、疫苗、健高):高壁垒筑就稀缺性。
血制行业:1-2月份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同比下滑44%,国际血制巨头采浆指引偏保守,我们估算全年预计影响在20%以上,直接影响国内白蛋白进口。
重点推荐:天坛生物(血制央企,血浆采集弹性最大)、华兰生物(血制行业最强盈利企业,21年估值合理偏低)。
疫苗行业:新冠疫苗预期分歧提供机会。
当前进入接种兑现期,相关标的智飞生物、康希诺。
其他生物制品。
长春高新已经发布2020年报,全年业绩30.47亿元,同比+71.64%,延续高增长态势。
投资要点:行业逐步修复,寻找具有相对性价比的公司行业逐步恢复,强者恒强趋势愈发明显。
2020H1医药行业整体表现良好,2020H1收入同比减少1.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0.5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9.95%,环比2020Q1明显回升。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医院诊疗逐步恢复,预计未来行业仍将持续修复。
从2015年至今,多家公司意图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业务转型”或者“跨越式发展”,但从回顾分析看,大部分并购未实现预期效果(多家公司计提大额商誉减值),而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龙头公司无论在业绩成长性还是稳定性上均有超越行业的表现(在疫情对行业产生巨大冲击时更为明显),表明医药行业强者恒强的趋势愈发确定。
各子行业分化较大,疫情相关领域爆发性需求带来业绩增量。
2020H1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不同子行业之间表现差异较大。
具体而言,医疗器械领域的IVD、医疗设备、连锁药店、原料药等与疫情防治相关性较大的子行业收入利润增长迅猛;而化学制剂、中药、医疗服务、医用耗材等以医院终端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子行业,受医院终端经营恢复的带动,业绩均有所改善,但不同子行业改善程度或有不同;CXO等与疫情相关性较小的子行业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预计随着下半年疫情扰动降低,医药各子行业将逐渐恢复正常运营。
寻找具有相对性价比的标的。
从2020年中报业绩看,医药板块的业绩确定性优势愈发明显,市场对于医药关注度仍维持高位,细分领域龙头的估值容忍度进一步增加,医药作为需求刚性的细分领域,中长期维度看,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定价能力依然是医药行业中长期选股思路,展望未来半年,结合现阶段医药的估值、政策、业绩,我们建议寻找具有相对性价比的公司:①即将迎来政策催化:创新药(恒瑞医药、药明康德)、中医药(中国中药(H)、同仁堂)。
②产业路径清晰的耗材:昊海生物科技(H/A)、三友医疗、南微医学。
③业绩确定性明显:连锁药店(一心堂、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血液制品(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双林生物);④空间较大的弹性黑马:国际医学、诚意药业、爱帝宫(H)。
全国体检机构调查报告目录一、全国连锁体检集团概况二、北上广深知名体检中心三、体检中心商业模式对比:爱康国宾、美兆、我佳、香港体检四、连锁体检加盟案例,以慈铭为例五、体检行业相关新闻一、全国连锁体检集团概况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社会资本来说就有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产业发展空间。
可以说专业健康检查和健康管理在我国作为一个朝阳行业,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2005年为2000余家,2009年达到近7000家,截至2011年10月发展到8000多家。
全国每年有近亿人进行体检,市场规模在100亿左右,而高端体检市场大约占整个体检市场的近三分之一,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市场潜力巨大。
以下为规模与知名度排名较前的10家连锁体检机构概况。
二、北上广深知名体检中心一览表据相关专业机构测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这几个大城市的体检市场年业务量均在15-30亿元左右。
三、体检商业模式对比1、爱康国宾:整合网上网下资源去年8月,爱康网和国宾医疗以各50%股权对等的形式宣告爱康国宾集团的成立。
在合并之前,爱康和国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模式:爱康网作为想成为健康领域的“携程”,一个纯粹网络平台、会员制、不经营任何实体、只做桥梁和管理,两端分别连接的是会员和医院。
国宾则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构建起实体医疗网络,服务设置、定位与慈铭类似。
原国宾控股总裁、新成立的爱康国宾集团副总裁黄宁表示,合并后,爱康国宾现在就像携程与如家这对黄金搭档一样。
一方面,爱康网通过掌握的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客户资源为国宾体检带来稳定的生意;另一方面,国宾也为爱康网着了陆。
比如新成立的上海国宾浦东体检中心已经尝到了合并的甜头,在浦东国宾成立的短短3个月中,接近一半客户来自爱康网。
爱康国宾通过“IT+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为其会员服务,爱康国宾的会员可以享受到从健康档案、体检、健康评估、一对一的健康专家咨询、就医绿色通道、专家约诊到健康保险的各种服务。
谈谈中国500强企业⾥的12家医药公司9⽉2⽇,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
该份榜单以过去⼀年的业绩为依据,进⾏排名,今年的⼊围门槛为营业收⼊300亿元。
500强企业的营业总收⼊突破了70万亿,实现利润3.2万亿。
“千亿俱乐部”成员增加到了172家,其中医药企业为国药集团、上药集团、⼴药集团3家企业,占⽐1.7%。
对于全国有约4000多家的原料药和制剂企业的医药⾏业来说,仅有12家涉及医药业务的企业上榜,占⽐为2.4%。
说明医药⾏业在和其他⾏业的⽐较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也折射出我国医药⾏业⾼度分散、集中度不⾼的问题。
上榜企业排名展开剩余91%上榜的⼗⼆家企业,国企和私企平分秋⾊,各占据6家。
下⾯将介绍这⼗⼆家企业的基本情况。
01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家将医药作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医药公司,业务范围覆盖研发、制造、物流分销、零售连锁、医疗健康、⼯程技术服务、专业会展、国际经营、⾦融服务等为⼀体的⼤健康全产业链。
旗下900余家⼦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致、天坛⽣物、现代制药、中国中药6家上市公司。
员⼯总⼈数11万⼈。
作为⼀个巨⽆霸级的⼤央企,国药集团实现了多个医药⾏业的规模上的第⼀,第⼀个营收超千亿的医药企业,第⼀个跨⼊世界500强的医药企业等。
该企业在医药分销和连锁零售业务占据了较⼤⽐重,医药⼯业占⽐较⼩,没有表现较为突出的产品。
02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是A+H股上市的⼤型医药产业集团。
旗下有19家公司,员⼯总⼈数4.4万⼈。
主营业务覆盖医药⼯业、分销与零售,具备独特的产业链综合优势。
2017年营业收⼊1308亿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业和医药商业⽅⾯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
在其2018年半年度财报中显⽰,医药⼯业主营业务实现收⼊96.27亿元,贡献了9.06亿元利润,同⽐增长21.65%,占据了将近总利润的⼀半。
医药商业主营业务实现收⼊662.52亿元,贡献了9.12亿元。
2022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5篇分析报告在完成的过程中,小伙伴们知道有哪些值得当心的地方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凸显字句精准,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荐的2022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2022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作为全国传统医药的集散中心,如何抓住机遇,立足本地优势,加快医药物流园区建设步伐,促进现代医药物流业发展,对于拉动制造业,繁荣服务业,推动××市经济乃至全省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药物流业发展现状目前,全市拥有医药流通企业18家,全部通过了gsp认证,正在筹建的有4家;医药流通企业经营品种有中、西药等12个大类近2万余个品规,其中康成、康力、九洲、仁翔、仁济、弘源等6家企业进入全省医药流通企业前10名。
20xx年,××市医药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7.4%,销售额占全省的33.3%,在全省乃至全国医药流通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
从国内整个行业来看,当前××市医药流通行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现象,正处于进与退的重要历史拐点期。
“一小”即目前已有的流通企业规模偏小。
目前,××市18家医药流通企业中,销售额上亿元的仅6家,没有一家进入全省前三强,最大的仁翔药业销售额仅4.99亿元,是全国排名第3位的九州通药业163亿元的3.06%。
结合国家卫生部对药品配送企业的新要求,及国家即将出台的对医药商业的新规定,业内人士预测,投资一个大型医药商业物流企业,至少需要近亿元资金投入,规模小的医药流通企业至少90%以上将遭淘汰。
“二多”指企业数量多、经营产品重复多。
目前,××市医药流通企业数量位居江西省第一,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但年销售额仅为35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0.5%。
同时,企业经销药品属总代理的不多,大多数属二手甚至三手,企业到其他大型批发市场进货,再送到医院等终端,产品种类基本上重复。
全国体检中心列表全面十大上市公司全国体检机构调查报告目录一、全国连锁体检集团概况二、北上广深知名体检中心三、体检中心商业模式对比:爱康国宾、美兆、我佳、香港体检四、连锁体检加盟案例,以慈铭为例五、体检行业相关新闻一、全国连锁体检集团概况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社会资本来说就有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产业发展空间。
可以说专业健康检查和健康管理在我国作为一个朝阳行业,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2005年为2000余家,2009年达到近7000家,截至2011年10月发展到8000多家。
全国每年有近亿人进行体检,市场规模在100亿左右,而高端体检市场大约占整个体检市场的近三分之一,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市场潜力巨大。
以下为规模与知名度排名较前的10家连锁体检机构概况。
序号名称备注1 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42家自营医疗中心和300家第三方签约合作机构2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家加盟公司,42家体检中心3 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拥有逾100家体检中心4 美兆健康体检集团北京、上海、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共设有8家连锁机构,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国际健检机构5 我佳健康体检管理中心全国开设30家分店6 红鬃马医疗集团在全球设有20多家会员专服医疗机构7 瑞慈健康体检全国连锁在上海及江苏地区共7家分店8 九华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天津共有8家连锁体检机构9 普惠体检健康产业集团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体检连锁机构,在全国拥有10家分院10 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有共10個檢查中心二、北上广深知名体检中心一览表据相关专业机构测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这几个大城市的体检市场年业务量均在15-30亿元左右。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博惠健康体检中心美年体检中心广州医科大学体检中心瑞格尔体检中心千福体检中心上海国宾医疗中心爱康国宾广州天河体检中心深圳中信健康体检中心北京民众体检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华检体检中心广州体质健康监测协会体检中心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阳光里康门诊部红鬃马体检中心广州金域体检中心爱康国宾体检中心北京银建门诊部华山医院体检中心慈铭体检中心天河分院天基权易康体检中心北京京顺体检中心上海瑞慈健康管理连锁机构广州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慈铭健康体检中心佰众专业体检中心爱康国宾体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深圳第一健康体检中心华兆益生健康体检中心元化健检现代阳光广州体检中心汇康体检中心诚志健康体检上海市工人疗养院(体检中心)武警部队广东省总队医院-体检中心卓泰体检中心三、体检商业模式对比1、爱康国宾:整合网上网下资源去年8月,爱康网和国宾医疗以各50%股权对等的形式宣告爱康国宾集团的成立。
摘要一、医疗机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医疗行业是一个与居民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
目前,我国城市医疗体系已基本健全,农村以及社区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医疗行业平稳发展。
近年来我国卫生费用支出平缓增加,卫生事业占比相对稳定。
2003年以来,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递增,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在4.5%~5%之间波动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医药行业总费用占GDP比重从未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对医疗保健市场需求和消费进一步释放;医改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覆盖,医疗行业将会获得一个发展的契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医疗机构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经济发展与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近几年来,我国医疗行业保持稳速增长。
行业的平稳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随着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被释放出来。
我国GDP已连续五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并且呈现出逐年加快。
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
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居民得到较多实惠。
2007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纯收入4140元,同比分别增长12.2%和9.5%。
收入的增加直接使得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增加,疾病及时就诊率升高,进而带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
同时,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极大促进医疗需求的释放。
(二)需求结构变化过去五年,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医疗行业需求不断增加,卫生服务利用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提高。
1.需求现状: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加,门诊和住院人数持续增加,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近年高峰;费用方面,人均医疗费用继续增加,但涨幅呈下降趋势;门诊及住院病人药费比重下降,检查治疗费比重上升,“以药养医”比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