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安全生产系列危险源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 起来 • • • • • • • • •
企业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厂址及环境条件: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 资源交通、抢险救 灾支持条件等方面。 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等。 道路及运输:运输、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及立体交叉。 建(构)筑物:防火、防爆、结构、层数、采光、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 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每月一次暴露
3、风险等级划分 D值 风险等级 危险程度 确定控制措施的基本要 求 立即采取相应的隐患治 理措施;制定管理目标 方案与应预案, 制定管理制度、规定或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限期治理 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 行控制
> 160
高度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100~160 < 100
中度 一般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什么是安全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不安全
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其中:无防护; 防护不当;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化学性: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
3)生物性:包括传染病; 4)心理性:性格争胜好强、情绪波动、麻痹自信、侥幸心理、好奇、错觉、幻觉等; 5)生理性:身体缺陷、视力、听力,超负荷等,女工保护和重体力劳动;

• •
6)行为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指挥调度不当,故意行为;
7)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安全通道、操作点安全状况、地面状况、空气含氧量、温度、湿度、 采光等; 8)同时还应考虑:所属地域、地质水文、地形、周围环境、道路交通、社区环境、气象条 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公司所属地域内所有建筑物、道路、运输线、装卸区、消防通 道、生活区域以及运动场所;事故应急的设备设施,抢救措施及辅助设备设施。考虑是否 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工作岗位及环境上辨识危险 工作岗位及环境中是否有存在危害机理辨识中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是否合理; 岗位操作时,人与人,人与机的界面划分的合理性; 岗位操作的程序合理性及执行情况; 事故应急措施。
从作业辨识危害 (1)特种作业:登高,起重,电工,电焊,压力容器,运输等需要资质及作业批 准过程程序的作业; (2)与特殊工艺流程相关的作业:如在高风险生产过程的相关的作业,高风险工 艺装置的操作,如爆破,采掘等等; (3)特殊作业; (4)非常规的具有危险的作业:如大型设备的安装,高风险装置的试运行、检修 等;
4、危险源、安全隐患与事故的关系?
第三部分:危险源辩识方法程序
一、危险源有害因素的分类
1、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GB/T13861-2009),分为四大类192小类
危险、有害因素 人的因素 心理生理性
行为性
物的因素 物理性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非电离) •其他危害因素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的关键点
三个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的原则;
三个所有:考虑所有的人员,考虑所有的活动,考虑所有的设备设施。
三、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方法与要求
1、辩识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法 对照、经验法 —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 — 依靠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经验。 类比法 利用相同或相似信息来进行类推、分析、评价: — 工程系统; — 作业条件的经验; — 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事件树 ----事故树
2、开展危害辨识需要考虑的因素?
1)班组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活动时应考虑的内容 本班组风险点;
各风险点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
过去发生事故情况; 不安全条件; 不安全行为;
操作规程不当之处;
控制措施。
3、危险源辩识的具体内容 危险源识别,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包括过去的事件及事故的经验以及对生 产工艺、标准等各方面的实际知识。对待危险源识别,必须持尊重客观、实事求 是和虚心的态度。
经验判断法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确认为高中度危险源。 A、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界定的重大危险源。 B、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C、有相关方合理抱怨的。 D、潜在的可能产生重大安全影响的。 E、曾发生过事故,相同事故类别重复发生(含职业病或职业中毒)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七种典型危害
• 1)物理性:包括设备、设施、电气、噪声、高温、粉尘、振动、辐射等,还应考虑: 全部在用、封存、借用、租赁的设备、设施、装置、工具等的缺陷,考虑使用年限, 磨损程度,腐蚀、老化,以及维修后元件变更或丢失; 2)化学性: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 3)生物性:包括传染病; 4)心理性:性格争胜好强、情绪波动、麻痹自信、侥幸心理、好奇、错觉、幻觉等; 5)生理性:身体缺陷、视力、听力,超负荷等,女工保护和重体力劳动; 6)行为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指挥调度不当,故意行为; 7)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安全通道、操作点安全状况、地面状况、空气含氧量、温度、 湿度、采光等;
危险源辩识知识 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 编写目的及海因里希法则
第二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关键点
一、海因里希法则
一、危险源、隐患及事故的定义
第三部分 危险源辨识方法与程序 一、危险源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关键点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与要求 四、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第四部分 典型案例分析与反思
归纳起来,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看,进行危险辨识大体上可以分为: (1)从危害的机理上来辨识危险, (2)从工作的岗位及环境上来辨识危险,
(3)从作业的性质来辨识危险,
(4)从设备设施及工业流程上来辨识危险, (5)从布局、环境、结构上辨识危险等。
从危害机理上辨识危险 • 1)物理性:包括设备、设施、电气、噪声、高温、粉尘、振动、辐射等,还应考虑:全部 在用、封存、借用、租赁的设备、设施、装置、工具等的缺陷,考虑使用年限,磨损程度, 腐蚀、老化,以及维修后元件变更或丢失;
3、什么是事故? 事故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 • •
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突然发生的。
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后果是违背人的意志的。 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会发生什么 样的事故。
这使得事故预防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中:设计不当,结构不合理; 强度不够;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维修、调整不良;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 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 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其中:照明光线不良; 通风不良; 作业场 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 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贮存方法不安全; 环境温度、湿 度不当;
化学性 生物性
环境因素 室内
室外 地下
管理因素 组织机构
责任制 规章制度
投入
按事故类型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 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20 + 7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
定》,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将危害因素归 纳为7类
从设备、设施、工艺流程识别危害
主要生产设备大体上都与结构、运动、压力、原料、电气、控制、机械和其他物理, 如光、辐射、化学过程相关,因此,分析这些设备、设施本身以及对周边环境乃至其 他设备、设施的安全影响,是危害识别的一项主要内容 。
从布局、环境因素识别危害 这其中,包括了气象、地质等自然因素,也包括了如水、动力、交通等条件,还与 设施与设施,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内部交通的问题,包括应急方案的需求。
L 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
C 分值 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分值 暴露频繁程度
10
6 3 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0
6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40
15 7 3 1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3
1
每周一次暴露
1000件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二部分:危险源相关基本概念
一、危险源、隐患及事故的定义
1、什么是危险源?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 的根源或状态。 两类危险源: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 类的危险源。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 源和能量载体);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 物—环境)
• • • • • •
三种时态 • • •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三种状态 • •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 修等状态; •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四、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1、风险评价定义
风险评价是指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容许范围的全过程。风险评 价的任务是评价识别出危险源的危险程度,确定不可容许的风险,并给出优 先顺序的排列。
2、常用评价方法
LEC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法。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海因里希原则简述
事故是量的累积 ——海因里希1∶29∶300:1000的法则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从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 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即在 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和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比例为1:29:300:10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1330件安全隐患中有: ○ 1000件未导致意外事件(KYT) ○ 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惊吓事件“) ○ 29件造成人员轻伤 ○ 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法则启示: 1、事故的发生是有征兆的,是量的累积 2、发现征兆并采取对策,可以避免事故 3、再完美的技术也取代不了人的作用 4、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是杜绝事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