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看守所智慧监管信息化管控平台综合解决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39 MB
- 文档页数:501
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慧公安建设已经成为了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是智慧公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这样的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公安部门对监管场所的管理能力,并为公安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支持和保障。
一、系统概述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控设备、传感器以及软件系统等多方面的综合应用,实现对监管场所的全面监管和信息化管控。
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监控、预警、分析以及管理支持功能,为公安部门提供更完善、更高效的监管服务。
二、系统功能1.监控功能:通过在监管场所布设监控设备,实现对监管场所的实时监控。
监控设备可以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消防报警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对监管场所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可以利用人脸识别和车牌识别技术,对进入和离开场所的人员和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记录,提高监管场所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2.预警功能: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监控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实时监测监管场所的安全状态,并基于设定的规则和算法进行风险预警。
例如,当有人员闯入禁止区域或者有烟雾、火焰等消防安全问题发生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分析功能:系统通过对监管场所的信息进行分析,提供经验总结和决策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出监管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并提供改进方案;可以通过对犯罪数据的分析,发现犯罪的规律和趋势,提供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策略建议。
4.管理功能:系统可以实现对监管场所的综合管理。
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进出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无线设备和云端平台的结合,可以对监管场所内的各类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对进入和离开场所的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增强场所的安全性。
智慧看守所智慧监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基于大数据
AI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
一、面向对象
本平台基于看守所的业务实际,将面向看守所的各个经办人员(含看
守所所长、副所长、宣传员、社区矫正管理人员、信息中心人员等),以
及看守所的管理主管、监控、育人系统的管理部门,实现综合的管理系统。
二、基本功能
1、信息化集成:集中统一管理看守所的基础业务和特色服务,实现
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集成;
2、数据共享:支持经办人员、管理主管和监控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3、智能分析: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比对分析等技术来识别
行为特征,实时分析犯罪行为的发生规律;
4、智能监管:通过对业务数据、视频信息等的智能分析,实现看守
所的智能监管;
5、安全保障:采用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并通过安全审计、安全培训等,确保看守所系统的数据安全可靠。
三、技术框架
本平台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综合
管理平台,搭建统一的底层框架。
XX市智慧看守所整体解决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看守所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安全和效率的需求。
为了提高看守所的管理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XX市决定引进智慧看守所整体解决方案。
该方案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来改善看守所的管理流程和设施条件,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一、智能安防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在看守所内部和周边道路、围墙周边安装高清智能摄像头,实现全方位监控和实时录像,确保对重要区域和监区的全面监管和取证。
2.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看守所人员、服刑人员和访客的身份认证,提高身份核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3.智能门禁系统:采用指纹或刷卡等方式实现自动化门禁管理,有效控制人员进出看守所的权限,防止人员逃脱和非法闯入。
4.报警系统:布设各类传感器和报警器,如温度、烟雾、门窗等,及时监测各项安全指标,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向相关人员发出报警信号,迅速处理突发事件。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1.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全面的电子化管理档案,包括服刑人员信息、监室信息、案件信息等,实现集中化、统一化管理。
并通过信息录入系统实现服刑人员数据的自动提取和更新,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数据准确性。
2.信息查询系统:为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查询服务,方便他们获取看守所内的情况和数据统计,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3.规则引擎系统:通过建立智能化的规则引擎,对服刑人员的行动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可疑行为和异常情况,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4.移动终端系统:为看守所工作人员提供移动终端设备,方便他们随时随地查看和处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支持与其他系统的即时数据同步和交互,提高工作效率。
三、智能化设施改造:1.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在服刑人员的衣物或鞋子上植入定位芯片,实现对其位置的实时监控和追踪,确保服刑人员的安全,防止逃脱行为的发生。
2.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区域需求,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和颜色,提供优良的环境舒适度,增加看守所的节能效果。
管防并举的智慧看守所整体解决方案智慧看守所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监控摄像、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看守所的智能化管理。
在进行“管防并举”的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监狱的特殊性,保障安全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以下是一个针对智慧看守所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监控、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和安全预警四个方面。
首先,智能监控是智慧看守所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安装高清晰度的监控摄像头,实现对看守所的全方位监控。
摄像头可设置固定或移动,并结合红外夜视技术提高夜间监控能力。
监控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在中心设置大屏幕实时展示看守所的情况。
中心设置主控制台,监视员可通过该控制台实时查看视频,并进行监控摄像头的远程控制。
其次,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看守所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在看守所区域设置人脸识别设备,实现对在押人员、工作人员和访客的身份认证。
人脸识别设备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快速准确地判断身份是否合法。
当有非法人员进入看守所区域时,系统将立即发出安全警报,并自动记录该人脸信息。
第三,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可以对看守所的管理进行优化。
通过对监控摄像头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制定看守所的巡视路径和时间,提高巡视的效率。
同时,结合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可以分析和研究在押人员的行为模式,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
此外,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对看守所的运行管理进行综合评估,帮助监狱管理部门进行决策。
最后,安全预警系统是确保看守所安全的重要一环。
该系统通过设置智能感应器和报警装置,监测看守所的各个区域,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发出警报。
例如,当有人试图逃脱或携带禁物进入看守所时,系统将自动触发警报,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此外,安全预警系统还可以与监控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协同工作,提供更高效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智慧看守所的整体解决方案应包括智能监控、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和安全预警四个方面。
智慧监狱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览 (3)1.1 背景与意义 (4)1.2 需求分析 (5)二、系统架构设计 (6)2.1 总体架构 (8)2.2 子系统划分 (9)2.3 数据流与交互 (10)三、关键技术及应用 (11)3.1 物联网技术 (12)3.2 云计算与大数据 (14)3.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5)3.4 区块链技术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 (17)四、功能模块设计 (18)4.1 智能监控 (19)4.2 可视化指挥 (21)4.3 数据分析与预警 (23)4.4 人员管理 (24)4.5 财务管理 (25)五、安全与隐私保护 (26)5.1 数据安全 (27)5.2 用户权限管理 (28)5.3 隐私保护策略 (30)六、实施计划与步骤 (31)6.1 项目启动与规划 (32)6.2 系统开发与集成 (33)6.3 测试与验证 (35)6.4 运营与维护 (36)七、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8)7.1 技术风险 (40)7.2 管理风险 (41)7.3 法律法规风险 (42)7.4 其他风险 (43)八、案例分析 (44)8.1 国内外监狱智能化监管实践 (46)8.2 成功案例分享 (47)九、总结与展望 (49)9.1 解决方案总结 (50)9.2 未来发展趋势 (52)一、内容概览本整体解决方案旨在为智慧监狱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提供全面、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方案覆盖了监狱智能化监控、信息化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通过整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监狱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智能化监控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技术,对监狱内各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保障。
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对监控画面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提高监管效率。
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完善的监狱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人员信息、案件信息、物资管理等模块,实现监狱内部信息的全面覆盖和实时更新。
智慧看守所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总体说明 (1)1.项目概况 (1)2.设计目标 (1)3.设计原则 (2)4.设计依据 (3)5.设计范围 (5)二、看守所综合管控平台系统 (7)1.设计目标 (7)2.系统概述 (7)2.1.设计目标 (7)2.2.系统概要说明 (9)2.2.1.系统总体架构 (9)3.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13)3.1.综合信息调度与呈现 (14)3.2.集成通讯子系统 (15)3.3.应急调度与控制子系统 (16)3.4.建设目标 (17)3.4.1.实现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17)3.4.2.建立一个集管理、指挥调度、远程联网、兼容监控服务的监管安防平台 (17)3.4.3.应急运行机制 (18)3.2、视频联动功能 (19)3.2.1、动态库无缝集成联动 (20)3.2.2、Onvif无缝集成联动 (20)3.2.3、加拿大Genetec视频平台无缝集成联动 (21)3.2.4、丹麦Milestone视频平台无缝集成联动 (21)3.2.5、GVD视频平台无缝集成联动 (21)3.3、LED显示屏联动 (22)3.4.4.预案库系统 (22)3.4.5.事件分类系统 (24)3.4.6.远程可视化指挥 (25)3.4.7.一体化联防体系 (26)3.5.数据分析辅助决策 (26)4.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 (27)4.1.软硬件系统集成接入 (29)4.1.1.视频监控系统集成接入 (29)4.1.2.门禁系统集成接入 (31)4.1.3.报警系统集成接入 (33)4.1.4.数字广播系统集成接入 (35)4.1.5.周界控制系统集成接入 (36)4.1.6.LED显示屏联动报警模块 (37)4.1.7.AB门系统集成接入 (39)4.1.8.RFID人员动态管理系统集成接入 (40)4.1.9.巡更系统集成接入 (47)4.1.10.在押人员呼叫系统集成接入484.1.11.LED显示系统集成接入504.1.12.远程押运车辆管理系统集成接入514.1.13.人、车进出管理系统集成接入514.1.14.远程网络提审系统集成接入524.2.综合安防业务应用平台 (53)4.2.1.综合智能业务管理 (53)4.2.2.报警分级管理 (55)4.2.3.报警联动 (56)4.2.4.预案管理 (58)4.2.5.视频巡查 (59)4.2.6.业务系统综合日志管理 (60)4.2.7.日常工作检查督导 (60)4.2.8.民警值班管理 (61)4.2.9.民警信息管理 (61)4.2.10.羁押人员信息管理 (62)4.2.11.预案管理634.2.12.民警值班管理系统644.2.13.应急演练系统模块 (65)4.2.14.犯人信息系统接入模块 (65)4.2.15.民警值班管理系统接入模块 (65)4.2.16.视频巡逻功能654.2.17.巡视自动排班664.2.18.手机侦测屏蔽系统 (66)4.2.19.警情案件管理674.2.20.警情随时发布 (67)4.2.21.一体化联防体系684.2.22.统计报表 (68)4.2.23.统计分析决策 (68)4.3.综合业务分析管理平台 (69)5.一体化运维系统模块 (70)5.1.综合拓扑监控 (70)5.2.网络设备监控 (70)5.3.主机设备监控 (71)5.4.数据库服务监控 (71)5.5.中间件服务监控 (71)5.6.应用软件服务监控 (71)5.7.设备监控管理 (71)5.8.资产管理 (72)5.9.设备管理 (72)6.系统管理 (73)6.1.登陆管理 (73)6.2.用户管理 (73)6.3.权限管理 (74)6.4.部门及组织关系管理 (75)6.5.监控区域管理 (75)6.6.报警管理 (75)6.7.录像管理 (76)6.8.门禁管理 (77)6.9.巡视管理 (77)6.10.日志管理 (77)6.11.地图管理 (77)三、公共安全系统 (80)1.视频监控系统 (80)1.1.系统概述 (80)1.1.1.系统建设目的 (81)1.1.2.系统建设作用 (81)1.2.需求分析 (82)1.2.1.系统建设目标 (82)1.2.2.系统需求分析 (82)1.3.方案设计 (83)1.3.1.系统架构设计 (83)1.3.2.前端设备选型 (87)1.3.3.前端摄像机点位分布 (94)1.3.4.视频监控传输设计 (95)1.3.5.控制、记录与显示部分 (97)1.3.6.服务器管理及控制系统 (98)1.3.7.存储系统 (100)1.4.系统功能 (102)2.看守所监区周界报警及照明系统 (106)2.1.系统概述 (106)2.2.需求分析 (107)2.2.1.智能周界高压电网装置的建设标准 (109)2.2.2.周界照明的建设标准 (109)2.2.3.周界雷达墙入侵报警系统的建设标准 (110)2.2.4.执勤哨位四防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标准 (111)2.3.基本组成 (111)2.4.智能周界高压电网系统方案设计 (112)2.4.1.系统概述 (112)2.4.2.传统电网 (113)2.4.3.智能高压电网系统的创新之处 (114)2.4.4.系统工作原理图 (115)2.4.5.周界高压脉冲电网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 (116)2.4.6.智能周界防范系统报警联动拓扑图 (120)2.4.7.具体设计 (121)2.4.8.智能周界高压电网系统安装规范 (123)2.5.看守所围墙LED自控照明系统方案设计 (127)2.5.1.系统概述 (127)2.5.2.具体设计 (128)2.6.周界全天候立体防护系统方案设计 (130)2.6.1.系统概述 (130)2.6.2.系统特点 (131)2.6.3.雷达墙联网探测器 (132)2.6.4.具体设计 (134)2.7.武警岗楼光纤通信及四防一体化系统 (136)2.7.1.系统概述 (136)2.7.2.武警岗哨四防一体化系统 (137)2.7.3.具体设计 (141)2.8.看守所周界报警特点 (144)3.应急报警系统 (147)3.1.系统概述 (147)3.2.需求分析 (147)3.3.系统设计方案 (148)3.4.系统功能 (148)3.4.1.报警处理 (148)3.4.2.报警联动 (149)3.4.3.报警查询 (149)3.4.4.应急预案 (150)3.4.5.报警预录 (150)3.4.6.警情管理 (151)4.门禁系统(含监区门禁、办公区门禁、AB门、通道门禁等) (152)4.1.系统概述 (152)4.2.需求分析 (152)4.3.方案设计 (153)4.3.1.系统组成 (153)4.3.2.系统拓扑图 (154)4.3.3.看守所二大门四防一体化设计 (155)4.3.4.看守所专用通道门禁管理子系统 (166)4.3.5.系统主要特性及功能 (170)5.监仓对讲系统 (175)5.1.系统概述 (175)5.2.需求分析 (175)5.3.系统设计方案 (175)5.3.1.系统组成拓扑图 (176)5.4.系统功能 (177)6.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79)6.1.系统概述 (179)6.2.需求分析 (180)6.3.系统设计 (181)6.3.1.系统架构 (181)6.3.2.设计特点 (181)6.4.实现功能 (187)6.4.1.满位显示、语音提示及对讲功能 (187)6.4.2.自动道闸设计 (188)6.4.3.图像对比 (188)6.4.4.防砸车 (188)6.4.5.防反传功能 (189)6.4.6.远距离读卡功能 (189)6.4.7.数据查询功能 (190)6.4.8.车牌自动识别功能 (190)6.4.9.固定车辆车牌识别进出场流程 (191)6.4.10.外来临时车辆车牌识别进出场流程 (192)6.4.11.车主照片抓拍功能1927.指挥中心 (194)7.1.系统概述 (194)7.2.需求分析 (194)7.3.设计依据 (194)7.4.方案设计 (197)7.4.1.图像显示系统 (198)7.4.2.图像接入和矩阵切换系统 (201)7.4.3.扩声系统 (202)7.4.4.电源系统 (203)7.4.5.防雷接地系统 (206)7.4.6.其他设备 (207)7.4.7.系统连接示意图 (208)7.5.系统功能 (208)四、信息设施系统 (211)1.计算机网络系统 (211)1.1.系统概述 (211)1.2.需求分析 (211)1.3.设计原则 (213)1.4.方案设计 (214)1.4.1.网络系统关键技术 (214)1.4.2.点位布置 (219)1.4.3.网络系统架构 (223)1.4.4.设计说明 (227)2.综合布线系统 (238)2.1.系统概述 (238)2.2.需求分析 (238)2.3.设计依据 (239)2.4.方案设计 (239)2.4.1.系统组成 (239)2.4.2.系统架构 (241)2.4.3.设计说明 (242)2.5.系统功能 (252)3.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254)3.1.系统概述 (254)3.2.需求分析 (255)3.3.方案设计 (255)1.4.5.系统架构 (259)1.4.6.设计说明 (259)3.4.系统功能 (263)4.广播系统 (265)4.2.需求分析 (267)4.3.方案设计 (268)4.3.1.系统组成 (268)4.3.2.系统架构 (269)4.3.3.设计说明 (270)1.4.7.点位布置 (274)4.4.系统功能 (278)5.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282)5.1.系统概述 (282)5.2.需求分析 (282)5.3.方案设计 (282)5.4.系统功能 (283)6.会见管理系统 (285)6.1.系统概述 (285)6.2.需求分析 (285)6.3.方案设计 (286)6.3.1.系统架构 (286)6.3.2.逻辑结构 (287)6.3.3.物理结构 (288)6.3.4.设计说明 (290)6.4.系统功能 (292)6.4.1.系统业务功能 (292)6.4.2.业务流程 (293)6.4.3.家属会见功能 (296)6.4.4.律师会见和提审会见功能 (299)7.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303)7.1.系统概述 (303)7.2.需求分析 (303)7.3.方案设计 (304)7.3.1.系统组成 (304)7.3.2.系统架构 (305)7.3.3.设计说明 (306)7.4.1.4.1身份识别 (318)7.4.2.4.2人员点名 (318)7.4.3.4.3人员追踪 (320)7.4.4.4.4主动报警 (322)7.4.5.4.5在押人员外出管理 (325)7.4.6.4.6视频联动 (326)7.4.7.4.7 定位系统与监管场所管理系统的业务对接 (327)8.手机信号屏蔽系统 (329)8.1.系统概述 (329)8.2.需求分析 (329)8.3.方案设计 (329)8.4.系统功能 (330)8.4.1.测量条件及判决依据 (330)8.4.2.指标要求及测量方法 (331)8.4.3.环境试验 (338)五、机房工程 (340)1.机房工程 (340)1.1项目说明 (340)1.2设计标准 (340)1.3总体规划介绍 (341)1.3.1警务大楼3层机房布局: (341)1.3.2B段监仓2层总监控室布局: (342)1.4机房环境特点 (343)1.5项目概述 (344)1.5.1概述 (344)1.5.2用户需求 (344)1.5.3设计内容 (345)1.5.4设计标准与原则 (345)1.5.4.1设计标准 (345)1.5.4.2机房配电设计标准 (346)1.5.4.3机房空调通风设计标准 (348)1.5.4.4机房防雷接地设计标准 (348)1.5.4.5机房安全防范设计标准 (349)1.5.4.6其它设计标准 (349)1.5.5设计原则 (349)1.5.5.1规范化、标准化 (350)1.5.5.2实用性、先进性 (350)1.5.5.3管理维护方便 (350)1.5.5.4安全可靠 (351)1.5.5.5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51)1.5.5.6经济合理 (351)1.5.6设计指导思想 (351)1.5.7建设目标 (352)1.6警务大楼机房设计方案 (352)1.6.1机房建筑情况 (352)1.6.2机房设备布置 (352)1.6.3机房和装饰装修设计 (353)1.6.3.1设计概述 (353)1.6.3.2总体装饰设计说明 (355)1.6.3.3拆除工程 (355)1.6.3.4天棚工程 (356)1.6.3.5地面保温处理 (356)1.6.3.6架空地板工程 (357)1.6.3.7墙面工程 (359)1.6.3.8门窗工程 (360)1.6.3.9设备支架 (360)1.6.4机房供配电及照明系统设计 (361)1.6.4.1机房供配电系统 (361)1.6.4.2设计依据 (361)1.6.4.3配电系统设计构想 (362)1.6.4.4配电系统设计 (363)1.6.4.5电气线路布线和电器安装技术要求 (365)1.6.4.6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367)1.6.5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369)1.6.5.1机房防雷与接地的重要性 (369)1.6.5.2机房防雷设计 (369)1.6.5.3机房接地设计 (371)1.6.6UPS系统设计 (374)1.6.6.1系统概述3741.6.6.2设计目标及原则 (375)1.6.6.3UPS设计方案3761.6.7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379)1.6.7.1精密空调系统3791.6.7.2机房新风系统设计 (392)1.6.8机房气体消防报警系统 (393)1.6.8.1系统分析 (393)1.6.8.2功能设计 (394)1.6.9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395)1.6.9.1系统概述3951.6.9.2系统特点 (395)1.6.9.3系统功能 (396)1.6.9.4系统架构 (397)1.6.9.5监控对象及内容 (398)1.6.10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406)1.6.10.1项目概述 (406)1.6.10.2系统总体性能规划 (407)1.6.10.3主配线区 (409)1.6.10.4水平配线区 (410)1.6.10.5设备配线区 (410)1.6.10.6支持空间 (411)1.6.10.7布线系统产品要求 (412)1.6.11机柜系统设计 (416)1.6.11.1系统概述 (416)1.6.11.2机柜设备介绍 (417)1.7B段监仓总监控室设计方案 (420)1.7.1机房建筑情况 (420)1.7.2机房设备布置 (420)1.7.3机房和装饰装修设计 (421)1.7.3.1设计概述 (421)1.7.3.2总体装饰设计说明 (423)1.7.3.3拆除工程 (424)1.7.3.4天棚工程 (424)1.7.3.5地面保温处理 (424)1.7.3.7墙面工程 (427)1.7.3.8门窗工程 (428)1.7.3.9隔断工程 (429)1.7.3.10设备支架 (431)1.7.4机房供配电及照明系统设计 (431)1.7.4.1机房供配电系统 (431)1.7.4.2设计依据 (432)1.7.4.3配电系统设计构想 (433)1.7.4.4配电系统设计 (433)1.7.4.5电气线路布线和电器安装技术要求 (435)1.7.4.6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437)1.7.5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439)1.7.5.1机房防雷与接地的重要性 (439)1.7.5.2机房防雷设计 (439)1.7.5.3机房接地设计 (441)1.7.6UPS系统设计 (444)1.7.6.1系统概述4441.7.6.2设计目标及原则 (445)1.7.6.3UPS设计方案4461.7.7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449)1.7.7.1精密空调系统4491.7.7.2机房新风系统设计 (460)1.7.8机房气体消防报警系统 (461)1.7.8.1系统分析 (461)1.7.8.2功能设计 (461)1.7.9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462)1.7.9.1系统概述4621.7.9.2系统特点 (462)1.7.9.3系统功能 (463)1.7.9.4系统架构 (464)1.7.9.5监控对象及内容 (465)1.7.10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473)1.7.10.1项目概述 (473)1.7.10.2系统总体性能规划 (474)1.7.10.4水平配线区 (477)1.7.10.5设备配线区 (477)1.7.10.6支持空间 (478)1.7.10.7布线系统产品要求 (479)1.7.11机柜系统设计 (483)1.7.11.1系统概述 (483)1.7.11.2机柜设备介绍 (484)一、总体说明1.项目概况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