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实战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36
2017 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
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三)整体考点研究(一)文言文阅读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
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
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
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
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
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报告州高三数学质量分析报告总结一、答卷分析: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客观题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学问的同时,注意考查力量,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力量的考查,送分题几乎没有,加大了对学问综合力量与理性思维力量的考察,对于我们这类同学答题比较吃力,客观题得分较低,导致总分低。
2.基础学问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把握不娴熟.基础学问不扎实,以文、理科的第17题为例.第17题是一道解三角形的问题,第(Ⅰ)问的关键在于由利用正弦定理把边转化成角,然后利用两脚喝茶共识直接得出结论。
但是在考生的答卷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是想不到利用正余弦定理,二是两角和差公式记错;第(Ⅱ)问主要考查两角和的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三角形周长列方程组,解方程。
考生在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是:公式记错、特别值记错导致出错及计算错误。
这些问题究其实质是由于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学问把握的不扎实导致消失的结果。
3.审题不到位,运算力量差,书写不规范.审题不到位在的第18题表现的较为明显。
这是一道概率题,由于审题不到位致使将概率模型搞错、在(Ⅰ)问中同学消失结果重复与遗漏的现象严峻导致后面全错,还有不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五花八门。
在考生的试卷中,因审题不到位、运算力量差等缘由导致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处处可见.4.综合力量不够,运用力量欠佳.第21题为例,这道题是导数问题(Ⅰ)求单调区间,(Ⅱ)求恒成立问题(Ⅲ)最值问题"由于同学综合运用力量较弱,致使考生不知如何分类争论,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受阻。
绝大部分同学几乎白卷。
5.心态不好,应变力量较弱.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考生信念不足,造成考生心情紧急,缺乏冷静,不能敏捷应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二、针对上面问题措施如下1.立足基础,注意力量培育."基础学问、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阅历"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所以,后期的复课中,要重视"基础学问、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阅历"训练,打好基础."基础学问"肯定要在"精确"上下功夫,"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阅历"要在"娴熟"上下功夫.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还是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的原则.训练时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对于基础题,要求同学勤动笔,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眼会心不会、心会手不会.平常训练中,淡化解题技巧.要同学把握通性、通法,肯定要加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注意思维力量和运算力量的训练,整体提高同学的数学力量.2.全面提高同学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作为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训练教学的观念,素养和力量,要协作新课改,实行适合自己同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再就是平常教学中以课本和考纲、考试说明为本,以新课程高考题为资料,弄清高考要考什么,要教给同学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教好的问题.教学中关心同学把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自己教学中要有反思,同时要求同学也要有反思,他们要有自己的"总结"、"评注".让他们在反思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做到触类旁通.3.重视数学应用.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数学应用",这一点在已领先实行新课程高考的省份的高考试题中已有所体现,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要重视"实际测量问题--解三角形"和"统计与概率和实际问题的结合",由于,只有将统计和概率结合起来,才使得统计变得更加有意义。
2017 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
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
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三)整体考点研究(一)文言文阅读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
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
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
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
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
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
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五)语言文字运用成语,应加强识记积累及成语辨析的训练。
2017年三模试卷分析及最后阶段复习备考建议一.三模试题分析(一)试题具体分析Ⅰ、考试要求:严格按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制卷。
Ⅱ、考试范围:高考范围Ⅲ、难度系数:0.48——0.53(二)、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00分,题型: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2题,计48分。
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共3题,计52分,其中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选修题15分。
选修题有3组题,考生作答时可任意选取一组作答;若两组题都作答,则以第一组题为准。
(三)、试卷分析1、定量看:(1)题型、题量与分值①选择题:12题*4分=48分,其中:材料选择题10道,图片材料题1道、表格材料1道。
②非选择题:3题,25+12+15=52分,其中:文字材料5条,图片材料1条。
重视各种形式文献资料的运用。
(2)从通史角度看分值(与高考2卷对比对比)依据课标,紧扣考纲,稳中求新,以全球视野弘扬主流价值观,考查历史核心素养。
题型数目结构与高考相同,试题设计上主要考察对新材料、新观点的理解,客观题难度较大,主观题相对简单,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3、意图看:(1)导向:指示高考方向,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①紧扣《课标要求》,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
②追踪新高考,以能力立意,契合课改精神、融会课改理念。
(2)摸底:反映现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①据实际,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②把握标准,充分揭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试卷特点1.模仿中求创新。
由于近几年考高试题在形式上已基本固定,24—27题考察中国古代史,分别为先秦、汉至唐、宋代、明清;28—31题考察中国近现代史;31—35考察世界史,分别为:世界古代史、二战前世界历史、俄国的经济建设与改革、二战后世界史。
其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所占分值基本一致。
而且选择题部分会出现2—3道图表题。
本次模拟考试在题型与分值分布上是对高考的模拟。
但是也不乏有创新,现如今高考所采用的基本都是新材料,而且不回避热点问题甚至是争议问题,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历史理解与创新能力。
沿河民族中学2017届市二模语文科质量分析17届高三语文组一、试题分析我校本次考试采用铜仁市统考试题,从整体看,试卷形式、内容构成、知识点考查与语文科2017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一致,大体按照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及要求来选材、命制的。
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基本仿照2017年考纲说明。
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表达、作文等,基本上扣着高考考点。
难易程度适中,试题考查灵活,注意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选材注重从精神上引导人健康发展,能紧扣时代,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切合新课标精神。
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共四大题,22小题,总分150分。
试题涵盖了语文学科要求测试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能力层级。
本次考试全校语文科,平均83.74分,全校最高分114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从整体答题得分来看,平均得分在8分上下浮动,客观题得分较高,60%以上的考生均选出正确答案,其他相当一部分考生只选择其中一个正确选项。
主观题答题存在的问题:1、找不到答题方向,即不能从作者的意图作答,只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例如插叙的作用,多数考生不考虑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这三个方面的答案点。
2、乱贴标签,乱用答题术语。
作铺垫、设悬念、推动情节,作伏笔,未能真正理解文本意图。
3、分点意识不强,有相当部分考生答题仍不分点作答,满版作答,致使得分不高。
4、书写较乱,卷面不清洁,书写潦草,造成阅卷疲劳。
建议:教师在解析小说阅读题时,重点作归类,告诉学生答题时一定围绕小说三要素思考作答,不能乱贴标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分值为12分,两个选择题,一个主观题。
大多数学生为8——10分,极少数考生为0分。
建议:加强对考生答案规范的训练三)、文言文阅读本次考试翻译题平均分5分左右,难度适中,但考生翻译时,仍有不少问题:1、只能翻译出句子的大概意思,不能做到逐字逐句翻译,更别说是关键字、得分点。
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一、整体情况分析二、1、试卷考查能力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语言表达、探究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三、2、试卷按照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作为必考题的方式设题,对高三语文高考新考纲的具体实践,对我们的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四、3、试卷整体难易适中,文言翻译难度较高,体现了难易程度的区分度。
五、4、本次考试题型变化很大,究竟是不是高考试卷的标准形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感觉不适应,这个问题要提请年级组引起重视。
二、阅卷概述(一)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1、试卷情况(1)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此次选取了散文材料阅读,符合“考纲”及“考试说明”及其“题型示例”要求,避开以往小说一边倒的现象,对指导备考复习的老师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导向性和示范性;(2)所选文本——《百年震柳》也属典型的状物类散文,可谓文质兼美,适合考生阅读鉴赏;(3)此次散文阅读鉴赏题型体现了散文阅读鉴赏特点,规范合理,具有借鉴价值。
2、学生答题情况优点:(1)对涉题文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普遍把握较好;(2)分析句段大多有主旨意识、艺术效果意识。
存在问题:A.空白卷较多,理科未做的近20份,文科有有近5份;B.不少考卷卷面很糟糕,乱涂乱画,超出答题区域,字迹淡白,书写潦草,修改凌乱,尤其是字写得张牙舞爪,几个字就占满一行,导致答题区域不够写,答案书写超出范围现象较严重;C.还有几份试卷由于试卷结构上的思维定势,总以为答题卡上“第2卷非选择题”首先就是“文言文翻译题”,仍将文言文翻译写到此次散文阅读第5题位置上;D.不理解散文阅读鉴赏特点,不会回答“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句段类的题目,答非所问,答得不全,导致得分十分低,此题满分5分,无人得满分,最高得4分,也少见,理科平均分1.89,文科平均分1.88;E.没有分点回答意识,有近一半考生没有分点回答,就要参加高考了,这种现象令人不解,更令人不安!3.今后教学建议(1)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答题区域的规范,书写用笔、墨水颜色、字迹清晰度、字体大小、修改的规范等;(2)进一步强化分点意识,采点意识,提升采点能力;(3) 备考复习还得重视散文阅读鉴赏;(4) 进一步强化适应试卷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能力,强调答题顺序意识,坚决避免“错上花轿”现象。
一、理科数学试卷分析:(1)从试卷的内容分布来看:理科试卷主要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导数,数列,三角这5部分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复习过的内容,但这只是我们复习过内容的三分之二,近期复习的内容没有考。
(2)从试卷的难度方面来看,理科试卷总体难度适中,但有四道题难度较大,其中有两道题难度很大。
其中这四道题均为陈题,陈题中的数字,字母,符号,文字一点都没有改。
这四道题的出错率很高,.(3)从试卷分值情况来看,分值分布比较合理, 均分分,分值偏底,高分不多,没有满分,最高分为155分。
没有满分,是一个缺憾。
主要原因是上面列出来的第8题和第19题太困难。
这两道题让我们教师做,也不容易做出来。
难倒了我们许多数学高手。
而这样的题目就出现在38套试卷中的第一份试卷中。
(4)总体来说,试卷考查着主干知识,各块知识在试卷中分布合理。
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只是个别题目偏怪,影响了平均分。
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各个不同类别的班级的均分存在着合理的差距。
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做过陈题,这样的试卷对我们的学生还具有考查能力的目的。
二、一轮复习以来的教学情况回顾:(1)做得好的地方:我们早已制定了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计划,计划详实,具体,周密。
计划内分工明确合理操作性强,大家现在就是按照计划在一步一步地做着我们的事情。
备课组成员能团结协作,能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大家工作积极性都比较高,工作都比较认真,分配的工作大家都能按时或提前完成。
具体地说:每个成员能按照我们计划中分工的任务能及早地把教案备出来,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研究教案和讨论与教学相关的事情,绝不是流于形式,编写的教案、各种周练、各种练习都经过多人审核修改,可以说质量较高,出错率很低。
备课组正常开展听课活动,我在每次听课活动时,都点名,缺席人员都被记载下来。
课堂教学方面:重视学生先做教师后讲,教师要讲学生不会的东西而不是会的东西,教师上复习课的模式是从问题出发,引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不是要花很长时间先去梳理知识。
临沂市2017级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阅卷分析第4题阅卷情况汇总本题得分较低,大多对了一个答案,得2分。
一、优点:1、学生能够分条作答,大都写了至少两个要点。
2、基本上能够准确地答出“实验室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随意制造传播病毒的程度”这一要点。
二、缺点:受选文内容的限制,学生无法将三则材料融会贯通,特别是无法将第三则选文《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命伦理学思考》与第一则材料建立有机联系,认为是独立的三则材料,缺乏整体意识,所以无法全面作答。
第5题阅卷报告一、整体分析:1.第5小题满分6分,学生普遍答题效果较好,得分较高,多集中在4—5分,6分人数也为数不少。
以参考答案为制定评分标准,大部分学生要点齐备,有条理,答案组织较规范!2.审题思考:“①根据上述材料,②谈谈③人类怎样才能应对流行病毒。
”①“根据”材料是依托,材料中的观点或论点可用,并且可作为②的基础或出发点;②“谈谈”就得有个人理解与看法,不可只拘泥于材料本身的观点或论点;③“人类”一词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
而参考答案却是对材料的概括,少了题目本身应有的创新和发散思维!上图第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就答得非常好。
二、存在问题:1.少部分同学答题不规范,书写潦草,不注意分条作答及数字等级。
2.不假思索写答案,后期删划涂改卷面差!还有写错位置画箭头,超出答题区域!上面是第4小题的答案何止一个乱字了得!3.文本没怎么读,答案跟着感觉走!还不分条!二、总结及备考建议:1.真正认真学习的学生问题出的很少,反之,则是问题重重,往往各种问题纠缠一身。
态度是第一位的;2.教会学生怎么读文本,注重对每则材料的归纳概括训练,提升答案的全面和语言的准确;3.答题时,谋定而后动,不能后期删、划、涂、改。
即便是修改答案也要注意正确的方法;4.基本的规范答题仍需加强,书写,条理,整体布局安排等;5.多关注“社评”“报评”等,扩大知识面,也可带动作文水平的提升!8、9题阅卷总结本次语文一轮考试我们学校阅8、9题,平均分5、7分,基本情况如下:第8题错题原因:1、缺乏规范答题意识:①部分学生书写差,勾画现象严重。
铜仁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理科数学一、试题分析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本次模拟考试,在试卷形式、结构、分值上与高考试卷基本保持一致,填空题12个,共60分,选择题4个,共20分,6个解答题,共70分。
三种题型的分值比例为6:2:7与去年高考完全一样,这套试题,具体来说比较平稳,基本符合我省高考试题的特点,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当调整了试卷难度,体现了稳中求进的精神。
考查的知识涉及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复数等几章知识,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侧重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察,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灵活新颖,可以看出编写者花费了一定的心血,但是综合知识、创新题目的题考的有点少,大多数题为高考改编题.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考查的重点紧紧围绕高考的目标与要求,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注意考查学生对于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计算求解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具体分布如下:3、试卷的优点与不足:(1)通过对本试题的教学导向性的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本试题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题型,基本方法,无偏题,怪题;②注重对于计算基本功的考查;③注重对公式结构特点和本质特征的理解与套用;④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巧妙结合与综合运用;⑤注重对有关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及技巧的考查(如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换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2)本试题设计也存在以下不足,例如选择题的第9题没有正确选项。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花了很多时间.二、试卷反馈的问题及建议(一)答卷情况本次月考的最高分为136,最低分为7分, 年级平均分为74.25 ,及格率为0.27,及格人数为256人,其中130分以上的有4人,120-130分的有14人,1、选择题部分(1-12题)共12道60分,相对来说,1-7道题属于容易题,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说得分率较高,8—11题为易偏中,12属于中偏难,但很遗憾的是9题没有正确选项。
2017年铜仁市高三诊断性二模考试(物理部分)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组肖明军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理综试卷由物化生综合试题组成,物理卷考查了物理必修Ⅰ、必修Ⅱ、选修3-1、选修3-2、选修3-5及选修3-3的内容,突出对主干知识及能力的考查。
物理试题仍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对考纲中提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而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能力薄弱的问题,又由于部分学生喜欢先做生物和化学后做物理,在时间安排上没有合理的分配,所以导致留给物理部分的答题时间很短,没有能够答完物理部分试题的同学较多。
二、得分情况:全年级最高分102分,最低分8分。
现就分别对本次考试的试题内容及得分情况、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教师今后的复习应注重哪些问题做如下总结:1、选择题(14-21):(1)考题背景及要求:以15题和21题为例,15题主要考查运动图像,由于学生对纵轴的物理意义认识不清,导致大部分人做错;21题主要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综合问题,属较难题。
(2)得分情况:启明班大部分学生能得27分,实验班21分,普通班只能得15分。
(3)出现的问题:a.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b.学生遗忘太快;c.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
(4)今后复习注意事项:注重基础,提高复习效率,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充分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试题,提高解题速度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挖掘学生后备潜能。
2、实验题22:(1)考题背景及要求:本题源于源于生活中的实践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得分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得到2分,少部分得5分,年级平均分2.57分。
(3)出现的问题:第二空失分非常严重,主要问题是:a.想不到阻力就是合力;b.阻力在小车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c.怎么样从纸带的点迹分布判断加速度大小。
(4)今后复习注意事项:在复习中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2017届昭通实验中学省统测(一)政治质量分析一.命题思想统测(一)政治试题本着既有利于检测前一阶段复习教学的效果,又有利于把准确握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两利”原则,命题特点有以下几点:(1)模拟性:命题取材源于近几年高考模拟题,目的是使学生及早熟悉高考试题的题型结构和特点;(2)诊断性:力求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动态和趋势,通过阶段检测找出复习教学的薄弱环节,提高复习效果;(3)适应性:命题范围与高考要求范围相一致,试题难度和学生水平相适应,使学生在适应中逐步得到提高;(4)知识能力相统一性:在侧重双基知识考查的同时,注重了试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兼顾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特点试题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诊断性检测,又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分为Ⅰ、Ⅱ两卷(Ⅰ卷为客观题共48分、Ⅱ卷为主观题共52分),包括选择、主观题总共28个小题,命题范围为考纲要求的全部内容,试题涉及知识点较多、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分值合理,难易适中,区分度较明显,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了阶段考试的基础性、诊断性和模拟性;紧扣时政热点,试题命题背景以百姓关注的社会民生热点或重大会议决定为命题情景。
三、考试情况学科:政治四、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升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2)解题思维不够严谨:思维的严密性、全面性不够,对题目设计的各种干扰因素不能作出清析准确的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3)答题缺乏规范意识:政治学科用语使用不规范,主观题语言表述不简练,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4)阅读审题能力较弱:读题不认真,审题不仔细,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是造成学生失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26题(3)问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分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有很多考生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分不清楚,答辩证唯物论的多,以至于偏离答题要求,答非所问,考生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应试策略。
2017年元月区统理综物理试卷分析2017年元月区统考高三理综模拟检测,物理试卷共110分,平均分24.09分,难度0.22,区分度0.26,具体各题分析如下: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本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命题者对试卷作了精心构思,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精神与变化,试卷的构成与近年高考物理试卷相似,有助于学生熟悉、适应高考试卷。
从考查知识点角度来看,既包含了中学物理中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又对核心内容、主干知识作了重点考察。
从能力考查角度来看,突出了对学生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审题能力、物理探究能力等基本基本能力的考查。
整份试卷物理情境构造新颖,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有明显的区分作用。
对学生个体来说,本份试卷能清楚地考查出基础知识与能力的不足,认真分析总结学生在本份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从而对下一阶段的物理复习的方向、做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本份物理试卷是一份较好的试卷。
具体地说,有如下的特点1.试题的内容比较全面,比例适中,知识的覆盖面较广从试题考核的内容来看,考查了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等各个方面。
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力学: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物体的平衡究等知识点;涉及电学: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伏安曲线的描绘、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选做题:多普勒效应、光的折射、分子力、分子势能、气体实验定律等知识点。
2.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注重对中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
试题中的选择题,大部分的考题是考试大纲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题,以及应用基本规律进行基本运算的考题。
试题中的实验题,考查基本仪器的原理、实验原理、数据的处理,试卷中第24、25题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模型的掌握、基本规律的运用、基本过程分析的考查。
3.试题加强了能力的考查,突出对物理过程分析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本次考试物理试卷。
2017届南昌市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思想政治)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的概况8月26日至27日,南昌市举行了201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有8668名文科考生参加,考后经过集中网上改卷,我们采集了市内7522名考生的数据并作以下分析:(一)考试的性质这次考试属于摸底考试,是在考生进入高三前,各校没有举行全面复习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是让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这届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确定今后教学的策略,从而有效教学。
(二)试题的特点根据这次考试的性质,决定试题有以下特点。
1、难度适宜。
这次考试是全市共用同一种试卷,而考生水平差异较大,既要考虑到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能做,又要保护重点高中的学生积极性,最后全市考试后的平均分是51分,也说明了这份试题是适宜的2、覆盖面广。
摸底考试要检测考生掌握的知识全面情况,就必须注意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必须把4本教材的主干知识都覆盖到。
3、反映时事热点。
因为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能反映一年来的重大时事热点,所以这份试题也做到了尽可能反映时事热点,精准扶贫、依法治国、《反家庭暴力法》、“两学一做”、“放开二孩”、弘扬传统文化、“分享经济”等在试题中都有所反映。
4、重能力考核。
这次考试虽然不是模拟考试,但它对即将进入高三学习的学生会起导向作用,题目尽量体现“高考味”,引导师生注重能力的提高。
二、考试的结果(一)考试的“三率”学科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值区分度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政治88.00 2.00 51.09 15.99 0.51 0.35 76.00 0.01 2,578.00 0.35(二)各小题得分情况题序满分值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标准差难度1.002.00 2.00 0.00 0.78 0.39 0.97 0.392.00 2.00 2.00 0.00 0.85 0.43 0.99 0.433.00 2.00 2.00 0.00 1.72 0.86 0.70 0.864.00 2.00 2.00 0.00 1.22 0.61 0.98 0.615.00 2.00 2.00 0.00 1.57 0.78 0.82 0.786.00 2.00 2.00 0.00 1.54 0.77 0.84 0.777.00 2.00 2.00 0.00 1.16 0.58 0.99 0.588.00 2.00 2.00 0.00 1.55 0.78 0.83 0.789.00 2.00 2.00 0.00 1.70 0.85 0.71 0.8510.00 2.00 2.00 0.00 1.34 0.67 0.94 0.6711.00 2.00 2.00 0.00 1.19 0.59 0.98 0.5912.00 2.00 2.00 0.00 1.38 0.69 0.93 0.6913.00 2.00 2.00 0.00 1.48 0.74 0.88 0.7414.00 2.00 2.00 0.00 1.03 0.52 1.00 0.5215.00 2.00 2.00 0.00 1.02 0.51 1.00 0.5116.00 2.00 2.00 0.00 1.24 0.62 0.97 0.6217.00 2.00 2.00 0.00 1.50 0.75 0.87 0.7518.00 2.00 2.00 0.00 1.08 0.54 1.00 0.5419.00 2.00 2.00 0.00 1.48 0.74 0.88 0.7420.00 2.00 2.00 0.00 0.95 0.48 1.00 0.4821.00 2.00 2.00 0.00 1.36 0.68 0.93 0.6822.00 2.00 2.00 0.00 1.25 0.62 0.97 0.6223.00 2.00 2.00 0.00 0.88 0.44 0.99 0.4424.00 2.00 2.00 0.00 1.53 0.77 0.85 0.7725.00 2.00 2.00 0.00 1.52 0.76 0.86 0.7626-1 8.00 8.00 0.00 3.87 0.48 1.89 0.48 26-2 10.00 9.00 0.00 3.07 0.31 2.14 0.31 27-1 10.00 9.00 0.00 3.90 0.39 2.26 0.39 27-2 12.00 12.00 0.00 4.56 0.38 3.24 0.38 28 10.00 10.00 0.00 3.40 0.34 2.28 0.34(三)横向参考资料学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值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低数临川一中83.00 56.00 73.27 5.71 0.73 10.00 0.11 88.00 0.98南昌外国语81.00 44.00 67.13 7.26 0.67 4.00 0.02 152.00 0.87南昌五中81.00 2.00 37.81 15.48 0.38 1.00 0.00 20.00 0.07 1八一中学80.00 19.00 54.88 10.59 0.55 1.00 0.01 59.00 0.36南昌十七中70.00 10.00 51.48 12.60 0.51 0.00 0.00 44.00 0.32新建二中87.00 28.00 63.18 7.21 0.63 3.00 0.01 277.00 0.70师大附中86.00 35.00 67.13 10.61 0.67 9.00 0.07 104.00 0.77弋阳一中79.00 51.00 67.48 6.36 0.67 0.00 0.00 42.00 0.91湾里一中73.00 7.00 46.40 11.19 0.46 0.00 0.00 23.00 0.14现代外国语70.00 12.00 43.29 9.93 0.43 0.00 0.00 4.00 0.04南大附中87.00 4.00 58.84 16.73 0.59 9.00 0.04 140.00 0.61彭泽一中78.00 44.00 63.10 7.27 0.63 0.00 0.00 29.00 0.73莲塘二中74.00 6.00 40.84 13.99 0.41 0.00 0.00 53.00 0.09 2南昌十五中73.00 6.00 43.74 14.45 0.44 0.00 0.00 18.00 0.14抚州一中88.00 50.00 66.71 7.45 0.67 3.00 0.04 66.00 0.83丰城九中84.00 61.00 74.26 5.55 0.74 9.00 0.18 50.00 1.00吉安一中83.00 60.00 72.53 5.34 0.73 5.00 0.13 40.00 1.00铁路一中78.00 14.00 58.68 9.14 0.59 0.00 0.00 73.00 0.51莲塘三中73.00 6.00 40.86 13.85 0.41 0.00 0.00 38.00 0.08 2南昌十四中60.00 8.00 35.96 11.90 0.36 0.00 0.00 1.00 0.01安义第二中学69.00 10.00 42.57 11.86 0.43 0.00 0.00 8.00 0.06进贤第二中学85.00 20.00 61.58 11.10 0.62 8.00 0.03 179.00 0.60南昌二中88.00 42.00 68.60 7.38 0.69 9.00 0.05 152.00 0.89南昌一中84.00 45.00 66.64 7.42 0.67 4.00 0.02 137.00 0.81新建一中81.00 10.00 56.88 10.69 0.57 6.00 0.01 185.00 0.44南昌十九中75.00 8.00 55.94 11.50 0.56 0.00 0.00 77.00 0.45南昌二十三中63.00 8.00 41.11 11.00 0.41 0.00 0.00 4.00 0.04西山学校70.00 6.00 34.27 16.19 0.34 0.00 0.00 5.00 0.04教院附中78.00 10.00 51.51 13.62 0.52 0.00 0.00 45.00 0.33南昌十中77.00 20.00 53.16 11.40 0.53 0.00 0.00 30.00 0.33洪都中学75.00 16.00 52.08 10.84 0.52 0.00 0.00 39.00 0.23南昌十三中66.00 6.00 45.04 14.47 0.45 0.00 0.00 11.00 0.16南昌十六中66.00 8.00 41.06 10.72 0.41 0.00 0.00 4.00 0.04实验中学64.00 10.00 34.18 11.71 0.34 0.00 0.00 3.00 0.01 1进贤第一中学86.00 10.00 56.66 13.92 0.57 14.00 0.04 171.00 0.48永丰中学79.00 24.00 62.32 14.73 0.62 0.00 0.00 37.00 0.74南昌三中78.00 37.00 62.86 8.65 0.63 0.00 0.00 89.00 0.72豫章中学77.00 14.00 53.68 14.62 0.54 0.00 0.00 62.00 0.42莲塘一中85.00 28.00 65.28 7.65 0.65 7.00 0.02 222.00 0.77麻丘中学73.00 4.00 43.83 13.18 0.44 0.00 0.00 15.00 0.10南昌十二中67.00 10.00 44.37 10.58 0.44 0.00 0.00 4.00 0.04 (四)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1、考生基础知识薄弱。
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一、整体情况分析二、1、试卷考查能力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语言表达、探究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三、2、试卷按照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作为必考题的方式设题,对高三语文高考新考纲的具体实践,对我们的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四、3、试卷整体难易适中,文言翻译难度较高,体现了难易程度的区分度。
五、4、本次考试题型变化很大,究竟是不是高考试卷的标准形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感觉不适应,这个问题要提请年级组引起重视。
二、阅卷概述(一)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1、试卷情况(1)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此次选取了散文材料阅读,符合“考纲”及“考试说明”及其“题型示例”要求,避开以往小说一边倒的现象,对指导备考复习的老师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导向性和示范性;(2)所选文本——《百年震柳》也属典型的状物类散文,可谓文质兼美,适合考生阅读鉴赏;(3)此次散文阅读鉴赏题型体现了散文阅读鉴赏特点,规范合理,具有借鉴价值。
2、学生答题情况优点:(1)对涉题文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普遍把握较好;(2)分析句段大多有主旨意识、艺术效果意识。
存在问题:A.空白卷较多,理科未做的近20份,文科有有近5份;B.不少考卷卷面很糟糕,乱涂乱画,超出答题区域,字迹淡白,书写潦草,修改凌乱,尤其是字写得张牙舞爪,几个字就占满一行,导致答题区域不够写,答案书写超出范围现象较严重;C.还有几份试卷由于试卷结构上的思维定势,总以为答题卡上“第2卷非选择题”首先就是“文言文翻译题”,仍将文言文翻译写到此次散文阅读第5题位置上;D.不理解散文阅读鉴赏特点,不会回答“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句段类的题目,答非所问,答得不全,导致得分十分低,此题满分5分,无人得满分,最高得4分,也少见,理科平均分1.89,文科平均分1.88;E.没有分点回答意识,有近一半考生没有分点回答,就要参加高考了,这种现象令人不解,更令人不安!3.今后教学建议(1)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答题区域的规范,书写用笔、墨水颜色、字迹清晰度、字体大小、修改的规范等;(2)进一步强化分点意识,采点意识,提升采点能力;(3) 备考复习还得重视散文阅读鉴赏;(4) 进一步强化适应试卷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能力,强调答题顺序意识,坚决避免“错上花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