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切削液
- 格式:ppt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38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础1.基本知识:①工件上的加工表面:3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 (1) 待加工表面。
工件上行将被切除的表面。
(2) 已加工表面。
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产生的新表面。
(3) 过渡表面。
工件上由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位于待加 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也称作加工表面或切削表面。
②切削运动:直接完成切除加工余量任务,形成所需零件表面的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切削运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可能是连续,也可能是间歇的;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回转运动;可由刀具和工件分别完成(如车削和刨削),也可由刀具单独完成(如钻孔),但很少由工件单独完成;可以同时进行(如车削、钻削),也可以交替进行(如刨平面、插键槽);③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用来定量描述主运动、进给运动和投入切削的加工余量(切削层)厚度。
切削速度:刀刃上选定点的主运动的线速度 单位:m/s 或m/min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可按右式计算 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是不同的进给量:主运动的每一转或每一行程,刀具和工件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量称。
znf fn v Z f ==背吃刀量: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距离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2.金属切削刀具的几何参数①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刀具组成:夹持部分(刀柄);切削部分(刀头) 切削部分组成:三面、两刃、一尖②切削平面切削角度分析:参考PPT1000dnv π=第二章金属切削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切屑的种类及其变化①分类:带状切屑;底面光滑,背面呈毛茸状挤裂切屑;底面光滑有裂纹,背面呈锯齿状节状切屑;底面已不光滑,呈粒状金属块的堆砌崩碎切屑:不规则块状颗粒②影响切屑形状的因素:工件材料、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角度③切屑形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切削过程平稳性、表面质量④切屑控制:卷曲和折断2.切削层金属的变形①三个变形区②变形程度的表示:变形系数;剪切角;剪应变变形系数PS:能表示变形程度的参数:切屑形态(方便、定性);剪切角(定量);变形系数(纯挤压,易测);剪应变(纯剪切,较合理,忽略挤压)③刀—屑接触区的变形与摩擦第二变形区特征:切屑底层晶粒纤维化,流速减慢,甚至滞留。
第六章~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P158)2.进给量: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用工件每转的位移量来表达和度量。
(P158)3.背吃刀量:在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作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吃刀量,即工件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P159)γ: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刀具前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P165)4.前角α: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刀具后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P165)5.后角κ: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
(P165)6.主偏角rκ: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
(P165)7.副偏角'r8.积屑瘤:切削塑性材料时,在刀尖部位黏结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楔块,称为积屑瘤。
(P170)9.刀具耐用度: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由开始切削一直到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切削时间,即刀具两次刃磨间的切削时间。
(P172)10.(铣削)背吃刀量:指平行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周铣时是已加工表面宽度,端铣时是切削层深度。
(P196)11.(铣削)侧吃刀量:指垂直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周铣时是指切削层深度,端铣时是指已加工表面宽度。
(P196)12.顺铣: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切点处,铣刀切削刃的旋转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称为顺铣。
(P203)13.逆铣: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切点处,铣刀切削刃的旋转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称为逆铣。
(P204)14.展成法:展成法是指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在专用齿轮加工机床上按展成原理切出齿形的加工方法。
(P247)二、填空题:1.车削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车削的进给运动是车刀纵向或横向移动。
(P158)2.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P158)3.卧式车床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光杠、丝杠、刀架和滑板、尾座、床身及床腿等。
2.5.1 如何表示切屑变形程度?两种表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答:1.相对滑移ε(剪切角越小,剪切变形量越大)Λ(变形系数越大,剪切角越小)2. 变形系数hΛ与相对滑移ε的关系:变形系数h当0γ= 0~30°,hΛ≥1.5时,hΛ的数值与ε相近。
当0γ<0°或hΛ<1.5时,不能用hΛ表示切屑的变形程度。
2.5.2 影响切削变形有哪些因素?各因素如何影响切削变形?答:前角、工件材料、切削速度、进给量、v c在低速围提高,积屑瘤高度随着增加,刀具实际前角增大,使剪切角φ增大,故变形系数Λh减小;v c在中速围提高,积屑瘤逐渐消失,刀具实际前角减小,使φ减小,Λh 增大。
高速,由于切削温度继续增高,致使摩擦系数μ下降,故变形系数Λh减小。
增大前角,使剪切角φ增大,变形系数Λh减小,切屑变形减小。
进给量f 增大,使变形系数Λh减小。
工件材料的机械性能不同,切屑变形也不同。
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正压力Fn 增大,平均正应力σav增大,因此,摩擦系数μ下降,剪切角φ增大,切屑变形减小。
2.5.3 三个切削分力是如何定义的?各分力对加工有何影响?答:(1)主切削力F z 主运动切削速度方向的分力;切深抗力F y切深方向的分力;进给抗力F x进给方向的分力。
(2)1.主切削力Fz是最大的一个分力,它消耗了切削总功率的95%左右,是设计与使用刀具的主要依据,并用于验算机床、夹具主要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机床电动机功率。
2.切深抗力Fy不消耗功率,但在机床—工件—夹具—刀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时,是造成振动的主要因素。
3.进给抗力Fx消耗了总功率5%左右,它是验算机床进给系统主要零、部件强度和刚性的依据。
2.5.4 刀具磨损过程有哪几个阶段?为何出现这种规律?答:1.初期磨损阶段(在开始切削的短时间,磨损较快。
这是由于刀具表面粗糙不平或表层组织不耐磨引起的。
)2.正常磨损阶段(随着切削时间增加,磨损量以较均匀的速度加大。
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手册第1章安全操作规程 (4)1.1 安全防护措施 (4)1.1.1 机械设备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状态良好,无异常情况。
(4)1.1.2 操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设备的功能、结构、操作方法及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
41.1.3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参数和操作方式。
(4)1.1.4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耳塞、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4)1.1.5 工作场所要保持整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4)1.1.6 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触摸运动部件,避免发生安全。
(4)1.1.7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正常工作。
(4)1.2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4)1.2.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了解机械加工工艺。
(4)1.2.2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4)1.2.3 取得相应工种的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4)1.2.4 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4)1.3 应急处理方法 (4)1.3.1 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电源。
(5)1.3.2 及时报告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5)1.3.3 发生人身伤害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同时报告上级领导。
(5)1.3.4 如发生火灾,应迅速启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拨打火警电话。
(5)1.3.5 在处理应急事件时,要保证自身安全,防止扩大。
(5)1.3.6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应对突发的能力。
(5)第2章设备概述 (5)2.1 设备结构及功能 (5)2.2 设备技术参数 (5)2.3 设备安装与调试 (6)第3章操作面板及功能键说明 (6)3.1 操作面板布局 (6)3.1.1 操作面板整体布局 (6)3.1.2 功能键布局 (7)3.2 功能键作用及操作方法 (7)3.2.1 启动/停止键 (7)3.2.2 复位键 (7)3.2.3 模式选择键 (7)3.2.4 紧急停止键 (7)3.2.5 其他功能键 (7)3.3 参数设置与调整 (7)3.3.1 参数设置 (7)3.3.2 参数调整 (8)第4章基本操作流程 (8)4.1.1 开机操作 (8)4.1.2 关机操作 (8)4.2 加工前准备 (8)4.2.1 工件准备 (8)4.2.2 刀具准备 (8)4.2.3 程序准备 (9)4.3 加工操作步骤 (9)4.3.1 设备启动 (9)4.3.2 加工过程 (9)4.3.3 加工监控 (9)4.4 加工结束后的操作 (9)4.4.1 停机 (9)4.4.2 工件检查 (9)4.4.3 设备保养 (9)第5章加工工艺参数设置 (9)5.1 刀具选择与安装 (9)5.1.1 刀具选择 (9)5.1.2 刀具安装 (10)5.2 工件装夹与定位 (10)5.2.1 工件装夹 (10)5.2.2 工件定位 (10)5.3 加工速度与进给量设置 (10)5.3.1 加工速度设置 (10)5.3.2 进给量设置 (10)5.4 切削液的选用与使用 (10)5.4.1 切削液选用 (10)5.4.2 切削液使用 (10)第6章设备维护与保养 (11)6.1 日常保养与检查 (11)6.1.1 日常保养 (11)6.1.2 日常检查 (11)6.2 定期保养与更换消耗品 (11)6.2.1 定期保养 (11)6.2.2 更换消耗品 (11)6.3 设备故障排查与处理 (12)6.4 零部件的更换与维修 (12)第7章加工误差分析与调整 (12)7.1 加工误差原因分析 (12)7.1.1 机床误差 (12)7.1.2 刀具误差 (12)7.1.3 工件误差 (12)7.1.4 人员操作误差 (12)7.2 常见误差调整方法 (13)7.2.2 优化刀具参数 (13)7.2.3 改进工件装夹方式 (13)7.2.4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 (13)7.3 误差补偿与优化 (13)7.3.1 误差补偿 (13)7.3.2 优化加工工艺 (13)7.3.3 优化机床控制策略 (14)第8章特殊加工功能应用 (14)8.1 螺纹加工 (14)8.1.1 螺纹加工概述 (14)8.1.2 螺纹加工设备 (14)8.1.3 螺纹加工工艺 (14)8.1.4 螺纹加工操作要点 (14)8.2 钻孔加工 (14)8.2.1 钻孔加工概述 (14)8.2.2 钻孔加工设备 (14)8.2.3 钻孔加工工艺 (15)8.2.4 钻孔加工操作要点 (15)8.3 铣削加工 (15)8.3.1 铣削加工概述 (15)8.3.2 铣削加工设备 (15)8.3.3 铣削加工工艺 (15)8.3.4 铣削加工操作要点 (15)8.4 数控编程与加工 (15)8.4.1 数控编程概述 (15)8.4.2 数控加工设备 (16)8.4.3 数控编程方法 (16)8.4.4 数控加工操作要点 (16)第9章设备扩展与升级 (16)9.1 设备接口与兼容性 (16)9.1.1 设备接口概述 (16)9.1.2 接口类型及功能 (16)9.1.3 兼容性要求 (16)9.2 软件升级与功能拓展 (16)9.2.1 软件升级概述 (16)9.2.2 升级流程与操作步骤 (16)9.2.3 功能拓展 (16)9.3 硬件升级与改造 (17)9.3.1 硬件升级概述 (17)9.3.2 升级流程与操作步骤 (17)9.3.3 硬件改造 (17)9.3.4 硬件兼容性 (17)9.3.5 售后服务与支持 (17)第10章售后服务与支持 (17)10.1 技术咨询与培训 (17)10.1.1 技术咨询 (17)10.1.2 技术培训 (17)10.2 配件供应与维修服务 (17)10.2.1 配件供应 (18)10.2.2 维修服务 (18)10.3 用户反馈与投诉处理 (18)10.3.1 用户反馈 (18)10.3.2 投诉处理 (18)10.4 服务承诺与保障措施 (18)10.4.1 服务承诺 (18)10.4.2 保障措施 (19)第1章安全操作规程1.1 安全防护措施1.1.1 机械设备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状态良好,无异常情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基本定义基本概念: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工件的三种表面切削用量三要素参考平面、参考系及关系主要标注角度(γo 、αo、κr 、κr’、λs,)定义及图示工作角度的定义、改变原因切削厚度切削宽度难点与重点:几何参数的基本定义,标注角度图示问题:1、在车床上切槽,使用定义分析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工件的三种表面、刀具上的各刀面和刀刃;找出γo 、αo、αo’、κr 、κr’、λs,γn、αn、γf、αf、γP、αP;用公式描述进给过程中γoe 和αoe的变化规律。
2、列表表示车削内、外圆时选定点高、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情况下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偏移距离之间的关系。
3、试分别画出主偏角为45o的外圆车刀车外圆和车端面时的所有标注角度。
4、试分别画出主偏角为45o的外圆车刀车外圆和车端面时的切削厚度和切削宽度。
5、车削外圆,其他条件不变,f或κr增大切削厚度怎样变化?a p或κr增大切削宽度怎样变化?6、刀刃上同一点的主剖面与法剖面之间的夹角是多少?为什么?7、车削外径36mm、中径33mm、内径29mm、螺距6mm的梯形螺纹时,若使用刀具前角γο=0o,左刃后角αfL=12o,右刃后角αfR=6 o。
试问左、右刃的工作前、后角是多少?8、半精车45钢外圆,试选择刀具材料牌号;车刀角度κr =75o,κr’=15o,γo=10o,αo=6o,λs=8o;试按制图标准标注刀具角度。
9、粗车HT200内圆,直径80mm,试选择刀具材料牌号;内圆车刀κr =45o,κr’=45o,γo=5o,αo=8o,λs=0o试标注刀具角度(符合制图标准)。
第二章刀具材料难点与重点: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常用刀具材料性能及应用问题:1、刀具材料是在什么条件下工作的?应具备哪些性能?2、对比高速钢和硬质合金性能指标。
3、常用高速钢有哪些型号?用在哪些场合?列举5种高速钢刀具。
4、常用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各有哪些常用牌号?其性能特点如何?加工钢料和加工铸铁、粗加工和精加工应如何选择硬质合金?为什么?5、简述YT 、YG两类硬质合金的牌号及应用范围;6、解释YT15 、YT30 、YG6、YG3牌号的含义。
数控机床操作与养护技能作业指导书第1章数控机床概述 (4)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 (4)1.2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分类 (4)1.3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5)第2章数控机床操作基础 (5)2.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5)2.1.1 熟悉机床结构及功能 (5)2.1.2 阅读机床说明书 (5)2.1.3 确认机床状态 (5)2.1.4 准备工装夹具及刀具 (6)2.2 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 (6)2.2.1 操作面板布局 (6)2.2.2 功能键操作 (6)2.2.3 显示屏及键盘操作 (6)2.3 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流程 (6)2.3.1 开机 (6)2.3.2 回零 (6)2.3.3 装夹工件 (6)2.3.4 设置加工参数 (6)2.3.5 选择加工程序 (6)2.3.6 启动加工 (7)2.3.7 停机 (7)2.3.8 检查加工质量 (7)第3章数控编程基础 (7)3.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7)3.1.1 数控编程术语 (7)3.1.2 数控编程步骤 (7)3.2 常用数控编程指令 (8)3.2.1 常用准备功能指令 (8)3.2.2 常用辅助功能指令 (8)3.2.3 常用刀具功能指令 (8)3.3 数控编程实例解析 (8)第4章数控机床加工工艺 (9)4.1 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 (9)4.1.1 合理性原则 (9)4.1.2 经济性原则 (9)4.1.3 安全性原则 (9)4.1.4 可靠性原则 (9)4.2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9)4.2.1 分析零件图纸 (9)4.2.2 确定加工方法 (9)4.2.3 制定加工工序 (9)4.2.4 选择加工设备 (10)4.3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10)4.3.1 切削速度的选择 (10)4.3.2 进给量的确定 (10)4.3.3 切削深度的确定 (10)4.3.4 刀具的选择与更换 (10)4.3.5 切削液的应用 (10)第5章数控机床刀具与夹具 (10)5.1 数控机床刀具的选择与使用 (10)5.1.1 刀具类型的选择 (10)5.1.2 刀具规格的选择 (10)5.1.3 刀具的使用 (10)5.2 数控机床夹具的选择与使用 (11)5.2.1 夹具类型的选择 (11)5.2.2 夹具规格的选择 (11)5.2.3 夹具的使用 (11)5.3 刀具补偿与刀具磨损 (11)5.3.1 刀具补偿 (11)5.3.2 刀具磨损 (11)第6章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 (11)6.1 数控机床的安装 (12)6.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2)6.1.2 安装基础及地脚螺栓 (12)6.1.3 机床安装及调整 (12)6.1.4 电气系统的安装 (12)6.2 数控机床的调试 (12)6.2.1 调试前的检查 (12)6.2.2 数控系统的调试 (12)6.2.3 机床功能测试 (12)6.2.4 附件及刀具的调试 (12)6.3 数控机床的验收 (12)6.3.1 验收标准 (12)6.3.2 验收流程 (13)6.3.3 验收报告 (13)第7章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13)7.1 操作技巧 (13)7.1.1 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 (13)7.1.2 合理选择切削参数 (13)7.1.3 正确装夹工件 (13)7.1.4 精确对刀 (13)7.1.5 合理使用刀具补偿功能 (13)7.1.6 注意程序检查 (13)7.2 常见操作错误及预防措施 (13)7.2.1 操作错误:误操作功能键 (13)7.2.2 操作错误:切削参数设置不当 (14)7.2.3 操作错误:工件装夹不稳定 (14)7.2.4 操作错误:对刀不准确 (14)7.3 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 (14)7.3.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4)7.3.2 定期检查设备 (14)7.3.3 避免操作过程中与他人交谈 (14)7.3.4 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14)7.3.5 穿戴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 (14)7.3.6 注意刀具安全 (14)第8章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14)8.1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 (14)8.1.1 检查机床运行状态 (14)8.1.2 清洁机床 (15)8.1.3 检查电气系统 (15)8.1.4 检查液压系统 (15)8.1.5 检查气动系统 (15)8.2 数控机床的定期保养 (15)8.2.1 机床外观保养 (15)8.2.2 机床内部保养 (15)8.2.3 电气系统保养 (15)8.2.4 液压、气动系统保养 (15)8.3 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 (15)8.3.1 故障诊断 (15)8.3.2 故障排除 (15)8.3.3 故障预防 (16)8.3.4 交接班记录 (16)第9章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16)9.1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方法 (16)9.1.1 望诊法 (16)9.1.2 听诊法 (16)9.1.3 问诊法 (16)9.1.4 触诊法 (16)9.1.5 诊断工具使用 (16)9.2 常见数控机床故障分析 (16)9.2.1 电气故障 (16)9.2.2 机械故障 (16)9.2.3 系统故障 (16)9.2.4 通讯故障 (17)9.3 数控机床维修实例 (17)9.3.1 实例一:数控车床主轴故障 (17)9.3.2 实例二:数控铣床进给系统故障 (17)9.3.3 实例三:数控磨床数控系统故障 (17)9.3.4 实例四:数控加工中心通讯故障 (17)第10章数控机床的升级与改造 (17)10.1 数控机床升级与改造的必要性 (17)10.2 数控机床升级与改造的方案 (17)10.3 数控机床升级与改造的实施与验收 (18)第1章数控机床概述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美国首次研发成功。
《数控加工工艺》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 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
2. 启用时间2015年秋季学期。
3. 考核目标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零件定位与夹紧等基本知识,理解加工工艺分析及工序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深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4. 考核依据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数控加工工艺》(徐宏海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制定的。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课程考核命题的基本依据。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课程考核每次形考任务按照百分制计分,所得分数乘以对应的权重,相加的和为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二)终结性考试1. 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 命题原则第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
第二,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8章,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第三,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70%以上章节。
第四,试题难度适中。
一般来讲,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占30%,适中占50%,较难占20%。
3. 考试手段网络考试。
4.考试方式闭卷。
5. 考试时限60分钟。
6. 特殊说明终结性考试允许携带计算器。
三、终结性考试题型及规范解答举例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
下面给每种题型列举1-2道样题,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根据工件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都被限制,但少于6个,这种定位方式称为()(A)完全定位(B)欠定位(C)过定位(D)不完全定位2、数控机床加工时,零件一次安装完成尽可能多的零件表面加工(即采用基准统一原则),这样有利于保证零件各加工表面的()。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手册手册说明一、目的:希望通过对本手册阅读,达到对机械加工有一个基础了解之目的。
二、范围:可做为机械加工入门级课件使用。
三、内容:本手册主要系统介绍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及其工艺(因为机加工工艺都相差不大,彼此具有相同性和相通性,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运用最广泛的数控加工中心机床)。
目录第一章什么是机械加工 (4)第二章数控机床 (5)第三章数控加工中心 (8)第四章常用的刀具 (10)第五章辅助工具 (12)第六章金属切削液 (16)第七章加工程序 (18)第八章常见的异常 (21)第九章表面粗糙度 (22)第十章加工精度 (25)第十一章数控加工中心的保养 (27)第一章机械加工1.机械加工定义: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
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
1.1切削加工使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 把胚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切削加工时,工件的已加工表面是依靠切削工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来获得的。
按工艺特征,切削加工一般可分为,车削、铣削、钻削、镗削、锯削、插削、锯切、磨削、研磨、抛光、螺纹加工等。
1.2压力加工压力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金属压力加工又称金属塑性加工。
包括1、轧制,2、锻造3、挤压: 4、拉拔: 5、冲压: 6、旋压等。
2.常见的机加工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数控车床第二章数控机床1.数控机床的定义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在加工机床上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这一类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加工手段,利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完成以前不能完成的曲面零件的加工,而且加工的准确性和精度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不管数控机床使用的是何种操作系统,必须要有与数控机床相适应的数控加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