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通用范本
- 格式:docx
- 大小:75.51 KB
- 文档页数:11
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的管理规定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的管理规定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的管理规定一、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加强支护。
二、工作面上下端头和输送机机头、机尾加强支护的方式、质量要求等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三、端头液压支架前顶板破碎时, 必须提前维护, 并有专项安全施工措施。
四、两端口进刀侧, 采煤机回头前, 靠近工作面帮的巷道支护材料要提前回撤。
五、工作面端头普通顶梁下在没有条件支柱时, 必须使好扁销,挂好防飞链, 使顶梁成一整体, 足顶有力。
六、两端头的支架与两巷超前支架连接处支架护帮必须正常使用, 支撑平稳有力, 出现歪、咬架时应立即处理。
七、拉两端头的支架时要坚持少降快移的原则, 以减少空顶时间。
八、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从面前煤壁以外要提前加强支护, 其支护方式、支护距离等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九、液压支架初撑力必须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中的《综采(放)工作面工程质量标准化及检查评分办法》规定要求执行。
十、两顺槽超前支护以外巷道出现破碎、开裂、离层等现象时, 要及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并有专项安全施工措施。
十一、工作面超前支护的材料、密度、初撑力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以下是关于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的一般规定:
1. 工作面端头设置
a. 采煤工作面端头的位置应在煤壁的坚硬煤层上,并与煤巷的开口对齐。
b. 工作面端头的高度应根据矿井的煤层厚度和采煤设备的要求来确定
c. 工作面端头的宽度应符合矿井设计的要求,并能满足采煤设备进出的要求。
2. 两巷超前支护管理
a. 两巷超前支护应由专业的支护队进行,并按照矿井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
b. 两巷的超前支护应根据工作面的进度进行调整和安排,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c. 超前支护的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并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
3.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的要求
a.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按照矿井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b.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修补和更换受损的支护材料。
c.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并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
4. 相关措施
a.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配备足够的支护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b.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c.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总之,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一、总则为确保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保障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规范端头与两巷的超前支护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二、管理标准1.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1.1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1.2 超前支护计划应包含支护方案、支承料子、工作面进度要求、支护设备和机具的准备、支护料子的质量掌控等内容。
1.3 超前支护计划一经编制完成,需报送矿山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审批,并随时保持与实际施工的全都性。
2.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施工2.1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施工必需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工人进行,且必需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作业证。
2.2 超前支护施工期间,必需严格依照支护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2.3 施工过程中,必需确保使用的支护设备和料子符合国家安全要求,质量可靠。
2.4 超前支护施工中,要严格依照施工工序,渐渐完成超前支护任务,确保工作面端头及两巷的支护坚固可靠。
2.5 施工完成后,必需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提交矿山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3.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掌控3.1 施工过程中,必需依照支护计划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保证质量。
3.2 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超前支护的料子质量,不得显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3.3 在进行超前支护的过程中,必需时要对支护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3.4 严禁使用超前支护中显现的质量不合格的支护料子或设备。
3.5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超前支护的综合评估,确保超前支护质量实现标准要求。
三、考核标准1.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的编制及审批1.1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的编制要求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计划内容详尽,包含支护方案、支承料子、工作面进度要求、支护设备和机具的准备等方面。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的超前支护管理。
第三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安全规程操作,确保矿工的安全。
第四条所有从事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第二章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管理第五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目的是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第六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操作应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的最大限度排除。
第七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应配备足够数量、完整功能的支护工具和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确保其安全性能达到要求。
第八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禁止越界作业和违章操作。
第九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过程中,应配备足够数量、完好功能的瓦斯检测仪器,定期进行瓦斯浓度检测,并及时记录和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要求进行预警和报警,确保矿工的安全。
第十一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工作面,确保通风畅通,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章两巷超前支护管理第十二条两巷超前支护的目的是保证两巷的安全稳定和通风畅通。
第十三条两巷超前支护的操作应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的最大限度排除。
第十四条两巷超前支护应配备足够数量、完整功能的支护工具和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确保其安全性能达到要求。
第十五条两巷超前支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禁止越界作业和违章操作。
第十六条两巷超前支护过程中,应配备足够数量、完好功能的瓦斯检测仪器,定期进行瓦斯浓度检测,并及时记录和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七条两巷超前支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要求进行预警和报警,确保矿工的安全。
第十八条两巷超前支护完成后,应及时清理两巷,确保通风畅通,消除安全隐患。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区域,对工作面的管理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矿井生产中的安全和高效,有效防范和控制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而制定的。
下面,具体介绍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一、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确保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施工的安全、规范、高效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开采中的各类事故发生。
2.要求:确保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落实人员、装备、工艺等各项管理措施,保证超前支护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组织和管理:1.组织:煤矿应划定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明确的组织管理制度。
2.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确保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超前支护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技术要求:1.选用适宜的支护材料:根据矿井条件和煤层特性,选用适宜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2.合理设计超前支护方案: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工作面的特点,进行超前支护方案的设计,确保支护牢固、稳定。
3.施工工艺:采用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按煤层变化、地质条件等因素灵活调整,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安全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合理设置支护措施,完善排水、通风、除尘设备,提高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2.安全设施和设备:提供安全设施和设备,如消防设备、逃生通道等,确保在突发事故时能够做到快速撤离和救援。
3.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质量控制:1.施工质量监控: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流程和检查制度。
2.质量检验:对超前支护工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支护工程的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____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____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____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____毫米。
6、端头π型钢梁长度为____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为1100±____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____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____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____毫米。
2023年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的超前支护管理,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和高效,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采煤工作面的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
第三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进行。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和工作流程。
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加强人员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并掌握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七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应根据煤层地质条件、采煤工艺以及煤层应力变化情况,确定超前支护的具体要求。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对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掌握支护状况,确保超前支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设施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工程梁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可控。
第十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过程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工艺要求。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十三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应进行周密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
第十四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应设置专职的质量检验人员,确保支护结构的合格率达到100%。
第十五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支护施工和维修情况,为日后的查验和评估提供依据。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随着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采煤工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采煤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其中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对于保障采煤工人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定义1. 采煤工作面端头:是指每块煤层的开采前端。
采煤工作面端头煤体应均匀,无大煤柱和大裂隙,煤层与顶板、底板之间无明显的断层。
2. 两巷超前支护:是指在两条巷道之间的空间中进行的支护工作。
两巷超前支护是关乎采煤工人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其支护强度应与工作面支护相同,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管理年限:采煤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年限为开采本层次煤炭储量的2/3,但不超过3年。
开采顺序为先矮巷后高巷,先进四五巷,后进三巷。
2. 采煤工作面端头的支护方式:用锚索定位+压杆支护加帮板(锚强150KN,单支撑间距1m,帮板厚度不小于12mm)。
当发现端头煤体质量变差,煤与岩石交界明显或端头突增时,立即停止采煤,加强支护。
3. 两巷超前支护规定:•超前支护开始时,应先选用高强度锚杆和优质预应力螺栓进行固结。
•两巷间保持一定距离埋设带步骤放置,厚度应不小于8mm。
•在超前掘进的同时应进行支护,超前掘进到一定长度时,应先进行支护固结,再进行下一步的超前作业。
•当发现支护在超前作业过程中出现类型转换、变形、松动等现象时,应立即加固,确保支护质量。
4. 保障措施:严格执行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抓好日常检查,确保作业人员实时掌握煤层变化情况,遇有危险苗头立即停工并进行加固处理。
5. 安全教育:培训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员工科学发展意识,密切关注一线检查员与作业人员的交流情况,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做好安全检查管理,为采煤工人的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总结采煤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问题始终备受关注,是影响采煤安全的重要因素。
料**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名称:****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施工单位:生产准备区编制人:审核人:施工负责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为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改善复杂的施工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两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1、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备齐2.5米n型梁、1.2米铰接梁、2.5米和2.8 米单体支柱、2米圆木、1.2米半圆木、柱鞋、防倒链;铁锹、风镐等工具。
(2)两巷超前支护段内,高度不足1.8米处,安排卧底。
两巷超前支护必须保证煤壁线往外30米,要求单体初撑力不低于90KN,单体支柱棚(1.2米铰接顶梁配合2.5米或2.8米单体支柱)顺巷道走向支设,排距不大于1米,一梁两柱,接顶严密,顶空处必须用板梁摆架接顶;顶板不平、破碎段使用半圆木或旧道木将顶背实,棚子要平整。
柱阀方向一致,成行成线,底软时单体支柱必须穿鞋,防倒链挂好。
(3)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支柱加n型梁的支护方式,沿端头支架顺着巷道使用四梁十二柱迈步支护,要求迈步梁与支架距离不超过300mm ,与煤帮距离不超过400mm ,两组迈步梁棚距800mm;并且保证人行道宽度不低于800mm ; n型梁长2.8米,第一根兀型梁末端与切顶线平齐,第二根末端与支架顶梁端头平齐,两根n型梁交叉0.6-1.2米;端头支护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迈步向前推移,步距为600mm。
要求迈步支护迎山有力,间排距符合规程要求。
2、质量技术要求及文明生产(1)架棚时,柱窝采用人工刨挖至实底,深度不小于100mm , 严禁棚腿架在浮煤、浮肝上。
(2)架棚时,单体必须迎山有力,不得退山,初撑力达到90私。
单体支柱要求成行成线,柱阀方向一致,防倒链吊挂规范,柱鞋全部穿齐。
(3)铰接梁要求穿齐,棚距一致,不得出现歪扭现象。
(4)保证超前支护距离及支护强度;支护单体柱必须穿鞋,每班二次注液加压。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范本一、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管理1.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目的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是为了保护工作面端头地质环境的稳定和工作面安全生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采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必须以人员安全为第一原则,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和加强监测,预防工作面端头地质灾害的发生。
2.3 综合治理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地质探测、预警监测和灾害治理等,对工作面端头进行全面管理。
3.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组织管理3.1 成立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管理小组,由矿长或副矿长担任组长,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工作面端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测。
3.2 编制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方案,包括超前支护的方法、工艺、设备和材料等,由管理小组审核并报矿长审批。
3.3 制定工作面端头的超前支护施工计划,明确工期、人员分工和安全措施,由管理小组组织实施。
4.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内容4.1 地质勘探:对工作面端头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为选择超前支护方法和确定施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2 预警监测:对工作面端头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灾害预防和控制措施。
4.3 超前支护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超前支护方法,如锚杆支护、喷锚支护、锚索支护等,确保工作面端头的稳定和安全。
4.4 管理措施:加强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验收要求5.1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施工完成后,由管理小组组织验收,确保超前支护的质量和效果。
5.2 验收内容包括超前支护的实施情况、工作面端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式采煤阶段。
二、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两巷超前支护的目的两巷超前支护是为了保护两巷地质环境的稳定和通行的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运输的顺利进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的规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和安全,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顺利攀登第二个百日安全台阶,实现高煤公司安全生产年。
根据早调度会上提出的关于顶板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管理规定一、工作面材料巷、运输巷的顶板管理(一)两巷超前支护长度、方式根据《采煤作业规程》规定,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起,往外不小于25m。
在巷道压力大、巷道变形明显的范围内,要增加支护长度,提前控制巷道变形。
支护布置方式按《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单体、支架必须接实顶板并达到初撑力;铰接顶梁间按要求插齐带防飞链的水平销,并保证防飞有效,铰接率达到100%。
(二)支护要求1、工作面材料巷超前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柱排距1.0m,柱距0.6m)配合两排1000×600mm十字顶梁、一排0.6m一字梁(或三排1000×600㎜十字粱)进行支护,其中两排十字梁布置在巷道上帮、一字梁布置下帮,柱距为0.6m,上帮排与中间排排距为1.0m,下帮排与中间排排距为0.7m;受断层影响,煤岩层破碎、易冒落、回采时应加强顶板管理,加强支护。
2、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方式:①巷道压力小,顶板条件好时,采用端头和巷道支架支护。
②巷道压力大,变形量大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两排1000×600mm 十字梁配合一排1000mm一字梁铰接跨转载机两排支护;受断层影响,煤岩层破碎、易冒落,回采时应加强顶板管理,加强支护。
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起,往外不小于25m。
在巷道压力大、巷道变形明显的情况下,采取加长支护的方式。
3、单体液压支柱2/3以上高度必须拴好安全绳(或防倒绳)。
绳的始、末端应固定在顶网或其它可靠物体上,形成有效的整体。
4、当巷道压力大、顶帮破碎,断面大、原支护形式不能满足支护要求时,超前支护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延长维护的长度、增加支护的排数,加大支护的密度。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这些规定中的内容:
1. 采煤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要求:
- 采煤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超前支护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满足支护要求。
- 超前支护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有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
2.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要求:
-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采取一字型支护,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要满足设计要求。
-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必须在采煤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完成之后进行,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
-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的质量必须经过检验合格,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3. 相关管理要求:
-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批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 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 安全监督人员必须进行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这些规定旨在加强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运行,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执行这些规定时,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检验,以保证工作面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采煤是煤炭开采的一种方法。
铲开煤层厚度的一定部分,然后用采煤机沿煤层的走向进行刨煤。
为了保证采煤过程安全稳定,采煤工作面的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工作要得到严格的管理。
二、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概述端头是采煤工作面开采最前沿的部分,是采煤作业的最为危险的地方。
两巷是采煤工作面的两侧煤壁开垦的巷道,起着支撑和排放煤与瓦斯的作用。
端头和两巷的有效支护,对于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三、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管理职责矿长、采煤队长、技术负责人等相关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和公司关于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加强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 设计要求采煤工作面的端头及两巷的超前支护设计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端头的长度、两巷的宽度和高度、支架间距、支架类型等参数。
3. 作业要求(1)端头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作面设计要求,确定端头的长度。
端头长度一旦设计确定,就要坚决按照要求加强支护,严禁超范围开采,不得将采煤机从正常采煤工作面进入端头推进。
(2)开采端头时,要派遣一名专职安全员,严格监督现场施工、操作。
安全员要对端头的支护情况、地质变化、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监控,确保端头支护到位。
(3)开采两巷时,应根据煤层厚度、煤壁漏斗形状等因素合理设置支架间距和支架类型。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清除落煤、准备木材支撑及时回填煤屑,清理堵塞煤渣,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4. 支护要求(1)端头支护应采用切眼式、锚索+支架式、混凝土衬砌+锚索+支架式等双重支护方式。
在支护方案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支护方式和型号、均匀设置和调整间距、保证支护强度。
(2)两巷支护要平稳有序,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堵水渗、保证通风。
支护锚杆、立支架、梁式支架等配合使用,必须按照标准设计要求、图纸说明,采用专用工具和器具进行施工。
2023年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2023年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2023年煤矿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并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矿井安全稳定。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五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应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六条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应具备以下条件:支架稳固可靠、锚杆张拉力合理、顶板支护结构完整,无明显安全隐患。
第七条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应具备以下条件:支架稳固可靠,地表与顶板平顺、无跑顶、跑帮、滑裂等异常现象。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超前支护管理制度,包括超前支护方案编制、实施方案评审、超前支护材料验收及巡检等环节。
第九条超前支护方案应当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并进行现场勘察,确保超前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定期超前支护材料质量抽查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台账,对超前支护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一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应当定期进行巡检,并建立相应的巡检记录,对巡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通风、水文等关键设施监测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异常情况。
第十三条采煤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应按照超前支护方案进行施工,超前支护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第十四条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应按照超前支护方案进行施工,超前支护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第十五条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过程中,严禁存在违章施工、违规操作等行为,必须全程监控。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培训教育,提高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前言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生产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规范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提高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国内煤矿生产中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工作。
3. 术语和定义3.1 端头采煤工作面末端,包括了采煤机和掘进回风巷两侧的空间。
3.2 超前支护在采煤工作面接近末期时,为了保持工作面的稳定,需要进行超前支护,即提前对采煤工作面末端进行支护。
3.3 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在煤层中移动,进行煤炭开采作业的地方,由采煤面和支护巷组成。
4. 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原则4.1 保护煤壁在进行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时,必须要保护好煤壁,避免造成煤层破坏和损失。
4.2 遵循技术规范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必须遵循有关技术规范和煤炭安全规定。
4.3 确定支护方案在进行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前,必须制定好支护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4.4 优先保护工作面在采煤工作面的口部、支护巷口及回风巷口等地方进行超前支护时,必须优先保护好工作面,保证采煤机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作业。
4.5 安全优先在进行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时,必须优先考虑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5. 管理措施5.1 管理责任矿领导必须将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工作作为整个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5.2 培训管理要求所有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关技术证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加强技能能力提升。
5.3 落实安全措施在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过程中,要求必须全程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并经过专业人员审核验收。
5.4 日常检查制定好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作业流程,对所有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实行日常检查制度,防止违规操作和事故发生。
6. 总结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工作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模版1. 概述本规范旨在规范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运行。
遵守以下规定,加强工作面支护管理,提高采煤效益,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
2. 术语定义2.1 采煤工作面端头:指采煤工作面的前端区域,通常包括切割工作面、推进工作面和支护工作面。
2.2 两巷:指工作面的侧巷、防突巷等。
3. 管理要求3.1 端头支护方案的编制3.1.1 在采煤工作面建设前,应根据地质条件、边界条件等因素,制定端头支护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核。
方案应包括支护材料的选择、支护强度要求、支护工艺等内容。
3.1.2 端头支护方案的编制应由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2 应急预案的制定3.2.1 为应对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出现的意外情况,每个工作面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更新。
预案包括人员撤离、事故报警、紧急支护等措施。
3.2.2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考虑地质条件、工作面布置、煤层厚度、工艺特点等因素,确保实施科学合理。
3.3 端头支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3.3.1 端头支护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损性,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才能使用。
3.3.2 所选用的支护材料应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抗拉强度,能够适应端头区域的复杂变形情况。
3.3.3 支护材料的使用应按照矿山安全标准进行,确保安装牢固、稳定。
3.4 端头超前支护的施工管理3.4.1 端头超前支护的施工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作业人员进行,并在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
3.4.2 超前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周围煤层和顶板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4.3 超前支护施工过程中,不得改变支护方案中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5 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3.5.1 两巷超前支护前,应编制相应的支护方案,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核。
3.5.2 两巷超前支护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作业人员进行,并使用合格的支护材料。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613-48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
内部编号:AN-QP-HT845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
规定通用范本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
定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
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
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6、端头π型钢梁长度为3.6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为1100±100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100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7、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或采用工钢
棚支护时矿压显现明显,必须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进行超前换棚,π型钢梁长度与巷宽相适应。
如工钢棚矿压显现不明显,只把原工钢棚工钢柱腿替换成单体柱。
端头第一对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必须完全托住超前替棚梁或工钢梁的梁头。
8、顺槽采用锚网支护时,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间距不大于2米,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之间必须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架设迈步对棚加强支护顶板,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第三条采煤工作面上下缺口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炮采工作面机头处开缺口,机尾处不开
缺口。
缺口处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
2、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机头、机尾处开缺口。
缺口处选用端头架或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时,梁柱数量不少于“四对八根”。
3、缺口处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与端头支护形式一致。
4、综采(放)工作面不得超前采缺口,如确需采缺口时,必须将安全技术措施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应遵守以下规定。
1、顺槽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超前距离应根据超前压力的实测数据确定,支护强度应与巷道压力相适
应,确保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
最低要求为超前距离不少于2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两排,20-10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一排。
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采用单体支柱托梁(一梁不少于两柱)加强超前支护。
2、综采(放)工作面及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具备条件的应优先选用超前架支护,长度不少于20米,20米以外叉子棚加强支护长度不少于80米。
3、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换棚段必须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叉子棚加强支护,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
距)。
超前换棚以外采用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换棚段与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段总长度不少于100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超前不少于20米范围内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向与巷道平行,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棚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8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超前不少于40米范围内,采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
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6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因设备原因打不上的,作业规程中要有说明,并采用其它方式加强支护),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以外单排叉子棚支护长度不少于60m,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
5、顺槽超前支护以外巷道顶板下沉掉兜、两帮收缩严重时,要及时维修补强,确保巷道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
第五条其它规定
1、采煤工作面两端头及安全出口处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11.5MPa),超前支护单体柱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
(6.4MPa),并采取防倒措施,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条件下,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工作面端头及超前矿压显现不明显的,单体柱可以不穿柱鞋、不加底梁。
2、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垮落不充分时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放顶,严禁使用风障、风帘导风处理瓦斯。
3、工作面端头、顺槽超前支护及超前换棚、换柱支护形式、规格参数、超前支护及换棚长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及施工图板上图示说明,标明架间距、棚距、最大、最小控顶距、支柱间、排距,且与现场保持一致。
4、顺槽超前100米以外叉子棚可用工钢梁、柱替代π型钢、单体柱,但单体柱柱头必须
精制制度系列编号:AN-QP-HT845 垫扣板,防止单体柱柱牙承受压力。
顺槽坡度达到或超过10度时,打叉子棚必须使用π型钢梁、单体柱。
5、顺槽超前支护用铰接梁替代π型钢时,铰接梁应铰接,不得出现丁字棚。
第六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示意图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